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訪問團日記

  佛教訪問團日記

  太虛

  我們全中國的佛教徒,在太虛大師領導下,組織成立佛教訪問團行將出發了!事情的緣起是這樣的:“太虛等頃因國中文化界之啓發,佛學人士之贊助,及海外各地佛教徒之籲請,爰組織成立本團,將赴緬甸、印度、钖蘭、暹羅等處,朝拜佛教諸聖地,訪問各地佛教領袖…”

  這不但是中國佛教的一件大事,同時也是世界佛教的一件大事。不過,這所謂文化界的啓發,如王禮錫君在大公報上的論文,參政員謝健等的提議,皆不過其近因;而組織佛教訪問團的理想,其實並不是現在的偶然的發動,遠在十余年前,大師寰遊世界歸國的時候,那時就把世界聯系的基石奠定了!所以先後派遣學僧赴緬甸、印度、錫蘭、暹羅等地留學,以備廣播世界人類正義的和平福音!而這回組成份子的團員,如慈航爲閩南佛學院學僧之曾在仰光創立中國佛學會者,葦舫爲世界佛學苑學僧之服務世苑者,等慈爲留學暹羅學僧,惟幻爲曾留學錫蘭學僧。

  這次、佛教訪問團出國宣傳,可算是大師十數年世界佛教運動的部分的收獲;同時,也就是大師應了全世界人類的普遍要求,故才有這種組織的出現。所以佛教訪問團,是應運而生的,這一定能得到全世界人士的贊助啊!

  複次、現在的世界,不僅是中國受著侵略戰爭的禍害,而整個的歐洲,亦已彌漫了烽火!這時,我們全世界的佛教徒,若不趁著星星之火尚未燎原的時候,運用著佛教的慈悲救世的清涼水,來潑滅這把野火,怕要燒毀全世界了!所以、佛教訪問團訪問緬、暹等地佛教的領袖,也就是加緊我們佛教徒的聯系,交換意見,好使侵略戰爭早些消弭,使侵略者有所警惕、反省,自拔于泥淖之中,自救救人!

  不過、這種工作,甚爲艱钜,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全世界的善良人類,共同的來幫助我們,令我們的工作能順利的進行,這不但本團之幸,抑亦全人類之幸!本團今後所有工作,將按日記之,茲特書數語于前,藉知本團之主旨雲爾!

  十月二十二日

  導師應中宣部電邀,飛渝已一周矣。連日接洽應酬甚繁。是日、國際反侵略協會中國分會,約于下午叁時設茶會歡送佛教訪問團,會設棗子岚垩漱廬。導師于二時乘轎先往;我與正安法師及羅漢寺昌仙和尚乘汽車前往。到會有邵力子、陳真如、朱世明、曾虛白、李樸生、姚雨平、彭子岡、鍾可托、郭本道等百余人。首由邵主席致歡迎辭,大意謂:“反侵略協會與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相合,此次太虛大師等出國的意旨,也是本會理想中所應作的,但爲了人才不易,終未能組成。所以今日欣逢大師等出國,本會同人實不勝慶慰”。繼由真如先生補充,並介紹大師二十余年來不斷爲佛教改進,創辦僧教育,如武昌佛學院、北碚漢藏教理院等,皆成績斐然!末了,謂以大師的德望,這次出國,必定能得良好的收獲雲雲。次由大師起立致辭,敘述此次訪問團所以能成行,以五六年前已有學僧等派往緬、暹、錫、印留學之種種因緣。並申佛教與反侵略宗旨相合的意義,例如“大悲爲本,方便爲究竟”。方便之成分即爲智勇,藉以完成大慈悲之實行雲。末由邵主席答辭,並祝訪問團成功。至六時,賓主方盡歡而散。

  二十叁日

  張治中主任九時來訪導師,話及數年前在廬山別後的離懷。張主任精神益健,想見當年在淞滬指揮大軍之英姿。敘談約一小時,遂商定導師與委座一晤談。午、隨導師赴陳樹人先生餞行之約,到宴者有李樸生、方之桢、陳曙清等諸先生。

  二十四日

  郭本道教授設午齋餞行,有劉百闵先生等作陪。

  外彙手續仍未辦妥,邀潘約克先生明晨同赴中行接洽。

  昨日約定錢厚之先生等來談,適余──葦舫──往中行接洽外彙,未遇。晚七時有警報。

  二十五日

  晨接委座通知,改下午邀導師晤談。旋李國華君來,九時、爲李君與潘約克君舉行皈依儀式。余即偕潘約克君赴中行辦外彙手續。

  午、導師赴羅漢寺、獅子山午齋,俄聞警報,鍾益亭會長乃邀赴青年會便餐。吾俟午齋畢,赴中行取兌條。

  李國華叁時半開來汽車,陪導師赴某處谒委座。委座爲導師老友,相談甚歡,並詢佛教大乘綱要幾日可講完,蓋甚有心一探秘藏也。五時、導師赴教育部陳部長之約,並商及創辦宗教研究院雲。

  二十六日

  葉楚伧、潘公展、董顯光諸先生,約本日午餐,遂赴葉、潘、董諸先生宴。適董先生昨晚由前線陪同各國記者參觀戰迹回渝,席間報道不少的湘北勝利實況,及軍民合作情形,甚爲興奮。旋即告辭赴百闵先生約,席間談及宗教研究院及文化問題甚.詳。午後、委座送來銀塔等禮品,托帶仰光供養。

  二十七日

  早餐後赴飛機場,到機場送行者,有鍾益亭、李國華、蕭俊民、安孝伯、熊曉峰、翟伯仕、李浩澤等二十余人。十時起飛,同機者有徐熙績、郭泰祯等。起飛半小時後,機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飛行,四顧茫茫,白雲在下,恍若置身海洋中。將抵昆明時,空氣波蕩,機身時上時下,顛簸特甚!抵機場,外交部王占祺特派員、蘇慧純居士、王永良先生等,已在機埸迎候,遂乘王特派員汽車赴佛教會。

  二十八日

  王茂如先生午後來晤談。少頃,龍主席送來銀鼎,托帶仰光供養,甚爲莊嚴。

  二十九日

  李協和先生、定安和尚、及王興周、徐昭武、陳履長諸居士來晤談。

  叁十日

  持函赴西南運輸處與吳琢之副主任接洽車輛。旋吳副主任親來佛教會與導師晤談。

  十一月一日

  上午與周百朋先生赴西南運輸處訪吳主任,期將車輛之事先爲決定,吳主任開會未遇。午後叁時再往,與周視察交涉,渠雲:“業經辦好函件等,送至王茂如先生處”。遂往晤茂如先生,談甚歡洽,即將函件交我,一爲本團乘車特別證,其次即吳主任兩介紹函。

  二日

  接王芃生先生來電:“密請譯送海子邊佛教會太虛法師道鑒:接仰光曾克念君等來電,以法駕出國闡揚佛乘,中緬雙方經籌備盛大歡迎,囑轉懇敬乞電示行期,以便轉告爲幸!王芃生叩東”。

  今日與塵空兄赴西山華亭寺參觀,適該寺水陸圓滿,觀衆甚多。並遊覽諸名勝,夜留宿寺中。

  叁日

  午餐後返昆明市。晚間、王占祺外交部特派員和蘇慧純居士,合宴餞行。

  四日

  隨導師、定安和尚至先生坡時宅,赴李協和、王茂如、王占祺、華世琦、時亮諸先生午宴。蔬菜出時太太手製,有昆明第一之稱。時先生爲山東濟南人,信佛甚笃,家中設有佛堂,布置精雅,大師有“室雅何須大”及“佛化家庭”之贊詞。

  五日

  今日華僑工業會,昆明工藝社社長譚毅起先生請午餐,席設護國路口冠生園梅廳,同席有蕭松琴先生、李協和先生等。蕭先生爲佛成先生公子,談在暹佛教及華僑情形,並述及日人在暹之種種謬舉。又言暹人以華僑在暹不下二百余萬,如不趁此時將華僑同化,則將來更無機會;當爲本團赴暹作函介紹雲。

  六日

  南京錦綸禮品廠主人汪民之,約導師及我赴公館午餐。汪先生母親爲導師之歸依弟子。該廠所織各種風景片,尤以西湖風景爲特色。本團購置十余幀,以備分贈緬、暹等佛教道場。

  七日

  昆明市黨部派員來見導師,謂中國國民黨駐緬甸總支部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廣金保、陳覺彥先生等,來電詢本團啓程日期,以便發動歡迎。

  九時、譚毅起先生送來蕭松琴先生介紹泰國宣傳局長[口+乃]威力先生函。今日兩次持陳靜濤居士函,赴本市聯泰號交涉兌款事。後與周百朋先生往圓通公園參觀,並至接引殿訪平光和尚。謝俠遜、胡蒙子兩君,以詩贈本團。

  八日

  雲南省佛教會理監事,今晚公宴爲導師等餞行。到有李協和、王茂如、李儀廷、王小徐、陳蔭生、徐昭武先生等二十余人。宴後、導師召集有關佛學院董事及佛教會理事,將佛學院卷宗移交。

  九日

  李子文雜貨號,今日向本團兌港彙五百元。

  蒙藏委員會秘書主任曹纕蘅來訪。

  午後、與百朋、慧純兩君,赴西南運輸處商量赴緬汽車,未得要領而回,接香港陳靜濤居士來電,詢聯記兌款事,及報告慈航、惟幻兩團員護照簽字手續。

  十日

  今日、偕同百朋、蘇慧純兩先生赴滇緬公路局交涉車輛事,定妥本月十四日往下關車。譚伯英局長並允用小汽車送遊大理及沿途招待。

  午、周晉熙校長設宴餞行。晚、本團招待昆明市新聞界,計到有中央日報記者袁業裕、關嵋如,民國日報記者楊秀峰、李濟五、劉君武,雲南日報記者何力誠,朝報記者謝俠遜、屠石鳴,益世報記者李紹铎、楊太空,中央通訊社編輯陳叔同,雲南通訊社記者丁伯駪、劉先策諸先生。席間,導師說明本團此次出國意義,並請新聞界協助。

  十一日

  今日爲舊曆十月朔,有李協和、李印泉、王茂如、王惕叁、劉夢庵諸先生來訪導師。

  昆明市,計有五大報,除益世報外,今日均大題登載本團出發消息。

  李協和、李印泉兩先生,有詩送導師出國。錄如下:協和先生詩題爲“送太虛大師赴西竺”:“廿載聞師法,彌天一道安,今將西竺去,海水吸應幹”。印泉先生詩題爲“送太虛大師南洋宣化”:“宗風揚雪窦,飛钖到南中,定靜無雙地,雲天一嘯空”。

  香港陳靜濤居士來信,報告慈航、惟幻兩團員出國事。蘇慧純居士發電大理轉逢老和尚,報告動身確息。本團亦飛函曾處長與仰光中國會、外交部等,報告一切。

  十二日

  今日收檢行李,除攜帶外,所余均寄存鍾益記。午後、定安和尚等來訪導師,商佛教會事。俊安電器行來會購兌本團港幣兩百元。陳靜濤居士來信,托聯記段紹武設法港彙。晚將本團筆記複寫叁份,除本團留存一份,余二份分寄香港、缙雲保存。

  十叁日

  王惕叁居士寫詩一幀以贈。午後、導師與李協和先生話別。黃斐章、曾慕韓(琦)兩先生,送來和協、印二公送別詩各二絕。導師旋轉訪黃斐章軍長,圍…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