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诸行无常,诸受是苦,当体放下,这是不是涅槃的境界了?
师父:佛说,诸行无常,无常就是生灭性。诸,是众多意,诸行的行,就是行的意思。行包括我们的虚妄心行,就是我们现前用的生灭妄识。在众生的迷情上来说,都是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个虚妄心行也称为行。我们每天要见闻觉知,施为运动,应用无穷,要数数生心,一会儿走路的心,一会儿吃饭的心,一会儿又是说话的心,一会儿又是嗔恨烦恼的心,一会儿又是欢喜快乐之心,这些心都是生灭性,生了以后又灭,这就叫虚妄心行。
虚妄心行有三种表现形式,一个是恶性的虚妄心行,不仅给自己而且给众生造成危害;另一种是善性的虚妄心行,心生了就叫行,能给自己和众生发起利益;第三种是不善不恶的,就是没有善恶标志的,既不是善性的发心,也不是恶性的发心,因为没有善恶标志所以不容易使我们记忆,就是所说的不善不恶心,这种心叫无记心。我们每天要生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念头,举心动念,但是不管心念怎样生起,都出离不了三种形式,就是善、恶、无记,无记像走路、吃饭、买东西这种发心。三种虚妄心行都称为行。
因为我们现前使用的这个生灭妄识,生灭心,它不是具体的事物,是众生抽象的精神世界,属于心法。心就属于精神。不管哪一种心生起了,都是虚妄心行,心的行为。比如说,有的人贪心严重,引取无厌,达到超越规范的程度,甚至发浊恶染污心,想偷盗,抢劫,通过非法、非礼的手段,来满足自己心上的贪欲。从他开始产生这种心,一直到在这一念心的力量作用下采取种种方便,巧施设计使手段,直到把财物据为己有,用的都是恶性发心--抢劫、偷盗的这种心行。心的行为,心态,就叫心行。发善心,发不善不恶心,也是这样。这三种发心都叫心行。心的行为就属于有为,有作为,这种心虽然没有形状,没有相貌,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力量和作用不失,它能使我们发起有为造作。有为造作就是有所作为。像这种恶性发心,就是发起浊恶染污的有为造作,有害的有为造作,属于恶性造作。心生起来的时候,就是业,就是业相,罪业之相,生死相,也是苦相。所以《地藏经》说: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为众生不认识,就随便想,随便说,随便造,没有规范地胡思乱想,所以建立无边的罪业、痛苦和生死。我们要发善心,要给自己和别人发起利益,在这一念心的力量作用下,发起善的造作,这也是心行。那么不善不恶心也是这样,但是不管是善的发心、恶的发心、不善不恶性发心,一切心行都是生灭无常可坏之性,都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都是生灭性,所以称为有为。有生就有灭,都是生灭性、无常性,就是不管这个心怎么动念,也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所以这个心是无常的。诸行无常,一会逆境来了,认物为己,心被境牵,就是对境发识,取了逆境的法相,唆发了我们的妄心,好坏、憎爱、取舍、斗乱、危害,这都是虚妄心行,都是生灭、无常、可坏之性,都是生灭、无常、可坏之法。
因为众生不认识这个心,攀缘、妄想、执着种种虚妄心行,说这个心就是我,就是我之全体,我之所在,所以妄想执着,心有所住著,所以在这种虚妄心行的作用之下,去造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因为业成就了,善业成就了,业有一种力量,业就是因,就牵引我们到人道、天道、阿修罗道三善道去受报。循善因就受三善道之报。如果(是)恶性发心,造了恶业,口说恶话呀(等)恶性造作,就受地狱、饿鬼、畜生报。循业受报。造不善不恶业,就叫无记业。无记业也有一种力量,根据轻重也牵引我们到六道里去受生。所以心若生时即是罪生时,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嘛。佛在《遗教经》里说:心是恶源。就是我们现前用的这个生灭妄识是万恶之源。万恶不从天降,不从地长,也不是别人给的,是由这个心生长出来的。心为万恶之本,就像河流似的,它是发源地。所以我们发心学佛当好制心。这个心,佛说四念处里要观心无常,不是我们正念观察这个心才无常,心是无常性、可坏性,是心的本来面目,体性空寂,没有实法可得。无论是善心、恶心、不善不恶心,哪一种心也没有我可得。观法无我嘛。
因为众生在迷,所以妄想执着的虚妄心行特别严重,说我的这个主张,我的这个见解,真实不虚,谁也不能否定,所以在这一念心的力量作用下起惑造业,循业受报,业有一种力量,牵引我们的八识总报主到六道里去受生。这个业的力量也不可思议,诸佛菩萨虽然得无上的禅定,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和神力,但是不能阻挡我们循业受报。我们活着的时候造的善业成熟了,它就牵引我们的神识到人、天道去受生,诸天的境界或人道的境界就现前了,这是受业力的牵引,诸佛菩萨不能阻挡。就是说这种业力非常大,就像磁石吸铁,射箭一样,这个神识离开色身了,由于业力牵引,一刹那就进入那个道去受生了。所以我们发心学佛应当降伏其心,业不成就,心降伏了,那么罪业就无所依据,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就无所依据。佛在经里说么:诸业不造,自然成道。都是因为有业,所以循业受报,循因结果。所以世界相续,因果相续,生死相续,就是三相续,直到今天也没完结,就是因为这个心没有得到降伏,心还在不停地生灭,不停地做业。所以我们发心学佛,若对自己的心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用佛法降伏其心,那么都是徒劳而无益的。
三界六道,内之身心、外之世界,外之世界,就是我们依赖生存的依报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房屋草木、饮食医药等等这一切,也都是循业发现,循因结果。这个正报身心,正由业力感报此身,也是循业发现,循因结果。这是由别业,每个众生造业不同,所以果报就不同。那么依报世界是我们共业所感,所以整个身心世界,三界六道,也是成、住、坏、空的形式,受业力支配,随着业而不停地变化。就像房子似的,成,二十小劫;成了以后有人住,二十小劫;然后坏,就像房子倒塌了,二十小劫;然后空了,二十小劫。循我们的共业,然后再成、再住、再坏、再空,都是这个规律。所以业力之大,《地藏经》不说嘛:能深巨海,能超须弥。众生这个业,佛在《华严经》里说:如果一个众生所造的业,若有形相的话,把它摞起来,尽满虚空也容纳不下。业是由我们现前这个心造的,心是无常的,是生灭性、可坏性,我们无论怎样妄想执着这个心,就像用手抓虚空似的,最后也没有实法可得,都是徒劳身心。这就是诸行无常,是指心法说。
心是万恶之源。佛在《楞严经》里说么:这个心是生死的妄本,一切生死、罪业、痛苦,都依这个心而得建立,它是虚妄的根本,它不是真实的根本。佛说两种根本,它是生死的妄本,是生死的怨贼、家贼,正因为众生不认识,所以认贼为子,把这个生死的冤贼当作亲人,那么家贼不除,贼住在我们身心,就像家里有贼我们还不知道,就绝对避免不了贼对我们的危害。劫虏我们的法财,杀害我们的慧命,使我们长劫轮回于生死不得出离,受生死的贫困,不都是这个生死怨贼的惑乱吗!所以我们学佛要认识心,我们六道众生就是由这个心作得。
天道,是由善心、五戒十善法作得,心不贪、嗔、痴;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身三、口四、意三,十恶若止了就是十善,就能生到天道。善恶在心上,由心变现,天人也由十善心作得。人道由五戒心作得,五戒是人道的浮囊,我们心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种粗重过恶之心我们永远不生,心不想,口不说,身不造,我们就能继续人身,享受人道的福报。如果我们不修十善,也不守五戒,那就是无恶不造了,不能把自己的身、口、意纳入五戒十善的规范,人天道就失掉了,就得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去受苦报,就是三恶道,那么我们自己就不能主宰了。这些畜生之类都受别人主宰,使役,宰杀,鞭抽棍打,种种逼迫,流血牺牲,都是自造业还自受。谁造的呢?心造的。所以佛发明这个真实谛理,告诉我们,把出离三途道能够得生人天的办法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去觉悟,去认识,去实行,我们就能够永远避免三途道。这是就世间法来说,因为世间用的都是这个心嘛。 贪心是地狱,嗔心是饿鬼,愚痴心是畜生,就是由于贪、嗔、痴、斗乱、危害这些心不除,就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都是这些黑暗心、恶性发心不除。都是由心变现的,就像今天,大家来到这里,谁让我们来的呢?这不是我们的心让我们来的么!所以才变现我们讲说佛法的境界。这个境界也是识变,唯心所现。大家随着佛法的净缘,能坐在这儿听说佛法,所以我们修行全凭心上用功夫,心上不觉悟,不净化,那佛对你都没办法,佛也不能把我们送到天上去,送到极乐世界去。我们要想往生极乐世界,佛只能把往生的方便办法告诉我们,道路指示给我们,我们实不实行,走不走极乐世界这个道路,在于我们自己的决定、认识。我们不走,佛也没有办法呀!佛想接引我们,接引无人,接引不着,没人去。所以我们也得一心念阿弥陀佛,相信、发愿、一心,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了,那么一切妄想都降伏了,极乐世界就现前了,我们就在莲花化生。也是唯心所现,识变,识就是心,由我们这个心变现。阿弥陀佛这一念心就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果报的体。自己不下功夫,求诸外仙、外道、鬼神,那不虚妄不实吗!它们尚且正在生死,还没有办法出离无明妄想,还不能发心学佛,还要斗乱危害,你说我们向它学什么哪?只能学生死法。
我们发心学佛要认识我们的心是生死妄本。佛在《金刚经》里不说么:"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生活在世间几十年了,我们有百千万亿恒河沙数种心,发过善心,发过恶…
《诸行无常,诸受是苦,当体放下,这是不是涅槃的境界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