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伽经疏▪P46

  ..续本文上一页。凡愚痴惑而自破坏,诸趣相续,不得解脱。不能觉知自心现量,不离外性自性妄想计着。是故世间言论,种种辩说,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诳惑迷乱。

  外道四句百非种种宗计,俱是脑筋计量而立,足障真智,习者永缠生死轮回故斥之。

  大慧,释提桓因,广解众论,自造声论。彼世论者,有一弟子,持龙形像,诣释天宫,建立论宗,要坏帝释千辐之轮。随我不如,断一一头,以谢所屈。作是要已,即以释法摧伏帝释,释堕负处,即坏其车,还来人间。如是大慧,世间言论,因譬庄严,乃至畜生,亦能以种种句味,惑彼诸天及阿修罗,着生灭见,而况于人?是故大慧,世间言论,应当远离。以能招致苦生因故,慎勿习近。

  此言慎勿近习世论之所以也。谓世论弟子,以畜生形,尚能摧伏诸天修罗,况复于人。

  而我末法弟子,无道力者,倘一近习,岂不为彼破坏耶?

  大慧,世论者,唯说身觉境界而已。

  魏译云:「但见现前身智境界,依世名宗说诸邪法。」

  大慧,彼世论者,乃有百千,但于后时后五百年,当破坏结集,恶觉因见盛故,恶弟子受。如是大慧,世论破坏结集,种种句味,因譬庄严,说外道事,着自因缘,无有自通。大慧,彼诸外道,无自通论,于余世论,广说无量百千事门。无有自通,亦不自知愚痴世论。

  此斥外道世论惟凭脑筋智建立种种生因断常等见,而无明心见性自通之论。故虽广说无量百千事门,皆不明佛性道理,且自以所立为是,实愚痴之甚。

  尔时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外道世论,种种句味,因譬庄严,无有自通,自事计著者。世尊亦说世论为种种异方诸来会众,天人阿修罗广说无量种种句味,亦非自通耶,亦入一切外道智慧言说数耶?

  言佛亦广说种种因缘譬喻,以引导众生,岂与外道同,而非自通耶。

  佛告大慧:我不说世论,亦无来去,唯说不来不去。大慧,来者,趣聚会生。去者,散坏。不来不去者,是不生不灭。我所说义,不堕世论妄想数中。所以者何?谓不计着外性非性,自心现处,二边妄想,所不能转。相境非性,觉自心现,则自心现妄想不生。妄想不生者,空、无相、无作,入三脱门,名为解脱。

  有生灭来去者,名为世论。佛所说者,全自佛性上发挥,无生灭来去,故不同世论,良因佛性圆满现成,不计着外性非性,不落二边,妄想不生,入三解脱,非世论所可同日而语也。

  大慧,我念一时。于一处住。有世论婆罗门,来诣我所,不请空闲,便问我言:

  印度礼节,凡欲问时,先须白言:「欲有所问,愿垂听许。」名请空闲。今粗率遽问,故云「不请空闲」。

  瞿昙,一切所作耶?我时报言:婆罗门,一切所作,是初世论。彼复问言:一切非所作耶?我复报言:一切非所作,是第二世论。彼复问言:一切常耶?一切无常耶?一切生耶?一切不生耶?我时报言:是六世论。大慧,彼复问我言:一切一耶?一切异耶?一切俱耶?一切不俱耶?一切因种种受生现耶?我时报言:是十一世论。大慧,彼复问言:一切无记耶?一切记耶?有我耶?无我耶?有此世耶?无此世耶?有他世耶?无他世耶?有解脱耶?无解脱耶?一切剎那耶?一切不剎那耶?虚空耶?非数灭耶?涅槃耶?瞿昙,作耶?非作耶?有中阴耶?无中阴耶?大慧,我时报言:婆罗门,如是说者悉是世论,非我所说,是汝世论。

  外道所立四句百非,皆是脑筋妄想作用,而有此种种戏论,故佛斥之。

  我唯说无始虚伪妄想习气,种种诸恶,三有之因,不能觉知自心现量而生妄想,攀缘外性,如外道法。我、诸根、义,三合知生。我不如是。婆罗门,我不说因,不说无因。唯说妄想摄所摄性,施设缘起,非汝及余堕受我相续者,所能觉知。

  佛言:我唯说无始无明为三有之因,故不能见佛性,外道所说我,根,意,义三种和合而能生智,我不如是说。因佛性中无因、无缘,无能、无所也。此非汝及凡愚有取著者,所能知也。

  大慧,涅槃、虚空、灭,非有三种,但数有三耳。

  唐译云:「虚空、涅槃及非择灭,但有三数,本无体性,何况而说作与非作。」

  复次大慧,尔时世论婆罗门,复问我言:痴爱业因故有三有耶?为无因耶?我时报言:此二者亦是世论耳。彼复问言:一切性皆入自共相耶?我复报言:此亦世论。婆罗门,乃至意流妄计外尘,皆是世论。

  上既言涅槃等尚无体性,但有名数,则婆罗门所问无明等等皆世论矣。盖除明心见性者外,其余皆是假名世论,所谓「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也。

  复次大慧,尔时世论婆罗门,复问我言:颇有非世论者不?我是一切外道之宗,说种种句味,因缘譬喻庄严。我复报言:婆罗门,有,非汝有者,非为非宗,非说,非不说,种种句味,非不因譬庄严。

  婆罗门问佛:所说既世论,颇有非世论者耶?佛答有,但与汝不同。我之说法乃由佛性上发挥,离说种种句味,因譬庄严,而不离于自性。

  婆罗门言:何等为非世论,非非宗,非非说?我时报言:婆罗门,有非世论,汝诸外道所不能知。以于外性,不实妄想,虚伪计着故。谓妄想不生,觉了有无,自心现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尘,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论。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婆罗门,略说彼识,若来若去,若死若生,若乐若苦,若溺若见,若触若着种种相,若和合相续,若爱,若因计着。婆罗门,如是比者,是汝等世论,非是我有。

  婆罗门复问:何谓非世论?佛言此非外道所能知。因为不是脑筋度量所及也。此事须打破无明窠臼,明心见性,妄想永息,方能知之,名非世论。至如汝等所说来去、生死、苦乐种种相,皆是脑筋作用,故名世论,非我所有也。

  大慧,世论婆罗门作如是问,我如是答,彼即默然,不辞而退。思自通处。作是念言:沙门释子,出于通外,说无生、无相、无因。觉自妄想现相,妄想不生。大慧,此即是汝向所问我:何故说习近世论,种种辩说,摄受贪欲,不摄受法?

  婆罗门如是问佛,佛如是答,而彼执着己见,反谓佛非于我法。此与大慧向所问者正同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摄受贪欲及法,有何句义?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乃能为未来众生,思惟咨问如是句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此问佛无明与佛性之别也。贪欲起于无明,正法方便出自佛性,不可不知也。

  佛告大慧:所谓贪者,若取若舍,若触若味,系着外尘,堕二边见,复生苦阴,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诸患皆从爱起,斯由习近世论,及世论者。我及诸佛,说名为贪,是名摄受贪欲,不摄受法。

  因无明而起贪欲,故有取舍断常等见,复生苦阴等支,堕于轮回生死而不能自拔,故名为贪。贪摄受者,则不摄受正法也。

  大慧,云何摄受法?谓善觉知自心现量,见人无我及法无我相,妄想不生,善知上上地,离心意意识,一切诸佛智慧灌顶,具足摄受十无尽句,于一切法无开发自在,是名为法。所谓不堕一切见、一切虚伪、一切妄想、一切性、一切二边。大慧,多有外道痴人,堕于二边,若常若断,非黠慧者,受无因论,则起常见。外因坏,因缘非性,则起断见。大慧,我不见生住灭故,说名为法。大慧,是名贪欲及法,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摄受正法者,应打破无始无明,贪欲自息,既已明心见性,则无人见我见法见,离我心意意识,不生不灭,与诸佛同一法身,故名为法,应当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世间论,外道虚妄说,妄见作所作,彼则无自宗。

  唯我一自宗,离于作所作,为诸弟子说,远离诸世论。

  心量不可见,不观察二心,摄所摄非性,断常二俱离。

  乃至心流转,是则为世论,妄想不转者,是人见自心。

  来者谓事生,去者事不现,明了知去来,妄想不复生。

  有常及无常,所作无所作,此世他世等,斯皆世论通。

  此颂再明佛所说法与世论不同。一乃出自佛性,无生无灭,离于作所作;一则出自脑筋妄想,有生有灭,故名世论也。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言涅槃者,说何等法,名为涅槃?而诸外道各起妄想?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如诸外道妄想涅槃,非彼妄想随顺涅槃。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问何法名涅槃?佛言外道以妄想测涅槃,非能随顺涅槃真相也。

  佛告大慧:或有外道,阴界入灭,境界离欲,见法无常,心心法品不生。不念去来现在境界,诸受阴尽,如灯火灭,如种子坏,妄想不生,斯等于此,作涅槃想。大慧,非以见坏,名为涅槃。

  此言有一种外道将思想断尽,不念去来现在境界,如火灭种败,空无所有,以为此即涅槃境界。其实乃是落于空执,落于无始无明境界,非涅槃境界也。

  大慧,或以从方至方,名为解脱。境界想灭,犹如风止。

  从方至方者,谓妄想与涅槃如一物之两方,去妄想入涅槃。犹如离彼方入此方。譬风起为妄想,风止则为涅槃。

  或复以觉所觉见坏名为解脱,或见常无常作解脱想。

  或见种种相,想招致苦生因,思惟是已,不善觉知自心现量,怖畏于相,而见无相,深生爱乐,作涅槃想。

  此将六根断尽,一切相不生,清净快乐,而误认已达涅槃境界,谁知六根无法永断,一念再起,仍能招致苦因也。

  或有觉知内外诸法自相共相,去来现在有性不坏,作涅槃想。

  此落于常见也。妄见三世内外,诸法各有自相共相,便谓自相共相常住不坏,即是涅槃,今之西洋哲学有物质不灭说,即此见也。

  或谓我人众生寿命,一切法坏作涅槃想。

  外道有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为涅槃者,皆错误也 (抄《人生观》) 。

  或以外道恶烧智慧,见自性及士夫。彼二有间,士夫所出,名为自性。如冥初比,求那转变,求那是作者,作涅槃想。

  此即数论师邪计也。所计冥谛,名为自性;所计神我,名为士夫。冥谛为能作,中间二十三法为所作。神我…

《楞伽经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