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心“三无”▪P2

  ..续本文上一页轻,图书馆又很方便,看书却看的太少了,我自己就有这种后悔:把很多的时间都浪费了。那就是我身在其中的时候,当时没有珍惜那种因缘。我们今天能学佛,得到人身、值遇佛法,有好的道场,能听闻经法,遇到佛经,遇到师父,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因缘,非常宝贵的机会。如果我们没有充分利用、错过了,我们就会不断地增加我们的后悔。我们在每天的生活里,要珍惜。通过珍惜,通过奉献,不断地创造欢喜,不再创造后悔,而是创造无悔。每一个因缘你都珍惜了,每一个人你都认真对待了,没伤害他,每一件事你都认真对待了。现在认真的对待一件事叫敬业精神,每一个工作你都认真地去做,兢兢业业地去完成。生活中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的妻子,你的丈夫,你的学生,你有没有认真的对待他们呢?如果没有认真对待的,赶紧去好好认真地对待。这个认真对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跟据我们所承担的角色,我们应该去做什么?用心去做,认真去做。如果我们不用心去做,最后只能收获后悔,总是在不断地错过机会,不断地增加后悔。这样,人的一生,最后结果,就是会越来越沉重,负担会越来越重,不是越活越轻松,而是越活越累。这是讲的禅心`三无'的第二无,无悔之心。

  禅心`三无',第三个叫无怨。前面的无忧,是指我们对未来的执著,对得失利害的放不下,产生的这种心里的结。悔是因为我们对过去放不下,对过去自己的错误、失误放不下,产生的心里的结。无怨是指对于现在落在自己头上的一切,这个一切就很多了:包括他人如何对待我们,包括社会如何对待我们,甚至包括了大自然如何对待我们。怎么说到大自然呢?比如有时我们出门,希望是晴天,结果下起雨来,有时也要骂两句。古人讲叫呵风骂雨呀,也会怨恨天和地,包括了对自己所不能够完全把握的这个色身所出现的种种情况,比如象生病、意外事故,生活里的种种落到你头上的。总而言之简单地说就是对我们的命运、对我们在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都能够欢喜接受,没有怨也没有恨,就是指这种心态。不仅欢喜接受,而且还应该心有感恩。如果有人以非理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要对他心存感恩,这个是需要慢慢训练培养的,可能一下子做不到,但是慢慢地做,是可以做到的。对非理对待我们的人能心存感恩,把他当成老师,训练我们忍辱力的老师。对我们遇到的不符合我们意愿的,不管是大自然的情况还是生活中自己身心的种种情况,也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因缘就是自己所有,就是属于自己的。接受它,面对它,不要排斥它,我们能够正面面对我们生活里、我们命运里不符合我们意愿的这些负面的东西。我们什么时候正面的面对它,那什么时候它就开始转化。我们要是背对它,逃避它或者怨恨它,可能它永远都不会转化。我们平时只是在等运气,等待好运来到,那些坏的东西过去。所以转身面对,正面接受,是生活中一种很重要的艺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现代心理学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也是道听途说的,说有一个新的名词叫逆商。我们知道有智商,就是一个人智力高低。后来心理学家,说用智商去估量一个人,太单一了。因为有人智商很高,但生活的并不幸福,事业并不成功,原因在哪里呢?后来研究发现人们还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怎么样跟其他人配合,怎么样适应环境,怎么样训练自己的意志力,所以后来又有叫情商。现在说情商还不够,又出现了逆商。逆商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不如意的环境,不如意的情景的时候,他的反映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化能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会有逆风,遇到逆风的时候怎么转化它,怎么面对它,怎么利用它,这种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在顺风里成长的很好,但是遇到一点挫折,一点批评,一点困难,马上就蔫了。这种人我们通常说他是“温室里的花”,没有经过风雨。所以孟子讲“生于忧患”,意思是说那些经过种种的困难考验过的人,他的逆商比常人要高。“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逆商的教育和训练在佛教里面非常丰富,我们知道“六度”中有一度叫忍辱波罗蜜,就是提高我们的逆商的。哪一个人能忍,那么那一个人的逆商就高。真正的忍是如如不动,心都没有动过,是忍无可忍,你怎么都动摇不了他。他一往直前,坚持不舍,这样的人的逆商可能是一百分。在佛教里很多教育方法也是提高这种逆商的,特别是禅宗的祖师,你要问德山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他会当头给你一棒。在中国南宋时期,日本有一个禅师弁圆到浙江来参学无准师范,冒冒失失地去问问题,他的师父一阵棒子打过来,把他打晕了而且打瞎了一只眼睛,醒过来之后,他开悟了。当然我们就会有疑问,开悟有这么重要吗?难道比他的一只眼睛都珍贵吗?那开悟了的人就知道,这是他生命里根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不要说一只眼睛,两只眼睛都值得。所以他开悟了以后还给师父顶礼磕头。回到日本以后,把他师父的像供养起来。如果你要问临济禅师问题,也要小心些,他会突然一喝,象狮子吼一样,都是不容分说的,不跟你解释的。不是跟你讲道理,象我这样噜哩叭嗦,一二三四讲的,上来就好似霹雳一声大喝,把你弄的魂飞魄散。我们万佛楼开光以前,我们请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来,在山门口给他接驾,很多人接他,他不跟我们走,到指月楼南边的时候,自己拐到西边去了,他不管你!后来有人要给他磕头,因为他老人家岁数大了,拿着一根拄杖,他就用拄杖打:搞什么!现代人说来有点可惜,不太适应这种教学,也就是讲现代人根器不行。别说棒喝,批评他两句就吃不消跑掉了,不等你拿起棒子他已经跑了,而这些都是培养逆商的。现在我们讲到说无怨,我们在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的逆着我们愿望的境界能够正面对待,能够以感恩的心对待,这并不是做作的,不是故意做作这种感恩的心,它是来源于对因缘法的体认。什么叫因缘呢?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因缘法,无可避免的落在我们的头上的每一件事,可以说都是最适合我们的,我们要这样去认识。如果你遇到一个脾气很坏、很糟糕的妻子也要知道这正是你的,这个正适合你。经常我们觉得这个不适合我,你遇到了她,肯定是你适合她。再比如说我们现在生在娑婆世界、地球上,现在我们的地球很不安宁,经常有战争,有恐怖事件发生,我们地球的环境也越来越糟糕。那么我们要知道,生在这个世界,生在这个国度,生在这个时代一定有它的因缘,这一切适合我们。我们看这个地球上的战争,再想想我们的内心就知道了,原来就是我们内心的战争投射出去的,我们内心战争的根源就是是和非,各种分别。有分别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争斗,所以我们就会生在有战争的地方。我们内心有瞋恨,会有忿怒,会排斥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看的最重要,那么我们就会生在有战争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内心完全没有瞋恨,没有排他,没有自我为中心,没有是非争论,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和睦的环境里,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生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甚至也可能会生在天堂,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在地球上,也有国家没有战争,比如说欧洲的瑞士,根据我了解,瑞士在最近三四百年内没有发生过战争。我想生在那个国家的人应该是有他的因缘的。那你们会讲:我们可以移民到瑞士去啊。可以啊!要能移民的话,我们都随喜。就怕没有那样的因缘移民到瑞士。我们与其移民,还不如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成没有争斗、没有争论、没有战争的地方,我们不用再往好地方搬迁。那么以无怨的心去生活,心里永远是存有感恩的,面对的一切都感恩它,感激它,感谢它,无论人还是事。不如意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老师,就是刚才我讲的德山禅师、临济禅师,给我们当头一棒喝,逼我们进步,逼我们觉悟。所以下次你们要遇到很麻烦的人或者是讨厌的事,你就把它想成:噢,这是德山禅师,这是临济禅师,是来训练我们、提高我们逆商的老师。你这样去看其实就是你的老师啊!老师有时候不一定以老师的面貌来出现,而且这样的老师你还不用给他交学费,不用给他发工资。我们要善于学习,很多环境都可以变成老师,这一点,也是我跟着我们师父学到的。他经常讲,要以感恩的心去面对。我也经常冷眼旁观,看师父他做的怎么样,师父他做的很好。我们最难感恩的就是跟我们过不去的人,给你我找麻烦的人,诽谤你的人。我看到师父确实是真心的,不是嘴上讲或者做作的,真心的去容忍他,包容他,感谢他。有时候,我们也在一起讨论,师父经常说:你身边的人跟你过不去你要感谢他。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你工作会更加谨慎,做人做事会更加认真,你会更少犯错误。对不对?跟你过不去的人每天肯定都会挑你的毛病,每天监督你,你要感谢他。如果一个人长年累月的监督你,观察你,找你的毛病,我建议你真的给他发一份工资。因为那是需要耐心的呀,要请一个人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你,挑你的毛病,如果你请我,起码我是不会干的。一是没有那个时间,另外也很累呀。但是我们在生活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老是长时间注意你,挑你的毛病,如果长此以往,就能培养我们长时间的不放逸,那有多好啊!你长时间的认真,长时间的不放逸,如果他还是长时间的不放过你的话,我觉得你应该跟他交个朋友。因为他的这种韧性,比你的这个长时间还要有韧性的话,那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所以那时就是朋友了嘛!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呢?事实上真正有烦恼,跟我们过不去的人都不太容易长时间,他就是烦恼现前的时候,才会跟我们过不去,如果他能长时间,他真的是在帮助你。这是讲无怨之心,没有怨恨,没有怨言,没有怨念去生活,去对待一切。但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如果我曾经在一段时间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规矩,一…

《禅心“三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入佛“三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