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四课 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P3

  ..续本文上一页都是同一个眼根,就是以这种比喻,比喻我们的心性光明。也就是说我们内心有个光明心,见的是光明境,这个光明境有时候是从空性的离戏侧面去介绍的。只是有这点区分。他空中观是我们这个觉心不空的,空性不空的,而把这个幻化的、如同空花般的这些客尘,这些是空的,或者说我们这种无明分别,这些心识,是空的,所以要在这上面去认识什么是空的,什么是不空的。

  如《宝性论》、《法界赞》等,均为他空中观的重要论典。

  前面我们讲无生空性,就是讲万法无生,自体是无生的,所以那个叫做自空。这个地方讲无为光明显现,他是承认有一个显现的光明的,这是他空,他自己不空,而讲这样的论典有什么呢?就有弥勒菩萨造的《宝性论》和龙树菩萨造的《法界赞》,这些论典都是他空中观的论典。在我们所学的佛经当中,如《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这些三转*轮的,还有《大般涅槃经》,这些经典都是主要阐述三转的心性光明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在《华严经》中讲《华严经》的功德这么大;然后《法华经》说《法华经》的功德这么大;然后讲《大般涅槃经》时说:只要你能够相信“常住”这两个字,就会七世不堕恶趣,为什么呢?假如你认为佛陀的法身最后会寂灭了,不显现了,没有了,最后你靠什么去祈祷佛陀呢?你相信佛陀虽然他的色身显现上寂灭了,但是他的法身现在还存在,周遍法界,你千处祈求千处应。这样你还可以依靠三宝常住真身而进行祈祷,积功累德,所以这种认识对我们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所以在三转的经典当中胜赞三转,而且说三转的这种*轮是狮子吼。在空性或者说讲自空的时候,用三转的这种意义或站在这个高度讲,还不叫做真正的狮子吼,只有到了三转的法门时才说是狮子吼,在一切智者之前这都是无所畏惧的,可以成立的,所以称为狮子吼。

  《如来藏大纲要狮吼论》:中说:“如是无为法光明之法界,无有迷乱染污而自性清净,无迷乱本性自相与自成之力等果法功德,无离而住,如同日轮与光明一般。”

  《如来藏大纲要狮吼论》:讲如来藏的时候就叫做狮子吼。《他空承许狮吼论》也是狮子吼。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给我们作的狮子吼。“如是无为法光明之法界”也就是首先认定他是有为法呢还是无为法?我们通常认识的无为法,还叫做有为法,所以这种无为法称为是大无为法,也就是了义的无为法。我们通常认为的有为法和无为法为什么都叫做有为法呢?就像我们平时所认为的虚空是一个无为法,但是虚空是遮除了显现之外给我们建立的一个概念而已。假如没有有为法,哪里有这个虚空?所以没有色法就没有虚空。这个还是一个改造建立的。还有涅槃,小乘的涅槃称为是无为法,但是涅槃就是寂灭了一切三毒烦恼,寂灭了一切苦因苦果,最后给我们说这就是涅槃。所以除了寂灭这一切的业因果报,还有在哪里找到一个涅槃呢?假如说没有这些烦恼,没有这些业,这些业都是空,那你所谓的涅槃也是空的。所以涅槃也叫做有为。然后其他的择灭啊,都是这样。择灭和非择灭。假如说是按照小乘所分别的:一种是有为,一种是无为,观待的无为还不是这儿所说的无为法,那是一种暂时的无为法,而这儿的无为法是真正的无为法,是大无为法,超越了有为,超越了无为的一个大无为法。这个大无为法是从光明显现分来描述法界智慧的,所以说是光明之法界。

  无有迷乱染污而自性清净。无有迷乱,这是从他的觉知觉性上面,本无这一切的迷乱的心识。就像我们前面的比喻,一个人眼睛出问题了就是迷乱;眼睛本来没问题,就叫做无有迷乱。眼睛上面的迷乱,就像我们眼睛被眼膜给障住后有眼病,有一层红翳在我们的眼球上面,让我们看什么东西都看成黄色的,就像得了肝病的人,把白海螺看成了黄海螺,这时候就是眼球上面眼根已经被沾染了,而我们的心性呢,现在就像这样子的,我们把整个世界看成是实有的,把整个世界看成是轮回的境界,这是我们眼睛看出眼花了,一样的。我们心识现在出了一点毛病,而这点毛病是不是心性本身具有这个毛病呢?没有,就像眼根本来没有这种迷乱也没有这种染污,最后可以通过治疗把眼睛治好。那么我们内心的心灵就是这样子的,虽然现在有种种的贪嗔痴烦恼,种种的业在我们的面前显现,但是我们心性的光明、本性的这种状态,就是自性清净的,也就是任何一个众生都是自性清净的佛陀。这一点不依靠他的烦恼会改变,不依靠他的业会让他改变。所以一个人再怎么严重的贪嗔痴烦恼,他的心都是自性清净的光明心,这是佛和众生完全平等的一个本性。所以“无有迷乱染污而自性清净”,这是介绍我们每一位众生人人自俱的如来智慧德相。

  无迷乱本性自相他的本性是无有迷乱的,这是他的自相。就像是我们的本性是没有轮回的,这是我们的自相。佛陀证悟的时候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没有一个轮回的众生,没有一个成就的佛陀,所以叫做无佛无众生,有什么呢?就是有这个本无迷乱自性清净的光明法界。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这样一个大无为法的境界。这是我们的一个自相。其比喻就如同日轮,就像太阳一样的,中午的大太阳在虚空当中圆满照彻一切,这种没有亏欠而普照十方的太阳就是比喻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就有这样的心性的太阳。

  “自成之力”:自然成就的,又叫做任运自成。这不是说需要去努力修行才能够成就的,而是他自然具备的,本具的,天然就有的,所以我们成佛的功德就叫做天然的功德、自然本具的功德。“力”:就是表示果法功德当中,就像佛陀的十力,本智里面包含了四无畏等等这些佛果的功德,法身的这些智慧功德。我们现在大家在每一个地方来学法,我们现在内心中有一个不迷乱的自性清净的光明法界的智慧太阳,这个智慧太阳有它的光明,它的光明是谁给它的呢?就是它自己自带的,它本身自带有这光明。如果我们证悟了佛果以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佛陀的这些智慧不是他在三大阿僧祗劫积功累德把他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这种修行把它显露出来的。就像虚空中的太阳暂时被云遮住了,而这个被云遮住的状态并不是说明太阳本身有沾染,也不会说明太阳的光明有所损减。你不会依靠云的遮住而把太阳的光明损坏或减少,没有损坏也没有减少,你站到太阳的旁边去看,它的光明一直在那儿,如是强烈的存在,而且就是朝着十方世界而透射的。我们现在的心性也是如此的。我们现在有业、烦恼、无明,现在好像乌云出现了一样,乌云出现这种状态是不是说明你现在已经没有心性光明?或者你的心性光明减少一分了呢?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是从根本上不会受到影响的。所以我们在轮回中受尽了一切的痛苦,但是我们的心性光明还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这一点就像以前雪莱讲过这么一句话:你要把光和热带给世界,首先你的心中需要有太阳。我们听到这是一位世间的哲学家讲的时候,那么我们要成就给别人光和热的时候,就想到要努力去改善我的心性,把我的心变得越来越好,很努力地去完成一个人格,这样子就显得很费劲很费劲。但是从如来藏的教法上面,你做的工作是什么呢?你本来就具有给这个世界光和热的能力,只是缺少一个开发而已,你现在就具有这种无限的潜能,但由于你自己的虚妄分别,你执虚为实,执假为真,这个时候你把真心放掉了,抓到的是虚妄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一直活在虚妄当中,没有看到自己的心,一天到晚都是 低透亮 的。

  就像憨山大师所说的:我们的心性光明每一天都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的做大神通。所以禅师说:搬柴运水皆是大神通。这个大神通我们没有看到,这就是因为我们执著幻化的境界,没有看到我们的心性是这么神奇的,没看到我们自身本具自成之功德,或者这种“自成之力”的功德。我们成佛了以后不是通过修行改造,创造了智慧、神通、辩才、相好,我们现在可以说每一位众生都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只是你现在被自己的境界障蔽了,你没看到你的庄严。你本来具有超然的智慧,现在你背诵一个偈颂很困难,背诵很困难之后终于背诵了,过了两天又忘记了。你这种能力太有限了。你知道实际上再笨的一个人,

  就像周利槃佗尊者,佛陀让他念“扫帚”这两个字,念到扫字时忘记了帚字,念到帚字时又忘记了扫字,没办法把这两个字同时记起来,像这样的一种智慧状态,他的心性光明有没有呢?实际上,周利槃佗尊者本身的心中太阳和佛陀的这种普照一切的智慧是一样的,也就是每一个众生的真相是什么呢?你就是全知的佛陀,你的真相就是全知的佛陀,因为这种功德是他自然带有的、自然具备的,不是后天改造出来的。所以有些人说“我们先天的天赋不一样,后天的成就也不一样。所以天赋不一样,后天的改造不一样,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按照我们的教法去讲,每一个众生的开赋都是一样的。什么样的天赋呢?就是具有佛陀一样的智慧慈悲神力,全部都具有的,这是我们自然的功能。我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天赋都是平等的。不同的是,你执著虚妄,而佛陀不执著虚妄。佛陀不执著虚妄所以能够把他的太阳完全照天照地地十方圆明。所以《楞严经》中,最后观世音菩萨最后修耳根圆通,修着修着,最后寂灭一切万法的执著以后,这时候显现十方圆明。我们的这个光明本心就是这样子的,可以说十方周遍的能够明照一切万法,可以给任何一个众生最温暖的慈悲,也可以给众生介绍一种最全面的最完美的智慧…

《中观总义 第四课 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