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佛捷径

  成佛捷径

  菩萨戒优婆塞湖北通成惕园毛凌云纂述

  第一 为何学佛成佛度生

  第二 如何成佛觉行圆满

  第三 有何捷径信愿持名

  第四 如何信愿

  第五 如何持名事持理持

  第六 往生因缘善根福德

  第七 往生品位九品四土

  第八 普劝专修

  第九 结劝专勤

  附录 印光祖师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

  第一 为何学佛成佛度生

  世界大乱,方兴末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烬,犹未熄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又一触即发,核子竞赛,毁灭尤大。加以地震天灾,危险莫测,无地可逃,无人能救。惟有速发利人利物、改恶迁善的大心,常念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圣号,定蒙慈悲庇佑,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因观音菩萨悲愿甚切,代佛垂慈,寻声救苦,一称圣号,即蒙救护,感应甚速,灵验不爽。这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方便接引。待信心已生,请以念佛为主,念观音为助,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天灾人祸,还是最小的危险,而轮回的危险,更有甚于千万亿倍。必须深信切愿,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求了生死,求成佛道,广度众生,才是学佛的正因。若信愿坚固,千信即千生,万修万人去,即了生死,永脱轮回,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成佛度生,福寿无量。这是从正因下手,果大功高如是,请大家一心念佛。

  第二 如何成佛觉行圆满

  我们信佛学佛念佛的人,先要明了佛字的意义,这佛字的意义无穷,今且略说:佛是梵语佛陀音译的简称,意译为觉者,即大觉悟的人。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佛是究竟觉悟的人。又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佛是觉行圆满的人。玆分述如下:

  一、本觉 即吾人现前一念知觉的心,是人人本有的觉性,故名本觉。这觉性本来自有,不假修成,是万劫常住不变的本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即众生离念的灵知,人人本具的佛性,诸佛妙明的真心。我们现前所有的身心,是本体随缘所现的妄相,这是肉团心,也就是妄心。王阳明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真心直说云:“在胎名神,处世为人,在眼观照,在耳听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由无始不觉,一念妄动,而起无明,迷真逐妄,起惑造业,随业受报,轮回六道,受苦无穷。虞舜所传:“人心惟危。”人心就是妄心,确甚危险。但真妄同源,三心实同一体,大乘起信论种种发明,妄心无体,以真心为体。佛在华严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六祖坛经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永嘉证道歌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由随缘故,迷为众生,而本体未尝减,惟妄迷真隐,故在缠名如来藏。如来,就是佛,如来藏,是真心在妄念缠缚之中,虽隐而不灭。由不变故,觉即是佛,而本体未尝增,惟妄尽真显,故出缠即如来的法身,也就是理即佛。

  二、始觉 因众生本具佛性,迷而不觉,致妄念纷扰,烦恼无尽,流转生死,长劫不休。忽遇善知识开导,或看佛经,才觉悟这本具天真的佛性,一向昏迷,今始觉悟,故名始觉。

  三、究竟觉 本觉属理,始觉属智,由本觉内熏之因,与经教外熏之缘,因缘具足,依理起智,方始觉悟。既已觉悟,即以智照理,时时回光返照,照见五蕴皆空,破尽一切妄惑,惑尽智圆,复还本有心源,究竟清净,朗然大觉。不生不灭,无相无名,非言语所能形容,非凡情所能测度,儒所说明德、峻德、至善、至诚等微精一中的道心,佛所说法身、圆觉、般若、真如、菩提、实相、涅槃、妙心等自性清净心,皆是强名。必须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方成为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无上正等正觉,一切事理,无所不知,是名成佛,方为究竟佛,堪称究竟大觉的大圣人。

  四、自觉 即前面所说:由本觉内熏为因,经教外熏为缘,发起始觉的智,了知我们生灭身中,自有本具不生灭的佛性。称性起修以修慧,必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这就是自觉。

  五、觉他 即以自觉的理,普度众生以修福,辗转教化他人,以先觉,觉后觉,令皆觉悟,发菩提心,同修福慧,同断妄惑,同证真常,同成佛道,这就是觉他。

  六、觉满 即自觉、觉他,两种功行圆满。自觉圆满,断五住烦恼,得四智菩提,即慧足。觉他圆满,经三祇练行,住百劫修因,即福足。福慧满足,为两足尊,是名成佛,堪称觉行圆满的大圣人,才是究竟佛。

  第三 有何捷径信愿持名

  因为众生迷这本元真心,而起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沉沦生死苦海,永无出期。佛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俯就机宜,曲垂方便,广说八万四千法门,示以归元之路,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嗔痴,了幻妄的生死,证真常的心性。但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的,或可即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可了。根钝惑厚的,或十百千万生可了,或十百千万劫还不能了。这是依通途教理修持,仗自己的戒定慧力,断尽贪嗔痴等烦恼惑业,难于登天。任你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了生死。究竟有何捷径,能横超三界,即了生死,圆成佛果呢?(捷径,是最近的路,即简便速成的方法。)

  净宗九祖灵峰蕅益大师说:“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最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又说:“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净宗十二祖彻悟禅师云:“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者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另求悟门也。余门修道,必悟后依法修习,摄心成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所发之慧有胜劣,所断之惑有浅深,然后方可论其退与不退。唯此净土门中,唯以信愿之心,专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身后决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转。至极省要,至极捷径,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学者当细心玩味而详择之,毋以一时贡高,失此殊胜最大利益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云:“唯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

  因持名一法,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只要信愿持名,求生极乐,无论根的利钝,惑的厚薄,现生命终,皆可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决定往生,见思烦恼自断,生死自了。因为极乐世界,境缘殊胜,一一皆能增长功德智慧,圆证不退,圆超四土,圆证真常,圆成佛道。故说:“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持名一法,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因能持名的就是始觉,所持名的就是本觉,今直下持去,持外无佛,佛外无持,能所不二,即始觉合乎本觉,就名为究竟觉矣。这是我佛一代时教的特别法门,百千万劫难遭遇,望勿当面错过,后悔莫及。

  第四 如何信愿

  甲 信须深信

  蕅益祖师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生品高下,乃视持名之深浅”。又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由此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玆分述祖师所揭示之信愿于后:

  一、信自 信我自己现前一念念佛的心,本来不是我们身内肉团的假心,也不是六识缘尘分别影事的妄心,是竖穷三际,没有始终,横遍十方,没有边涯的真心。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所有微尘国土,原来是我一念心中所现的境物,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我心所现。我虽昏迷颠倒,起惑造业,依业受苦,轮转不休。倘一念回心,专持佛名,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二、信他 深信净土三经所说极乐依正庄严,普劝持名往生,是释迦如来金口亲宣,决无诳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方成正觉,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劝信赞叹,决无二言。我们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极乐世界,定蒙佛力接引往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即是信佛。

  三、信因 以念佛为因。深信往生净土,一生成佛的果,全由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因。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是以散乱心念佛,犹为成佛种子,况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怎能不生净土呢?是名信因。

  四、信果 以往生为果。深信我有念佛求生净土的因,必得往生净土的果,净土所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由念佛三昧的真因,而得往生九品四土的实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定功无虚弃,是名信果。

  五、信事 以境为事。深信境由心现,我今现前一念念佛的心,不可穷尽,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也不可穷尽,实有极乐国土,在西方十万亿佛土以外,最极清净庄严。比如地球上实有无量国土,虚空中实有无量星球,皆依心所现而实有,极乐世界,自属实有,毫无疑义,是名信事。

  六、信理 以法界实相真心为理。深信十万亿土无量事境,实在不出我今现前最微小的一念心性以外。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本来广大周遍,实无有外。又深信西方主伴,皆我现前一念所现的影子。事…

《成佛捷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念佛三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