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是生活的宗教▪P3

  ..续本文上一页那就很真实了。所以我们应该时时自觉,不要觉他。大家记得马祖和百丈的故事:马祖带着百丈上路,前面有对野鸭子飞过去了。马祖问:“是什么?”“野鸭子。”“哪里去了?”“飞过去了。”马祖便使劲捏着百丈的鼻子,捏得他哇哇直叫,说:“你再讲飞过去了!”意思是说,你不要注意外边,要注意这里:眼观鼻,鼻观心。不要跟着外边的野鸭子跑,不要被外界的事物牵着鼻子走,不要因外界存在的虚幻假象而迷失了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德的作略非常亲切,非常明白,并且只要你真修行,就能得到真受用。

   第二句话是:念念自知。自己想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很可悲,那是无明,就会堕于阴境,堕于想阴,五阴当中(色、受、想、行、识)想阴最麻烦。我讲安祥之美,举了好几个例子,说你能保持安祥,你就潇洒。要是女士们呢?用不着化妆品,越来越漂亮。为什么呢?人的肉体永远受心灵的支配。我举过很多的例子,现在再重复一遍。你可以把你的朋友、你的亲戚、你的老师、你的同学想一想,哪些人有鼻窦炎,他一是争强好胜、想赢怕输、好出风前头、处处逞强的人;再有谁得肝炎,谁白带过等等。 为什么讲这些?这跟佛法有什么关系呢?心物不二,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什么样的人,就会生什么样的病。所以我们要时时自觉,念念自知。我们有什么想念?是不是错误的想念?要不拉回来,不改正,这个想念就会造成疾病,病是想出来的。你要没有想念,你所有的念头自己都能控制,都能掌握,那你才能修道。有很多人想得太多了,而有专门往坏的方面想,说这个事要糟:我的小孩那么小,就上学,要碰上汽车的怎么办?很可能碰上的。说着,说着,果然碰上了。为什么?你天天祈祷嘛!所以,我们想念都很坏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一个人,想念多了以后,面不华色。我们本来很潇洒,很英俊,想多了,面呈菜色。想阴会使我们堕于阴境,使我命光彩褪色。我们应该整天想着喜悦,我们讲悦是生命的阳光,就好像一个花园,上面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而安祥是幸福的泉源,你要能够保持安祥的心态,那你永远拥有幸福,而且你的人生非常通畅。碰钉子的事,倒霉的事,轮不到你,那是别人的事。有安祥的人就有亲和力。过去人家对你有陌生感,有警戒心。你保持一个安祥的心态,人家对你就没有警戒,没有敌意,不会缺少安全感。所以,禅在两大力量上是永恒不变的。第一个,你若是学禅的人,你就有亲和力,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群群的人把你围住,感到与你在一起舒畅、亲切。久而久之,你就变为核心了。第二个同化力,你可以用你的心去同化别人,使别人的心变成你的心。所以很多人跟我讲;李老师,你讲的话的真实的,是经得起实践的,的确如此。他说:我认真修行以后,家庭比较调和了,两口子也不吵架了,小孩也变乖了。你有了同化力,全家人都是一样的心,怎么会闹矛盾呢?所以我们要念念自知,一念不知,就会跟着念头走。我有一个老朋友,他到台南的进候,每天早上去公园散步一小时。我就问他:你在公园散步的时候都想些什么?他说:我什么都不想,就只是散散步恧已。我说:我爱说笑,人不可能把念头截止的,念头不可能停止,但是,禅是讲究现量的,不讲究比量。我们经常想着让念头停止,实在是很难的事情。如果现在我不说,你也不听,你来找找你有什么念头?……我可以说四个字形容:似镜常明,象镜子一样非常光明,也没有打瞌睡,也没有喝酒,感觉有点飘飘然,但是绝对找不到念头。谁找到念头,举举手。……你现在就是无念。你要知道,不二法门就是这样,有念即无念,有相即无相,烦恼即菩提。烦恼很难受呀!菩提是一个觉醒呀!为什么是说烦恼心即菩提呢?当你烦恼的时候,证明你有觉性了。你要是死人,会烦恼吗?不会烦恼。由烦恼可以显示菩提的自。你要没有觉性,你不会感觉。所以说,第二个要求就是念念自知,并不是要什么都不想。修行人最怕的是自己想什么都不知道,整天胡思乱想。“八正道”有“正念”、“正思维”,鼓励人去想。我们每个人平均一辈子六七十岁,我们的脑力开发不到百分之三十,就是因为想的太少。而正确的想不但不影响健康,而且长寿。你看大哲学家、大学者,绝大多数都长寿。我们中国的大科学家钱学森他们都是高寿且身体健康。你我们佛协的赵老菩萨(指赵朴初居士),他已八十几岁,看起来好像五十多岁一样,若把头发染一染,我都敢喊他才弟。但是从学问上来讲,他纵然是五十岁,我还是要喊他先生。因为他的修养、他的道德是第一流的。有人要说你这人太矛盾了,刚才说想会堕于想阴,现在又说想可以长寿。究竟怎样对呢?妄想,就是说跟你的生活、工作、责任、义务,跟国家前途、社会大众利益无关的,你要去想,以想为享受,那就叫妄想。想什么自己都不清楚,那就是想阴。我们有目标,有步骤,把握一个正确的要领去想,并且得出一个“好”的结论,这就是“正念”、“正思维”。正思维对我们有利,妄想对我们有害。我们知道,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他老人家最先去学外道六师,学会以后都不满意,然后修苦行,日中一食,弄得营养不良。那时正是壮年,身体却很糟。后来由牧羊女施舍了一杯羊奶给他喝,又去尼连禅河洗了个澡,最后在菩提树下坐在吉祥草上说:我要是不觉悟,就永远坐在这里不起来。他老人家终于开悟了。悟了什么呢?如何悟的?他的用他的思维去探讨,悟出了宇宙的真实。宇宙的真实是什么?第一是生命的真相,第二是生命的流程。“无明缘行、行缘识……”这种流程,这是轮回的过程。你要想破除轮回,就得把这些因素抽掉,然后悟出万法缘生。就是说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从浩瀚的太空星海,到地球上一个一个沙粒、一片一片树叶,都不是单一存在的,都是组织的现象。缘生,用现在的词汇讲就是组织。我们讲缘生,有些对佛学不常接触的人会很陌生。我们就讲组织吧,说宇宙的一切乾是组织现象。除了组织没有单一的存在,单一就表示不存在。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原子,是物质最小的一个单位,当你把质子、电子、中子分离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我们不妨在这里下个“界定”,说组织是万有的唯一的原因,离开组织什么都没有;它是创造的唯一的手段。你看作曲家有几个简单的音符,就能谱出不朽的乐章,美术家用几个简单的线条,就能勾画出绚丽的画面。自然科学家用三个中子打击U235变成U238,产生核子连锁反应。你改变了组织就改变了形态的性能。这与我们佛法有什么关系呢?这正是佛陀认识的“缘起”。所有的佛学范畴,包括“业力”、“唯识”以及“中观”,都离不开“缘丐”。我们要作一个佛陀的孝子贤孙,要使佛法不走样子,就要记得万法缘生。因为有“缘生”,空义才能成立。例如这个花瓶,把盘子拿掉,花瓶归还泥土,花归还树上,就什么都没有了。再说这个房子,木头拿掉,水泥拿掉,砖瓦拿掉,人工的因素抽掉,分到不能再分,找到最后,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孤立独存的所谓的“房子”。并且,因为缘生才有了运动,万事万物都在动,因为运动所以说“诸行无常”。一切事物变动不居,透过事物“成、住、坏、空”四个过程,看到条件分离,形体不存。其实佛陀当初悟的就是这么简单。这以后,有学问的,文章做得越来越深奥,道理越讲赵晦,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懂。这不叫弘法,而叫毁法、谤法。菩萨造论,佛陀诵经。造论就是佛说的经的延伸,延伸的结果产生了佛的学问——佛学。而这个学问如果脱离了实践,佛法不能够在血肉的现实里生根,就是虚无主义。这对人的生死苦乐丝毫不能有所帮助。所以,我们要把禅加以稀释。但是,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脱离实际。我们要把祖师禅驾稀释,把别人不能接受的东西先收起来,把别人能接受的拿出来,如此而已。

   第三个要求是:事事心安。每件事做得心安无愧。不要做了坏事,心里犯嘀咕,害得睡不着觉,担心这件事发了麻烦大,影响食欲,破坏健康,损失惨极了。因此,我们每件事都要做得心安无愧,可以对人,对天,对佛。可以做子女的榜样,可以无愧于父母所生。这么严格!佛法是很严厉的。因为佛法讲因果,因果决不是迷信,不要不相信,我们用佛的因果法则说两句话:烦恼与错误同在,毁灭与罪恶同步。当你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或者看错了问题,都会有烦恼,都会不洒脱,都会不自在。当一个人走向罪恶时,他就是走向了毁灭。我们说得浅显一点,说错误就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学禅,要学正法,就必须事事心安,每件事都问心无愧,可对天地。我们若不肯做好人,不肯做正人君子,我们就学不好佛。各位都知道,佛的十号当中,有一个叫“丈夫”。“丈夫”不仅是说诸根具足,是标准的男子汉,而是主要在说明“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要不是顶天立地,不是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怎能称为大丈夫?你既然想摆脱烦恼,就不要制造烦恼的因,首先摆脱错误,把错误降到零,烦恼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安祥禅的第三个要求就是事事心安。

   第四个要求是:秒秒安祥。每一秒钟都要安祥。在工业社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我不能用空话来耽误各位。什么叫做安祥?我告诉各位,你们现在心里的感受就是安祥。现在我讲话你们可以听,我不讲话你一念不生,全体的展现。我要是夸张,我没有离开座位以前,各位可以骂我;我要是没有夸张,我讲这个话,你们感觉得到,你不能骂我。

   总起来讲,能够做到这四句话: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你就掌握了幸福,幸福就是你的化身。你连感冒都不会生,百病不生,家庭调和,事业通畅,主管不会找你麻烦。我讲的话句句可以见证,不能见证…

《禅是生活的宗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法在世间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