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乘涅槃经说: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所亲近诸佛,无量无边,共有四依,依是依靠,如幼儿依靠父母。『初依:在地前,逢遇五恒沙佛。二依:在前六地,逢遇六恒沙佛。三依:在七、八、九地,逢七恒沙佛。四依:在十地,逢遇八恒沙佛。』此四依菩萨共需亲近二十六恒沙诸佛,才能获得无上智慧福德,最后自己成佛。依小乘说:一人若能成佛,必需修三大阿僧祗劫,福慧圆满,才能圆满佛果。第一大劫值逢七万五千佛,第二大劫逢遇七万六千佛,第三大劫值遇七万七千佛,行者必需于每一佛前亲近承事,供养植福。而蒙一一诸佛亲自授菩提记,将来才得成佛。
此中有贤劫诸佛,星宿劫诸佛,未说到庄严劫,因为庄严劫已成过去。此三劫的成立,是依据观乐上菩萨经说:『尔时释迦佛告大众云:「我曾往昔,于妙光如来末法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心生欢喜,后教他人,他人闻已,转转相教,乃至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深心敬礼,则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罪。其千人者,华光佛为首,至毗舍佛,于过去庄严劫中得成佛。此中千佛,拘留孙佛为首,至楼至,贤劫中得成佛。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至须弥相佛,于未来星宿劫,当得作佛。」』此上说明三劫中至少有三千佛出世。修弥勒净土行者,将于未来贤劫,星宿劫中值遇诸佛而获法益,并蒙授记。此中授记有二:现在得弥勒授记,如下文说:「若皈依弥勒菩萨成佛...见佛光明,即得授记」。后世蒙诸佛授记,即前文所说:「于星宿劫... 于诸佛前,受菩提记。」事实上亦于贤劫中未来一切诸佛前,皆蒙授记作佛。
授记作佛在佛法中有何特殊义意?何故诸佛要为修行者授记?授记本是一种印证,或者说是佛的方便鼓励行者向上,给予行者无穷希望。诸佛皆获宿命,天眼诸神通妙用,得知行者功行,所得果报。这是诸佛的高见远瞩。同时证实有因必得其果。如国王为太子举行灌顶之大典,将来有资格继承王位。蒙佛授记亦有如此鼓励之意,能令他人起敬仰之心。这证明佛之慈悲不舍众生。主要是行者行位已高,必得诸佛之授记证明。
诸佛有三身,现以何身为众生授记?一说若为二乘或地前菩萨授记,唯是化身;若为地上菩萨授记,通于报身。今说化身佛亦为地上菩萨,应身亦为二乘,凡夫授记。如佛地论说:「神力加持而令暂见故。法身虽说法,说法与授记,义有异故,可言授记者,必是化身及他受用身也」。他受用身是为地上菩萨所示现,亦称报身。
其次,佛为何人授记?有五种人不同,如菩提资粮论说:『未发心,共发心,三隐覆,四现前,五密意。』前四种为大乘人,后一种为小乘人。未发心者应是无始以来未发菩提心者,如首楞严经说:「是人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过此若干百千万亿阿僧祗劫,当得阿耨菩提心。」即指为未发心者所授记。二共发心者,指十信,十住位菩萨,彼等已能发心向佛道进行。三隐覆者:指十回向及至七地菩萨,彼等若闻佛已授记,于六度不起精进,若自己知道未蒙授记,则能精进不懈,但为除他人之疑念,佛即为有疑念者而授记,某人何时成无上菩提。四现前授记:若菩萨已能成就出世五根,证无生法忍,住不动地时,诸佛即于此菩萨授记作佛。五密意者:如法华经说:「我等皆随喜,大仙密意说,授记舍利弗,我等亦当得」,即指此说。
己二 众部生善敬中品生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是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
此下说明中品往生:憬法师经疏说:往生兜率者有三类修因之人:一、菩萨从胜解行地至远行地,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或为种善根故生兜率。二、二乘人为发心求二乘道,而资粮未备。于现在身中听闻兜率天中极为妙乐,及闻弥勒名号,敬仰欢喜,故发愿求往生。三、凡夫之人,虽受禁戒,不能护持,造诸恶业,但闻弥勒之名,悔过发愿,亦得往生。此中品上生者,应包括了二乘圣者,本经只说四众,八部,但需恭敬弥勒发愿往生,同时修持五戒,十善功德才得中品上生。
世尊对优波离尊者说:当佛灭度以后,灭是灭除一切烦恼,度是度脱二种生死,亦即说世尊证入涅槃以后,这世间上的出家众有男众比丘,女众比丘尼,在家的男众优婆塞,女众优婆夷,此是四部众,以及非人(类)的诸天、龙众、夜叉鬼神、干闼婆(乐神)、阿修罗(非天)、迦楼罗(大鹏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大腹畜生,如田鸡、虾蟆、蟒蛇等)。是诸四众八部,未犯大罪,只要得闻弥勒菩萨的名号,而心生欢喜,心中发愿往生。在行持上,口业恭敬称念名号,赞叹功德,身业则顶礼膜拜,由此三业清净殊胜之因,一旦此一生命结束,很迅速的,如一弹指之顷,即得中品往生,如前上品上生者,为诸天所赞,众罪消灭。得不退心,并且将来亲近无量诸佛。若能口业念菩萨,身业礼菩萨,心业想菩萨,具足无有缺少,则中上品生。只有二业或口念身拜不观念(想),中中品生。或只有口念,身不拜,心不观想者唯具一业者,中下品生。因为修因有胜劣,往生品位自然有高下了。
前面上品上生,必修六事法门,比较难修,此处中品上生,只要闻名欢喜,恭敬礼拜,即得往生。这种易行道的方便快捷方式,与西方净土持名念佛往生亦无不同,但是一般人只知西方易修,不知兜率亦易上生。只要信心具足,三业清净,决定上生。
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闇处、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
三类九品往生中,上品需修六事法,中品应修清净三业,恭敬、赞叹、发愿往生。中品生中另有一类众生虽然不能发愿往生,只要闻弥勒菩萨名,亦能得益。此中先就除恶说有四种利益:一、不堕黑闇处,黑闇处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涂说,若生无佛法处,亦属于黑闇。佛法是圣贤所开示由黑暗走向光明的道路,人、天是光明处,四圣是光明处,吾人若能深信佛法,不造众恶,自然渐趋光明。此处仗弥勒圣号威德加被,自然能远离黑闇趋向光明。二、不堕边地,边地是无文化、道德的野蛮民族地区,佛法称为八难,如佛前佛后,盲、聋、咽哑,皆属此类。三、不堕邪见,邪见是不信三宝功德,不信因果业报,不信有凡夫、圣贤,不信有六道轮回。因此广造众恶。所谓:「无恶不作,无善不废﹂。由此,永无解脱之分。学佛者是求正见,由正见起正行,自然不会造恶业了。四、不堕诸恶律仪:恶律仪是专以杀生害命,偷、盗、欺诈为职业的人。对法论第八卷中说有十四种不律仪:『谓屠羊、养鸡、养猪(为图利故养、肥已转买。)、捕鸟、捕鱼、猎鹿、罝兔、劫盗、魁脍、害牛、缚象、立坛咒龙、守狱、谗构等』。这十四种皆属于恶法。以此十四种恶的方法去谋生,属于三涂之因。若能听闻弥勒名号,自然不会生到不善之家。眷属和合,幸福愉快!
上说去恶,下说得善,有三类:一、恒生正见,正见即正当的见解,若见解一有错误,则所说所行皆是颠倒恶行,害人害己。正见增上者,即使现生遇种种苦难,这是过去的恶业所感,果报酬毕,自能离苦!学佛重在正见。如大智度论说:有一屠夫生一独生子,年纪长大后,父母想他承继父业,以屠羊为生。有一天,其父牵一只羊,拿一把刀,要他学杀羊,儿子不肯杀,父亲即生怒,将他禁闭在一间房子里,限定他三日内非将羊杀死不可,否则不准走出房间,并且不给饭食。儿子被父亲幽关在房里,第一天未见儿子杀羊,第二天未见动静,第三天儿子没有杀羊,将自己杀死了。羊还是活活的,在儿子身旁。父母打开门一看,心焦如焚,悲痛不已!但是已晚矣,回生乏术。儿子为甚么不杀羊?要将自已杀死?他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若依顺父母的意见,杀了第一只羊,成为屠夫,一生当中,将要杀尽上千上万只羊,如此杀罪,无量无边,血债何时可了?但不杀此羊,父母又放不过他,因此只有自杀。有此正见缘故,正当生命结束时,随即证得了初果。当然此儿是多生以来深具正见,否则没有这样的勇气!这说明正见重要。此处恒生正见,是修学智慧,即使由于过去种种恶业,今生一切不能顺利、如意,恶业果报酬尽以后。自然否极泰来,深信业果不爽。则身心泰然,积极为善,不作众恶了。二、眷属成就,约佛法果报说,由于不作种种杀生害命之杀业,不使其它动物家庭拆散,母子离别,因此今生感召眷属和乐,不相舍离!社会上一些家庭不和谐,常生口角,打骂者,都由过去杀业太重。今生遭遇种种恶的眷属,弄得家庭乌烟瘴气,痛苦无边!若信仰弥勒行,修慈悲门,自然不杀生,则亲近善士,学法精进,家庭幸福了。三、不谤三宝,听闻弥勒名,不生厌恶,自然对佛法僧三宝心生恭敬,由此善缘,自不会堕落三涂,乃至边地。常遇三宝,求福增慧!
又此中品往生不但具有此三种善果,消除上文所说四种恶业,即使上品,下品之人,亦应有此功德。不过此处的闻名生喜之天龙八部,能以此闻名功德,可改变八部之异类形态,故于此中品特别说明之。
己三 犯戒者忏悔下品生
庚一 明忏净
佛告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
此说下品生,是从悔过得生说,因众生虽受禁戒,不能护持清净戒品而造众恶,但是只要闻弥勒菩萨而悔过,恶业消除,亦得下品往生。犯诸禁戒者有两类:一类是信佛弟子已受持五戒,或菩萨戒者,由于一时烦恼冲动,无法控制自己而犯了禁戒。一类是从未皈信三宝,亦未受持戒品而犯了杀、盗、淫、妄,这两类人犯了禁戒皆得忏悔。所谓:「有罪即忏悔,忏悔则清净」。佛教有种种修持法,忏悔是修持…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记(印海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