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东瀛采真录▪P4

  ..续本文上一页时,即归安禅。

  次日、慎斋堂主邀为作字,为书四句,冠以慎斋清史云:“慎独知几道自尊,斋心义出孔颜论,清虚悟彻龙泉水,火性融空法界温”。

  十九日,同善慧师、林柱君等参观展览会。会场能容万余人观览,每日团体及个人来观者,恒有十余万人。所陈列之展览品,要唯关于教育、卫生者居多数,意存教导劝诫。二十晚,予始讲演,共讲演两夜,由善慧师通译。台湾信仰善师者多,其说教既为人所乐闻;予所撰演词,又由林柱君等印刷分送,益之以报纸之鼓吹,会场之张扬,听者遂常占满席。而台湾斋友许普树等,台湾教师德融师,日本教师龟田师等,其说教成绩皆良。

  一日、善师得台湾银行吴时英氏一书,内有梁启超等题愧恬先生墨泪诗多篇,盖为其友蔡章慎氏托善师转求予题词者,予依某氏韵作一律。

  一夕、有台台新闻记者某君,及黄君子清、林君峻山过访。

  台中林氏,为台湾第一大望族。所居地日罩雾,近台湾最高之新山。林君纪堂邀予与善师及德融、德林、妙元、德茂等同往其家。纪堂、为前清林刚愍公大公子,兄弟五人,本宅皆在台中,其别宅有在东京等处者。饭后、由纪堂之少君魁梧,陪游其家莱园,花木楼馆,过眼皆迷。

  是夕、三君献堂及该区区长幼春君,集该区士女,请于献堂君家说教。善慧师说毕,予略为说:“佛法之实践,不外大小乘两种道德:小乘道德,即人生道德,所以造成各个人完善粹美之人格,如孔门所云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者是也。大乘道德,即世界道德,因了知万法互为缘起,个人不仅个人,乃法界无量因缘所缘成而无个人相,家庭不仅家庭,国家不仅国家,世界不仅世界,亦皆法界无量因缘所缘成,而无家庭国家世界相,故自他不二,物我无间,孳孳然恒以摄化家人,开导社会,严净国土,使咸进于善,即为自修之福德智慧。然二种道德,实相成而不相悖者。而小乘道德,尤为道德之根本,譬之分子不良,即不能有良团体。故欲修大乘道德,必先以小乘道德为方便也”。是夕相谈者,更有林燕卿君、林梅堂君等。次晨、善师告予:二君烈堂,最热心教育事业,创办台中中学校及高等女学校等。

  午后遂回台中。

  洪君月樵,名繻,别署弃生,台湾之遗老也。尝遣其门人某君以所著寄鹤斋诗脔二集赠予,并有书云:

  “太虚上人禅座慧鉴:仆处荒海,心在中原久矣,而方外名流,尤仆所千里神交者也。闻上人本吾儒一脉,有托而逃,殆亦如明末王翰、万寿祺,感愤沧桑,弃冠带而披缁,一称愿云师,一称万道人者欤?顷稔上人飞锡台中,吐广长舌,现菩提身,说莲花法。仆闻之不觉神往心驰,恨不得皈依玉尘,听生公讲偈耳。爰特寄上近刷小诗二部,聊结香火之缘。昔白香山托诗集如满禅师,仆非欲谬希前贤,特以仆在此间,郁郁不乐,潜夫虽未遂九洲之行,少文终怀五岳之志。他日者表上通台,帕出函关,拟由吴淞口而溯钱塘潮,游明圣湖而谒普陀山,则与上人拈花握笑,将藉此诗为宾介之方。惟望上人携归武林胜地,置诸花木禅房,不效徐陵凉德,沈魏收之书于江中;不作世翼诡行,投信明之诗于水底,则幸甚!此请禅安梵福不一!台中鹿港街洪月樵再膜拜。

  予即答以真常之人生篇一,佛教与吾人之关系篇一,及昧盦诗录一,并告以一集分赠灵泉寺主。数日、乃又以诗脔一集,书一函至,读其书云:

  “太虚法师梵座慧鉴:昨日蒙惠示佛书、禅语二卷、昧盦诗一卷,针芥相投,仆深幸托诗之得人。仆早岁慕楞严、法华二经,因多方求得一览,觉其茫无涯涘,不免望洋兴阻。乃昨偶味上人说法,顿见彼岸有筏,不必让达摩一苇渡江也。昧盦之诗,戛戛生新,无蔬笋气。又视上人志在远公、支公一流,而诗已兼释惠休、释齐己,释皎然一流矣!诗端有镇海方稼孙君四言序,此序亦有钟磬音;此人既为上人知己,亦即文字知己。昨日托上人之诗,既为江上人分去,则不可无一部以赠此君,兹再付上一部,祈勿他赠。台地如有向求者,可嘱来敝乡取也!上海商务印书馆,因见拙作小引及跋,本日亦来征取拙集。仆深喜与艺苑诸公结翰墨因缘,恰与上人结香火因缘同时,颇不寂寞。愿上人飞锡鹿港,作广大教主,则仆益幸甚!另者、易翁实甫,才气亦仆所素仰,公如知其住址,幸乞指示去介。又敝同学蔡君子昭亦工诗,欲乞昧盦诗一卷,幸赐珠玉!此请梵安!台湾鹿港大有口三六八,洪月樵膜拜。

  其诗予初未读,归台北时,始于车中读之,觉其故国之思,流露行间,殆谢皋羽、张苍水之流亚欤!而其自序及跋语,尤瑰丽沉痛。四明诗宿冯君木观其诗,亦云在台湾洵为难得之才。予抵基隆后,尝和其集中感怀二律,作书却寄云:“珠碎南崖,槎浮东海。变入沧桑,注破冬青之引;迸来哀愤,幻成春艳之歌。闻夏声而如在,知汉泽之犹存,爰和鹤唳,用达莺鸣”。

  台中厅参事林烈堂君,一日尝邀予及善慧师等过台中中学校筹备处相叙。君注重社会公益,诸基督教徒时有周旋,因渐倾向耶教,以佛徒少提倡群德、发展群功者。闻予在台中说法,来听数夕,心大欢喜。予告以:“佛教与他教异者,以其至道要德,穷幽体玄,笼有诸学而超出诸书之上。故他教每以近世科学、哲学之发达进步,致教理上根本摧动,几不能自固其壁垒,仅借民群共通行业,辅益社会以存教命。若佛教则人智益进化,而佛之教理益得其证明,故欲佛教之昌明,确乎必先谋人民教育程度之增高。征之在昔,遇儒学昌明之时,佛学亦因之昌明,此非以人道通常之学为初基,而佛教得因之施设其上之证乎!夫然,则君历来所尽心乎提倡教育者,虽谓之间接提倡佛教可也。今台湾佛教中学林,规模未宏,亟须扩充,愿君有以推进之耳”。君极称赞助,殆真所谓有心人者欤!

  台中博爱医院张灥生、张叒生、张清火之同族,亦热心传布佛教事。而张焱生、张吉臣、王敏川、林天爵、林峻山诸君,亦时过谈。天爵、峻山诸君,谓欲在台中建造一精舍,请予居之,以集合诸信佛者以研究佛学;并要予定一名称,作一文以为缘起。予告以今即须回国,他日若有机缘,当期重来。又以其意难却,乃强为命名曰五台精舍,并为序。

  予虽处讲演忙碌之际,每日夜必修禅三四小时,盖十年来未尝一日有间,几如寝与食不可缺之事焉。暇亦与善慧、龟田、德融、妙元、德林、德茂诸师,散步公园。

  一日、同善师,龟田师等至慎斋堂,堂主张清火君之祖母等,议办佛教女子学校;慎斋堂友集会,亦请予为讲说佛法。

  三十日,行佛教讲演会闭会礼,摄影而散。张清火君邀予及善慧师更摄影纪念。予尝至台中寺探望大野师,知予次日将行,晚间前来叙别。

  次晨、林普联以龙华派罗祖之五部著作,及其早暮课诵见赠。

  至车中送予者,有大野、凤洲、张清火、林柱诸君,同行者为善慧师及德融、德林、德茂、妙元。抵台北,于中学林一宿,又承学林及别院诸师祖饯。次日、道痴师等诸教师、德林师等诸学生,均送至开车。抵基隆,善师回灵泉寺摒挡事物。予晚间与德专师同住于庆安宫。

  十二 台中佛教讲演辞

  十三 由基隆发日本神户

  初二日,善慧和尚来基隆,承灵泉寺监院德馨师、庆安宫德专师,许君梓桑、颜君云年、黄君淡梅等惠赆设饯,遂叠魂韵示别。

  三时余登舟,适又是亚米利加丸,亦可谓有船缘矣。舟开时,与云年君等、德融师等一一肃别。舟中面壁观心,静坐数日,两月间法事奔驰,稍为修养。五日晓,抵门司下关,改舟登车。是夕、宿于小郡汤田温泉旅馆之飞鸿楼,幽静雅洁,颇修禅定。

  七日午前达三尻驿,善慧学监导往曹洞宗第四中学林,林长佐川玄彝公出;教头水上兴基,学监横山雪洲,引之参观全校。校舍依隐山林,前有净土宗某某古寺,俱占形势。有教室七,学生寝室十余,五级、约三百人。教师及校职室又仪器室、理化室等,颇称完备。另有礼场一,乃早暮拜佛或开讲演用者,惟予已不能忆其详矣。临行,赠予学林一览一册而别。

  午后微雪,车中风景殊好。是晚、至广岛县宫岛郡,有严岛神社,为日本三大名胜之一,善师邀予欲一观之,乃宿于严岛之龟福馆。次晓时有阴雨,遂不果往,其地避暑,则真绝佳之境也。

  八日晚,抵冈山县,闻有后乐园,为日本三大公园之一,乃冒晓风踏冰霜游之。内有禁屋,闻明治皇曾驻此七日。园中多鹤,草木皆贞青葆翠,入冬不凋。车过金神玉岛,善上人纪以诗。

  九日午后抵神户,由善师偕访庄君樱痴于华商会馆,即寓庄君家。

  十四 神户之雅叙

  庄樱痴君,名玉波,由福建而台湾,又全眷迁居神户,经商已二十余年矣。乐善好施,而酷爱风雅。予与善师既至其家,即电邀诗友黄鸿汀君来叙。黄君名家宾,闽人,读书而隐于商,常往返日本及南洋之间。既至,出所作偕庄公登摩耶山八绝见示,内纪庄君于摩耶山修筑一路,行者感之。庄君之深心,则尤在令人无世道不平之叹也。时天气严冷,予既未备冬衣,善师尤畏寒,遂决意草草一游,便行回国,而欲于次日即赴西京,庄君坚留再盘桓一日。次晨、并邀前台湾新闻记者谢君石秋相会。

  午后、由庄君、黄君导予及善师游森木山祥福寺,寺后有塔,隐现松柏间。左侧为天门山,前望为大仓山。转至二君友人某某之小趣园,园甚幽秀,内有岩洞,标名鬼谷,森寒有阴气。茗坐移时,游于诹访之神户公园,登金星台,则神户全景皆在望中矣。时已临暮,遂偕归习静。

  十五 京都寺院之参谒

  次日、同善慧学监发京都,庄君送至车中而别。至京都,寓于曹洞宗法衣商店,由商主丹波屋茂三郎导谒西本愿寺。闻西本愿寺曾遭焚如,现为十年间新造者。凡门楼一,大殿二,左殿较大,内无像设,仅见殿额大书见真二字,殆即其开祖见真殿也。右殿则供阿弥陀佛,不立释迦文佛;且见真之殿,犹大于…

《东瀛采真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寰游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