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P23

  ..续本文上一页大同”,孙中山之“天下为公”,而目标则仍在佛教:“宗教修养,即大同的道德教育之纲骨”。“修养之究竟,莫过于圆成正觉,普济群生”。是年夏,谢慧坚(铸陈)编成“太虚法师文钞”。初集凡三编:雅言,世论,佛学;交中华书局印行(无言“太虚法师文钞初集跋”)。

  大师约晤胞妹于上海敬心寺。时止安将往厦门,于敬心寺亲见之(止安为编者说)。考自传原稿,于生母病卒下,有“母亲遗在李家的三个弟妹,也更无消息。在民国十六年,偶过长安,闻一熟人谈及”。书至此,即勾去之。大师必从是得弟妹消息,故一度约晤。七月大师至杭州灵隐寺休夏,得住持慧明、监院玉皇之厚遇(自传二十一)。时欧阳竟无发表“论作师”一文,主在家得为出家者之师,得受出家者之礼拜。大师不以为然,作“与竟无居士论作师”,决言住持佛法为出家者之责。结论云:“于秽土中,七众律仪,大小共遵。非别出家在家即为小乘,而大乘无出家在家之分宜也。于此七众律仪,不惟住某众不守某众戒条为毁犯,其住某众不安某众之分,如以近事凌躐比丘,尤为毁坏七众全部律仪,亦即为毁一切菩萨律仪。故具大悲方便而护法护有情者,此宜知慎”!大师编“佛法救世主义”,亦名“净化主义”,十九为剪裁旧作缀辑而成。论以“心的净化”(立志、修行、成德),“器的净化”,“众的净化”为次。时大师休夏灵隐,“静居观物变,浑欲入山深”(诗存),态度颇为消极。潮音编者云(海八、八“图”):“友人造访归来言:法师近似抱有消极之观念。尝曰:今佛法既衰,僧亦不振,外摧内腐,其何以自存哉!余虽力竭声撕,其奈如聋若哑之僧徒何”!

  七月十五日,武汉政府反*。八月十二日,蒋中正辞职下野。夏秋间浙江省府有逐僧之议。上海程雪楼、施省之、王一亭等,组佛教维持会,向当局呼吁(追念王一亭长者)。时弘一在杭,致书有关当局,推荐由大师与弘伞出为整理(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九月,蒋中正电邀大师游奉化雪宝寺(黄膺白时称道大师于蒋氏之前,因有此约)。大师抵雪窦,与蒋氏长谈竟日。因相偕(及吴礼卿,张文白)游千丈岩。翌日(十日),“中秋”,大师寓溪口文昌阁。相与赏月,为蒋氏夫妇(经国之母),及张吴等略说心经大意(自传二十二;诗存)。大师即景赋诗,有“千古相知有明月,一生难忘是中秋”句。国民政府下之佛教,得以从狂风暴雨中复归安定,得以泄沓混日,确与此夜此人有关。大师和玉皇赠蒋归隐诗以赠(诗存):“党国安危系,青山未是归。出曾惊鬼侮,退岂贻人讥!此日藏云豹,他年缚海豨。大雄能大忍,莫使素心违”!十一日,大师返甬,致函申谢,并告以赴欧美游化之意。蒋氏因嘱陈果夫,以三千元为助(自传二十二;寰游记)。二十七日(“九月二日”),大师于厦门主持闽院秋季开学礼。时常惺以王竹村邀,先于暑期离闽,赴滇弘法;教务由蕙庭主持,会觉、满智为教师(自传二十一;常惺法师塔铭并序;海八、十“佛化新闻”)。大师留厦期间,于闽院讲“救僧运动”,谈玄记。大师极言:住持佛教,“必须有出家的真僧”。所论救僧之道,积极则:“真修实证以成果”,“舍身利众以成行”,“勤学明理以传教”。消极则:“自营生计以离讥”,“严择出家以清源”,“宽许还俗以除伪”。“帝制于神民制于佛之根据”,亦此时讲。十月十四日,观音诞。大师致书常惺,劝以勿去西藏学密:“融摄魔梵,渐丧佛真之泛神秘密乘,殊非建立三宝之根本。“经书十倍华土”,“圣证多有其人”,藏僧夸言,未堪保信!且试探藏密,僧俗已有多人;法师自可游心三十七菩提分法,以之奋追千古,宏范三界,何用门头户底去依傍之也!因有相知之雅,敢尽进言之责。非太虚不能言此,非法师不足信此!若息缘之处,则泉州雪峰亦上选也。愿法师决之”!大师偕会泉、陈定谟,游漳州南山寺,访白云岩朱熹解经处(自传二十一;诗存)。时湘省佛教,以唐生智老师顾净缘,组佛化会,秋初办两湖佛教讲习所,强力接收寺院财产,逮捕住持,枪杀佛学院学生素禅,全湘骚然。迨唐以十一月下野,佛化会解散,僧魂乃得稍定(海九、三“通讯”)。十月,大师回杭,住灵隐寺,潜心著述。撰现实主义(自传二十一)。后改名真现实论,且以当时编集,为真现实之宗依编。本论规模宏大,极其量,足以贯摄一切佛法,破摄一切世学。大师独到之思想,多含摄其中。其以现实论为名,盖深有苦衷。如“救僧运动”云:“今时从唯物论产生出来的科学思想,根本与佛教异趣。……现代最普遍之思想,则有人本主义与实验主义。这二种,立足在人身眼耳鼻舌所能见能闻能嗅能味之上。佛法“以心为本”,而所说的三世因果,五趣流转,几成为他们射矢之的”。大师为此而论现实,论彻底之现实。即常前具体之变现事实而析其因素(现变实事──无始恒转),因素非事变外,故不得执色等质素为本以成事。据此变现事素而明实性(现事实性──无性缘成),实理非事素外,故不得执实理为本以起事。即此现事理性以如实觉(现觉实性──无相真如),则如理实证,不偏不谬。本此现觉以观实变(现觉实变──无元心枢),则变非心外,乃显“无元心枢”之不思议现实。此本现实如是,而唯佛能实证实说,唯佛法能尽现实之量:大师如此以成立“以心为本”之佛法。进言之,则唯佛法乃为真现实,如云:“何谓现实主义乃佛陀无主义之主义耶?除佛陀外,莫不为非现实而有主义之主义故。宗教执唯神故;哲学与科学,执唯我或唯物故;实验主义或实际主义、实用主义、又现实主义、实证主义,似为现实主义,然未脱唯我或唯物之执;孔家哲学似为现实主义,然未穷现实之量而犹有拘局;故佛陀为无主义主义之现实主义者。而现实主义,虽镜涵万流,含容一切,要非佛陀不足以正其名也。以简别世俗现实主义,故名曰真现实论”。十一月基督将军冯玉祥,下毁佛令,河南佛教被摧残殆尽。十二月大师著自由史观,为大师名作之一。大师谓:“第三活动系(有情),完备“聚散变化”、“死限生殖”、“永续统摄”、“自觉进化”之四潜能也,故有充分自由活动而表现为有情类也”。“动物而至人类,其自由性遂臻高度,然其被囚之桎梏犹在焉。得身体而生也,则为身体饥寒、淫疲、病死所因;依社会而存也,则为社会制度、习惯、风尚所囚;藉根境而知也,则为心境、时空、名数、事物所囚。故吾人正当之所为,唯自用自由源泉之心知活动,自解放重重被囚之桎梏,以增进其自由而完成其自由之本性耳”。大师以为:专权而反自由之原理,为唯神、唯我、唯物。近代史上之自由运动,为唯神、唯我、唯物之各式帝国主义所障碍而未能完成,故应以佛陀现实主义之自由原理──四真观境,八正道行,三德藏果──而完成之。其要在:创建自由史观之世界教育,社会经济,国际政治。而“真社会主义之经济,与真民治主义之政治,皆待真共和之世界教育而成功”。此项思想,盖仍民元来社会革命观点而完成之(自传四)。是冬明春大师多评论世学之作:“评郭沫若论文化”,“评(迈格文)佛家哲学通论”,“说四度以上的事”,“论(韦尔斯)世界史纲”,“评(渡边秀方)中国学术史概论”,“东方杂志短评四则”,“评胡适戴震哲学”等。大师于论世界史纲,提出“无始进化说”,有其独到之见:“其法,应剖三史:曰人文史,曰地质史,曰天体史。以现今实际之人物地球星系天空为立足点。从作史之年,逆推而上。……先广搜地球人类一切文语传记,旁参诸现存之古刹古物为材料,细心推析,以忠实之纯客观,察果求因,以叙其后先之变嬗。上推至无复文语传记而止,约六千余载,曰人文史。从是,石器岩层更上推之,曰地质史。远至地球由日裂生、与各星及天空中无数恒星系;且观此太阳系未成以前,此处为一空洞无物之以太电子界,曰天体史。于是为察因求果之推断,结论今此地球人类之果,由若何演成;并预言今后之人物地球当若何,以至今后此一太阳系终当坏灭,再为空洞无物之以太电子果”。如此,则世界为无始恒转之世界,不断流转于“成住坏空”之历程,进化仅为片面之真理。时吴稚晖受梁漱溟等影响,误会佛法,以佛法为“人死观”,大师特致长函,与论佛法及政治(书)。发表告徒众书。大师初冬有海潮音停刊之议,徒众多有筹商维持者。大师因指出佛教运动之重大危机,为“俗之僧夺”,“僧之俗变”,而告觉社以来之根本主张:“夫此(佛法救世)运动之失败,旧佛徒不足责,独责出家在家之新佛徒,昧于分宜耳!在家新佛徒昧其分宜,不及者,则腐化僻化于旧僧,于是遂欲以斋公斋婆放生念佛了之;或由有钱及欲发财以过安闲生活了之;江浙之在家佛徒比比然也。太过者,则以僧之无能而不足崇也,欲夺住持佛教之僧位而代之,为法相、真言之学者又比比然也。殊不知其分内所宜为者,当上摧隐逸之僻化,下破迷俗之腐化,敬佛法僧,信业果报以安定心志,行十善法、作四摄事以立身处群”。“出家新佛教徒昧其分宜,不及者,亦腐化僻化于旧僧,遂欲以当寺职、充院主了之;或欲以逸居无事,念佛等死了之。太过者,则唯知以办学、宣传、服务、作工为事,而欲取僧之寺院产业,皆化为基督教青年会式而后快。无法以达之也,则纷纷退僧而返俗,以自寻其新式之生活。殊不知其分内之所宜为者,固当以持戒、忍辱、苦行为本,深入僻僧中以自为出世之修证,而开发彼为法为众之悲愿;深入腐僧中以潜行应世之教化,而引起彼求学持戒之惭愧”。觉社以来对于佛法之一贯宗旨,即三宝观。今摘其第一项:“佛之根本观念,必在释迦牟尼佛”。“一切经律,皆源本佛所宣说之声教,由佛徒历次结集而成者”。“胜义僧宝,虽在三乘圣众或贤众中,但此土之住持僧宝…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