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一课 中观总义▪P3

  ..续本文上一页/B>我们看后面“总义”这两个字,总义,也就是说总体的义理,总体的意义。对于这样子的中观,那么可以说是有浩瀚的教海,来诠释什么是中观?如果说你拿着一个法本就直接去看,你看不懂的。就像我们有些汉地的一些道友,也会接触到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你拿到《般若灯论》,你是不是就能学出所有中观的义理呢?你以为你学的是最了义的中观,而实则你学的只是一个暂时的、不了义的、自续派的一个宗派。这里所认知的,就是执不了义为了义。所以必须要把总体的中观是什么样子,你了知以后,你要对于不了义的中观,也想具体深入的学习,你可以具体努力,对了义的中观你会具体地努力。这个时候,你的一切努力是不盲目的,自己心里面是有一个总体的概念的。所以一个总体的意义是相当重要。

  这一个中观是由益西彭措堪布所讲授的,所以下面说益西彭措堪布讲授,这是我们传承中观的一位传承上师。然后我们就看原文。

  中观源流,源”就是本源的意义,“流”就是支流的意思,中观他的根本的源头和他所出现的支流有哪些?也就是说中观的起源和他的发展有哪些?起源就是这个源头,而这个支流就是他的发展,从这个源头上面,最后随着历史的传承,就会看到千派万流展开出来,发展壮大。所以,有些宗派就在一个支流上面发展壮大,有些宗派在另外的支流上面发展壮大。在后面的时候就看到,回溯到他的本源上面一看,哦!原来都具有这些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支流,你对于这些起源,或者最初的根源上面的教法,你的了解就不是那么透彻。除非你是一个根基很高的人,就在一个本源上面,你能学的很具体化,学的很透彻化,除非你是这样子的。否则,你就要通过对支流的一个学习,一个支流、一个支流的特色能够学好,再来看这个本源当中所包含的内涵,和他的组成成分,也就很清楚很清楚了。所以中观的源头我们要知道,他的支流和发展也要知道。

  下面就来介绍起源和发展。

  佛涅槃后,龙树菩萨出世,以自力撰造中观理聚论,抉择佛陀第二转*轮的无相法门的密意,从此开创了甚深中观见派。

  甚深中观见派,我们是接触中观的时候要知道的,也就是中观从自空中观来讲,就是甚深见派,是讲甚深空性的意义,然后给我们树立这样子的一个甚深见地,依靠这个见地而实修实证。然后有广大行派,广大行派就像弥勒菩萨,他所宣传演的三转特重法门,也就是特别重视对于三转般若的弘扬,或者说对如来藏教法的弘扬,而在弘扬的时候和深甚见派稍有不同,就会在广大的行持上面,对于道次第的行持上面,他就会很重视。所以两个法流着重点有所不同。

  “佛涅槃后”,是指佛陀涅槃四百年之后。

  “龙树菩萨出世”,龙树菩萨是在佛陀涅槃之后四百年,他出兴于世。龙树菩萨他的出世,是一个佛教的福音,是一个佛法当中不可思议的横空出世。也就是他的出现,是一个超越了很多大德的显现,很多传承祖师的显现。可以说,我们接触佛法,你能够了解龙树菩萨,就知道很多的传承,就是从龙树菩萨这儿出现的。因为,就像西安这儿,本身就是八大宗派并兴的一个圣地。而实际上,八大宗派的共同祖师就是龙树菩萨,净土宗的祖师也是龙树菩萨,三论宗的祖师也是龙树菩萨,然后,密宗的根本祖师也是龙树菩萨,禅宗也是龙树菩萨,这些全部是龙树菩萨,八宗全部都是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他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他出现在这个世间,他和佛陀出现在世间,是一摸一样的,示现了三转*轮。他首先转了第一次*轮,就是整顿了佛教,重树了戒律,然后示现了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他建立空性般若的这个教法,把尤其大乘的空性弘扬出来,宣演般若的法门,第二转无相*轮。甚至他后面又宣演了密宗、显宗的如来藏法门,最后掀起了第三次弘法的高潮,就是叫做第三转*轮。所以在印度圣地,公认龙树菩萨就是第二大佛陀,第二佛陀出兴于世。所以龙树菩萨的传奇故事非常多。

  龙树菩萨他在幼年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从小孩子时候,他就智慧超然。他还在襁褓之中,我们什么都不懂的的时候,而就在这样一个婴儿的时候,龙树菩萨他就在听到别人念《吠陀》经典,听到经典以后,他就能记得下来。所以他在做一个婴儿的时候,他就能够记得很多的内容了。后来,他在成长的时候,就把所有的世间的学问都学的精通了。也就说把天文、地理、数术、还有《吠陀》的这些典籍,所有世间的这些学问他全都学通了。

  他有三个好朋友,他们四个都是这样子的很聪明的人,然后他们这四个在一起碰头的时候就想:世间的这些学问、知识、哲学、义理全部学透了,现在已经没有可学的东西了,干脆我们现在去享受吧!说享受什么呢?享受五欲,这个时候说享受五欲,又不是王公贵族,他们虽然是婆罗门,就像这个龙树菩萨的家族,是个很富有的家族,但是,不是一个王宫家族。然后他们就想了一招说,他们去学隐身术,到王宫里面去受用五欲。他们约好之后,四个人都同意了。

  这个时候就去找一个人,会隐身术的一个人那里去学隐身术。去到那里以后,这个会隐身术的人他心里就想,我要是把我的法术全部交给他们,他们就可能不会重视我了,他们是这么了不起的年轻人,他们不会瞧得起我这个小技术的。所以我不能够全部传完了,必须要留一点,所以师父在教东西的时候要留一手,这样子才能镇得住徒弟,他就想到不想交给龙树菩萨他们,然后他就在四个年轻人一直要、一直要求他传这个隐身术的时候呢,他也只能是完成他们的一个想法,但是他不会彻底地和盘托出,他就一个人给一个药丸子,说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你们就会隐身的。一拿这个药丸子化水的时候,龙树菩萨就给这个人,讲了这里有多少味药,有七十味药,七十味药他就把每一味药的名称,和每一味药是多少克的重量,把这个配方全部给这个人说出来了,然后这个人就很惊讶了,说:“你怎么知道我的这个配方呢?”他说:“因为有药气,我一闻到这个药,我就知道这里面有哪些药?甚至我能知道有多少克,多少斤两。”像我们说,你能够闻出一个药味就很不错了,甚至你够能把里面所有的味道都能闻出来,这是很不可能的。

  就像以前鉴真和尚东渡的时候,后来他在日本去了以后,他眼睛不行了,但是鉴真和尚,他是一个非常、具有方方面面的一个全才,他对建筑数学,他也是很精通的,他对医学,也是很精通的,所以日本人是很感恩鉴真的。因为传统文化,可以说鉴真给他们树立起来很多的传统文化。鉴真和尚他就是这样子的,他就用手一拿起来,闻一下他就知道是什么药,全部是一点都不会错。但是龙树菩萨的显现是这样子的,也就是说已经变成药丸子了,里面已经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他能把七十味药,我们一般的配方,最少的几味药,多的十多味药,再多的二十多味药,三十味药的药,就算是很多很多的药了。然而呢就像是这个隐身术,用了七十多味药。而龙树菩萨他能够把每个药说出来,名称说出来,多少克,也就是多重能说出来,最后这个修隐身术的人他就想到,哇!这样有智慧的人,听到名字都很难得,更何况我亲自遇到,所以就对他很恭敬,把他的所有隐身术就教给他们四个人了。

  后来他们四个人就去王宫里面行五欲了。到了一百多天以后,王宫里面这些美人全部都怀孕了。怀孕以后,国王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觉得是什么样的一个不吉祥事情出现了。然后大臣商量得出结论说“哦,假如是人,我们会用刀兵把他们杀害,如果是鬼,我们就用咒术把他给解决。”最后,就让这些人在进门的地方撒上细沙子,然后在门口那儿,让力士在那儿把着门,不让一般人过这些门道。然后到他们四个去的时候,一去就踩在这个泥沙上面,就看到脚印了,一看到脚印的时候,这几十位,上百位力士,就拿着刀在虚空当中挥砍,就把他其他三个朋友刀砍在头颅上面,头颅掉地。然后他很聪明,他就跟着这个皇帝,皇帝跑到那,他就跑到那,皇帝隔着皇帝妻子的地方,大家就不敢砍,所以他就躲过这一遭了。躲过这一遭后,他吓得魂魄惊心,想这个五欲的过患确实是即生就见到了,所以他就再不想干这些事情了,他就想着要去出家修道。在他被这个国王的力士砍虚空的时候,当时他就发愿了,他说只要让我出去,只要我能够顺利地出去,我绝对不再干这些了,我就去出家修道。后来他终于跑出去以后,他就出家修道了。

  出家修道以后,他也是个很出名的一个人,他去首先先依止了小乘的上师出家以后,很快就把小乘的这些教法,通过九十天,把小乘的三藏教法全部给学通达了。学通达以后,他没有学的了,然后他就觉得,哎呀,就只是这些意义吗?然后又遇到一位大乘的比丘,又给他介绍大乘的教法,也是几下就学完了,通过九十天,又把大乘的教法全部给学通达了。最后他又觉得没有学的了,是不是只有这些佛法呢?他就内心当中轻视大乘的教法,他就觉得他要树立另外一个宗派,他想单独立一个宗派,依靠他的智慧,去引导大众去实修教法。

  他正要想这样子做的时候,后来龙王就知道了,就故意通过一些因缘,让他到龙宫去了,接他到龙宫去。一接到龙宫去以后,他看那些书,看了很多很多的书,他看了九十天之后,然后龙王就问他说:“你看完了吗?”说:“没有呀!”说:“我只看了一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已经比人间的十倍都不止。”然后龙王就给他讲说:“这龙宫还算少的呢!在忉利天当中的佛法,比我龙宫的教法还要多百千万倍!”最后龙树菩萨一下子心理面前面的那种傲慢他就打破了,他觉得这么浩瀚广大的教法,后来他就把《华严经》,《般若十万颂》这些从龙宫里面取出来到…

《中观总义 第一课 中观总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