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时候感到十分的害怕,立即就折返家中。回到家之后,就教诫他的儿子说:“你们读书做官,千万别担任审判案件论人罪刑的职务啊!我担任法官,因为清廉谨慎畏惧,所以常常因循依照往例来判决,以至冤枉杀死了那么多人,我今天就是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啊!”没多久,李龟正就死了。
【再析】
像李龟正这样清廉谨慎畏惧的法官,都会误判而杀错了人;那么那些不清廉、不谨慎、不畏惧的法官,看到李龟正的下场,不知道会不会有警惕之心啊!
杀人取财。
【解释】
故意把人杀害,以夺取他的钱财。
【分析】
把人杀死以夺取死者的钱财,这种的恶行,不一定全都是强盗才会做的;例如贪官污吏,为了贪取非分之财,就用刑罚的手段,将嫌犯杀死在监狱中;豪门巨富贪财无厌,欠他们钱的人,纵然是到了颠沛流离的困境,这些豪门巨富,仍然是昧著良心,逼迫他们限期还钱,而且还加重利息;心狠手辣的人,为了贪取钱财,竟然乘人之危夺取钱财,根本就不理会别人的死活;庸医为了贪财,枉顾病人的性命,乘人病情危急的时候,榨取病患的医疗费用;这些人都是因为贪财而起了杀人的动机,做出了杀人的行为啊!然而这些杀人取财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被厉鬼索命而死的;而他们所夺取来的钱财,到最后也都化为乌有了啊!
故事一:
长江沿岸有一个船户名叫龚撰,乘著江上起大风的时候,把一位富商推下水淹死;然后再夺取富商遗留在船上的钱财,龚撰因此摇身一变成为富翁,在维扬定居下来;不久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以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视父亲为仇人,龚撰因此感到非常的忿怒,就到庙里叩问乩仙,乩仙说:“庚子八月西风恶,扬子江中波浪作;二十年前一念差,贵君试把心头摸!”龚撰听了大吃一惊,知道二十年前,那位被自己在扬子江上推挤下水淹死的富商,已经投生做了他的儿子,来向他报仇了啊!于是龚撰吓得弃家而去,最后落得不得好死。
【再析】
由此可知,凡是谋得而来的钱财,自己决定不能够安心的享用,仍然会被所谋害的怨家占有;而自己所得到的下场,则是落得二十年来,都过著提心吊胆的日子,最后也不得善终。而且阴间的判官,尚且还没有向自己算这笔帐;若是到了阴间算帐的时候,那种的痛苦就更加不堪闻问了啊!
故事二:
从前有一位在衙门当差的衙役,有一天清晨,他很早就出了门;当他走过荒郊野外的时候,被一位身上带著财物的出外人看见了;这位出外人看到衙役带著兵器走过来,怕他会对自己心怀不轨,就立刻藏身在草丛里面;这时候衙役也搞不清楚,只听到草丛里面有稀稀疏疏的声音,又没看见附近有人,恐怕是老虎和豹藏在草丛里面;因此就用长枪向草丛里面乱刺,结果刺中了这位出外人,拖出草丛一看,人已经死了,衙役这时才知道自己误杀了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就取下了出外人身上所带的财物;并且把尸体丢弃在草丛里面,这件事没有被人发现;衙役因此而变得富有,妻子也生下了一个女儿。有一天,衙役在门口,忽然看见被他误刺而死的出外人,他立即把门关起来,躲在门后偷看,出外人竟然走进了对门邻居皮匠的家中;不久之后,皮匠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衙役知道其中的因缘,就对皮匠非常好,并且很照顾疼爱皮匠的儿子;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后,就准备把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皮匠非常的欢喜,就要求儿子要好好的孝顺衙役,就如同孝顺自己的父亲一样。有一次正逢到夏天,天气很热,衙役喝醉了酒,就睡在床上;身上的汗不断的冒出来,皮匠的儿子在旁边侍候,就用刀轻轻的把衙役身上的汗刮掉;衙役因为喝醉了,糊里糊涂,感觉有东西在他身上动来动去,就用手去拍打,于是刀一偏,就插入了衙役的肚子里面;这时候衙役还没死,于是便呼唤家人,说出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并且立即把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家产也都还给了皮匠的儿子。
倾人取位。
【解释】
陷害别人,以夺取他人的官位。
【分析】
世间的一官一职,虽然都有定命;但是做部属的,只要肯努力断恶修善,就有机会升官,升到非常显赫的地位。平常人只要多做善事,也有机会得到官禄;若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就不择手段陷害他人,以夺取他人的官位;然而因果循环,天理昭彰,陷害他人的人,最后还是会被别人陷害的;夺取别人官位的人,最后自己的官位,也会被别人夺走;而且报应之快,几乎马上就可以看得到啊!
故事:
宋朝的大臣弥德超,看见枢密曹彬的功勋声望日益隆重;因此就向皇上诬告曹彬密谋不轨,想要造反;皇帝因而听信弥德超的谗言,于是就罢免了曹彬的官职,而起用弥德超担任枢密的重要职务。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没有多久,宰相赵普竭尽所能的为曹彬辩解洗刷冤情;皇帝终于恍然大悟,就把弥德超流窜到很远的地方,对待曹彬一如以往一样的礼遇。看到这个故事,则陷害别人就是陷害自己的道理,岂不是更加的明确吗?然而这种的害处,还算是小的呢!至于唐朝李林甫当宰相的时候,反覆的倾陷别人,以巩固自己的位子;当时边疆的元帅,都是由朝廷的名臣担任;功劳卓著的就可以入朝拜相,李林甫想要阻塞这条拜相之路,就向皇帝进言说:“文臣的胆子小,不敢抵挡外敌武力的入侵;若是起用胡人来担任元帅这个职务,胡人就一定能够拼死命的保护大唐江山了。”皇帝因误信而采纳了李林甫的建议;因而导致了以后安禄山造反而天下大乱。这就是为了要保住自己爵位自私的念头,而使得天下苍生受害的例子;最后李林甫被朝廷判了私通判逆的罪名,死了之后还被剖开棺材斩断尸首,这原非是他所犯的罪啊!然而他陷害贤人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而重用了安禄山;所以朝廷就用叛逆的罪名,加到他的头上,这岂不是皇天在冥冥中默默定下的公案啊!唉,食君之禄,做臣子的应当报效君王国家才对,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嘉言】
从前人说:“既然是委身事奉君王,那么这个身体,就应当不再是自己的了;所以应该要念念都为君王国家,怎么可以再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呢?这样的臣子,怎么会不忠于国家呢?”古人所说的这些话,的确可以做为前面这些人的金玉良言啊!
诛降戮服。
【解释】
贼寇若是已经投诚降服,反而把他们杀死,最是大大的违逆天理。
【分析】
用兵打仗是凶事,战事实在太危险,圣人不得已才用兵;所以古时候因为战争而杀死了许多的敌人,则会替他们感到悲哀,可怜他们战死沙场;战胜的一方,并且会为战死者举行丧礼;至于投降归顺的敌人,更是应该要怜悯安抚劝谕他们;若是已经投降顺服的敌人,而又把他们给杀掉,这种的居心,实在是太残忍了,所造下的恶业,也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将来遭到的灾祸,没有比这个还要大啊!
明朝的颜茂猷先生说:“慈悲心重的人,不能够带兵打仗做将军啊!难道说当了将军,就是死路一条了吗?其实并非如此,将军若是能够救百姓、平暴乱、使国家安定,则做将军就有了生路可走;所以因为挽救苍生,不得已才用杀戮,则功劳没有比将军还要大的了,为什么呢?因为牺牲少数人而能救活千万的生命,这和寻常的行善相比,固然是有所不同;若是为了要成就自己的功名,就以屠杀的手段来杀害众生,则罪过也就没有比将军还要大的了!为什么呢?因为打败仗则多杀自己的部属,打胜仗则多杀敌人的军队;若是军纪不严,则会滥杀无辜的百姓,这些都是主将的责任啊!所以派遣将军不可不谨慎;而将军派遣属下,尤其更是不可以不谨慎小心啊!古人说:“三代都做将军,是道家所忌讳的啊!”然而使用杀戮的手段来阻止杀戮,也是必然会有的事情,但是可以放心的使用吗?所以在遣将运用时,则必须遵守下面三点不可以的原则;第一、怕会无事生事,牺牲了百万将士的生命,而博取个人的挂印封侯。第二、怕会以暴易暴,冒杀了百姓平民,为了争功而砍下更多的人头。第三、怕会双方军队艰苦的激战,彼此都杀害许多对方的将士。亲身担任此项作战任务的人就会说道:“杀人由己,这样可以达到立威的目的啊!”又会说道:“杀人由人,听任他们冒杀劫掠,虚张声势,而我就可以拿来做为自己的战功啊!”要知道为将之道,最重要在于严格的禁止军队杀戮;而严格的治军,则士兵就不会受害,而能够所向有功,这就是以生道而行杀戮的道理啊!”
故事:
汉朝的大将李广,武功高强善于射箭,匈奴人对李广非常的畏惧,李广因而就被称做飞将军。唐朝的大诗人王昌龄,写了一首出塞的诗,称赞李广的英勇说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然而李广的官运却不好,他的战功虽然彪炳,但是始终都不能够封侯;李广曾经对相士王朔说:“我李广自少年从军以来,每次和匈奴作战时,没有不抢先在前,拼命的杀敌立功;汉兵追击匈奴的时候,我也每次都参与;然而比我晚从军的后辈,都已经封侯了;而惟独我却不能封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啊!”王朔说:“将军请您仔细的想想,在您的一生中,有没有做过使您感到遗恨的事情呢?”李广回答说:“我曾经杀死已经投降的胡人八百人,事后我也感到非常的后悔遗恨啊!”王朔说:“灾祸莫大于杀死已经投降的敌人,这就是您所以不能够封侯的原因啊!”后来李广出征匈奴,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李广因此而自杀身亡;他的孙子李陵也做了将军,在一次战役中,被匈奴俘虏而投降了匈奴;李陵的家族,因此就被汉朝的天子下诏满门抄斩。
贬正排贤。
【解释】
贬谪正直的官吏,到边远的地方;排挤贤良的同僚,使他失去官位。
【分析】
正人君子,贤良之士,都是国家的栋梁,所以应当要重用他们,这样朝廷中才能人才济济,国内国外也都会知道而有所畏惧警惕;若是因…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