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P44

  ..续本文上一页刚寺之欢迎会(访记)。二十一日,赴爱额斯额夫维戒果勒特勒夫妇之茶会,爱夫人献一精美之银塔(访记)。二十二日,赴卡罗得拉学校僧寺联合欢迎会。晚,大师广播“应破之迷梦与应生之觉悟”(访记)。二十三日,于锡兰首相等欢送中,登康德华丽轮东行(访记)。二十七日,轮抵星加坡,大师等驻锡龙山寺。游宴数日。大师以外交部来电,告以暹罗排华,情势恶化,不宜前往访问。乃商决中止访暹,于星洲小事游化宣传(访记)。四月一日,大师率团员慈航、苇舫等去吉隆坡,宿陈占梅家,晤陈肇琪(访记)。三日,大师率团员,偕惟植、陈肇琪抵槟城,宿观音寺,于极乐寺晤老友会泉(访记)。七日,返星洲。连日应请演讲:于中华佛教会讲“在家学佛次第”;中正中学讲“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维多利亚纪念堂讲“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静芳女学讲“佛教与中国女学”(访记)。十一日,以马六甲欢迎代表来星,大师乃率团员一行,翌日返星洲(访记)。十三日,团员等慈由暹罗来,惟幻则先返香港,访问团务即于翌日结束,电陈中央国际宣传委员会(访记)。

  十九日,大师发“告日本佛教徒书”,勉以自救(访记;文)。二十一日,槟榔屿黄领事,以大师演词涉及王公度事,作不必要之争论(访记)。二十二日,星洲佛教同人,假龙山寺开欢迎会。访问团在星,多得信徒黄福美之助(访记)。二十五日,大师率团员苇舫、等慈,侍者王永良,登轮返国;慈航则留槟榔屿(访记)。二十八日,大师等轮抵西贡(访记)。五月二日,大师等一行,车抵河内(访记)。四日,大师自河内乘欧亚机返昆明,结束五月来之访问工作,小事休憩(海二十一、五──六“佛教新闻”)。十八日,云南省党部,召集各界代表,举行茶会,欢迎大师(海二十一、五──六“佛教新闻”)。

  二十日,大师应云南大学之约,出席纪念周,讲“出国访问经过及世界三大文化之调和”,等慈记(文)。大师在昆期间,筹组(前与方土司谈)“滇边特区佛教会”,由云南省佛会呈请社会部,俾加强夷民内向,以利抗战(海廿一、七“佛教新闻”)。学僧妙钦、白慧等过昆,谒大师于佛教会,以僧青年之路向及佛教运动为问。大师谓:僧青年深入丛林而施格化,较之别创僧团为便。政教合一,不如分离,而保持僧伽之超然地位(“由青年路向问到佛教革新”)。二十一日,大师由昆明飞返重庆,欢迎者甚众(海廿一、七“佛教新闻”)。适空袭频传,乃趋长生乡浩屋小住,陈铭枢来访(诗存续集;诗存外集)。某日,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中国文化协会,中国佛学会,中印学会等五十余团体,假中法比瑞同学会,对大师率导之访问团,作联合盛大之欢迎。陈铭枢、曾虚白、王芃生、王秉钧等,盛誉大师访问团之成功(海廿一、七“佛教新闻”)。六月一日,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觉通、乐观主办)开会欢迎大师,陈铭枢、朱子桥等均来参加(海廿一、七“佛教新闻”)。半月来空袭频繁。十二日,长安寺佛学社被毁,大师乃回缙云山。访问携回之法物及纪念品,运缙云山陈列(海廿一、七“佛教新闻”)。十六日,田汉来缙云山,参观访问团之法物,奉诗为赠(诗存外集):“太虚浮海自南洋,带得如来著武装。今世更无清净地,九天飞锡护真光”!十七日,大师出席汉院纪念周,讲“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唯贤、演培、达居记(文)。大师访问南方佛教国之观感,略见此文。末论“复兴中国佛教应实践今菩萨行”云:“革新中国佛教,要洗除教徒好尚空谈的习惯,使理论浸入实验的民众化。以现社会的情形和需要来说,今后我国的佛教徒,要从大乘佛教的理论上,向国家民族、世界人类,实际地去体验修学。这大乘理论的行动,即所谓新菩萨行。而此菩萨行,要能够适应今时今地今人的实际需要,故也可名为今菩萨行”。“今菩萨行的实行者,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和品格,精博优良的佛学和科学知识,参加社会各部门的工作。如出家众可参加文化界、教育界、慈善界等工作;在家众则政治界、军事界、实业界、金融界、劳动界、……都去参加,使国家社会民众都得佛教之益”。“今菩萨行者,集体联合起来!本著大乘菩萨的菩提心为主因,大慈悲为根本,实践方便的万行,发挥救世无畏的精神!……总之,我们想复兴中国的佛教,树立现代的中国佛教,就得实现整兴僧寺、服务人群的今菩萨行”!是夏,汉院第二届毕业,大师亲自主持毕业典礼,讲“毕业与休假”,演培与德勇记(文)。

  七月七日,大师于大公报,发表“精神团结与佛教之调整”,为整理佛教之呼吁。其希望于社会者:“欲达到边疆佛徒的真诚内向,内地佛徒的献身为公,一致精诚团结以成抗建之大业,并引起国际佛徒同情之助,以为共进大同之基点,必须调整国人向来歧视佛教、轻蔑佛教之观念,使有以彻底改变”。主张较大城市,至少能保存庄严肃净之一二佛寺;修改教科书诋毁佛教文字;报纸记者与文艺作家,不写刺伤佛徒心意之文字;修改电影、戏剧、歌曲中之丑诋佛徒部分。其所望于佛教者:“寺庵宜如缅暹唯供教主释迦牟尼佛,或如锡兰兼供弥勒菩萨为最善。……经典亦不专以唱诵为事,尤须讲习研究,多闻正解,如理实行。……僧团……今后必应停止剃度女尼二十年;并严限非高中毕业男子正解正信佛法者,不得剃为僧,以清其源。……对于原有僧尼,严密淘汰,不妨以大部分寺庵,改为佛教之救济所与感化所而收容之,以洁其流”。

  暑期中,法舫以故离缙云山,潮音自七期起,由大师审定,付学人编次(海二十三“编辑书屋二三事”)。大师于汉院举办暑期训练班三周。约林语堂、王向辰、李了空、何北衡、潘怀素、张纯一、陶冶公及汉院诸讲师任讲席(海二十一、十一“佛教新闻”)。大师讲“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演培、妙钦、达居记。其新近进入第四期之改进运动:一、旧(佛教)会之整理,二、大学(以大师主办之世苑,与摩诃菩提会创议之国际大学,合办世界佛教大学)之创建,三、新制之改建──“菩萨学处”。大师论菩萨学处云:“要有一个模范道场出现,训练一班中坚的干部人才,建立适合今时今地的佛教”。“建立一菩萨学处,位分六级:一、结缘三皈:这是些虽皈依于三宝,对三宝尚无正信和正见的徒众。二、正信三皈:这都是些知识分子,对佛教已有正当的解了和信仰,由正信而皈依佛教者;年龄学识,约当十九岁以上,及曾受中等教育的程度。三、五戒信众(五戒上可受短期的八关斋戒,但不另成一阶段)。受五戒后,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由五戒后直接发起菩萨心,受菩萨戒,成为在家菩萨。一条是受五戒习八戒后,转进入出家阶段,作沙弥、比丘,受十二年的教育,而成为出家菩萨;这和前说的学僧制有著联络的。……四、出家菩萨,自有其集团制度,更有已具德行已具菩萨者,统理菩萨学处。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之事业,直称菩萨行。这是在组织的阶位上说”。“从正信三皈到五年出家菩萨的初阶,应有干部人才的训练,以养成菩萨学处的干部人材。在家菩萨下至结缘三皈,都可为菩萨学处摄化的大众。菩萨学处的出家菩萨,要经过十二年戒定慧的修学,或经过在家菩萨二十年而出家。但终身作在家菩萨亦宜,以在实行上,同为六度四摄,即是实行瑜伽戒法”。“六度四摄,是一个纲领。从具体表现上来说,出家的可作文化、教育、慈善、布教等事业。在家的成为有组织的──结缘三皈、正信三皈、乃至五戒居士,在家菩萨,农工商学军政各部门,都是应该做的工作,领导社会,作利益人群的事业”。“学处内,设立出家菩萨养成所,经过沙弥二年、比丘十年的时间。在学僧的过程中,更设出家菩萨训练班,使能涉俗利生。另设在家菩萨训练班。……三皈至五戒间,则有信众训练班。在总组织则有佛教会;干部人才都可作佛教会的发动机”。大师以信众及僧众,为衔接之一贯修学程序,为建僧之晚年定论。自“僧伽制度论”之八十万,而“僧制今论”二十万,“建僧大纲”四万而二万,今欲缩小而得“一道场”以创行,弥见建僧之不易!大师于汉院训练班,续讲“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心月与演培记。特详于第三期之判摄,萌芽于民国十二、三年,发展于欧美弘化归来;访问归来,完成其对于佛法判摄之最后定论。其要目为:

  甲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小行大隐期──大主小从期──大行小隐密主显从期巴利文系──汉文系──藏文系乙理之实际及三级三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特法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丙行之当机及三依三趣

  行之三依三趣,此时始畅朗说之:“一、依声闻乘行果趣发大乘心的正法时期:如来出世的本怀,是欲说出自悟自证的实相法门。……到法华会上,才把这本怀说出来:……“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从这点意义上说:由佛世时乃至正法的千年,是在依修证成的声闻行果,而向于发起大乘心──即菩萨行果或佛的行果。声闻行果,乃佛住世时当机广说。我们看佛经,可以见到很多比丘得证圣果的记载。……佛灭度后,……证得声闻果者,在教史上亦历历可见”。“二、依天乘行果趣获得大乘果的像法时期:在印度进入第二千年的佛法,正是传于西藏的密法。中国则是……净土宗……如密宗在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净土宗如兜率净土即天国之一,西方等摄受凡夫净土亦等于天国。依这天国身、天国土,直趣于所欲获得的大乘佛果,这是密净的特点。……所以像法期间,是依天乘行果而趣佛果”。“三、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到了这时候,末法方开始。……依声闻行果,是要被诟为消极逃世的;依天乘行果,是要被谤为迷信神权的。不惟不是方便,而反成为障碍了。所以在今日的情形,所向的应在进趣大乘…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