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月溪禅师问答录▪P6

  ..续本文上一页华山显一法师

  (72)问:生在西方,还修不修?

  答:还要修,《无量寿经》说:「有听讲经者,有参禅者。」在西方听经参禅,由阿弥陀佛指导,亦如在此土修行,由释迦牟尼佛指导我们一样。如佛涅槃后,有佛经典在、祖师语录在。

  

  苏州张国明

  (73)问:修行明心见性证悟后,将来肉体死了,生东方净土?或生西方净土?如释迦佛、达磨、六祖、百丈、临济、马祖,古今证道人肉体死了,他是在什么地方?又在西方修行见性后,还生那一方?

  答:见性后,自性遍满十方,充塞宇宙。既言十方,则东方西方皆在其内,自性所在之遍满虚空,是常寂光净土,即法身之真净土;至东方西方等,乃报身净土,即假净土。报土者,如我们娑婆世界秽报之不净土。报土者,有成住坏空。净报秽报皆假。如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成,如东方净土是药师佛十二大愿所成,如我娑婆秽土是我们众生业力所成。有成必有坏,是相对的。常寂光净土是绝对的。自性比太阳,太阳光明一照,遍满虚空,遍满虚空比常寂光净土,有自性即有常寂光净土,有常寂光净土即有自性,是一非二,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无成无坏的;古今证道的人,见自性后,自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还有什么地方分别?肉体死活与自性了不相干。在西方见性后,与在此土见性无二无别。

  

  河南杨恩光

  (74)问:理虽顿悟,事要渐修?

  答:理虽顿悟,是解悟,是了解修行的道理;事要渐修,是照着所了解的法子修。

  

  终南山本性大师

  (75)问:如何是「狗看熟油铛」?

  答:狗看熟油铛语,是宗门的比喻,喻如用功纯熟,在将悟时,功夫要放手不可,功夫不放手又不可。狗看熟油铛,要吃怕热,不吃又舍不得。

  

  上海印心敦

  (76)问:四种净土?

  答:一常寂光净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寂光净土是法身净土,即真净土,其余三种净土是净报所感,是假净土;法身净土遍十方,无方向;报身净土不遍十方,有方向。

  

  上海秋光翰

  (77)问:婆罗门教主张人人有一个神我,神我如同一面镜子,本来有光明的,因为起了爱念,爱念比如灰尘,将镜子的光明遮盖了,爱念去了一点,镜子的光明亮了一点,爱念去完了,镜子光明完全发现。如我见解,若爱念从镜起,又何必去除他?除了又来,无有了期,若爱念从外来,与镜子了不相干,这个道理是有轮回的,不彻底。镜子比喻佛法的见闻觉知,起念比喻见闻觉知的染缘,去念比喻见闻觉知的净缘,染缘净缘去了,是黑暗的无始无明,是否?

  答:是,不错。

  

  (78)问:理学家说:无极是不动,一念静是阴,一念动是阳,一阴一阳出生宇宙万有。动念静念息灭,反归无极本体。如我见解这个道理是自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五多数,由多数反归于一。无极如无始无明,是无知无觉不动的,一念静喻见闻觉知的净缘,一念动喻见闻觉知的染缘,由净缘染缘生出很多思想,由很多思想反归一念不动,是否?

  答:不错。

  

  (79)问:以上二问,婆罗门的神我、理学家的无极,照佛法来说,是无始无明而已,与讲本来自性的话,天地之别矣。

  答:不错。

  

  

  西安戴传贤

  (80)问:「伽」字音怎么念?

  答:「伽」字照佛经中念,本来音「家」,照你所念(ga)哥阿切亦可。万法惟心,只在诚心。如西藏有些喇嘛,唵嘛呢叭咪吽(吽音轰),他念:唵嘛呢叭咪牛者,只在诚心便可。

  

  上海周光中

  (81)问: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出何经?彼处是否净土?彼佛接引众生往生否?假如接引,我们这个世界有人发愿往生否?

  答:世界名满月,佛名药师,是出于《药师经》。彼处是报身净土,彼佛接引此土众生往生,此士众生亦有发愿往生者。

  

  山东济南陈家真

  (82)问:佛家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皆空,既然是梦幻,还要见什么佛性?生什么西方?生什么东方?

  答:宇宙万物是成、住、坏、空。我们用一个房子来比,新盖一个房子就是「成」,房子保存几百年就是「住」,房子旧烂了就是「坏」,房子一倒就是「空」。如盘古以前,建设尚无,盘古以后,建设渐多,有成必有坏,是相对的;佛家说无成无坏,是绝对的,就是指佛性,无生无灭,无来无去,遍满虚空,充塞宇宙。绝对是真的,相对是假的。见性之后,宇宙万物通是自性中的东西。未见性者,因见性的问题,有愿生西方修,有愿生东方修。反言之,佛家说一切皆真的,如《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北平拈花寺全朗

  (83)问:悟后的人,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如何处世?

  答:见性的人,自性之中,本无生死可了,无佛法可修,修与不修是两头话,但随缘度日,有缘说法度众生,无缘随便,如古人,船子和尚撑船过生活,疏山和尚卖布过生活,又有领众修行过生活,有独善其身过生活,有深山野外过生活,有闹市街前过生活,有处清净境界,有处烦恼境界,有清闲自在,有终日奔忙,有天子三诏不赴,有终日乞食,有坐脱立亡,有头朝下脚朝上而死者,有坐监牢而死者,有被斩头而死者,有终日受帝王供养,有穿荷叶衣服食松花,大约如是,种种境界皆可随缘,自性心中两不相干,在他的心得,如《圆觉经》说:「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云云。他们的达人境界,如古人云:「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非但我今独达了,河沙诸佛体皆同。」

  

  北平王理中

  (84)问:释迦佛、过去的祖师及我们一切众生、阿弥陀佛、药师佛的佛性,是一样或是两样?

  答:是一样,不是两样。

  

  (85)问:见性是生前见,是死后见?汉明帝永平八年佛法过东土,到现今见佛性的人有多少?有没有历史可以考查?见性是否人人皆可作到?

  答:是生前见。从佛法入中华后见性人很多,其数不能悉记,在我由历史考查,大约有二千余人,尚有见性而无史可考者很多。见性乃人人可作,但要明白修行用功的法子。见性的人历史还有很多,因我没有看见,中国地土太大,见闻难周。

  

  天津潘复

  (86)问:末法世界,众生下根居多,如我见解,佛法并无正法、像法、末法之等差,人无上根、中根、下根三根之分别,如六祖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其发心修行者即为上根,不修者即下根,法无正像末三时之等差,人何上中下三根之端的?惟知近学之弗荒,不拟真功之自绩,此语出《中峰广录》,见解错否?

  答:不错。

  

  汉口智清大师

  (87)问:五重玄义、三分、十门分科?

  答:此是讲经所用的方式,五重玄义: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辨用、五判教。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分辑、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显示宗趣、七部类处会、八传译时代、九总释名题、十别解经文。

  

  (88)问:闭关之说,出于何种经典?

  答:此问从前莲池大师说过,经中并无闭关之说,元朝高峰禅师证道后,因年老山中盖房养道,题名曰「死关」,意指年岁已老,只待有漏之身老死而已。后人于房内关琐数年,名曰闭关,以讹传讹,假若如高峰悟后养道的事,在未悟以前要参访学道,亲善知识,若于一房内关琐,无有是处。

  

  福建荣增和尚

  (89)问:参禅透三关,是破本参、破重关、破末后关。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阶级无层次,为什么还有本参、重关、末后关三个阶级?

  答:禅宗本无阶级,一悟便悟,不悟便不悟。本参、重关、末后关是伪造,后人说的,古无此说。三关之说分两种,出在祖师公案,黄龙三关,高峰三关。黄龙三关: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的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骡脚?名曰「黄龙三关」;高峰三关:语验学者,大澈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有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名曰「高峰三关」;三关之语是祖师接引学人用的机锋转语。

  

  天津靳云鹏

  (90)问:「心法双忘尚余尘,一念不生受后有。」是什么境界?

  答:心法双忘只有一个黑黑暗暗、无知无觉的无始无明深坑,尘者,指此无始无明深坑;一念不起是见闻觉知的净缘,与染缘相对,受后有者,即指此净缘。要将无始无明打破方始见佛性。

  

  天津夏溥齐

  (91)问:有人言「佛性有染,有染即众生,离染即佛。」在我的见解,佛性是如如不动的,染是知觉作用,染与不染与佛性无干。假如见性后,染即变为佛性。

  答:不错。

  

  芜湖广通大师

  (92)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

  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明白本有之自性。我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世,…

《月溪禅师问答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