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八)▪P2

  ..续本文上一页好地了缘了债。不想见到偏偏要见面,不想接触偏偏要在一起,这就是业力。在业力面前你是没有自由的,你是没有权利的,你就是业力的奴才,是烦恼的奴才。

  

   第六、爱别离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亲人离开人世或者流离失所,沦落他乡,或者被怨敌逼得走投无路,自己甚至比受害者本人还痛苦。特别是父母双亲都十分慈爱、怜悯子女,一会儿担心他挨冻受凉,一会儿顾及他饿了渴了,一会儿又忧虑他生病死亡。如果是宝贝儿子或女儿生病了,他们宁愿以自己死去的代价来换取子女的健康,他们挥之不去的唯一心事就是子女,总是为了孩子而劳心费神,含辛茹苦。不愿意分开,还必须要分开,这也是一种痛苦。

  

   然而,我们如果认真加以观察就会发现,亲人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亲,父母等虽然自以为对孩子情深意切,甚为慈爱,可是这种慈爱的方式其实完全是颠倒的,最终只能是害了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想:儿子小的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亲为他们做好所有的事情,到了成家立业之时,又为他迎娶作为终生伴侣的妻子,这实际是把他们捆缚在轮回的绳索上,并且教给他们如何制服敌人,如何扶助亲友,如何发家致富等等作恶的方法,这无疑会导致他们无法从恶趣深渊中获得解脱,恐怕再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伤害了。

  

   现在主要是父母对儿女特别执着、牵挂。现在的儿女对父母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但是父母却放不下儿女。可儿女们是怎样对待亲生父母的呢?最初,吸取父母身体的精华;中间,抢夺他们口中的饮食;最后,夺取他们手中的财产。父母对儿女心疼得不得了,溺爱得不得了。但是对于父母所做的一切,儿女不会有丝毫的感激之心,反过来还特意与父母作对,父母说东,儿女就说西,就是故意伤害父母。父母在儿女面前一点面子都没有,父母双亲将毕生不顾千辛万苦,不顾罪大恶极,不顾臭名远扬而积累下来的所有的财富,毫不吝惜地全部给予了儿女,可是儿女却没有一点一滴的感激之情。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给儿女赚钱不择手段,做了很多违法的事,随时都可能进监狱。也有些人是相信佛法,相信因果的,但为了儿女,不顾将来要遭受的痛苦,可谓不顾一切。真的是颠倒。

  

   有些父母真的非常可怜。子女对父母连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不管父母为他们做什么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给他们那么多,还不如给一个乞丐,就算只是给了一个普通人一把茶叶,他也会喜不自禁地连连道谢。你给儿女那么多钱财,他说过一次“谢”字吗?你给他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他都满不在乎。有时候还埋怨你、训你、骂你,说你是不是藏钱了,是不是还给别人了?他们还认为享用父母的财物是天经地义的事。什么天经地义?最好一分钱也别给,还不如做慈善。现在的儿女,尤其是独生子女太不像话了!你们到藏地,到牧区看看那些小孩子是什么样的。

  

   而且兄弟姐妹之间,常常为了能得到父母的财产而互不相让,你争我夺。就算父母给了他们,也没有答谢之意;即使父母已倾囊相送,可子女却一要再要。你给得越多,他向你要得越多。为什么说父母的心是水,儿女的心是石头呢?父母的心是水,又轻又软;儿女的心是石头,又冷又硬。现在的儿女对父母非常狠,哪怕面对真正的仇人,他都不可能这样发火、这样折磨,对父母却是这样,这叫恩将仇报!

  

   子女使用软的手段,把所有的财产都掠夺走了。父母什么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子女就不要父母了,父母就看不到他们了,所以不要太牵挂。这也是你自己的因果,没办法,就当还债吧!但是你心里要明白,牵挂是没有用的。他都不牵挂你,你牵挂他干什么?他都不在乎你,你在乎他干什么?现在他长大成人了,自己有能力了,比你强了,你还为他担心,还留恋他,真是愚痴!现在应该是他们照顾你,关心你的时候了,但是他们却不关心你,不照顾你。这也没办法,也是自己的业力。要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太牵挂。不然到临终的时候,会变成最大的障碍,很容易成为王鬼,对自他都没有好处,只有害处。

  

   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就是提醒你不要牵挂他们,要明白人家是怎样对待你的,了缘了债是应该的,但是你心里要放下。

  

   第七、求不得苦:我们从小到大也都没有真正心想事成过:上学的时候希望有一个好成绩,结果经常考试不及格;毕业的时候希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结果工作不如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结婚,但是偏偏跟一个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人的期望值永远是高的,但是始终达不到要求,心里很失望,很苦恼。

  

   虽然人们为了今生的幸福、受用得到满足而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地劳作,但是如果没有前世的福德因缘,即使解决暂时的温饱也成问题,不仅自讨苦吃,而且连累他人,到头来所得到的只是堕入恶趣深渊无法解脱。

  

   所以,古大德说:“勤劳如山王,不及积微福。”只有自己往昔积德的善因才能生出财产受用、幸福名誉等善果,如果有了这样的因,那么善果不求自得;相反,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因,那么就算是再怎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非但不会如愿以偿,还会适得其反,遭遇不幸。所以,我们应当依靠知足少欲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如果我们没有集中精力修行正法,入了佛门之后还是忙碌今生尘世间的琐事,那只能是自我痛苦,受到圣者呵责。

  

   以前为了今生俗世的目标,大多数人的上半生与下半生都在百般努力,如果把这份辛勤努力用在修持正法上,恐怕现在已经成就佛果了。即使没有成佛,也绝不至于再度感受恶趣的痛苦。我们心中要这样想:如今已经知道弃恶从善的分界,此时此刻,千万不能再将精力放在成办没完没了的轮回琐事上了,一定要修持真实的正法。

  

   第八、不欲临苦:不想遇到,不想遭受的,偏偏遇到了,遭受了。我们可以肯定,希望自己受苦受难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也没有。但是,不愿意也要感受。如全知无垢光尊者说:“家人亲友虽欲恒不离,相依相伴然却定别离;美妙住宅虽欲恒不离,长久居住然却定离去;幸福受用虽欲恒不离,长久享受然却定舍弃;暇满人身虽欲恒不离,长久留世然却定死亡;贤善上师虽欲恒不离,听受正法然却定别离;善良道友虽欲恒不离,和睦相处然却定分离。今起该披精进之铠甲,诣至无离大乐之宝洲。于诸生深厌离道友前,无有正法乞人我劝勉。”

  

   无论是从生活的角度,还是从工作的角度,无论是从三根本苦的角度,还是从八支分苦的角度来看,人间只有苦没有乐。

  

   大家现在应该仔细地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些痛苦,是不是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些痛苦。事实上,人道众生的所作所为要么是痛苦的因,要么是痛苦的果,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超不出痛苦的范围。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贪着,因为我们执着世间八法。若是不执着,钱财不会影响你,障碍你;儿女不会影响你,障碍你;一切显现都不会影响你,障碍你。这些显现不会束缚人,执着才会束缚人。我们虽然离不开这些显现,但是没有必要执着。怎样才能不执着呢?就是把轮回看透、看破。你只有看透、看破了,才能放下,放下后心里才没有烦恼、痛苦。

  

   非天之苦:阿修罗像天界但不是天界,而是非天。从外界上看阿修罗和天界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的福报也很大,但是嫉妒心、嗔恨心特别重。有一种树叫如意树,想要什么如意树就结什么,想要什么如意树就给什么。但是如意树的树根在阿修罗界里,树果却在天界,由三十三天的天人享受着如意树的福报,他们到如意树那里求什么都能如愿以偿。阿修罗却得不到那些福报,于是就生起了嫉妒心、嗔恨心,然后就跟天人作战。天人有各种兵器,阿修罗根本斗不过他们,然后就会战死。死了以后还会转生为阿修罗,再战再死,如此反复,痛苦难以忍受。

  

   天人之苦:一般来说,天人活着的时候应有尽有,快乐幸福,受用圆满,整天在散乱中消磨时日,根本没有修持正法的念头。虽说天人的寿命长达数劫,但在他们自己的感觉中只是刹那的显现,稍纵即逝,在散乱、放逸、迷茫中寿命就到了尽头,已经接近了死亡的边缘。我们现在连拥有的一点点福报都放不下,他们更是放不下,沉溺在那样的状态当中无法自拔,根本学不了佛。有的天人虽然也信佛、学佛了,但由于不精进,最终还是堕落恶趣。

  

   从四天王天到他化自在天,无论生在哪里都要感受死亡的痛苦。天人接近死亡的时候,会出现五种死亡的征相。以前,每个天人身体的光芒可以照射一由旬或一闻距,而当临近死亡的时候,他们身体的光全然消失;以前如何坐在宝座上也不会觉得不开心,此时却不愿意坐在宝座上了,而且甚感不适,心里非常不高兴;以前天人生下来的时候就自带有衣服,还有很多的花鬘、装饰等,这些花鬘不会枯萎,此时这些花鬘都自然枯萎、凋谢了;以前天衣如何污染也不会沾上污垢,此时天人的衣服陈旧,沾满污垢;以前天人身上不会流汗,此时身上出现汗水。当这五种死相现前时,他们自己也知道末日即将来临,内心十分痛苦。

  

   其他天人也知道他们将要死亡了,也无法来到他们身边,只能在远处洒花祝愿:“愿你们死后转生人间,行持善业,再生天界。”其他天人这样祝愿之后纷纷离开了,只剩下他们孤孤单单、凄凄惨惨,非常痛苦。而此时,他们通过天眼观察,知道自己后世将转生何处。当他们看到转生之处的痛苦时,本来死亡的痛苦还没有消除,现在又加上堕落的痛苦,无形之中痛苦增加了两三倍,他们禁不…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