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2观音法会(五)金刚萨埵除障法的四种对治力

  2012观音法会(五)金刚萨埵除障法的四种对治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金刚萨埵除障法。金刚萨埵除障法是消除业障最最殊胜的方法。现在大家也在修金刚萨埵除障法。但是修除障法不是只念百字明或金刚萨埵心咒就可以了,还要具足很多条件。这里主要讲的,根本的条件是四种对治力,若是没有具备这四种对治力,你念再多的金刚萨埵心咒,业障也不能消除。具足了四种对治力而修金刚萨埵除障法,才能消除业障,才是真正的修金刚萨埵除障法,否则就不是修金刚萨埵除障法,消除不了业障等障碍。若是真正能修持金刚萨埵除障法,真能修成的话,所有的罪障都能立即铲除。

  四种对治力以前也讲过,今天主要讲这四种对治力的根本。第一种是所依对治力,第二种是厌患对治力,第三种是返回对治力,第四种是现行对治力,这是消除罪障的四种力量。罪障包括:病障、魔障、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病障和魔障可以合到业障一起,也就是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这就是所谓的罪障,是我们要消除的。想要消除四大罪障,就要在相续中生起四种力量。

  怎样才能在相续中生起这四种力量?你念百字明,修金刚萨埵除障法,不能糊里糊涂,你要明白,修法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因缘,什么是真正的遣除障碍的力量?你在那里坐着,在嘴上念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应该是这个力量吧?不是。力量是这四种对治力。

  第一、所依对治力

  所依对治力的根本是什么?所依对治力有两个,一个是外在的所依对治力。修金刚萨埵除障法的时候,观想上师金刚萨埵佛在头顶上。头顶上的金刚萨埵佛就是外在的所依对治力,它的根本是信心,对佛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是一种坚定的信心。

  首先对佛有信心,相信金刚萨埵佛的愿力。金刚萨埵在因地的时候发过愿:“凡是持受我名者,一切堕罪得以清净,若不清净,我不成佛。”他在因地时发的愿,现在已经实现了,因为他已经成佛了。若是他的愿没有实现,他不能成佛。现在他成佛了,证明他的愿实现了。他成佛的时候是回归法界,但是还要从法界中显现。这个时候是以愿力显现。现在金刚萨埵佛就是以这种愿力而显现的。所以他有这样的力量。

  这些显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互相不混杂呢?因为佛菩萨有自己不同的愿力,所以不会混杂;众生有自己不同的业力,所以也不会混杂。本性都是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平等,都是一。

  有与没有,是与不是,好与不好,都是一体的,但显现上是有分别的。显现上的这些佛菩萨,都有自己愿力的牵引,所以不会混。众生有自己业力的牵引,所以也不会混。你看这么多人,不会有一模一样的;这么多面孔,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包括双胞胎都不会有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因为各有自己业力的因素。

  金刚萨埵佛回归当初了,现在是以刚才那个愿力显现的,不是以业力显现的。他的显现就是帮助众生消业,帮助众生净除障碍。你要相信他的愿力。他的显现就是他的愿力。他既然显现了,就有他的发愿,有他的力量。一定要相信。真正把佛理弄明白了,没有什么不相信的,一定会相信的。

  若是明白了缘起性空这些道理,他的显现就是一个缘起。以什么显现的?就是以愿力显现的。什么愿力?他成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帮助众生消业,帮助众生遣除障碍,帮助众生获得本具清净的德性或光明。你要相信,要明白,之所以有他的显现,是因为有他的愿力;因为有他的愿力,所以有他的显现;既然有他的显现,就有他的愿力,就要相信这样的一种力量、能量。

  然后,对自己有信心,若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能成就。虽然你没有证得,但是你要明白。佛在经中讲,《二品续》中云:“众生本是佛,然为客尘遮,障碍得清净,自然现证悟。”众生本来就是佛,但是被障碍遮蔽了,所以没有显现。这些障碍清净了,自然就证悟了。佛在经中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无明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被妄想执着遮避了,无法证得。

  自心是佛性,是清净的,妄想执着不是本具的,不是我们的自性,而是突然起来的,我们可以去掉;去掉了,自性清净、自性光明就显现了。我们的自性就像灿烂的天空,这些妄想、执着就像乌云。现在天空被乌云遮盖了,这些乌云是不是天空?不是,它是突然在空中聚集的,通过风可以散掉,乌云散掉了、没有了,灿烂的天空自然就显现了。妄想执着放下了、没有了,本具的清净光明立即就显现了。

  “我有佛性,我也可以成佛,我这些障碍是突然起来,就像乌云通过风可以散掉一样。同样,这些妄想、执着、障碍通过消业的方法可以消除。这样,我清净了,也就是佛了。”虽然我们还没有证得这个道理,但是你明白了、相信了这个道理,这叫自信。自信是成就的根本,只有这样明理才有自信,否则是不会有自信的。

  现在你要求自己“要自信啊!”你这个不叫自信,叫自傲。“我能、我行!”你有什么把握?自信是成就的根本,但是自信和自傲不能混。你不明白,也没有什么把握,没有证明就说“我能、我行!”你真的明白了,“我有佛性,现在我不能,我做不到,因为我有障碍。但障碍是突然来的,通过方法我可以去掉。去掉了障碍,我也有福德圆满和智慧圆满的功德,这样的境界,我可以有。”这叫自信。

  真正的自信就是这个,这个时候才有真正的自信——对自己有信心。我以前也讲过,其实用生活中的语言来讲,佛是什么?佛是福德圆满、功德圆满这样的一个人。功德是可以学来的,福德是可以积累的,学佛修行就是学功德,积累福德。

  我们经常说学功德,其实功德是本来具有的,学是让它显现。看似积累福报,其实也是让它显现。按佛经讲的“都是本具的”这样一个理念来理解的话,让本具的功德、福报显现,这叫修。不是未有的,都是本有的,让它显现,这不矛盾。功德是学来的,福报是修来的、积累来的。你的功德越学越圆满,最后达到最圆满;你的福报越修越圆满,最后达到最圆满。这个时候本具的功德和福德全部显现,我们就是佛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本能,这个本能叫佛性。这是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说的,这样讲很简单,也容易理解。谁不愿意、谁不希求福德圆满、功德圆满?都在求。我们讲努力,佛法里讲精进。你真正明白、相信这个道理了,才有真正的精进,才有劲头,才会努力的。我们现在都懈怠,就因为不明白,不相信,糊里糊涂的。没有正确的目标与方法,然后在这里混,这叫混日子!

  对佛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这是所依对治力的根本。心里必须想这样一个佛像,必须把它观出来,有时非常费劲,这也算是所依对治力,也可以说不是所依对治力。若是你没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心,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心态不稳定,观不出来。现在都在观想,但是都观不出来。想观出来,要把握适度,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有信心了,心态就稳定了,轻松了。心态越稳定,越轻松,自然观得越清楚,就观出来了,这叫观。观也不一定是观这样一个相。

  这时还要求有内在的所依对治力,就是发愿行菩提心。发愿行菩提心的根本是利他心。利他心首先要去掉私心这样一个狭隘的心态。自私自利是一个狭隘的心态,若是这个心态打不开的话,你的心不会稳定,心不会调柔、放松。因为你心胸狭隘,然后不是有这个事就是有那个事,不是有烦恼就是有痛苦。

  佛讲破除我,放下我,这个时候自私自利没有了。若不破除我执的话,不破除假我的话,断除自私自利也难。但若是有利他心,若是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狭隘的心胸打开了,有利益众生这样一个非常开放的心胸,心态自然就好了,这个时候自然就能观出来,自然就能到位,之前不会到位的。你看自己的心态,能观出来吗?能有力量吗?即使观出来了也肯定是魔,不是佛。因为你心胸、心量没打开。心里没有清净,哪有佛啊?不要特意去找外在的相,尽量调整心态,尽量把心量打开了,心态调柔了,稳定了,自然就观出来了,自然就好了,力量就到了。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这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那些佛菩萨、大德高僧,经历了多少坎坷和磨难,最后才成就的?没有这么舒舒服服、随随便便就成就的。“金刚萨垛这么好啊!我念一念,试一试。”很多人都是尝试,你以这样的心态念能好使吗?那根本不是除障法,你念的根本不是佛了。是不是佛就看你的心。若是心里不清净,心态不开放,没有安住,显现的不是佛而是魔。

  心清净则土清净,心清净显现才清净。心不清净哪有显现清净?不清净就不是佛了。“怎么不是佛呢?是佛啊,还拿着钵呢。”不一定,魔也会拿钵。

  外所依对治力的根是信心,内所依对治力的根是利他心。你要有这些心,才能观出来。佛法是内修的,心里必须清净。心不清净,心若是没有觉悟,都不是佛法,也不是佛。大家都要明白。现在很多人信佛,都是迷信的状态,很多人学佛都是盲修瞎炼的状态,现在很多人学佛和其他宗教一样,把佛当成神了,一切都向他求。有的人懒不学还找借口,“没事,有佛呢,佛陀慈悲,有观音妈妈呢!”很多人自己不想修。自己不修不行。

  第二、厌患对治力

  厌患对治力的根是强烈的追悔之心。对自己造下的这些恶业,对内心的这些烦恼、不好的习气,有一种强烈的畏惧心、后悔心。因为这些才是最可怕的,它们是所有痛苦的来源,将来我们堕落恶趣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都是它们造成的,所以它们是根。你要找到这个根。

  因为我们有业障,所以痛苦;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不得解脱;因为有这些习气,所以不得成就。这些才是障碍…

《2012观音法会(五)金刚萨埵除障法的四种对治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