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P20

  ..续本文上一页时主张。“佛教僧伽过渡之大学办法”,不办小中学而专办大学(与前年理想中之佛学院完全组织相反);不收俗众而重戒律;不分宗派以免偏注(与僧伽制度论异)。

  按:自传谓:“已有世界佛学苑的提议”。考海六、十摄影,为“中华佛教大学”;“敬告亚洲佛教徒”,为“世界佛化大学”。世界佛学苑之名,始于寰游归来。大师回沪,参加东亚佛教大会之中华代表团,全团二十六人,有道阶、持松、弘伞、曼殊揭谛、王一亭、胡瑞霖、韩德清、徐森玉、杨鹤庆、张宗载、宁达蕴、刘仁宣等;满智为侍录(自传十九)。当晚,团员赴日本俱乐部,应留沪日侨之欢迎(海六、十二“东亚佛教大会专刊”)。按:代表团于十月二十七日动身,十一月二十一日回国。自传谓:“(旧)十月中旬齐集上海动身”;“返上海时已十一月中旬”;“十四年冬杪日本游毕”,均误。二十七日,大师等全团放洋赴日。翌日,组成中华佛教代表团,道老、大师、王一亭、胡瑞霖,被推为团长(专刊)。大师以任团长故,各处致辞演讲,十九由大师任之(自传十九)。

  二十九日,大师等一行抵神户。日本总招待水野梅晓、大西良庆等来迎。出席神户佛教联合会欢迎会,大师致答词(自传十九;专刊)。三十日午,车抵东京。日本佛教联合会主事洼川,及佐伯定胤、木村泰贤等来迎,欢迎者不下万人。同赴芝公园增上寺安住(自传十九;专刊)。十一月一日,东亚佛教大会,于增上寺大殿行开会式。午后,赴少女少年团之欢迎会(自传十九;专刊)。下午,开教义研究会,大师宣读论文──“阿陀那识论”(论下注)。晚,赴帝国俱乐部,出席日本关系中国之五团体欢迎会(专刊)。二日,大师出席教义研究会。鉴于日本佛教之俗化,主宣传佛教之根本方法,在乎“僧格之养成”。其说得日本律宗管长同情,其后特来访晤(自传十九;专刊)。三日下午,大会行闭会式,大师演说(专刊)。按:自传以大会为七日,误。

  四日,中华佛教代表团,由水野梅晓等陪导,出发各处参观。是日,游日光(专刊)。五日,上午,参观帝国大学。大师于帝大青年会,讲“人生问题之解决”;列举不同之解决,而归宗于“正觉人生之解决”。续参观帝国博物馆;往赴日本文部大臣之盛宴。午后,超荐前年震灾之亡者。晚,应府市联合会之招待(自传十九;专刊)。六日,参访奈川鹤见町总持寺──曹洞宗本山;及日莲宗本山,立正大学。大师于立正大学,“赞扬法华之殊胜”(专刊)。七日,全团别东京,向名古屋进行。过静冈,有盛大之佛徒欢迎会。抵名古屋,出席市政公会所开欢迎演讲会,大师讲“佛教与吾人之现在及未来”。晚,宿日暹寺(专刊)。八日,向福井县出发,晚宿曹洞宗本山永平寺(专刊)。大师“永平寺即景”诗:“东亚有高会,红叶正深秋。尘海佛光普,关山客梦悠。久怀永平寺,来作釆真游。一笑忘言说,风徽仰古猷”。九日,抵京都,欢迎者万人。晚宿南禅寺(专刊)。十日,至奈良,参观正仓院、东大寺、法隆寺;回宿南禅寺(专刊)。十一日,参观大谷大学,大师发表“传教西洋之提议”。继参观市政公所,应欢迎之茶会。大师讲“中日佛法之异点”。晚宿南禅寺(专刊)。十二日,参观东西本愿寺。继至龙谷大学,大师讲“净土之要义”。次参观妙心寺,回南禅寺(专刊)。十三日,参观石山寺。去阪本港,晚宿延历寺(专刊)。十四日,去日吉,参观三井寺。参礼黄檗山临济大学,大师讲“临济四宾主”。次去木幡,参礼王寺;宿信贵山(专刊)。十五日,至奈良,重游东大寺。往参观兴福寺,大师于欢迎会中,讲“从奈良说到佛法之本源”。回南禅寺宿(专刊)。

  十六日,参礼知恩院、建仁寺、清水寺。参观博物馆已,往瞻礼三十三间堂。回南禅寺。南禅寺为天台一山国师来日开山,中华佛教代表团,特为致祭;大师撰疏(专刊;文)。十七日,全团赴高野山,晚宿龙光院(专刊)。十八日,参礼奥之院,赴金岗峰寺茶会。次出席高野山大学讲演会。金山穆韶讲“弘法大师之密教观”,语中涉及大师之密教评论;大师乃出以温和之应战,讲“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专刊;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附志”)。十九日,至大阪,游观天王寺。出席各新闻社之欢迎。晚宿难波别院(专刊)。二十日,回抵神户。赴华侨讲学会之午餐;大师讲“菩萨行先从人道做起”。次在中华会馆,出席中日联合欢迎会,大师致谢辞(专刊)。此行大会三日,游观参访十七日,大师领导团员,克成使命。水野梅野(仰止生)撰“民国佛教界之盟主太虚法师”,以表示其观感(支那时报)。略云:“肩挑民国佛教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之英灵汉,我太虚法师,与记者相识,不过十有余年。……为中华民国佛教代表团团长,偕二十余缁素共来赴会,造日华两国佛教史上未曾有之记录!……法师欲依佛教主义之宣传,令欧美人改造对世界之基础观念;于谋世界人类之和平与福祉之大抱负下,不以其劳为劳,诚精力绝人之勇者也!……日本佛教徒于法师,得一新同事,及将来发挥东方文化于世界之好伴侣。……希两国佛教徒,皆以法师为中心,互取其长而补其短,以期佛教之宣扬于世界!幸法师自重,以全此大任为祷”!藤井草宣于奉公杂志之介绍,亦谓:“法师年龄,闻仅三十有七,实令人抱一非常之感”!大师赴会期中,日本之名教授,如南条文雄,井上圆了,村上专精,大内青峦,高楠顺次郎,铃木大拙,渡边海旭,常盘大定,木村泰贤,金山穆韶等

  ,并来访谈(自传十九)。而德驻日大使索尔夫,帝大教授(德人)毗支莫莎,并特约大师晤谈。得值参事卜尔熙(后任驻华公使),愿为介绍柏林友人,欢迎大师去德讲学,为大师西游一助缘(自传十九;寰游记一)。二十一日,大师与刘仁宣等离日返国(道老及宁达蕴、张宗载去台湾,转厦门)(自传二十;专刊)。临行,代表团发表“留别日本诸佛教同袍文”,大师作:“盖闻心不孤起,托事现行;教不虚张,因事施设。以欧美偏霸之动,遂孔释中和之探;启西方之哲人,慕东化乎儒佛。又闻大火燎原,发星火于片石;洪流沃野,出岷源之滥觞。由去夏庐阜椎轮,来今日蓬瀛大辂。空成规乎既往,旷进化乎将来!“于是增上净缘,开唯一无二高会;观音浅草,留历劫不坏金身。缁素俱集,商研究宣传于法义;士女交参,议教育社会之事业。应后藤主爵茗谈,为帝大学生演说。活泼少年,欢呼雷震;庄严古佛,宴坐花飞。四座之众咸倾,三日之功既毕。“总持访洞上高禅,本门立日莲正法。植物园张文部之宴,被服厂叩灾骨之钟。由是名古屋宿觉王山,焕然新制;福井县参永平寺,卓尔古风!见皆堪学,十年胜过读书;迎即有辞,一路欢声入洛!“南禅创于一山,东化纽乎两国。探古正仓,隆性相之大法;博物帝馆,谒东西之本愿。两谷学府,灿梵藏缅暹之文;一心妙明,超名句言思之表。湖泛琵琶,经延厝而黄檗,山游贵信,赏深秋以丹枫。再会奈良之群麋,综搅京都之诸胜。“高野为秘密之玄都,辉腾觉海,大阪蔚工商之大国,寺丽天王。吞佛刹于毛孔,隐显无方;历神仙之乐邦,出入以户。一语半言,心光互映;千珍百品,纪念无穷。“喜马拉兮高何极!太平洋兮深莫测!森罗万有兮昭一心,华夏扶桑兮融大日。赋同袍兮天地宽,转*轮兮欧美入。话别情兮聊赠言,申谢忱兮欲奚说”!大师回沪。二十五日,应国民大学章炳麟、殷芝麟约。往讲“能知之地位上之所知诸法”(章炳鳞“致太虚法师书”)。大师再去苏州,为少数人作楞伽经之研究(自传十九;人物志忆十二;追悼张仲仁熊秉三两先生;海六、十“事纪”)。“大乘入楞伽经释”约此时作;发端而未竟其绪。大师初拟“十月二十三日”接收北寺,为佛教大学校基,嘱大醒往为管理(大醒为编者说)。然以债务繁重,中止进行(自传二十)。是冬明春,大师常往来于上海苏州之间(自造)。按:楞伽经之研究,自传与志忆,未明言为第二次来事。依时事,知有楞伽学社,定于仁王经毕讲开讲。仁王讲毕,大师即去日,推知必系此时所讲。大师日本归来,撰“由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造成人世和乐国”,载诸东方杂志(论建立国际合众国)。其理想为:

  “一业一业皆成为一种一种之国际组织;而由此一业之国际组织的团体,以自治理其一业所关系之大事。换言之,教育界即于全人类之世界上自成为一教育国,宗教界即于全人类之世界上成为一宗教国,……而此一一国(即一一成为国际组织的国体)皆交互周遍于全人类世界,无人种、民族、国籍、领土之区别。譬如一室多灯,光光相网然。则世人不难由此进一步为总组织之统一,而造成一平洽丰乐之世界国”。本论目的,著重于“佛教徒当首先进行佛教的国际组织”,此则僧伽应负其责。一则,当修养成职志一致之僧格(即“僧格之养成”),评“今世耽妻室、甘肉食而号为僧者,应知其实非僧也”。二则,当统率信徒组成有秩序之国际团体尽力于弘法利人。大师建僧而不满日本式、蒙藏式,实为一根本观点。是月二十一日,大勇率众至康定,为藏方所拒,留康修学(大刚“致克全书”)。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乙丑──丙寅),大师三十八岁。

  一月二十一日,大师在上海,参加居士林之释迦成道纪念会(海七、二“时事”)。武汉佛教同人,推大智来苏专迓,大师偕与抵汉口,讲经授皈依而回。过武院,为学生讲“能知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善长记(自传二十;佛教会“上太虚法师书”)。二月七日(“二十五”),大师应苏州自造寺(佛学会)寺主本醒约,往寺略作开示,象贤记(海七、二“时事”;海七、三“图像”)。大师至浙西硖ㄨ,修弥勒七过旧年。十三日,丙寅元旦,大师撰“居家士女学佛之程序”。比来之学佛者:“或盲从他人以附和,自无心中…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