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二课 中观源流▪P3

  ..续本文上一页思般若的功德很大,你能够让自己打破实执以后,那么一切万物对你来说,是你智慧的游舞。你与万物相随的时候,是与他进行智慧的交流。而不会被万物所役使。在万物围绕你的时候,你是自在的,因为你没有实执了。万物为什么对我们有利有害呢?就是因为我们执著他,我们执著了东西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我们不执著的,我们没有实执的状态,那么一切都没有对我们有利有害,不会对我们产生利益,也不会对我们产生危害。

  因为,本来一切万法就是大空性的自性。在大空性当中,或者大虚空当中,我们自己用实执捏造了种种的形形色色的万法。由于我们的捏造是用实执所形成的,所以,我们如果有实执的时候,这些法就起作用了。甚至为什么我们有内在的障碍,有外在的障碍,我们说内在的贪、嗔、痴的障碍很大,业的障碍很大,外在的魔王、魔军、魔眷属的力量很大,让我们内外都受苦,这都是来源于我们有实执。假如我们没有实执以后,一切群魔无法干扰,一切业力将会消尽。在《楞严经》当中讲到过:假如说一个人已经证悟了空性,完全寂灭了一切实执,这个时候,魔王不敢靠近的。就像这一个冰块,他不敢靠近热汤一样,冰块靠近了热汤,只能是让冰块融化,连他自己都会毁灭。所以,证悟空性者,魔王拿你没办法。魔王为什么对我们会有伤害呢?这是他借用我们的实执。所以,我们没有实执的时候,他也没法借用我们的实执来伤害我们。

  所以,月称论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超凡成就者。他用般若空性的这种智慧火焰,烧尽一切实有执著的薪柴,使一切万物无法对他形成伤害。这样的一个伟大成就者,他本身也是文殊菩萨摄受加持,或者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一生当中示现了在显宗当中稀有的成就和功德,在密宗当中稀有的成就和功德。在佛法传承过程当中,都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一生。

  然后,寂天论师(寂天菩萨)和月称菩萨的显现有点相似。寂天菩萨当时在那烂陀寺称为是三想者,也就是他一天只会想吃、想睡、想拉撒。所以,他在寺庙中,就有一些没有神通的人,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三想者”,也就是一天只想这三件事,其他什么事情都不会想。也没有看到他诵经,也没看到他闻思,就一天吃喝拉撒的,这样子过去;所以有些人不起信心。

  后来,有一次,大家就想把他赶出寺庙了,觉得这样的一个人为他好,不要让他在寺庙里空受信施。因为,作为出家人,需要念诵经典呀,需要闻思修行呀这些。他又不做这些,一天到这里,只是虚消信施,对他不好。所以,好像是好心的状态,要想把他赶出寺庙。但是,要赶出寺庙又要找个理由,所以,当时他们就给月称论师出个难题,说要让他到寺庙里面诵经,诵经基本上就是背诵的意思,用背诵的方式。然后,这些刚开始还为了为难他、取笑他,做了一个很高的法座。这个很高的法座又没搭梯子,让他座上去。当时,寂天论师到了现场以后,他一看,哇!这个法座很高。但是,他一点都不犯愁,他用手稍微一按这个法座,他就腾空上去了。坐上去以后,他就问大众说:“你们想听的是听过的呢?还是没听过的?”大家就想取笑他:我们就看一看他能诵过什么没有听过的;然后,让他诵没听过的。

  最后,他就诵了他自己造的一部论,叫做《入菩萨行论》。从第一个字开始念起,一直念念念,念到第九品智慧品的颂词“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尔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念到这一个偈颂的时候,他就开始腾空了。腾空的这种状态是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在传记当中说,这好像是神通和虚空来赛跑,也就是说虚空是很高的,但是,他的神通,让他比这个虚空看起来还高,最后要超过虚空一样的。最后大家就看到,他在虚空当中消失了。只听到声音,在念念念。然后,大家听的时候,有些人很多是成就者,他们有不忘陀罗尼,就把寂天菩萨传扬的论点,全部记下来。但是记得时候有些人的境界不同,有些记得九品,有些记得是十品。最后,据说寂天论师他在某一个塔子那儿。然后,大家去找到他的时候就取证说:“究竟是有多少颂词?”最后一对,就是十品的颂词是最完整的。大家就受持十品的颂词。

  大家就问,有一个叫做《经集论》和《学集论》的,这两部论点在哪里呢?然后,寂天菩萨说:“在我的房梁之上,你们去把它取下来”。大家回到寺院,又把这个取下来了。取下来以后,后来,按照传记当中提到,寂天菩萨他就基本上没有回寺庙,他就是在外面去用神通度化了很多很多的人。

  曾经有一次,他要度化一个国王,他就给国王当保镖,他身上就佩戴的是一把木剑;很多的人看到以后,就对他起邪见了,说:“这个人绝对对国王不好,要不是的话,怎么拿一把木剑还能护持国王呢?”然后,就给国王说一些是非,让国王一定要把他给赶走。这个国王就找到他说:“你靠什么来维护我呢?佩戴的是一把木剑,你让我看一看你这个木剑。”寂天菩萨他就说:“你千万不要看,看了这把木剑,你的眼睛受不了。”他就不相信,一定要央求寂天菩萨让他看一眼,在寂天菩萨没办法拒绝之下,他把宝剑抽出来了。刚一抽出来,光焰太强烈了,就把这个国王的眼睛给弄瞎了;后来,国王在他面前忏悔、皈依以后,才得到加持。在传记当中没说他眼睛好了,是不是后来寂天菩萨把他的眼睛加持好了,这一点没有明显地提。他就是以这种方式让整个国家,本来刚开始是学外道的,后来从国王那儿一直到国民那儿,全部都信了佛教。他就是这样子,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把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度化成佛教。

  有时候在一些有争执的地方,他就故意闯到里面去,他在里面弄几下,大家就不吵架了,大家就不打架了;所以,圣者的度化众生的事业是我们想不到的。我们也许要找一个人去劝说、说服教育呀这些;但是,他就在这两边当中走过去、走过来的,稍微活动两下,大家就平息了战争了;所以,寂天论师他也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成就者。他用他的菩提心,用他的般若智慧,加持了无量修学者得到超凡的境界;这就是秉持应成派的第二位论师。后面益西上师会讲第九品,让寂天菩萨示现“非空”的颂词;也就智慧品的注释,到时候会给我们讲,讲了以后,我们在网络上进一步的学习。

  然后,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我们大家知道就是道次第的传承者;或者很多人就知道的是:他叫皈依班智达;有些人知道他是菩提心伟大的修行者。我们很少知道,他在应成派学说上的建树。其实他来到藏地以后,看到藏地这块土地,最需要建立的是最初皈依的教法;然后,他着重的去弘扬皈依,弘扬皈依的同时,他又按照道次第的引导,让很多人来传持菩提心的教授,使很多人生起了菩提心;因为这是当时藏地的根基。

  实际上,他在戒香寺,本身就是一个班智达。五百世当中都是做班智达的、一个不可思议的成就者;而且,他菩提心的修行,虽然是依靠金州论师;但是,金洲论师在给他传讲道次第论的时候,在讲般若的时候,用的是不了义的见解,也就是随理唯识的不了义的见解。因为金洲论师他的见地,就是以唯识见地作为他的见地。但是阿底峡尊者首先听闻过大般若空性应成派的见解,而且内心了然,无有疑惑地能够了悟这种见地,受持这种见地。当时金洲论师在给他引导菩提心,让他成就的过程当中,在给他弘扬般若的时候,他自己的见地并没有受到影响。没受到影响的时候,金洲论师非常赞叹他,说:“像你这样的大智慧者,真是稀有呀!你受持的是这么了不起的应成派的见解。”金洲论师虽然是受持的是唯识宗不了义的见解;但是,对他非常的赞叹。所以,他的应成派的见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只不过说在他一生的修持当中,他觉得菩提心的生起是依靠金洲论师,所以,他觉得金洲论师对他是不共恩德的。但是他应成派的教法不是从金洲论师这儿得来的,所以他也是应成派一个宗派的弘扬者。

  这些大成就者他们的种种功德,我们一个一个的去了解,恐怕要花很多时间。但是,我们一点不了解,我们就会觉得,确实这些成就者,罗列了名单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们看到这每一个名字,都要知道,这当中任何一个大德的名字,拿出来,都是在这个世间上面惊天动地的大成就者。以这些惊天动地的大成就者,浩浩荡荡地来弘扬应成派、浩浩荡荡地来弘扬自续派,使这两大弘扬的宗派都是以持名成就者,以殊胜的伟大佛菩萨来进行弘扬的、无垢的这个宗派。那么,应成派通过这些秉承者来弘扬以后,又像后面说:及雪域藏地出世的诸多智者成就者,依止了阿底峡尊者,就从这儿传承了月称菩萨的见地呀,寂天菩萨的见地呀,这些就受持了应成派。

  依靠这些智者成就者所抉择的宗轨,中观的二种传承直到如今都没有中断讲闻,继续安住于世。

  就是依靠这些智者超凡的智慧,成就者超凡的成就,他们用这些智慧成就,来抉择了这个宗派的轨范。使中观的两个发展的支流的传承,也就是应成派和自续派的传承,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中断过讲授和听闻。通过讲闻的方式继续传承着它,那么,就使它继续安住于世。所以佛法是要通过讲闻来传承的;如果没有讲闻抉择,这个佛法就会断了传承。所以,需要有这个传承。今天上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提到了,也就是说,传承是要有这个耳传的。就像我们学《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讲了三种传承,一般补特伽罗凡夫的这种传承就是要通过讲和闻,来现场听闻,这种口耳相传,来使这些佛法得到传承。这两大宗派也是要通过这种讲和闻,来得受传承的。因此,现在这个宗派也仍然在世界上面安住。

  下面讲到在藏地的弘扬情况:

  在藏地,中观自续派的宗轨,前弘期主要依靠静命菩萨的言教开显;后弘期,自鄂·勒巴协绕、鄂·洛丹协绕,至宗喀巴大师父子期间,曾得以…

《中观总义 第二课 中观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