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办医务所,及僧侣救护队简章。推定安和尚为队长,就胜因寺办之。
初十:请转逢和尚于会中演讲华严字母,王茂如每日来听习,甚有兴趣。偕定安访李西屏参议、易颂皋军法处长、李希尧警务处长,款谈甚洽。关转、苏被诬案,已有消释之希望。
十一:云南佛学院开第一次院董会议,到陈荫生、董雨苍、王申五、周明斋、王茂如、徐昭武、定安、王禹枝等。关于各要事皆经解决,并推定余为院长,与定安、董雨苍、王申五、金仲陶负责筹备云。
十二:关于海潮音出版,与朝报印刷厂数次交涉,未能于六月内如期出版,为憾!李思齐来述对于佛学发心缘起,及拟以佛法原理构成政治哲学之意趣;同坐有王茂如居士及帅居士等,与讨论甚久。
十三:偕月沧出席省党部七七纪念筹备会,由书记长陇体要主席,到各机关团体学校五十余人,推定龙主席为大会主席,张伯苓与余演讲。陇系初晤,临别与余握手致钦。
十四:真现实论中华书局出版,昨已校就,寄到稿样。
十五:接缙云山法尊来书,有开建佛化新村条约,若能成为事实,亦一胜业。是日,徐茂森等五人求授皈依。
十六:十时,禄介卿司令来晤,约同访民政厅李子厚厅长,谈鸡足山事一时余。李厅长原籍宾川,故对于山事,甚为谙悉,但犹未能有何具体之决定。午,应徐昭武居士斋,时蔬珍礼,同席有田霁云、张西屏等。七时,佛学研究社照例讨论。八时半,开理事会,所商皆关于七七纪念之事。
十九:郑太朴偕中山哲学教授潘怀素来访,商借居山寺,专研佛学。约星期一偕往西山,拟成云南佛学院,邀为教授。
廿一:会中举行祈祷追荐法会,到圆通寺体明等。下午三时,出席云南各界七七二周年大会。龙主席报告后,即请余讲演,说明七七纪念之革命价值与宗教意义之二点。继听黄衡秋中委演说,中国民族以前之贫、病、愚、弱,与抗战后之转弱为强。今陷为汉奸者,大抵因私生活之奢佚,理不胜欲所致,语多精警。返会,闻陈定谟博士由渝乘飞机来昆。晚间,段宗洛、董雨苍两居士莅谈片时。
廿四:转逢、潘怀素、卢爱知等,偕往西山休息。阅朝报天虚我生病榻寄怀诗,答以四句:“丈室唯留一榻,十方佛土亦虚;无病而病摩诘,不来而来文殊”。廿五:定安方丈寿辰,到云栖庆祝者纷纷,余与李献廷等同席。幻碧来大悲阁,出旧作大观楼浪淘沙,及鸡足山绝顶歌,点苍白云歌,声意苍远。
廿六:钱穆之国史漫话,虽未周阅,然大抵阐绎中国民族重实际生活,及文字传持,以此文化同化力,成为绵延五千载统一四万万五千万之大民族,亦颇能探得国族之精髓。唯此其长处,亦其弱点。因太重实际生活,苟求存活生殖:一、虽有高尚之哲学宗教如佛法者,亦不能遍发超越信行,而流杂延寿度亡等猥琐之要求。二、不能发达探究自然界,以充实改进人功之科学。三、于广土众民,不积极为普周之教化,贯澈之训练,严密之组织。因侧重文字传持,祗贵囗耳诵习,故除书籍及文字有连带关系之图画碑铭等,他若建筑、音乐、雕刻、仪器均不宝爱,易致摧毁,于技巧艺能,尤被轻视,即图书历经变乱而损失之数量,亦超过残存者多倍。坐前三因,遂积为虚憍文弱之庞然大族,坐言不能起行,安享不思创作。殆如病浮肿痴肥者,运动维艰,昏沉懈废。故今殊不应翘其优点有骄,当知其短处以亟图挽回耳!
廿七:李荣兰、康应贤、顾琼英、金妙德、李莲玉等,求授三皈。
廿九:刘子杰夫妇等三人,求授三皈。
三十:连日夜雨昼晴。晨九时,入城主持会务。
六月
初一──七月十七──:佛教会由尘空等作通俗讲演,听者甚众。但海潮音三至六期合刊,为朝报印刷所耽误,迄今无印出希望!
初三:张愚若、金仲陶邀请蔬食,同座有陈古逸等。
初四:李协和先生到昆明,晚间访王愉园,并晤李印泉先生,拟邀临省佛会餐鈙。
初七:于省佛教会蔬宴李协和、李印泉、王茂如、黄斐章诸公,及佛会理监事徐昭武、周明斋、王禹枚相陪,欢谈畅洽。曾在沪汉率领救护队之西竟是日适来,亦邀同席。晚开研究会,成立佛学研究社主干团。九时,与王申五、平光理事等开理事会,归寝稍感疲困。
初八:晓起因夜后受寒,已感不适;复以李思齐来长谈,述其治学从政及倾诚佛法之经历,旋即不能午餐而病作。
初十:连病三日,得王兴周、王愉如两医士调治渐愈。晚阅李印泉先生赠近刊曲石诗录,中有赠太炎先生:“平生风义兼师友,万古云霄一羽毛”句。忆前五年余挽以“佛门自昔尊开士,国学于今失大师”句,因并志之。
十一:晓阅完曲石诗录,题四句偈云:“早岁绾军揆政,频年耽隐习禅,险难吟成健在,伫看剑扫烽烟”。薄暮,张学智、欧阳暄、朱瘦梅等来问病。
十二:九时余,李协和、李印泉两公车临佛会,邀同游西山华亭寺,路经普平山,参观李印老别业,及张仲老所题“万笏飞来刻石”,成一偈赠李协老云:“京国倡谈佛学,匡庐雪窦优游,更从黔山滇水,心心印接法流”。二公更游太华返城,余归留大悲阁养痾。
十五:小病缠绵未愈,得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函纸嘱题,题云:“古所谓攻非攻,即侵略反侵略;墨耶兼爱为宗,佛孔爰其先觉” 。
十六:中央军校教官孙浙苍,偕友眷来访。
十七:慧坚、法舫来书,述关于中国佛学会被推为欢迎尼赫鲁大会招待组主任,及推余为顾问,盼亲撰一欢迎词。顷病稍可,乃勉强命笔草一稿寄去。
十八:联合大学教授毛子水、田伯苍、江泽涵、姚崇吾、郑华炽,及学生林宗基、陈举干等七人来访。又、曾养甫督办之介弟宪立,及滇缅铁路工程局丁守基、白启予等,谈欲在西山僦屋以居;周明斋处长之少君某某偕至,询及周处长,飞渝尚未返滇。
十九:倡设之尼众训练班,得报告今已成立开学。
二十:重庆来信,各界欢迎印度国民党领袖尼赫鲁先生大会,寄来推余为顾问函。
廿一:周晋熙处长自渝返滇,来探余病,当为处方送来药水。
廿二:潘怀素偕余建勋之妻女来访。余君昔在柏林学生会曾招待吾讲演,其夫人为德人之已入华籍者,名施荣兰。
廿三:妙乘陪西竟来游西山诸胜,对于佛教会会务有所商谈。大觉居士许公武,以大隐庐诗草寄赠,题云:“泪弹东南战痕,吟抒川康边策,献向灵山佛前,都化金刚般若”。
廿四:李荣兰询求静坐,授童蒙止观及六妙门,为讲大意。
廿五;天气阴寒,体仍未全复康健。
廿六:连日调养渐佳,定安和尚烧鸡踪菌,邀至方丈午餐。赠云南顺宁红茶,试饮甚美。联合大学学生吕信昌持手册来求书字。
廿九:偕转逢和尚由西山赴省垣,彼拟先赴鸡足。
七月
初一──国历八月十五──:王兴周医士早临诊处病后调养方,服渐复健。晚,潘怀素来谈。
初二:晨,王茂如莅谈,外间对余主办会务,颇有非议者。余亦感觉到会以来,虽有不少革除整理兴办之事业,但因主干得力人缺乏,仅成将就敷衍之局,不能有切实推进希望。
初三:逢老突病,今昨两日均承王兴周居士走治,热诚可感!
初四:晚,袁安邻偕谢侠逊来访,袁曾在京皈依名清安,谢以棋艺游南洋宣传抗战归国。茗谈之后,并由袁君及会中职员与谢棋王对著三局,均谢胜,余赠心经释义而别。
初五:李公印泉以五言一绝书赠云:“宗风扬雪窦,飞钖到南中,定静无双地,云天一笑空”。
午后,于朝报馆前遇谢侠逊棋师,入室闲话移时,同坐有屠石鸣、夏江等。承赠南洋象棋专集三册,并南游杂录。转至欧美同学会访李华德、潘怀素二君。归会又有欧阳暄、朱瘦梅来晤鈙。晚开佛学研究社主干团会议,到周明斋、胡一贯、王兴周、李思齐等,尚称圆满。
初六:苏慧纯约吴翼翚及高某来同午餐。吴善拳术,昔于沪曾入佛学会听余讲演。晚间佛学研究会,讨论王兴周关于楞严及起信论提问,并赠谢棋王一绝;“事同借箸运筹,意深教战明耻,携象舞向炎疆,遍将国魂唤起”!
初七:海潮音七八期托中央报社印,已先出版,乃三四五六合刊托朝报印者尚未能出,殊以怅然!
初八:定安和尚来言:此间李西平、王竹村居士等,已集捐款将分各名山道场修建护国息灾法会,云栖寺先于初十日起楞严七坛云。 初九:闲访周明斋处长、黄斐章军长,而往探李公协和未值!晚,陈履吉引杨极中居士专诚叩见。
初十:午前有谭云山在星洲介绍之庄为琉君来谒。连日因空袭警报,下午公园散步,李协公莅会,余亦失迎。
十一:李协公偕其夫人及儿女等五人来会礼佛,叙谈良久;闻余欲赴鸡足、仰光,意极赞助。晚,潘怀素来谈习禅经验,洵为有修定宿根者。
十二:莫斯科真理报记者朱煌来访问,与之纵谈佛教之因果法则甚详。
十三:法国音乐师吉人古,由时佩琼女士陪同来会参加念佛,闻唱诵梵音,深为赞美。拟持录音机再来会制成音片,以广流传云。
十四:昆明绅商李西平发起护国息灾法会,本日起于会念佛三日,超荐死难军民,并讲仁王护国经,祈祷息灾。
十五:于佛教会设盂兰盆供,讲盂兰盆经。下午七时,续讲仁王经,并方便授郭明新、范定璋五戒。
十六:陈履吉引张春林来皈依。又前在广州皈依之罗慧宪(中大学生),引教授朱子范进谈移时。六时,应龙主席在省党部晚餐之约。七时,讲完仁王护国经。
十七:暹罗华侨国扬药局总经理,兼佛慈大药厂暹罗总理马澄秋,以等持介绍,偕马天翼、马快冬、陈展慧、马灿远、沈伟良来访,询知华侨在暹罗现状;到滇参观,盖含有迁地谋生之意。午后,因联大教授袁昌 ─ 鸿寿─、林文铮久坐,长谈其拟作中国佛教史记之计划。
十八:为佛教访问团,国府林主席题来“巨海南针”,省府…
《己卯日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