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互相变化,互相增上,乃上进化于善之道,渐达完成人生自由本性之境,此为今自由史观之源泉。虽然、佛陀以全宇宙全法界为身刹,完全自由,无间心物。人之心灵感通仅能及有情故,暂以有情为限,文语感通仅能及人类故,乃唯建人生自由史观耳。
第五章 以自由史观完成近代之自由运动
第一节 自由史观
自由史观,谓全宇宙以自由活动为本性,而人类有自觉心故,自发自动解放被囚,自决自主要求自由,自存立且自治理,以巩固自由之基础。不强制且不侵犯,以平均自由之分位,相感相应以生博爱之同情,相传相承以成进善之演化。然与身俱生即有被囚之桎梏──按此故不同道家及卢骚谓人生而自由──,内迫自身之需,外震天然之威,欲为工人之解放,进谋人众之和合,遂因约束,仰信天神──宗教──;天子、神使之元首托而产生,皇帝、君王之统治因以孳乳。自然之被囚稍解,人事之被囚转剧,则由天子、神使、皇帝、君王,不知人各有心,皆能自觉,妄用其自由之权力,强制他人自由以呈私见,侵犯他人自由以张私欲,乃藉天神之约束,演为帝王之专制,于是近代之民众自由运动起,以要求各人自由、皆得平等为原则,革除专制之帝王代以民选之政府。以国民之统治依赖犹在,致政府之专权制度如故,资本主义代之崛兴,帝国主义因以侵略,虽有多量之财产足资生活,及有多量之文化可益知识,皆垄断于富强阶级,不均沾于贫弱民众。于此探厥本原,近由遗传来私有财产之贫富不平等,远由遗传来私有文化之智愚不平等,非文化平等而知识平等,及财产平等而生活平等,则统治依赖不能去,而专权制度不能革,人群社会存立之权力即不能平等。然近来虽有为权力平等、财产平等之无政府共产运动,而未知平等之实质在于自由,自由源泉于人类自觉心之自立自治与同情演化;未为文化平等之世界教育运动,故共产主义之结果,不演为身体贪懒至人类无以生活,则转成占夺之侵掠。无政府主义之结果,不演为社会焕散至人类无以存立,则转成混乱之强压,以致惟能破坏而无建设。虽克鲁泡特金主义与基尔特主义,似可为建设自由社会之方法,然以今自由史观之眼光衡之,犹未能尽然也。
克鲁泡特金虽发明生物皆以互相扶助而得生存进化,有契于人生宇宙无性缘成之真相,欲用人类互助本能以达自由社会,去除人类统治依赖之劣根性,而废专权制度。然若未能以世界教育运动使文化平等发展,人类之自觉心以人生宇宙四真相观,养成广大正确之知识量;又以行八正道养成充分自空自治同情演化之力量,以完成人类自由之可能性为方针,则人类互助自由社会,不等于空想,即以其唯神、唯我、唯物之迷习,演为互助以私其家、以私其族、以私其乡国、以私其阶级而相战斗争夺。不探其本而齐其末,此为必至之境,非故为危言以耸人听也。
基尔特主义虽根据生物官能组织及同业相关原理,期建设职业机能组织之自由社会。然仅知从工会整齐组织──制定划一政策──,扩大权力──管理生产机关──,为进行之过渡方法,置社会经济关系于最高权位;虽可减轻社会政治关系,未能增重社会教育关系,则无扩充人类高深自觉心以完成自由生性之道,亦无养成人类广大同情心以建设自由世界之道。其结果,或易区域战争、阶级战争、为职能机体战争,未可知也。
为是、故今当试为创建自由史观人生世界,而以提高且扩大人性自觉心为基石,首在创建世界教育,更以提高且扩大人身自由生活为梁栋。次为创建社会经济,以提高且扩大人群自由和合为成功故,进以创建国际政治。复为完成现实人生宇宙自由活动而进化尚无止境故,又结之于教育。兹依次述之。
第二节 创建自由史观之世界教育
十年前抒教育新见,尝分教育为二:一曰、学龄教育,则成人对于未成人辅成其自觉自营自治之自由力,能自由营资生事业,及自由治共存社会者也。二曰、成人教育,则成年后之人,入人群世界自然宇宙之大学,由个人与他人及生物无生物互以为师,互以为资,以成参赞人生宇宙化育,而自致为完全之人者也。因字之曰:相对的个人主义之教育。相对故、普通能助人之自由而不夺人之自由,个人故、独特能充己之自由而不失己之自由。乃析之为相对各个人之个人,相对自家庭之个人,相对自职团──包学校及国体──之个人,相对自区域之个人,相对自种族之个人,相对全人类之个人,相对自世界之个人,相对众生类之个人,相对全宇宙之个人,终以体达全宇宙缘成的个人──如来藏──为中心,开发个人实现乎全宇宙──法界身──为极则。在个人曰全人,在社会曰大同,在宇宙曰圆融法界。自一至七之个人,为学龄应受之教育;自八至十,为成人自致之教育,兹制一图以明其意:
宇宙观
科学教育为学龄之教育,宇宙教育为成人之教育。魔术、迷信为原人及幼儿心理,魔术发达之极为神仙,看破魔术则以神仙为山林高士可也。迷信发达之极为天神,看破迷信则以天神为世间伟人可也。文艺、艺术为科学哲学之结晶,亦科学、哲学煤炉所生之火焰。道德为教育、政治之结晶,亦教育、政治煤炉所生之火焰。语言、文字、名学、数学、为知识教育之基础,亦想思交通之工具。天体、地质、河海、山陆、植物、动物,总为自然演化。农林工业以至区域,渔牧商业以至社会,联合之为国际,续持之为历史,总为人功演化。至魔术尽而迷信空,为各自个人而解脱,则成小圣。为无量众生而精进,则成大圣。至于究竟,则为佛陀。大圣为相对众生类之个人及相对全宇宙之个人,佛陀为体达全宇宙缘成之个人而开发个人实现为全宇宙者,其余则大抵可知矣。
向曾主张佛化教育,分教育为四类:曰动物教育、或生物教育;曰人伦教育,或人群教育;曰天神教育;曰佛化教育,或宇宙教育。谓佛化教育备乎到三者之长而无其弊,超乎前三者之上而贯其通,后有因之设世界佛化教育社作佛化教育运动者,虽极言无前三者之弊与超乎其上,惜未能言贯前三者之通与备乎其长也。吾友卫中博士之新教育方法,颇能得之,兹节录其说焉。
一、新农工商教育之基本教材为物质,基本工具为人身,凡有接触物质与使用人身之机会,即为新农工商教育之起点,故新农工商教育当设施于教育全系统,而开端于幼稚园时期。二、设教伊始,全不用书,写读算三者亦当力避,特注意于儿童之用物质法。而就人身之强弱,物质之种类,及用物质之态度缓急多少等项,培养其对于物质之兴趣,盖兴趣为热力之表示,热为变化诸物质之动力,能变化旧有之物质而生新物质,即物质发明之始也。三、在不妨碍儿童身体发育之范围内,可以任其个性尽量使用物质,盖儿童之喜用物质非病,病在用之不以其道耳。用物不以其道,斯不能尽物之用,不能尽物之用而见异思迁,势必外物之激刺胜于应付之能力,而有厌弃外物之虞矣。四、非由感受运动用质而得来之学问,不得谓之真学问,况儿童教育之初期,纯在练习感官,宁可忽于物质之运用乎!即就识字而论,必先始于象形而后及于目阅口诵之练习。以此类推,则凡教育儿童,莫不导其由互相关系之物质,得互相关系之智识,进而导之以较复杂之活动。各耕其田,各织其布,各筑其屋,则关于农工诸科学,皆由此而生矣。五、既由普通农、工、商学三操作,取得矿、植、动三界之科学知识,更应综合片段之知识为系统之研究,以明人类之问题。孟轲曰:“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倘非具矿、植、动三界与人类之系统观念,又焉能生超众之盛想乎?使世人均卑视自然,而以人与禽兽乃不可同日而语者,则至今不发生物质科学可也──按此故儒家缺物质科学──,遑论心理科学哉?儿童不知物性,随意玩弄,损坏学具,老人笑之。书痴感官不灵,忽于外物,误解人类,科学家笑之。六、视儿童能力之所及,任其攫取物质,自由采择,非于其活动范围内深感不足已有之外,勿及工业;非于己力创造之物品外深感不足已有之外,勿及商业。由是可知新商业教育之意义何在。七、感官因练习而愈细,则脑力之于消受印象者愈多,用脑力多乃善用物质之结果也。春情期发动之儿童,感官之发动乃恒随其用物质之程度而并进,感官果善用物质,使其通之脑力,则感官与精神,有互通之机会。感官力、脑力、精神三者,果能一气贯通,则春情期发动之儿童,断无性欲冲动之危险。盖性欲冲动者,乃潜伏感官力滥用于产生新体之谓。果使感官与精神相贯通,则滥生新体之隐力,亦必受精神驱使而减少危险矣。近来青年学子,骚动若狂,原因固非一途,而科学教育不足导青年感官使与精神相贯通,致躯体之活动易为外物所诱惑也,实其主因。八、儿童之使用物质,为练习感官之活动,发情期之性欲冲动,乃潜伏感官力不为己用之证明;非感官之练习全告成功,则潜感官力之冲动无由防止。近时性教育家,每于发情期教育,发现极复杂之问题,即由于此。吾人所陈者异于斯,发情期以前之儿童教育,早使感官力、脑力、与精神三者一气相通,感官之活动,纯以精神为指归而日趋向上,则此冲动性最大之潜伏感官力,反足为物质通达精神之伟助矣。盖身体果强壮者,则准之上述之方法,使此潜伏之感官力,生极强之活动而无以发泄,专以助强健之感官,摄引外物之激刺,使深通内部精神,又乌有不产生物质发明及精神创造乎。九、由农工商教育产生科学,藉科学教育而使物质汇普精神,以产生发明与创造。然个人精神之表示,尚非完全,教育最终之鹄的,在以精神管理个人之物质感官,是谓个人之道。以精神管理家庭社会以及国家之物质,是谓大群之道。现代嫉世者流,每谓世风日下,道德沦没等语,殆深感世人只知物质不知精神而发欤!果深悟其病因之在感官力不足沟通物质与精神否耶?
盖佛化教育…
《自由史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