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P29

  ..续本文上一页”,盖摘取讲记修正以备提出者。略史以此为二十年作,误。时印老移住苏州之报国寺(真达等“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三月十三日,大师于闽院讲弥勒经大意(“闽南佛学院本年大事记”)。十六日,大师于南普陀寺,开讲普门品。十八日,观音诞,圆满(“闽南佛学院本年大事记”)。二十五日,上海开第二次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时省佛会组织,犹未得内政部许可(海十一、四“佛教史料”)。时闽院研究部,大师分为“法相唯识系”,“法性般若系”,“小乘俱舍系”,“中国佛学系”,“融通应用系”──五系,由研究员选习(海十一、四“佛教史料”)。大师于漳州南山寺,成立“锡兰留学团”,习英文以备留学(海十一、四“通讯”)。四月一日,大师以任满,辞南普陀寺住持。经大众恳留,允为连任(“闽南佛学院本年大事记”)。八日,佛诞纪念,大师讲“纪念释迦牟尼佛”,默如记(“闽南佛学院本年大事记”)。是月,大师创议为“华文佛学分科研究编辑”,由佛学书局印行。其力法与目的为:“依大藏佛典为原料,从各种科学之立场,分门别类以为采集之研究,更凭其研究之所得而组成各科学;乃可提供现代思想界中各科学学者之参考,又使研究各科学者,皆得分途进入于佛学。于是乎佛学乃成科学之哲学,佛教乃成科学之宗教;以之综合现代之思想而建立现代人类之新信仰”(文)!其后,唯有周某之“经济学与佛学”应世,而内容直不知所云!于此实不禁佛教无人之慨!大师留闽期间,应世界书局之约,改编“佛学概论”为“佛学”以行世。大师应厦门大学之约,往讲“佛学在今后人世之意义”,芝峰记。大师以为:“人类的文化,是依各宗教为集中点而彼此有歧异”,故主以耶、回、佛为三大文化总线索而研究之。欧美澳以耶,亚西及非洲以回,而亚南亚东之文化,则以佛教得以见其总线索。分别研究,再“将三大系的文化,镕冶在一炉,使之铸成为全人类瑰玮灿烂的新文化”。而近来之哲学,如新实在论之“中立元子”而“论理构成”;唯用论之“纯粹经验”而“知识雕成”,大师论为渐近佛法之“诸法众缘生”与“诸法唯识现”。时又讲“民国与佛教”于双十中学,亦芝峰记(记者“附识”)。“评(西田几多郎)善之研究”,“书(菊池宽)复仇以后”,“附从译本里研究古禅法及禅学古史考之后”,盖闲阅闽院藏书而作之短评。十一日,大师离厦回沪(“闽南佛学院大事记”)。大师游天目山。“纪游”十二绝,有“桐花满地著春痕”之句。五月,大师过杭,作“灵隐寺慧明照和尚行述”。慧明卒于二月,却非乃继任方丈(文)。十一日,大师以北平杨明尘,代表朱庆澜、齐耀珊等来沪欢迎,因偕赴北平(海十一、五“佛教史料”“礼请法师疏”)。十八日,抵平,驻锡柏林寺,受住持台源及大众之欢迎(海十一、五“佛教史料”;海十一、五“图”)。二十日,北平佛教界,于华北居士林,开会欢迎,大师讲“学佛的下手方便”(海十一、五“佛教史料”)。其后,更讲有“国家观在宇宙观上的根据”,“人生的自由问题”。

  大师应华北居士林请,开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海十一、五“佛教史料”)。二十八日,四川省佛教会来电,欢迎大师入川弘法(海十一、六“通讯”)。以本年初以来,刘文辉(自乾)以私事致嫌隙,提卖寺产,防区内四十五县,悉遭摧残(海十一、七“佛教史料”)。六月,三时学会韩清净等,招游香山别墅(诗存)。大师择定北平北海内小西天寺为世界佛学苑苑址(致蒋特生书;法舫致编者书)。有持陈公博唯物论文以询,大师乃作“什么是物”以破之,载大公报(缘成史观一)。大师回沪,顺道游青岛(诗存)。二十五日,大师在上海,出席中国佛教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常务会议(海十一、七“佛教史料”)。

  时法舫以世苑事,奉召自汉口来沪,谒大师于净业社(法舫致编者书)。时康藏留学团团员恒演(大慈子)回国一行,编有“略述西藏之佛教”,大师为序于“觉园”。宗喀巴之三士道次,教团基于律仪,密宗之纳于教理轨于律仪,与大师意见相合,而受世信毁不同。叙中有曰:“宗师以行修果证,与宗继有人之故,久成胜业。吾乃徒托空言,不唯为世所嘲侮,而从予起信入佛门之弟子,亦有违越而不听受者;则又不禁悲惭塞心,而俛仰无以自安者也”!盖以康藏留学团,大勇卒后,由大刚率领。山居乳食既久,乃不知今日何日!不满大师弘化苦心,建设世界佛学苑本意,迭陈两电,望大师先往西藏修学正法,再事弘通。大师门下而显露叛离情绪者,此为其开始。武汉王森甫、罗奉僧、张纯一,驰电折之:“两电奉劝虚公,殷殷以先学后教为请。用意虽佳,而为计已左。同人等一再讨论,未便冒昧转呈。……区区藏文,何足劳虚公一盼!即令含义宏深,已有法师及诸同学,留学多年,专精研究,自能负网罗介绍之全部责任。更不烦虚公舍全就偏,拘于一隅,有碍世界佛学苑之进行程序也”!大师去甬,转慈溪保国寺度夏(重纂保国寺志序;莹照“致大师书”;亦幻“致大师书”)。时圆映初任天童寺住持,大师往访之(诗存)。游奉化雪窦寺,有“雪窦为石侯画师题山水”,“仿宋觉范禅师画梅赠奉化蒋公”二诗(诗存)。按:潮音草舍诗存,编次于辛未年,误。十九年海刊已载此诗。七月七日,川省僧众,向刘文辉大请愿(海十一、七“佛教史料”)。八月,大师应莹照约,偕李了空(子宽)游普陀,卓锡息耒院(诗存)。九月,北平世界佛学苑(华英文系)柏林教理院成立,台源、常惺任院长。闽南“锡兰留学团”,移柏林寺。法舫(武昌停办研究部,会觉为管理)偕尘空抵平,移世苑设备处于柏林寺。胡瑞霖主财政,法舫任书记,兼柏林教理院监学(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开幕纪;法舫致编者书)。十三日,大师偕克全,乘直航重庆之福顺轮,自沪入川弘法(海十一、九“佛教史料”)。按:觉群社“太虚大师行略”,作“二十年入川弘法”,误。经汉口、宜昌,并登岸为信众开示,兼授皈依(海十一、九“佛教史料”)。二十四日晚,大师抵重庆,慈云寺住持云岩等,迎宿南岸狮子山(佛教中医慈济院缘起;海十一、九“佛教史料”)。二十五日,过江,赴长安佛学社之欢迎会(海十一、九“佛教史料”)。大师略示“佛学”,克全记。二十八日,大师应冯均逸(县长)之请,于旧县议会议场,讲“破妄显真”,克全记(海十一、九“佛教史料”)。其间,于报恩寺川东中等佛学传习所,讲“僧教育之宗旨”,克全记(文)。十月四日,重庆南岸狮子山,延诺那喇嘛,开西南和平法会,凡四十九日(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大师离重庆去成都。六日,“中秋”,大师等抵遂宁。赵伯福(参谋长)与臧县长等,留度中秋,驻锡梵云山。于遂宁公园,讲“佛学之原理及其建立”。大师与赵伯福,商谈整理佛教事(文;诗存)。九日,大师抵蓉(成都),驻锡文殊院(海十一、十“通讯”)。十一日,大师赴四川省佛教会之欢迎会,与会者七、八百人。讲“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克全记(海十一、九“通讯”)。十二日,赴少城公园,应成都佛学社(社长皮怀白)请,讲“诸法众缘生唯识现”)听众千余人(海十一、九“通讯”)。十三日,大师偕曾普馨等赴峨嵋,瞻礼普贤道场。十八日,至接引殿。凡所游礼,悉纪以诗,存“自成都至峨山用谭峰峨图记胜三六韵”(诗存;海十一、九“通讯”;诗存外集)。下山,至峨嵋县佛教会,就游观所得,讲“峨山僧自治刍议”,以供僧众参考(文)。二十四日(“初三”),大师还成都道中,经嘉州,游大佛、乌尤诸胜。翌日,于嘉州公园(佛学社)讲“改善人心之渐教”,克全记(果瑶“上太虚大师书”)。二十九日,大师于成都文殊院,开讲“瑜伽菩萨戒本”,克全与普超记。十一月五日圆满(海十一、十“佛教史料”;来富隆“西来演说集弁言”)。大师峨山返蓉,函刘自乾,建议整顿峨山,筹设僧自治会(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十一月一日,中央大学邰爽秋等之庙产兴学运动复活,发表宣言,成立庙产兴学运动促进委员会。案经国民党第三届第四次全体会议议决:“本案经教育组审查,认为应送政府,发交教育部,会同内政部及古物保管委员会,妥拟办理”。于是僧界又复震动,佛教会、现代僧伽社等,一致呼吁反对(现代

  僧伽)。五日,大师应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约,莅院讲“大乘渐教与进化论”,濮冠云记。某日又讲“佛学的现实论”于川大外国文学院,袁辅臣、王天中记(西来说法集;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按:此依“西来说法集”;史料则讲题彼此互易。六日,大师移锡公园成都佛学社,开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王普照、余苍一、楼维克合记,成“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录”(西来说法集弁言;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十一日,莅成都大学,讲“寰游所得之佛法程序”。下午去新繁龙藏寺,于体育场讲演“中国今日所最要者是何事”,克全记(西来说法集;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十四日,刘自乾、邓锡候、田颂尧(马瑶生,王瀛泉代)三军长,假通俗教育馆,设蔬欢宴,大师讲“佛法之真精神”,克全记(西来说法集;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十五日(“二十五日”),经期圆满,大师授瑜伽戒(致蒋特生书四;来隆富“西来演说集弁言”)。十七日,大师赴成都临时执法处,应处长刘辅周请,为政治犯讲“缘生史观”,克全记(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其间,以华西大学费尔朴相约,莅校讲“佛法之理证与事行”,克全记(中国需耶教与欧美需佛教;西来说法集)。讲稿,皮怀白嘱来隆富集为西来演说集,由刘肇乾施资刊行(“弁言…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