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命运“三要”

  命运“三要”

  (2003年10月6日晚于柏林禅寺普贤阁)

  明 海

  影响命运的要素有三个。我们明白了这三个要素,就可以在生活中着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对自身的命运都特别关注,希望预测命运,把握命运。我觉得观察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状况,应结合他本身的素质,观察其质量。这是佛教很重要的思想。人有没有命运呢?确实是有的。不过佛教不用"命运"这个词,而是称为"业力"。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一些必然性,有一些因为过去的积累、过去的造作而养成的惯性、习性。但命运并不是不能改造,命运不是掌握在神秘的主宰神那里。没有一个外在的力量控制我们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跟自身的素质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要考察一个人的命运,就要考察这个人本身。考察一个人,如果从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来看,可以说有三个要素:第一叫"器",第二叫"识",第三叫"缘"。

  第一个要素"器"。"器"本来说的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比如说一个器皿、器具。但就一个人来说,"器"指什么呢?主要是指他的身体,身器。联系一个人的命运来说,说一个人的身器,意味着与生俱来的在身体方面的先天性差异。我们要承认这个差异,正视这个差异。人在身器上的差异,包括身高、相貌、体质等,是父母给我们的这个身体的先天素质。观察身器的学问在中国也是很发达的。如相面的学问,相面不光是看人的面相,有时也看一个人的整体,比如说身材呀,手有多长呀,走路的姿势呀,等等。有的人可能是龙行虎步,有的人走路摇摇晃晃。如从佛教的观点考察,我想主要是指他从父母那里先天禀赋的气质。讲到这里我们要承认,人跟人先天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何以见得呢?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下,遭受同样的伤害,不同的人身体反应不一样。有的人没有问题,有的人就有了问题,不一定是平时健康的人就没有问题,平时弱的人就有了问题。在生活的种种压力种种考验下,不同的人身体的反应完全不同,确实存在诸如耐力、体力方面的差异。我们读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岳飞传》这些演义小说,那上面形容一个人说是身高八尺,拿一把一百多公斤重的大刀去跟人打仗,就像拿一根小木棍一样。我想这样的人如果去参加现在的奥运会举重项目,肯定拿冠军。那就是讲一个人先天素质在体力方面的优越性。也有的人身材并不高大,但却非常有力气,超过常人。佛教讲这是属于"报",力气大也是一种果报。我听我们师父讲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他年轻时就力大无比。同样是在寺院干活,砍柴他所负担的重量是别人的两三倍。他可以把一头牛,就是南方的那种水牛的两只角抓住,使它动弹不得。可见他的力气相当大。我们寺院的一个护法居士,据他自己讲他的力气也很大,他的身体恰恰不是很高大的,但是他的饭量很大。一般力气大的人都比较能吃。所以在这一点上,各人的先天素质不一样。相面的人看的是外相,当然他是从动态来看,但也不尽如此,他还要更深入地观察人的内在气质。西方医学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人体的构造和机能,我们东方的人体学问,则更加全面更加整体。东方人是从与生俱来所禀赋的气质来把握生命现象的。从人所禀赋的气质表现来看,有的显得粗,有的显得细。在中国的传统医学里面,把人体内的能量运行称之为经络,藏传佛教里面则说为气脉,但二者各成体系,不完全一样。人与生俱来的经络或者说气脉的质量,也是各各不同的,但也是可以改变的。气脉的质量跟一个人的高矮胖瘦、或者某一时间段的健康状况没有必然联系。好像人的气脉似乎跟精神一样也具有连续性,可以从这一世延续到下一世,连续地积累。因此相面这种学问,确实有几分道理。它看一个人的身器,从社会阶层来说,能看出一个人是做什么工作,又适于做什么工作。适合于种地的人肯定和适合于读书的人的身器是有差异的。器主要是指身体方面体力耐力气质气脉这些指标,平常我们说的"一个人是不是那块料",这个器就是指的这种情况。身器质量好的人,对于人生路上的挫折锤炼,往往更容易承受得住。历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他们在人生路上,不知吃过多少苦,遭受多少磨难。有时我在寺院也有机会接待一些老红军、老革命,他们爬过雪山、嚼过草根、饿过肚子、受过伤、流过血,精神上的压力和身体上所受的摧残比较一般的人不知要严重多少倍,但是在他们中间,有相当数量的人寿命很长,身体很健康,事业上也很有成就。人先天的身器确实存在一个"料"的问题。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苦其心志是一个方面,对身体的摧残是另外一方面,在这种摧残下,看看每一个人的反应如何。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并不是说天想把大任降于特定的某一人,其实是将大任降于所有的人,然后看看在这种考验下,有哪几个人能通过。所以一个人的身器,确实会影响他的一生。不仅仅体力耐力方面的支出,一个人的形象也会影响一生的命运。虽然我们说"人不可貌相",也说人的形象可以通过精神和其他方面来补充来平衡,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人在身体方面一些不太容易改变的指标对人命运的影响。所以我想讲的影响我们命运的第一个要素叫"器"。

  影响命运的第二个要素是"识"。识是属于精神方面的,指见识、认识、知识。一个人具有好的身器,是一块料子,只是意味着他有成功的基础,但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做多大的事业。他这一生究竟能为人类为众生贡献多少,取决于他的见识。识主要指见地,一个人的见地如何。一个人的身器先天的成分居多,一个人的识量则完全是后天的,通过学习、通过生活经验积累而成。识量包括心量的大小、观察事物的敏锐性、思维的敏捷程度、思想高度等,这都属于人的见地。有好的身器,但如果识很糟糕,见识很低劣,没有理想,没有志向,好身器就浪费了。这样的情况很多。有理想、有志向,观察事物敏锐,思维敏捷,眼光远大,思想有高度,这些构成人的识的质量,能够对先天的身器起补充作用。身器的指标,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先天所禀的气质气脉怎么样,能不能承受各种压力、各种打击。不很重要的就是高矮美丑这些指标。似乎古代人也很重视这些指标,一说到英雄人物就说是身高八尺,或身一丈,好像身高很重要,其实并不太重要。虽然不很重要,但也算一个指标。我们国家已故的领导人邓小平,个头不高,相貌也是平平,从身器的指标来看,在高矮这个次要指标上就差一些,他的相貌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也不占上风。但是他的识量,就不是常人所能比得了的了。他的理想、他的志向、他的心量、他看问题的敏锐、他的眼光、思想的高度,以及他不断调整思想观念的能力,这些方面就不是其他人能比的。这就是后天的识可以补充先天身器的一个范例。在中国的佛教史上,根据《高僧传》上描写的,也有很多高僧,比如在南北朝时期东晋有一位道安法师,道安法师还是我们河北人,他是河北巨鹿人,根据书上讲他就貌不惊人,长得黑而丑。他出家以后,师父就不太重视他,每天让他下地劳动,其他的师兄弟呢却常常能留在寺院里面。几天以后,道安法师去找师父说:"你每天光让我劳动,也应该给我一本经书让我读一读呀?"他师父一直没太注意他,就是因为他的长相不佳。很多时候长得不起眼的人,你总是比较晚才注意他。师父说:"行!就给你一本经吧,但你还是要下地去劳动。"第二天晚上回来时,道安法师又去找师父说:"师父!您再给我一本经吧。"他师父说:"昨天我不是刚给了你一本经吗?"他说:"我已经看过了,而且已能背下来了。"他师父吓了一跳,仅一天的时间,而且是很长的一本经,怎么能背得下来呢?他不信。道安法师当众倒背如流,他师父这一下子才对他另眼相看。道安法师非常了不起的,是对中国佛教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那时候,中国南北政治割据,道安法师曾经一度住在湖北襄阳。那里属于东晋,北边有一个政权叫前秦,皇帝叫苻坚。苻坚是佛教徒,他听说了道安法师的名望,就派兵八万攻打襄阳。他跟人说,我攻打襄阳是为了一个半人,这一个人是道安法师,另外半个呢是一位儒家学者,名叫习凿齿。从这里可见道安法师的影响之大。中国佛教在南北朝时侯,通过道安法师的努力,开始形成一些寺院修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既根据戒律又结合中国国情。比如坐禅呀,过堂啊,这些制度在那时就已经有一些雏形了,这都应归功于道安法师的努力。还有很多高僧也是这样的。比如六祖慧能大师,父亲是范阳人,现在河北的涿州。他虽然也可以算是北方人,但是我们从书上看,以及从现在他老人家的肉身来看,在身量方面他并不是很高大,但是他具有大菩萨的智慧。所以识可以补充器,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见识的人,往往会赋予他的身体以不同的气质,他在顾盼之间所流露的气质就与众不同。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没有什么见识的人,可能他的身器非常好,从物理指标来看非常好,但在言语、行动之中,表现得没有力量,表现得犹犹豫豫,表现得没有活力。所以识可以转过来影响器,特别是在一些可变的身器指标上面。

  第三个影响命运的要素是"缘"。缘就是缘分。缘分怎么样,有多重因素。佛教里缘的含义非常丰富。我们看这个缘字,左边就是个绞丝旁,缘字的意思,意味着一个人、一个事物跟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一个人生下来,如果生到很贫困的家庭,这就是一种缘。他的出生,他的家庭是他的缘。另外他后来逐渐形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他的缘。也许他出生在很贫困的家庭,但是他的某位远亲是国家元首,那就不得了啦,他的缘一下就转往另外一方面了。我们学佛这种缘就更…

《命运“三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