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访问团日记
太虚
我们全中国的佛教徒,在太虚大师领导下,组织成立佛教访问团行将出发了!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太虚等顷因国中文化界之启发,佛学人士之赞助,及海外各地佛教徒之吁请,爰组织成立本团,将赴缅甸、印度、钖兰、暹罗等处,朝拜佛教诸圣地,访问各地佛教领袖…”
这不但是中国佛教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世界佛教的一件大事。不过,这所谓文化界的启发,如王礼锡君在大公报上的论文,参政员谢健等的提议,皆不过其近因;而组织佛教访问团的理想,其实并不是现在的偶然的发动,远在十余年前,大师寰游世界归国的时候,那时就把世界联系的基石奠定了!所以先后派遣学僧赴缅甸、印度、锡兰、暹罗等地留学,以备广播世界人类正义的和平福音!而这回组成份子的团员,如慈航为闽南佛学院学僧之曾在仰光创立中国佛学会者,苇舫为世界佛学苑学僧之服务世苑者,等慈为留学暹罗学僧,惟幻为曾留学锡兰学僧。
这次、佛教访问团出国宣传,可算是大师十数年世界佛教运动的部分的收获;同时,也就是大师应了全世界人类的普遍要求,故才有这种组织的出现。所以佛教访问团,是应运而生的,这一定能得到全世界人士的赞助啊!
复次、现在的世界,不仅是中国受著侵略战争的祸害,而整个的欧洲,亦已弥漫了烽火!这时,我们全世界的佛教徒,若不趁著星星之火尚未燎原的时候,运用著佛教的慈悲救世的清凉水,来泼灭这把野火,怕要烧毁全世界了!所以、佛教访问团访问缅、暹等地佛教的领袖,也就是加紧我们佛教徒的联系,交换意见,好使侵略战争早些消弭,使侵略者有所警惕、反省,自拔于泥淖之中,自救救人!
不过、这种工作,甚为艰钜,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全世界的善良人类,共同的来帮助我们,令我们的工作能顺利的进行,这不但本团之幸,抑亦全人类之幸!本团今后所有工作,将按日记之,兹特书数语于前,藉知本团之主旨云尔!
十月二十二日
导师应中宣部电邀,飞渝已一周矣。连日接洽应酬甚繁。是日、国际反侵略协会中国分会,约于下午三时设茶会欢送佛教访问团,会设枣子岚垩漱庐。导师于二时乘轿先往;我与正安法师及罗汉寺昌仙和尚乘汽车前往。到会有邵力子、陈真如、朱世明、曾虚白、李朴生、姚雨平、彭子冈、钟可托、郭本道等百余人。首由邵主席致欢迎辞,大意谓:“反侵略协会与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相合,此次太虚大师等出国的意旨,也是本会理想中所应作的,但为了人才不易,终未能组成。所以今日欣逢大师等出国,本会同人实不胜庆慰”。继由真如先生补充,并介绍大师二十余年来不断为佛教改进,创办僧教育,如武昌佛学院、北碚汉藏教理院等,皆成绩斐然!末了,谓以大师的德望,这次出国,必定能得良好的收获云云。次由大师起立致辞,叙述此次访问团所以能成行,以五六年前已有学僧等派往缅、暹、锡、印留学之种种因缘。并申佛教与反侵略宗旨相合的意义,例如“大悲为本,方便为究竟”。方便之成分即为智勇,藉以完成大慈悲之实行云。末由邵主席答辞,并祝访问团成功。至六时,宾主方尽欢而散。
二十三日
张治中主任九时来访导师,话及数年前在庐山别后的离怀。张主任精神益健,想见当年在淞沪指挥大军之英姿。叙谈约一小时,遂商定导师与委座一晤谈。午、随导师赴陈树人先生饯行之约,到宴者有李朴生、方之桢、陈曙清等诸先生。
二十四日
郭本道教授设午斋饯行,有刘百闵先生等作陪。
外汇手续仍未办妥,邀潘约克先生明晨同赴中行接洽。
昨日约定钱厚之先生等来谈,适余──苇舫──往中行接洽外汇,未遇。晚七时有警报。
二十五日
晨接委座通知,改下午邀导师晤谈。旋李国华君来,九时、为李君与潘约克君举行皈依仪式。余即偕潘约克君赴中行办外汇手续。
午、导师赴罗汉寺、狮子山午斋,俄闻警报,钟益亭会长乃邀赴青年会便餐。吾俟午斋毕,赴中行取兑条。
李国华三时半开来汽车,陪导师赴某处谒委座。委座为导师老友,相谈甚欢,并询佛教大乘纲要几日可讲完,盖甚有心一探秘藏也。五时、导师赴教育部陈部长之约,并商及创办宗教研究院云。
二十六日
叶楚伧、潘公展、董显光诸先生,约本日午餐,遂赴叶、潘、董诸先生宴。适董先生昨晚由前线陪同各国记者参观战迹回渝,席间报道不少的湘北胜利实况,及军民合作情形,甚为兴奋。旋即告辞赴百闵先生约,席间谈及宗教研究院及文化问题甚.详。午后、委座送来银塔等礼品,托带仰光供养。
二十七日
早餐后赴飞机场,到机场送行者,有钟益亭、李国华、萧俊民、安孝伯、熊晓峰、翟伯仕、李浩泽等二十余人。十时起飞,同机者有徐熙绩、郭泰祯等。起飞半小时后,机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飞行,四顾茫茫,白云在下,恍若置身海洋中。将抵昆明时,空气波荡,机身时上时下,颠簸特甚!抵机场,外交部王占祺特派员、苏慧纯居士、王永良先生等,已在机埸迎候,遂乘王特派员汽车赴佛教会。
二十八日
王茂如先生午后来晤谈。少顷,龙主席送来银鼎,托带仰光供养,甚为庄严。
二十九日
李协和先生、定安和尚、及王兴周、徐昭武、陈履长诸居士来晤谈。
三十日
持函赴西南运输处与吴琢之副主任接洽车辆。旋吴副主任亲来佛教会与导师晤谈。
十一月一日
上午与周百朋先生赴西南运输处访吴主任,期将车辆之事先为决定,吴主任开会未遇。午后三时再往,与周视察交涉,渠云:“业经办好函件等,送至王茂如先生处”。遂往晤茂如先生,谈甚欢洽,即将函件交我,一为本团乘车特别证,其次即吴主任两介绍函。
二日
接王芃生先生来电:“密请译送海子边佛教会太虚法师道鉴:接仰光曾克念君等来电,以法驾出国阐扬佛乘,中缅双方经筹备盛大欢迎,嘱转恳敬乞电示行期,以便转告为幸!王芃生叩东”。
今日与尘空兄赴西山华亭寺参观,适该寺水陆圆满,观众甚多。并游览诸名胜,夜留宿寺中。
三日
午餐后返昆明市。晚间、王占祺外交部特派员和苏慧纯居士,合宴饯行。
四日
随导师、定安和尚至先生坡时宅,赴李协和、王茂如、王占祺、华世琦、时亮诸先生午宴。蔬菜出时太太手制,有昆明第一之称。时先生为山东济南人,信佛甚笃,家中设有佛堂,布置精雅,大师有“室雅何须大”及“佛化家庭”之赞词。
五日
今日华侨工业会,昆明工艺社社长谭毅起先生请午餐,席设护国路口冠生园梅厅,同席有萧松琴先生、李协和先生等。萧先生为佛成先生公子,谈在暹佛教及华侨情形,并述及日人在暹之种种谬举。又言暹人以华侨在暹不下二百余万,如不趁此时将华侨同化,则将来更无机会;当为本团赴暹作函介绍云。
六日
南京锦纶礼品厂主人汪民之,约导师及我赴公馆午餐。汪先生母亲为导师之归依弟子。该厂所织各种风景片,尤以西湖风景为特色。本团购置十余帧,以备分赠缅、暹等佛教道场。
七日
昆明市党部派员来见导师,谓中国国民党驻缅甸总支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广金保、陈觉彦先生等,来电询本团启程日期,以便发动欢迎。
九时、谭毅起先生送来萧松琴先生介绍泰国宣传局长[口+乃]威力先生函。今日两次持陈静涛居士函,赴本市联泰号交涉兑款事。后与周百朋先生往圆通公园参观,并至接引殿访平光和尚。谢侠逊、胡蒙子两君,以诗赠本团。
八日
云南省佛教会理监事,今晚公宴为导师等饯行。到有李协和、王茂如、李仪廷、王小徐、陈荫生、徐昭武先生等二十余人。宴后、导师召集有关佛学院董事及佛教会理事,将佛学院卷宗移交。
九日
李子文杂货号,今日向本团兑港汇五百元。
蒙藏委员会秘书主任曹纕蘅来访。
午后、与百朋、慧纯两君,赴西南运输处商量赴缅汽车,未得要领而回,接香港陈静涛居士来电,询联记兑款事,及报告慈航、惟幻两团员护照签字手续。
十日
今日、偕同百朋、苏慧纯两先生赴滇缅公路局交涉车辆事,定妥本月十四日往下关车。谭伯英局长并允用小汽车送游大理及沿途招待。
午、周晋熙校长设宴饯行。晚、本团招待昆明市新闻界,计到有中央日报记者袁业裕、关嵋如,民国日报记者杨秀峰、李济五、刘君武,云南日报记者何力诚,朝报记者谢侠逊、屠石鸣,益世报记者李绍铎、杨太空,中央通讯社编辑陈叔同,云南通讯社记者丁伯駪、刘先策诸先生。席间,导师说明本团此次出国意义,并请新闻界协助。
十一日
今日为旧历十月朔,有李协和、李印泉、王茂如、王惕三、刘梦庵诸先生来访导师。
昆明市,计有五大报,除益世报外,今日均大题登载本团出发消息。
李协和、李印泉两先生,有诗送导师出国。录如下:协和先生诗题为“送太虚大师赴西竺”:“廿载闻师法,弥天一道安,今将西竺去,海水吸应干”。印泉先生诗题为“送太虚大师南洋宣化”:“宗风扬雪窦,飞钖到南中,定静无双地,云天一啸空”。
香港陈静涛居士来信,报告慈航、惟幻两团员出国事。苏慧纯居士发电大理转逢老和尚,报告动身确息。本团亦飞函曾处长与仰光中国会、外交部等,报告一切。
十二日
今日收检行李,除携带外,所余均寄存钟益记。午后、定安和尚等来访导师,商佛教会事。俊安电器行来会购兑本团港币两百元。陈静涛居士来信,托联记段绍武设法港汇。晚将本团笔记复写三份,除本团留存一份,余二份分寄香港、缙云保存。
十三日
王惕三居士写诗一帧以赠。午后、导师与李协和先生话别。黄斐章、曾慕韩(琦)两先生,送来和协、印二公送别诗各二绝。导师旋转访黄斐章军长,围…
《佛教访问团日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