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伽经疏▪P17

  ..续本文上一页同外道,所说无因、有因等,皆不出阿赖耶作用。而我所说乃就佛性本体上发挥。所以说因缘者,为破诸相耳,其实有阿赖耶,然后有内外诸法相生,但阿赖耶能摄所摄皆是因缘和合,并非实性。盖转识成智之后,一切皆是自心现量,皆是佛性。阿赖耶尚无,则因缘何有耶?外道不懂佛性之外无余性,故生种种计着过犯。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无性者,言说不生,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

  佛明佛性之外,无有余性,故疑若无性,不应有言说也。

  佛告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大慧,非性、非非性,但言说耳。

  如汝所说: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论则坏。

  此言诸法虽无,不妨言说也。唐译云:「虽无诸法,亦有言说,岂不现见龟毛、兔角、石女儿等。世人于中皆起言说彼非有,非非有,而但有言说耳。大慧如所说,有言说,故有诸法者,诸法若无,则无言说。今兔角等虽无,而不妨有说,以此观之,汝义不成。」

  大慧,非一切剎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

  唐译云:「言说者,假安立耳。」

  或有佛剎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咳,或念剎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诸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

  此明虽无言说而能显法。祖师扬眉瞬目,打鼓吹毛,竖拂拈槌,皆所以显示佛性,至若蚊蚋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可见非关言说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虚空兔角,及以盘大子 石儿女 ,无而有言说,如是性妄想。

  因缘和合法,凡愚起妄想,不能如实知,轮回三有宅。

  以上破言说自性相,破所知障。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 二 之 下  月溪法师讲

  宋天竺三藏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魏北印度三藏沙门菩提流支重译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三译

  昆明弥陀寺沙门月溪法师注疏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之 下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常声者,何事说。

  前明涅槃离断常,缘起非摄所摄,何故世尊复说常住真心,常乐我净。

  佛告大慧:为惑乱。

  认无明为常。

  以彼惑乱,诸圣亦现,而非颠倒。

  无明爱为佛性,一切皆是佛性。

  大慧,如春时焰。

  阳焰。

  火轮、垂发、挞闼婆城、幻、梦、境像,世间颠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现。

  不入断灭故非不现,佛性不为物转,则现同不现,故常。

  大慧,彼惑乱者,有种种现,非惑乱作无常。所以者何?谓离性非性故。

  惑乱非性,故亦非常,与无常;智者转惑乱为佛性,故常。

  大慧,云何离性非性惑乱?谓一切愚夫种种境界故。如彼恒河,饿鬼见不见故。无惑乱性,于余现故,非无性。

  饿鬼不见恒河水,以为无水,世人见恒河水,又非无水。执无、执有而生惑乱,各以己见为常。

  如是惑乱,诸圣离颠倒。

  诸圣但见一切皆为佛性,故离颠倒见。

  不颠倒,是故惑乱常。

  转惑乱为佛性,故惑乱常。

  谓相相不坏故。

  虚妄相变为实相,实相不坏故。

  大慧,非惑乱种种相,妄想相坏,是故惑乱常。

  种种相皆是佛性,为佛性转。

  大慧,云何惑乱真实?若复因缘,诸圣于此惑乱,不起颠倒觉,非不颠倒觉。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颠倒与不颠倒无二。

  大慧,除诸圣,于此惑乱有少分想,非圣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说,非圣言说。

  除圣者之外,未见佛性者,于惑乱乃有沾滞,至认惑乱为有者,则愚夫所妄说也。

  此破事自性相,即烦恼障也。烦恼障破,则烦恼即是菩提,惑乱即是真实。入于不二之境。

  彼惑乱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及愚夫种性。圣种性者,三种分别,谓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声闻乘种性?谓自共相计着,起声闻乘种性,是名妄想起声闻乘种性。大慧,即彼惑乱妄想,起缘觉乘种性,谓即彼惑乱自共相,不亲计着,起缘觉乘种性。

  云何智者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谓觉自心现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种性,是名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又种种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种性。

  计着自共相者,是声闻乘,落我执;破计着自共相者,是缘觉乘,落法执;知一切唯识,外性非性,是佛乘,落空执。以上三乘是圣种性,一切皆由无明妄想作主者,是愚夫种性,亦即外道种性。上种种性,乃依惑乱而起者。

  彼非有事,非无事,是名种性义。

  种性依于惑乱,惑乱本无性,故曰「非有事」;惑乱非不现,故曰「非无事」。

  大慧,即彼惑乱,不妄想,诸圣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是名为如。是故说如离心,我说此句,显示离想,即说离一切想。

  一切惑乱妄想,转识成智之后,皆变为真如佛性,非于惑乱妄想心意意识之外,别有真如佛性也。然为使众生破我执、法执故,故说真如佛性离于心识作用。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乱为有、为无?佛告大慧:如幻无计着相。若惑乱有计着相者,计着性不可灭,缘起应如外道说因缘生法。

  佛说惑乱即佛性,故问惑乱为有为无。佛言惑乱如幻,不可计着有无。若计著者,则无法转识成智,则如同外道定一、定异之论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乱如幻者,复当与余惑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过故。大慧,幻不起过。无有妄想。大慧,幻者从他明处生,非自妄想过习气处生,是故不起过。大慧,此是愚夫心惑计着,非圣贤也。

  前明佛性能转惑乱,此明惑乱不能转佛性。惑乱由无明起,非由佛性起,故与佛性无关,亦无过咎。无明窠臼一经打破,便归乌有,一切只有佛性而已。譬如幻术木人,因咒力而起变幻,由情识妄想而起,故无过咎,咒语停止便归寂然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不见惑 乱, 中间亦无实 , 中间若真实 , 惑乱即真实。

  舍离一切惑 , 若有相生者 , 是亦为惑乱 , 不净犹如翳。

  明心见性之后,一切皆变为佛性,故惑乱亦是佛性。惑乱既是佛性,则何必舍离耶?若欲舍惑求真者,亦是惑乱。舍垢求净者,即是不净。

  复次大慧,非幻无有相似,见一切法如幻。

  一切法缘生如实,非幻无以为喻,故说如幻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为种种幻相计着,言一切法如幻?为异相计着?若种种幻相计着言一切性如幻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所以者何?谓色种种相非因。世尊,无有因色种种相现如幻。世尊,是故无种种幻相计着,相似性如幻。

  大慧问佛如幻,是否因为计着种种幻相而言。若依计着言,则所说亦幻;若别有所依而言,则此所依应非如幻。何以说一切如幻耶?且种种色相,缘起无生,无生则无现,无现则无所谓如幻,有似如幻相似之可言。

  佛告大慧:非种种幻相计着相似,一切法如幻。大慧,然不实一切法,速灭如电,是则如幻。大慧,譬如电光,剎那顷现,现已即灭,非愚夫现。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观察无性,非现色相计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非幻无有譬 , 说法性如幻 , 不实速如电 , 是故说如幻。

  佛言非计着种种相而言一切法如幻,乃因观察一切法速灭如电,故说如幻,愚夫不见也。既明诸法缘生无性,何有计着。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一切性无生,乃如幻。将无世尊前后所说,自相违耶?说无生性如幻?

  既言一切性无生,则无相,何以可说如幻,岂不相违?盖误执无生为不现,而执如幻为有现也。

  佛告大慧:非我说无生性如幻,前后相违过。所以者何?谓生、无生。觉自心现量。有、非有,外性非性,无生现。

  明心见性之后,一切皆是佛性,皆是自心现量。根身器界,一切如如,生同无生,现同无现,故佛说无生,乃就本体佛性而言。说如幻者,乃为使众生明白一切妄想作用而言,不相违也。

  大慧,非我前后说相违过,然坏外道因生,故我说一切性无生。大慧,外道痴聚,欲令「有无」有生,非自妄起种种计着缘。大慧,我非「有无」有生,是故我以无生说而说。

  佛性本来现成,无有因果,无有缘起,本来现成圆满,故无生。既无生,则无灭。外道有因生,故有灭。有生有灭,便有轮回生死动摇。

  大慧,说性者,为摄受生死故。坏无见、断见故,为我弟子摄受种种业受生处故,以声性说,摄受生死。

  佛说佛性无生者,为众生摄受生死,故说无生死:为外道断见灭见,故说无断灭:为弟子认十二因缘阴界处为实法故,故说诸法如幻。但以假名引导众生,故曰「以声性说」。

  大慧,说幻性自性相,为离性自性相故。堕愚夫恶见相希望,不知自心现量,坏因所作生,缘自性相计着。说幻梦自性相一切法,不令愚夫恶见希望,计着自及他一切法,如实处见,作不正论。大慧,如实处见一切法者,谓超自心现量。

  此明如来说法,皆是方便,本不可说。说如幻无生者,为破执耳。愚夫妄计诸法为实,故说如幻,以破彼执。外道妄立作因,故说无生,以坏彼因所作生,不令妄计自他身心自相,舍邪执耳。众生于实处妄见生灭,作不正论。若有能如实处见一切法超自心现量者,则我于无生二字亦不说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生作非 性, 有性摄生 死, 观察如幻 等, 于相不妄想。

  佛性无生,故是实性。有作者,皆非实性,故曰「无生作非性」。诸法无性,则离生死。若执有性,则有生死,故曰「有性摄生死」,能见诸法如幻者,则离于妄想计着矣。

  复次大慧,当说名、句、形身相。善观名、句、形身菩萨摩诃萨,随入义句形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觉已,觉一切众生。

  名句如指,义句如月。善观名句,随入义句,犹如因指见月。所谓当…

《楞伽经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