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记(印海长老)▪P11

  ..续本文上一页庄严法座。一生补处菩萨上生兜率内院---的诸天的净化特区。就能感召诸天的礼敬,尤其是梵王一向修诸清净梵行,发愿护持三宝,今见内院法堂宝座微妙庄严,为赞礼弥勒菩萨上升内院度生之功德,各人不约而同从十方来,以诸宝铃,悬于宝帐之上,发出微妙天乐,显示菩萨内修四无碍辩才---法、义、词、乐说,而得诸天敬重。

  时小梵王,持天众宝,以为罗网,弥覆帐上。

  第八小梵持网。又有小梵王手持天上多为妙宝,作为罗网,盖覆于帐上,庄严宝帐。罗网是重重宝网,脉胳相连,为一种装饰品。菩萨内修总持法门,所谓」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能外感小梵王持宝网来庄严法座了。

  尔时、百千无数天子,天女眷属,各持宝华,以布座上。

  第九天子天女持华布座。天宫有天王,也有天子,天女乃至他们的眷属,如人间一样,但是其生活舒适,福力所感,实非人间所能想象。当时就有上百成千无数的天人为庄严法座,每人手拿天宫宝华,散布于法座上,祝祷弥勒上生。华有种种不同样式,有些可以散洒,有的可以插瓶,大凡无茎之华只可作散布。现今诸天人散华是同无茎之华布散以法座之上,以求多福,增慧。

  是诸莲华,自然皆出五百亿宝女,手执白拂,侍立帐内。

  第十宝女执白拂侍立帐内。最后于法座四角莲华上,自然各皆出现有五百亿多之宝女,每人手拿一种白色拂尘,奉侍于宝帐之内。宝女手执白色拂尘,作菩萨的侍者。这显示菩萨内心本来清净,无诸惑染。拂尘本有去污尘之用,菩萨在因位广修净戒,故无需除垢,但为庄严法座,侍奉弥勒左右,如同古代皇宫之内,有众多宫女云集,为国王之呼唤,照料一切。

  以上七宝所成大师子座有十种的微妙庄严,重重无尽。象征菩萨今欲成佛,皆由因感果。在因位中能修十种戒善,除去十恶不善法,当然果位中的依报功德亦以十数而得,这表示十十无尽,不可思议!

  持宫四角有四宝柱,一一宝柱,有百千楼阁,梵摩尼珠以为交络。时诸阁间有百千天女,色妙无比,手执乐器,其乐音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牢度跋提大神为了庄严内院,先造宫殿,次建园林宝座,现今又造宝柱,一一皆能遂愿。此处造柱亦有四种庄严:一于善法堂之四角之处各有一个圆形宝柱。二每一宝柱之上,现起百千楼台宝阁,以清净摩尼宝(梵王如意宝,随各人所欲者而显现、种种无量宝,故称如意宝),以为交络。天堂的殊胜希有,即是由此推知。以如意宝珠来庄严,一个一个相连串起来,交接如脉络,庄严宝柱,真是辉煌碧丽,令人目眩。三楼阁之间又有百千天女,容色相貌美妙,天女福大,所感身体肤色美妙,身披轻纱飘缈,各持乐器,四由乐器中,演奏出苦、空、无常、无我之四念处之佛法。本来欲界有情,无论是天上或人间,多重五欲之快乐,歌舞为色声享受,本无可厚非,但过分贪着,尤其靡靡之音,色情的歌舞,往往使人意志消沉,易于堕落!兜率陀天译为知足天,弥勒内院又是天堂之净化,对天上歌唱舞蹈已不生贪着。因此由诸天女所演奏法音,不外观受是苦,观色是空,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激发内院同愿同行者皆能增长智能,降伏贪,痴之妄执。又能进一步演出大乘六度波罗蜜法门,令诸天众,发大乘菩萨道心,自利利他,福慧双修。所以兜率内院与他方净土诸佛摄化众生方便,本无差别,多以声音作佛事,多闻熏习,久成道种,自能圆成佛道。

  如是天宫,有百亿万无量宝色,一一诸女亦同宝色。

  此是大神造宫殿后之第五种遂愿。从前面有了宫殿、园林、法座、宝柱中均由众宝庄严,由众宝中影现有无量无数宝色,千紫万红,光华灿烂,天堂辉煌庄严,又能使令每一位天女之身皆同于宝色。若约法说,菩萨本愿为使天众同入佛慧。如法华经说:「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佛乘」。下生经说:弥勒下生虽有三座说法,无非令众生皆当受记作佛。大乘佛土,虽广说五乘法门,摄化不同根性有情,但到最后,希望能回小向大,咸趋佛道。这是诸佛出世本怀,亦是众生本觉智明之极致。

  尔时、十方无量诸天命终,皆愿往生兜率天宫。

  由于大神造宫殿,妙宝庄严,希有之极。故初由大神发愿造殿,接着有五种大愿均能一一实现于眼前。最后诸天众睹此殊胜妙境,十方无量诸天,希望五衰现相命终之后,皆能往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闻法除疑,了脱一切生死苦患!

  己三 五大神庄严内外

  时兜率天宫,有五大神:

  广详兜率天依报庄严中有三大段,第一明诸天造外宫殿,第二大神建善法堂,今第三五大神庄严内外。此一段中分二:初标,后释。此为初标。当牢度跋提造善法堂之当时,兜率陀天宫中即有五位大神同样发心要庄严兜率内院之清净佛土。不但希望弥勒上生后生此净土,亦愿人天大众发愿上生此土。神有妙用难测,不可思议之义。不论人间,天上,依佛法说,有很多神祗,如护法神,专门护持善人,责罚恶人。释尊在世,有天龙八部鬼神护法,所以每次遇难,皆能逢凶化吉。今兜率陀天有一生补处菩萨将要上生,当然亦有诸位天神护持,庄严国土。得此五大神之庄严内外宫殿,主要是弥勒菩萨内修五蕴,蕴是集聚之义。菩萨之法身,非凡夫之烦恼,业报血肉之躯---苦果(色---四大。受,想,行,识之集身心和合体),全由修持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成就清净果报体。因为菩萨因中具足一切戒行,所以称为戒蕴,一切禅定,故称定蕴,具足一切慧,此慧专约了解世间法差别而说。不但对世俗法洞察无遗,且能起殊胜了知,故得第四解脱蕴,第五解脱知见,是能缘无为法之出世间的智慧,亦可说通达一切法平等无差别真理的智慧,或称根本智。这五种蕴,又名五分法身,一切圣贤皆已获得此清净功德,所以无诸障难,以此功德所集聚而感召的正报是殊胜庄严法身,无诸分段生死,所感召的依报也是清净微妙,绝诸浊染。弥勒位邻大觉,内证清净五蕴法身,所以外感五位大神庄严内外宫殿。

  第一大神,名曰宝幢,身雨七宝散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无量乐器,悬处空中,不鼓自鸣,有无量音,适众生意。

  以下广释五大神:第一位大神名曰宝幢,诸神亦以德立名,幢是一种高显庄饰品,此处名宝幢者,说明菩萨的戒德尊高,如宝幢高显,令大众得见。菩萨戒香馥郁,普闻十方。宝幢大神能以神通威力,身雨七种妙宝:金、银、琉璃、玻璃、(左石右车)渠、赤珠、玛瑙,散布于宫殿之墙内。菩萨因修身、口七支净戒成就,自然外感七宝编布宫殿墙内之庄严。同时每一宝珠又能变化成无量琵琶、弦、萧种种乐器,悬于虚空之中,不需人去敲击,自然奏出无量音声,使人听了,非常悦适心怀。这显示菩萨持清净戒,心不恼害众生,身不杀生,进而且能放生。不偷盗,而能布施周济、协助他人。口不恶言、欺骗,且能以柔软语、安慰语,劝化他人,使人获得慰藉。菩萨内心不但无瞋恚心,且具有大慈悲心,令人无畏惧之感。所以具有戒德的人,身口所表现活动令人诚服,心悦!这唯有菩萨才能当之无愧了。

  第二大神名曰华德,身雨众华,弥覆宫墙,化成华盖,一一华盖,百千幢幡,以为导引。

  第二,菩萨因内修定蕴,外感大神,名曰华德。禅定能够澄静内心,凡夫妄心如污水,因散乱心多,不能引发智慧。圣贤心境静谥如澄清之水,能出诸妙华,以戒德庄严感华德大神能身雨众华,弥覆于宫墙之上,旦能于一一华上,化成华盖,每一华盖有百千幢幡以为导引。因菩萨内心具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摄化无量众生感得众华弥覆宫墙。又能化成华盖。菩萨有无量众多福德行门,资助禅定,又感得百千幢幡以为导引有缘诸天人众,往生兜率,亲近弥勒。

  第三大神名曰香音,身毛孔中雨微妙海此岸栴檀香,其香如云,作百宝色,绕宫七匝。

  第三,菩萨内具种种智慧,能说法利益群生,度脱迷津。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无边生死,无由得出,主要是愚痴黑暗,菩萨自己已破无明痴暗,又能令众生出无明壳,如出粪坑,故外感香音大神,身毛孔中雨出微妙海此岸栴檀香。海此岸栴檀香,名贵无比,传说六铢即有整个婆娑世界之价值。大神有如此威德,证明菩萨的智慧甚深希有,能令人趋向解脱大道。栴檀香经过梵烧时结成香云,冉冉而升,化作百宝颜色,光华灿烂,围绕宫殿七匝。香云缭绕着宫殿。不多不少而有七重者,此表现菩萨有大智慧已能断除七种漏,凡夫位中有此七种过患,漏落在三界生死中,无法超出。漏是烦恼的别名,有烦恼,就如器皿有孔隙,不能盛装甘露,成为无用之物。若想成为圣贤道器,必须先除此七漏:一见漏:此是漏之自性,自性即是自体。见是固执,成见。本有身、边、邪、禁、戒五种见。有分别所起,俱生所起两种,前者是后天,由邪师邪教而来,后者是先天的,无始以来本能的,菩萨至初地才能顿除无余。二根漏,根是凡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此六根门头能造众恶,逐使凡夫堕落下去,所以六根是漏的相应。三妄漏,妄是妄想分别,俗说思惟、推究,分别、固执,愈执愈深,如钻牛角,不能突破,所以说妄想是漏的所依处。四恶漏,恶是不善法,是烦恼漏所引,引导吾人下沉生死苦海。五亲近漏,因有恶法的所引,能令吾人逐渐的接近痛苦的生死渊坑。六爱漏,爱是贪欲,它是漏落三界的情执,有爱就有系缚,如胶似漆,难切难解。七念漏,是所知障,不能放下偏见,念念不舍,则不能接收新知,世智聪辩者,皆是此种念漏在作崇。有此七漏,当然不能透见真理,则永远漏落在六道轮回中了。菩萨需在六道中度生,随类示现,但无七漏之弊,故能随愿而往,不受七漏之紧缚。

  第四大神名曰喜乐,雨如意珠。一一宝珠自然住在幢幡之上,显说无量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及说五戒,无量善法,诸波罗蜜,饶益劝助菩提意者。

  第四,菩萨因具解脱蕴,故能外感喜乐大…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记(印海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