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中观的论典都是中观理聚论。在这里面抉择是通过胜义理论来给我们显示的,而这个显示是随顺佛陀二转*轮的抉择来给我们显示的。
最初,修习自空中观极为关键,因为断除回根本的实执,完全依赖自空中观见。
这句话是一个很关要的地方。“最初”是指我们学法的最初,当我们面对着中观的学习的时候,一开始要怎么学呢?就像一个人要阅读《大藏经》,这样浩瀚的经典,你怎么去阅读,怎么去阅藏,对你的修行才有帮助呢?你如果没有遵循一种有效的次第,你学习的方法方式有问题,就会左拿一本右拿一本,就像看热闹一样,最后看乱了,就乱了阵脚,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学中观时也是这样的。因为中观殊胜的论典有很多,如果你在学习时,不讲究一种善妙的方式、方法的次第,最后会把你学糊涂的。虽然论典是很殊胜的,诸佛菩萨是不会糊涂的,但是我们学习时我们不善于学习,却用这些智慧把自己搞糊涂了,这是我们不善于学习的原因。所以“最初”这两个字就给我们讲到在开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趣入。
开端时“修习自空中观极为关键”:“关键”就像门,有一个机关,如果有这个机关,你能够打开这个机关,门才能打开,这个机关你不能打开,这个门也就打不开,你也进不了门了,所以要进入堂奥,你就要能够把机关打开,关键处就是你开门而入于殿堂的机会。所以修习自空中观极为关键,是我们断除轮回的这种境界能够出现的关键点,后面会讲到理由:因为断除轮回根本的实执。轮回有种种的显现,轮回的因有种种的抉择,有些是站在业和烦恼上面去抉择,最根本的业和烦恼的因就是这个实执。
你有一个实执,即使这个世界是个虚空,由于你有实有的执著,最后你就会执著有一把锄头,然后又看到前面有一块大地,你就执著有一块大地,(这是一个比喻)也就是说,拿着你执著出来的锄头,然后走向你前面执著出来的大地,就开始在那儿挖坑,挖了坑以后,你又用你执著出来的铲子,把你自己埋在里面去!这就是我们通过实执的方式把自己活埋在轮回当中。我们在轮回中实际上从来没有出现的。如同前面的比喻,锄头没有,地面也没有,铲子也没有,而且你的身体也是没有,但是由于你的执著,首先你执著了你的身心,然后用你执著的锄头去挖你执著的土,最后用你执著的铁铲,把你执著的身体,埋在你挖出来的实执的坑里面去。最后把自己埋在里面。而这就是一种活埋的状态,这种活埋的痛苦是从我们无始轮回以来就产生的,到现在还活埋在轮回里面,我们一直在这里面,没有超脱没有自在。而这种活埋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实有的执著。当你哪一天认识到实际上这些泥土不存在,我用的这些工具完全不存在,甚至连我的五蕴身心都是本不存在的,那有谁去受轮回呢?有谁称为是轮回呢?没有轮回,也没有谁在里面轮回。这样子你当下豁然大悟的时候,你就看到从来就没有这回事。所以一开悟时,禅师们有的笑了有的哭了,觉得冤枉了,有些觉得怎么会这么可笑呢?我们一天到晚的痛苦,实际上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瞎忙,瞎热闹。
所以轮回的根本是实执,如果没有断除这个实执,你还是在不断的活埋自己,没有谁把我们送到轮回当中来埋葬,就是我们自己的实有的执著一直把自己埋葬在这里面。这一点在《圆觉经》中讲得非常殊胜: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明轮转生死。一切众生在无生当中虚妄地见到了生和灭,前面我们讲的是自空中观,是从法界无生的方面来进行抉择的,因为本来这个法界就是无生,而在无生当中,我们这些众生,又会虚妄地觉得有生,一旦有了“生”以后,就会有显现,然后就有显现的灭亡,就有生有灭。所以我们有出生到这个世界活了一段时间,最后又在这个世界上面死亡。而一切万法都是如此的生生灭灭,这就是从最初一念无明上面已经产生了一个“生”的妄执。由“生”的妄执就会出生“灭”的妄执,这个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或者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转不息的状态就是我们在轮回当中被活埋的状态,也是生死的轮回。
《圆觉经》说到本来一切万法是无生的,而我们又虚妄的执著有生灭,所以我们就称为轮转生死的众生,如果说他是实有的,我们的解决轮回的办法就是另外的方法,也就是说你要把轮回当中存在的东西将他改造,将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毁坏,破灭,这样子你才能够解决生死轮回,但是《圆觉经》中有没有让我们去把这个世界破灭呢?一个一个的东西把他烧毁呢?没有。
《圆觉经》当中让我们怎么获得解脱,让我们怎么得到证悟呢,《圆觉经》说:“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只要你了解到一切万法的境界,是空中花,虚空中的花,那么你就没有轮转了,在你知道没有轮回的时候,也会知道没有一个身心在这个轮回当中受这些生死。所以只要知道“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不需要再去做辛勤的努力。所以这是从了义的修法从根上去认识,一旦我们从根上面去认识,省力处得无限力,非常省力,又得到无限的力量,巨大的力量,彻底地把轮回掀翻,不费一点的工夫,不费一点的工夫是什么原因呢。来源于一切万法自体本空。如果不是自体本空,我们绝对不会如此轻松,而假如你觉得要成佛必须要通过很辛苦的,很造作的方式去努力,那么这些方式都是在次第教法上面,或者在接引你进入到究竟的教法上面的一个中间过程而已。而实际上越是走向究竟了义的教法,越能够安上这个无生本性的时候就是当下成办的。
所以 大慧宗杲禅师一生接引学人就是经常唱念一句话: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越是得力的修法越是省力的修法,越是省力的修法越是得力的修法。你看小乘的修法,省不省力气?不省力气啊,很恐惧轮回,很想求一己的解脱。而大乘的修法省不省力呢?与小乘修法比就省力多了,大乘菩萨来到这个世界,根本不惧怕这个世界。他没有象小乘行者那么恐惧这一切的显现,他来到这个世界象游戏一般,享受着这种如梦游舞的境界,可以与万物进行空幻的游舞,这种自在,这种轻松,谁能享受呢?这个算不算是自在呢?如果按照上上的教法去认识的时候,还不够自在,为什么呢?因为只要你能够认识到无生空性,这一切幻化的妄相就会当下寂灭的,如果能够当下寂灭,你还要做多少的积资净障呢?所以真正了义的修法按照禅宗啊或者按照大圆满去讲,就是说你积累这些善法,这一切实际上按了义来看,你都是在一些幻化上面用工夫,没有从本性心地上面去用工夫。所以本性心地上面认识空性,诸法自体本空的时候,当下就入到寂灭境界,一旦入到这个寂灭境界时,就是虚空粉碎,大地平尘。整个山河大地完全还归一片晴明的大虚空。
所以一证悟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操心了,我们想到要把这个世界的种种痛苦的刑具就像地狱当中的种种痛苦的刑具。假如有一个实有的痛苦的地狱,你怎么把地狱中的众生全部的痛苦解决呢?然后这个世界有种种的染污,种种的缺陷,而我们内心当中有种种的烦恼,佛陀的境界有种种的智慧要显现,这一切我们要一个一个地将不好的东西把他粉碎,将好的东西一个个地把他积累下来,你要花多少时间呢?这是很难想象的一个工夫。但是,我们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万法的本性,一旦证悟到这个空性的本性啊,这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因为本来没有一个实有的地狱,也没有一个实有的旁生,也没有一个实有的饿鬼,甚至没有实有的天人,也没有实有的佛果。
最后的问题在哪里呢?就是解除当下的实执心,把实执心一打破,当下就成办,所以我们修行的要诀在于:从根执上去找时,看到是实执,实执一旦打破,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了,所以一切轮回的问题就是实执的问题。而要把这个实执的问题解决就要依靠自空中观,因为假如你不介绍一个自空中观,给你说是有如来藏的,或说有某一个法的,你就会一听到的时候马上就启用实执,一启用实执时,又开始埋葬自己了,只要你有一法可攀缘,你就会偷心不死,一直盗取这些法做为实执的根本,所以我们必须要依赖这个自空中观见。如果不依赖这个自空中观见,我们的实执是打不破的。就像小孩子他如果觉得他手里一直拿着他特别贪着的玩具,是他特别想玩的玩具,特别喜欢的,只要在他手里抓住了,就绝对不会放手了,假如你跟他说,实际上你从来没拿着一个玩具,你手里什么都没有,他一看真的什么都没有,发现以前是看错了,这时,这一捏手时什么也捏不到,他才不会想到他的玩具怎么样了。
我们一直在轮回当中就是这样贪玩,贪玩这些显现法,贪玩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当真,怕失去,也很想得到。只要有一法让我们可以拥有,只要有一法让我们看到,我们就想去贪他,想去求他。这种实执心就一会直显现。所以说要完全依赖于自空中观见,先不谈他空,如果要断除轮回,首先要把自空中观学好。自空也就是说诸法自体本空,你看到什么法你都要知道自体本空,看到什么法你都要知道自体本空,你想到什么法你都要知道自体本空,那么见闻觉知的一切法都是自体本空,那你的境界当中有什么法不是空的呢?没有任何的法不是空的。所以就是法法都是大空性的,既然没有任何一个法不是空性的,你在你的见闻觉知中,有什么东西你能抓得住呢?抓不住,最后你才发现原来以前我认为我获得的、拥有的一切实际上都是猴子捞月亮,原来以前我所觉得拥有的一切,获得的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时你就会哑然失笑,就会想到应当放下,那么因为诸法自体…
《中观总义 第三课 中观分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