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问经白话
失译
凡夫白话译
“舍利弗问经”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代替未来世的僧众,请问佛陀持戒之事。以免后世不守戒律之出家众,乱解释戒律,坏乱佛法。
舍利弗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罗阅只音乐树下。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名闻十方结尽解脱。八部鬼神等愿闻法要。
舍利弗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佛是法王。随众生欲散说法教。令诸天人恭敬奉持。或闻传闻。或行不行。云何名行法者。云何名不行法者。
佛言。善哉善哉。汝能为诸众生。作如是问谛听谛听。吾为汝说。夫行法者。有闻而持。有传闻而持。皆名曰僧。
如宝事比丘。闻佛所说诸行无常。即观生灭断诸有漏。真吾弟子是行法者。
其传闻者。如观身比丘闻汝说。迦留陀夷说。饮酒者开放逸门。于行道者作大留难。即入无诤三昧。得见道断集。
行我法者不行非法。行非法者是名不行是非法人。非吾弟子。入邪见稠林。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世尊。为诸比丘所说戒律。或开或闭。如为忽起长者设供。断诸比丘不听朝食。如为社人请。复听食饭茇鱼肉。如为频富村人请。复不听食饭但食薄粥。如为频婆娑罗王请。复听饱食饭食。如为阐陀师利请。复听多家数数食。皆不得饱。诸如此语。后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云何奉持。
佛言。如我言者。是名随时。在此时中应行此语。在彼时中应行彼语。以利行故皆应奉持。
我寻泥洹。大迦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
迦叶传付阿难。阿难复付末田地。末田地复付舍那婆私。舍那婆私传付优波笈多。
优婆笈多后。有孔雀输柯王。世弘经律。其孙名曰弗沙蜜多罗。嗣正王位顾问群臣。云何令我名事不灭。
时有臣言。唯有二事。何等为二。犹如先王造八万四千塔。舍倾国物供养三宝。此其一也。若其不尔。便应反之。毁塔灭法。残害息心四众。此其二也。名虽好恶俱不朽也。
王曰。我无威德以及先王。当建次业以成名行。
即御四兵攻鸡雀寺。寺有二石师子。哮吼动地王大惊怖退走入城。
人民看者嗟泣盈路。王益忿怒。自不敢入驱逼兵将乍行死害。督令勤与。
呼摄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出家出家尼一切集会。
问曰。坏塔好不。坏房好不。佥曰。愿皆勿坏。如不得已。坏房可耳。
王大忿厉曰。云何不可。因遂害之无问少长。血流成川。坏诸寺塔八百余所。诸清信士。举声号叫悲哭懊恼。王取囚系加其鞭罚。
五百罗汉登南山获免。山谷隐险军甲不能至。故王恐不洗赏慕诸国。若得一首即偿金钱三千。
君徒钵叹阿罗汉。及佛所嘱累流通人。化作无量人。捉无量比丘比丘尼头。处处受金王诸库藏一切空竭。王益忿怒。君徒钵叹现身入灭尽定。王自加害。定力所持初无伤损。
次烧经台。火始就然飙炎及经。弥勒菩萨以神通力。接我经律上兜率天。次至牙齿塔。塔神曰。有虫行神。先索我女。我薄不与。今誓令护法。以女与之使至心伏。虫行神喜。手捧大山用以压王及四兵众一时皆死。王家子孙于斯都尽。
其后有王。性甚良善。弥勒菩萨化作三百童子。下于人间以求佛道。从五百罗汉咨受法教。国土男女复共出家。如是比丘比丘尼还复滋繁。罗汉上天。接取经律还于人间。
时有比丘名曰总闻。咨诸罗汉及与国王。分我经律多立台馆。为求学来难。
时有一长老比丘。好于名闻亟立诤论。抄治我律开张增广。迦叶所结名曰大众律。外采综所遗诳诸始学。别为群党互言是非。
时有比丘。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黑白筹。宣令众曰。若乐旧律可取黑筹。若乐新律可取白筹。时取黑者乃有万数。时取白者只有百数。
王以皆为佛说。好乐不同不得共处。学旧者多从以为名为摩诃僧祇也。学新者少而是上座。从上座为名。为他俾罗也。
他俾罗部。我去世时三百年中。因于诤故。复起萨婆多部及犊子部。
于犊子部。复生昙摩尉多别迦部。跋陀罗耶尼部。沙摩帝部。沙那利迦部。
其萨婆多部。复生弥沙塞部。目揵罗优婆提舍。起昙无屈多迦部。苏婆利师部。
他俾罗部。复生迦叶维部。修多兰婆提那部。
四百年中。更生僧伽兰提迦部。摩诃僧祇部。
我灭度时二百年中。因于异论生。起鞞婆诃罗部。卢迦尉多罗部。拘拘罗部。婆收娄多柯部。钵蜡若帝婆耶那部。
三百年中。因诸异学。于此五部。复生摩诃提婆部。质多罗部。末多利部。
如是众多久后流传。若是若非。唯余五部各举所长。名其服色。摩诃僧祇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著黄衣。昙无屈多迦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发殊胜。应著赤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法化。应著皂衣迦叶维部。精勤勇猛摄护众生。应著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著青衣。
是故罗旬喻比丘分卫。不能得食。后以五种律衣更互而著。便大得食。何以故。是其前世执性多悭。见沙门来急闭门户云。大人不在。见他布施欢喜摄念。发心愿作沙门。是故今身虽得出家穷弊如此。我法出家。纯服弊帛及死人衣。因罗旬踰故。受种种衣也。
舍利弗言。如来正法。云何少时分散如是。既失本味云何奉持。
佛言。摩诃僧祇其味纯正。其余部中如被添甘露。诸天饮之。但饮甘露弃于水去。人间饮之水露俱进。或时消疾或时结病。其读诵者亦复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舍。诸愚痴人不能分别。
舍利弗言。如来先云。若寒国土。听诸比丘身著俗服及覆头首。迦那比丘行大林聚落。值天大寒鸟兽死尽。村人与其俗衣。世尊令其忏悔何耶。
佛言。听著染色置在衣里耳。
舍利弗言。云何世尊常言。诸比丘不得以钵布地。当擎以净物。若无净物。当以草叶木叶。君输柯比丘。与其眷属受日难王请。行净板擎钵。云何世尊。而骂之言。是恶魔行非行法者。
我言以清净物不受染。若净无者。乃用草木之叶。一用即弃。不得用木皮木肉。以其体中本有胶故。若胶若漆。以受尘故若已枯燥。本是有故。湿热更流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听诸比丘受施主请食及僧家常食。云何兰若提比丘。受无畏长者。请食如来骂云。是土木人。不应食人食也。
佛言。以破坏威仪行食之。时但以眼视不以手受。外道梵志尚知受取。况我弟子而不受食。何况于食。一切诸物不得不受。唯除生宝及施女人。若作法者。犹应授与体上之衣。若贮金器受则别施。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世尊。说遮道法不得饮酒。如葶苈子。是名破戒开放逸门。云何迦兰陀竹园精舍。有一比丘疾病。经年危笃将死。时优波离问言。汝须何药。我为汝觅。天上人间乃至十方。是所应用我皆为取。
答曰。我所须药是违毗尼故。我不觅以至于此。宁尽身命无容犯律。优波离言。汝药是何。答曰。师言须酒五升。
优波离曰。若为病开如来所许。为乞得酒。服已消差。差已怀惭。犹谓犯律。往至佛所殷勤悔过。佛为说法。闻已欢喜得罗汉道。
佛言。酒有多失开放逸门。饮如葶苈子。犯罪已积。若消病若非先所断。
舍利弗又白佛言。云何如来常言。不得杀众生乃至蚁子。而以腊月八日。于舍卫国长水河边。与输丽外道捔术。先逼以神通力令堕负处。其生惭羞投水自尽。眼视沉没而不拯救。不亦杀乎。方复告众言。输丽持此恶法惑乱众生。前世善熟灭此恶身转生善见不亦快乎。我诸弟子。当于此日设清净浴洗。浣身垢念除倒见身。若清净心亦清净。似结使人无有慈悲。
佛言。大智。汝能为诸未通达者。问斯诚要。输丽外道。于无量世中积习邪见。誓障正法。往昔灯明佛时。我行菩萨道。遇一村落。人多疠病。死者纵横。我采众药随宜救济皆得除愈。
其中一人名曰不戴。是梵志学自负多能。不肯信服。临欲终时方复求我。我语之云。汝先可治与药不取。今将气尽方复有求。如汝即时非药能治。
不戴曰。我今不能复判优劣。愿未来世共决胜负。我若负者当杀身。求生为汝弟子。汝若不如为我走使。
时我报云。善哉善哉。故今生此土与我相值。临终善熟共契所会。发言失据耻其眷属。投水自害。身虽死亡。心发善故。生我法中。有胜进故我不救也。
舍利弗言。云何于训戒中。令弟子偏袒右肩。又为迦叶村人说城喻经云。我诸弟子当正被袈裟。俱覆两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齐平现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现胸臆。于此二言云何奉持。
佛言。修供养时。应须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云何修供养。如见佛时问讯师僧时。应随事相。若拂床。若扫地。若卷衣裳。若周正荐席。若泥地作华。若揵高足下。若洒若移种种供养。云何作福田时国王请食。入里乞食。坐禅诵经巡行树下。人见端严有可观也。
舍利弗复白佛言。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缘生于恶道。而常闻正法。
佛言。以二种业。一以恶故生于恶道。二以善故多受快乐。
又问。善恶二异可得同耶。
佛言。亦可得耳。是以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
天神者。其之先身。以车舆舍宅饮食。供养三宝父母贤胜之人。犹怀悭俭谄嫉妒者故。受天神身。如普光净胜天神等。
虚空龙神者。修建德本。广行檀波罗蜜。不依正念。急性好嗔故。受人非人身。如摩尼光龙王等。
夜叉神者。好大布施。或先损害。后加饶益。随功胜负。故在天上空中地下。
乾闼婆者。前生亦少嗔恚。常好布施。以青莲自严。作众伎乐。今为此神。常为诸天奏诸伎乐。
阿修罗神者。志强。不随善友所作净福。好逐幻伪之人。作诸邪福。傍于邪师。甚好布施。又乐观…
《舍利弗问经白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