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己卯日记▪P3

  ..续本文上一页今得孙中山可继之。而武圣昔崇关、岳,乃前代君主,使人效死愚忠者;今以民族立场,应改奉朱洪武为武圣。盖中华民族能攘外安内者,功莫盛于洪武;汉高、唐太均不过安内,秦始、隋文攘外安内而旋即分崩,宋太力绌攘外,故无有及洪武者。继起民族英雄,当以洪武为法。关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皆死难无功,不宜步趋。至洪武称帝传子,自系当时趋势,在今日则必然以领袖而传贤也。

  四月

  初一──五月十九日──住昆明碧鸡山,三月有余矣。自冬末徂夏初,气候无多变化,草皆八节长春,花亦四时不谢,真仙境也!但晴雨昼夜间之寒暑升降,每每有一二十度,衣服之调剂,殊为不易。

  初三:接苇舫寄来海潮音稿,及忏华函。渝市暂无法续刊,遂定于昆明编出第三四五六期合刊。

  初四:将海潮音有关时间性各文理出,交尘空携去昆市,请王茂如居士先为接洽,拟托朝报馆临时代印。

  初五:定安晨趋谈入城筹备讲经事,余与约明晨下山到胜因寺午餐。下午,妙乘偕振济委员会驻滇专员陈君毅、及祁善卿夫妇来访。而金仲陶居士,以接云南省佛会通知,明午开改选筹备会,约于晨间一同入城。

  初六:胜因寺午餐,所备时蔬六七,极为甘美。有一英国佛徒访安定,据云:来昆明已四十年,久闻我名,深致钦敬,遂同进食。食毕,余赴南门剃沐。抵省佛会,悉王茂如、周明斋曾来访,因答访之。在茂如处,遇朝报总经理王公弢,对印潮音事略与商定。

  初七:余至昆明,于当地宰官多有会晤者,但除龙主席,均未一谒。是日,安定以请余讲经,设蔬广宴官绅,陪余一访问之。接谈者,为张建厅长、裴市长、董县长等。而晚间同席者,则为张莼鸥、何友生、禄介卿、黄衡秋、王茂如、王禹枝、王申五等,欢谈甚洽。

  初八:晨间,与妙乘散步翠园,过翠湖饭店,曾养甫尚未起身。下午,曾偕王厅长回访,盛谈将督办滇缅路,极望余去整兴鸡足山。情高语挚,大被感动。六时余,按时开讲,听者如军政部某厂长、联大、济大、云大哲学系学生,张愚若、王茂如、徐昭武等男女居士,共三四百人。而王竹村亦适于是晚从重庆飞返昆明,可谓缘深矣。

  初九:是晨,月沧、妙乘、尘空、体法、妙禅,陪游黑龙潭金殿,遇中国银行、华安公司二君,以汽车送归。

  初十:云南省佛教会,在整理委员整理后,开第四届改选会。省党部推王茂如、黄衡秋两中委指导,民政厅亦派许秘书监督,余亦代表中国佛教会参加,到代表八十余人。由主席定安、党派整委张友仁报告,王、黄两中委,许秘书及余训词后,即投票选举。乃选票结果,竟以余为当选理事之最多数者,实出意外。当晚,续讲普门品毕,立委张默君莅访,谈邵翼如先生殉国事,同深悲感!

  十一:上午,云南大学哲学研究会代表:李思齐、程国勋、吴光华三君,请订期拟题该会演讲,遂定于次日下午一时,题为“唯物唯心唯生与佛学”。晚七时,续讲普门品完。

  十二:下午一时,由云大代表等迎至云大。随行者,有妙乘、月沧、尘空、性空等。先在大客厅茗谈,旋赴第二教室开讲。听讲者:为云大学生,及联大学生、教授等,共百余人。据云:为云大学术讲演未有之盛。讲一时半而毕。晚赴黄斐章、王愉厅席。同席者,黄衡秋、王茂如、王竹村、定安、平光等。曾便赴周宅贺新任内政部周部长,及访张愚若、金仲陶居士。

  十三:开省佛教会笫四届第一次执监联席会议。出席者:定安、平光、王申五、王兴周等十余人,推平光临时主席。提议应先推定理事长,当即一致推余,余声明不能久在云南,改推平光或定安,推辞莫决。平光率众顶礼,务要余担任。余遂提议:先推各股主任,互推久之,结果:定安担总务主任;王申五担交际主任;而教务主任推平光担任,平光坚要余兼任,余愿担教务主任,而以平光任理事长为交换,平光遂宣布余为理事长已议决,不可更动,教务主任保留下次理事会推定。余不得已,乃声明暂行担任。当先从会中整理,如一月中能整理出头绪,当在未离云南以前担任下去;如连本会都不能整理,则于一月后仍即辞退。众皆表示愿尽力拥护余之主张进行,当决定于十五日下午二时举行就职宣誓,及十五日下午七时开第一次理事会。

  十四:约月沧、定安、妙乘,对会中过去现在及将来事势,作一详谈。遂决定对于会务应兴应革应整理之方针,以备提出次日理事会议决施行。当日偕定安答访张默君,并访贺新任临参议会李仪廷(鸿祥)议长。出其世父丛冈先生遗墨嘱题,已先有陈古逸、周惺甫诸老题记,乃题四句云:“留得吉光片羽,发扬潜德幽辉;静观人间墨妙,弥畅物外禅机”。

  十五:下午二时,举行就职宣誓。理监、候补理监廿四席,共到十九席,省党部仍请王茂如、黄衡秋中委监誓。遂与商订一教党合一之宣誓仪式:余居主位,王、黄中委陪位,余理监事在后分两排均向佛立,诸山四众会员两旁唱香赞,余先拈香,二中委次拈香,理监推二人再次拈香。礼毕,宣誓;誓毕,唱赞念佛发愿,摄影散会。晚七时,开理事会,皆准时到齐,祗徐理事昭武因不在城内,请金理事仲陶代签。乃将各案次第提议,均经圆满解决。定将议决各案,于十九日、二十日次第执行,历三小时精神不懈。十时散会,余即归寝。

  十六:晨八时,偕定安、妙乘、性空等回云栖寺休息。下午一时,余返抵大悲阁,计恰离山十日。

  二十:连日雨多晴少,据闻系已入雨季使然。

  廿一:为省佛教会及海潮音事,冒雨下山。

  廿二:海潮音印刷尚未接洽清妥;省佛教会诸事,亦犹在渐上轨道间。

  廿四:晚七时,佛学研究社开第一次研究会,到社员五十余人:周明斋理事报告筹办经过,推余为指导师。余就会提出王兆熊居士关于吕碧城女士普门品华英译文对照三问题,有陈履吉居士等起立讨论,认真研究,精神甚好。八时,开省佛教会第二次理事会,报告整理会内各务已渐就绪。月沧、王申五理事、王兆熊监事所拟通俗演讲简章,当即通过。

  廿五:海潮音移昆明出版,委托朝报印刷,佛学书局发行,略有端倪。

  廿九:连日阴雨,会内修理工程迟滞,顷始就绪。下午,董雨苍居士、定安和尚来商谈维护原有云南佛学院基地──时防疫处征用──,院董会交涉,稍有眉目。

  五月

  初一──六月十八日──云南省佛教会,开始实行改良朔望斋会,举行通俗宣讲,成绩尚佳。黄中委衡秋来访,盼将楞严之七处征心,及从闻思修二文,摘出为浅显说明,以起人研究与修证之趋向。

  初二:应禄介卿司令约,会谈鸡足山佛教之整理建设事宜。王中委茂如亦来,坐谈佛理移时。七时,开第二次研究会,申乃勋提出:“佛教是正信非迷信”问题,无多讨论,王兴周就圆泽三生石公案,提出:一、三年间,其母腹内胎有无第八识问题;二、修行是否应专净土宗问题;三、圆泽巳证何果位问题,颇费研究。

  初四:早晨,返西山休息。阅报载:“现今国家,已分为侵略反侵略两大阵线”之说。余以今所谓侵略,即古所谓攻;今所谓反侵略,即古所谓非攻。则吾国墨子之非攻,实为反侵略之祖,而非攻尤要在其有能破坏及抵御攻具之实力。如墨子之事,先与公输子对演,因使之寝攻息兵,方为善策。

  初五:彭嘉霖君赠云南备征志,系清王乐山著,都二十一卷,自史记西南夷列传,至明黔宁沐氏世袭事,都六十种。其中以清冯苏撰滇考上下卷为最精雅,而传闻互异之辞,亦当参综诸著以见其错杂之源流也。

  初六:阅古滇说虽讹芜,但所传“前哀牢王兵阻其道,阿育王三子不复返矣,遂归滇各主其山。后值楚庄王遣将庄跷,总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跷至滇池,见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滇民服焉。欲归报,会秦并六国,击楚夺巴中郡,道塞不通,还以其众王滇。其阿育王三子,并神明四舅甥之遗众,与跷兵诸夷杂处。跷为滇王,崇信佛教,不忍杀生,迁居白崖、鹤拓、浪穹。后众推仁果者张姓新君之王滇,跷传世卒矣。仁果肇基白崖,尚创业之祥于玆,遂以地号国曰白。操存五常之固有,不昧一真之虚灵,坚守三纲,修明六艺,本戒法于天竺,枝姓文于汉唐,言从善简于诸语,服随世俗于时宜,号年法古,正朔从夏,采摭诸家之善,自集成于一支,而为白氏国也”。颇能探汉唐以前滇民之渊源。大抵滇土著诸夷,哀牢实为首出;周秦间天竺阿育王部众传入佛教,而楚庄跷亦以兵众威临,由梵汉及哀牢诸夷糅合成之云南民族文化,殆为唐宋以来南诏国、大理国之所基欤!

  初七:云南之山,兼云岭、怒山、高黎共山之横断山脉。高黎共山来自藏印主山之喜马拉雅山,与怒山同入缅甸。云岭山脉出昆仑南支,其正干由鸟蒙山、六诏山入黔桂,为湘粤赣闽浙诸山;其旁支哀牢山、蒙乐山脉,入安南。而水之金沙江为长江源,南北盘江为珠江源;其富良江、澜沧江则入安南,怒江、龙川江、大盈江则入缅甸,出印度洋。稽云南之山水脉络,宜其能糅合中印两民族文化,为中国佛教之奥枢,世界佛教之弘纽也。

  初八:按现在中国版图,旧时五岳,今应改置。当以昆仑中支之终南太白山为中岳(见于右任先生歌,有万二千尺高):泰山仍为东岳,出昆仑北支;南岳仍衡山,或以勾漏都阳当之,皆出昆仑南支;而昆仑山即为西岳;北岳可由阿尔泰山系之杭爱山充任。昆仑系则本山及三支共得其四,阿尔泰山系亦居其一,天山系、喜马拉雅系境殊短,自宜不入五岳之列。或以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为西岳,东北境内之长白山为东岳,则汉得中岳,满得东岳,蒙回得北岳,藏得西岳,汉苖得南岳,亦分配略均矣。 初九:到佛教会,七时开研究会。是日临时提出问题者,有陈履吉、徐昭武等。讨论者,有王兴周、李思齐等,以李思齐所说饶有深意。九时,开理事会,通过…

《己卯日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访问团日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