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事物:外地界包括砖瓦、土、石、岩石、山峦、树木、建筑物、桥梁;内地界包括头发、体毛、指甲、牙齿、尘垢、皮肤、肌肉、骨骼、筋、脉,内脏——肝、胆、心、肺、脾、胃、大小肠、大便等,即人体内具有坚硬、坚固性的事物。
水界也有内外两种:外水界具湿润性的事物,如江、河、湖、海、溪、池等;内水界即体内具湿润性的法,如泪、汗、髓、痰、脓、血、脂肪、脑膜、尿等。
火界,外即外在具有温热性的法,譬如,点燃煤气的火、烧牛粪的火、以太阳能引起的火,这些火能焚烧草木、森林,能焚毁房屋、烧干河水等。人体内也有火界,即体内的温暖,能让身体有热量。在空间上,热量遍满人体各部分;在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的火都是热性。火有蒸热的能力,可以帮助消化食物,若火微弱,食物就不易被消化。
再看风界,外即外界以轻、动为特性的事物,“轻”是轻飘、不沉重,“动”是运转、不定。譬如:从方向来说,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从风力来说,有弱风、强风;从运动区域来说,有狭小风、广大风;还有带尘风、无尘风、大气层中的风等。
有时忽然刮起大风,能吹断树、吹倒墙垣、吹垮房屋,甚至使海动荡、令山崩溃。或者,摇扇、开电风扇,这样扇动也能生风。这些是外风界的事。
对应观察,人体内也有轻动性的风,譬如:上行风(向上运动的风,如呕吐、打嗝、咳嗽等)、下行风(向下运动的风,如排泄大小便的风等),腹外风(如肠外风)、腹内风(如肠内风),肋卧风(睡觉时用肋靠床的风)、脊卧风(脊背靠地或靠床的风),出息入息的风、随支节风(周遍全身各支节的风,或行走、运动时四肢屈伸等产生的风),小刀风、大刀风(如刀一样能伤害身体的大大小小的风),还有针刺风(有病时如针刺般的风)。这些是内风界的事。
空界,外即虚空、房屋的空间等。内即眼、耳、鼻、口腔、咽喉、胸腔、腹腔等内的孔穴、空间。譬如:消化道有空间才能吞下食物,向下排泄,诸如此类的空间,都叫内空界。
识界,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法。
庚三、思惟相
思惟:地以坚固、坚硬为相,水以流动、湿润为相,火以煖热为相,风以轻飘、动转为相,空以虚空为相、以周遍色法、无障碍为相,识以了别为相,这是思惟六界的自相。再思惟总的一切界,都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是思惟通于一切界的共相。
庚四、思惟品
如何思惟品类呢?即从黑白两方面观察。
一、观察颠倒黑品
身体为一合相,即以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和合,而形成身体之相。
我们应当这样思惟:如果我不能真实了达体内界的差别体性,反而缘六界假合的身体生起傲慢,这时是颠倒黑品所摄,属于错误、罪过的一类。这是烦恼之法,以此将引起傲慢,有了傲慢,就会生起嫉妒、竞争等烦恼,不但自己身心苦恼,还会对他人也造成伤害。以此因缘,未来世还会产生生老病死等过患,有各种忧愁、悲伤、哀叹、苦恼。
二、观察无颠倒白品
观察:如果我能对身体内界的差别体性,随顺真实而观察,这是无颠倒白品所摄,没有颠倒迷乱、没有罪过。如此是净化烦恼,即由此能息灭自己身心苦恼,也不会因自我膨胀而伤害或逼恼他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修成功后,便不再有有漏生老病死,也不会有种种悲伤、哀愁、苦恼,将会得到永恒的宁静、安祥。
这样从正反二面思察后,内心就会决定:我现在对颠倒黑品再不能容忍了,再也不能接受自己这样颠倒执著,我应当切断这些黑品,排遣这些杂染。对于使心清净的白品,应当“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其安住,令其增长广大”,即以前没有生起的功德,现在应努力让它生起,如果生起了,应当让它安住不退,而且让它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增上。
庚五、思惟时
思惟:不论过去世、现在世,还是未来世,众生都是以地、水、火、风、空、识六界为因缘而入于母胎。换言之,只要是轮回中以业惑感招的有漏身,过去世的取蕴身是由六界组成,现在世和未来世的取蕴身也是如此,决定不会超出这种特性。
庚六、思惟道理
包括思惟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一、思惟观待道理:
譬如,以木头、砖块、瓦片等众多因缘和合,围绕中间的虚空,对此聚合取“房屋”之名。所谓“房屋”,实际只是观待这一聚合假立的名字,除了砖木等众多因缘,并无一种实体的房屋。
同样,以地、水、火、风、空、识为所依,筋、骨、身、肉等众多部分围绕虚空,对此聚合施设身体的假名。换言之,“身体”实际只是观待六界聚合假立的名字,此外并没有一体的身体。
就因缘观察,六界和合之身,并非不观待因缘而具有独立的自性,它唯一是观待过去业惑的因缘缘起而生之法,有何种业和烦恼,就会现前何种六界假合之身。比如:以嗔烦恼和杀生业,现前地狱中的六界之身;以悭烦恼及贪业,现前饿鬼的六界蕴身,依此类推,业与烦恼林林总总,由此变现的六界身也千差万别。
对上述道理思惟,称为思惟观待道理。
二、思惟作用道理:
“作用”,即修习界差别观会发生的作用。“界差别观”是一个因法,必然具有一种功能或作用,如果实修此一观法,就能断除骄慢。
五停心观中,针对不同烦恼,佛说了不同的对治法,如:对治贪欲修不净观,对治愚痴修缘起观,对治骄慢修界差别观;然而,须知并非一法只能对治一种烦恼,比如,界差别观不仅能对治骄慢,也能消除贪、嗔、嫉等烦恼。
如理思惟上述界差别观的作用,就是思惟作用道理。
佛在世时,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位尊者向佛请假,准备到人间游行。临行时,有位比丘向佛告状说,舍利弗尊者瞧不起他。
佛问舍利弗:“刚才某比丘说你轻视他,有这回事吗?”
舍利弗说:“我观察,自己的身体就是一个袋子,里面充满了种种不净物,这个袋子破了,各种不净物就向外流。我观察自身就是如此,怎么会瞧不起别人呢?”
傲慢心重的人修界差别观会有很大的作用,一旦观修到量,就能对身体远离一合想,得不净想,如此傲慢便无从产生,因为只见自己是地、水、火、风、空、识,他人也是地水火风空识,并无一法值得傲慢。
三、思惟证成道理:
即思惟三量——圣教量、比度量、现证量(即教量、比量和现量),我们应如理思惟界差别观有没有佛陀圣教依据,能否由现证得出,是否符合比量。
1、以此处来说,所谓“善巧修习、多次修习界差别观能断骄慢”,是按佛陀圣教宣说,因此符合圣教量。遍知佛陀没有丝毫迷乱,所说皆为真实语,既然佛这样说,就一定真实成立,这是以教量证成。
2、观修者向内观察,自己也能现量见到随着对界差别观如理作意思惟修习,未生的骄慢能令不生,已生的骄慢能够遣除,这是以现量证成,即可由实践证实其意义真实不虚。
3、比量推测,即因为骄慢是缘一体无分的身体而生起,界差别观能破一体的执著,既然连一体都没有,那么缘谁起骄慢呢?这样以比量也可以证成。
四、思惟法尔道理:
修习界差别观能断骄慢,这是法尔如是成立的,是难以思议的,是在法性上安住的。因此,对这条法尔规律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唯应信解,这是依法尔道理思惟。
以上是精勤修习界差别观的行人所应思惟的六个方面。思惟之后,再看引导文。
己二、以引导文实修界差别观
同样,把身体别别分解为骨肉等的坚固地界,暖热火界,气息风界,血液、尿液等的水界,孔隙窍穴的空界等,以这些体相不同的诸界、如凶残毒蛇共聚一处般所聚合的有漏之身,实为虚假、无有实义的体相,对此以智慧眼观察。
“凶残毒蛇”,指地、水、火、风四界,因其体相分别是坚、湿、暖、动,彼此违害,某界增盛即损害其它三界,造成一百零一种病,故比喻为“凶残毒蛇”。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云:“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百一患生。”(水大增盛,会产生痰多、咳嗽、消化不好、肠胃病等一百零一种病。)“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百一患生。”(地大增上,会引起肿胀沉重、身体枯瘦等一百零一种病。)“若火大增者,则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大小便利不通,百一患生。”(火大增上,会造成乍寒乍热、关节酸痛等一百零一种病。)“若风大增者,则身体悬虚、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如是百一患生。”(风大增盛,会有身体站立不稳、肺闷、胸胀、呼吸不顺、呕吐、哮喘等一百零一种病。)
修时应将注意力置于所缘境——自他的蕴身,首先忆念:此身体中,坚固性者为地界,流动、湿润性者为水界,暖热性者为火界,动转性者为风界,虚空、无障碍性者为空界。如此忆念五界之后,应当逐一剖析身体,用智慧之手分开它们,以智慧眼辨别认识:骨骼、肌肉、皮肤、毛发、五脏六腑等是地界,各部位的暖热是火界,气息是风界,血液等是水界,孔隙等是空界。这样明确地观察五界的体相,并认识坚固与暖热不同,暖热也异于动转,这样一一对比,看出彼此体相互不相同,最后决定五界体相都不相同。
我们以智慧眼观察,如同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苍蝇飞入铁扇公主体内,周遍观察身体是何种体相。小苍蝇睁开慧眼,只见白森森的骨架、一条条筋络缠于骨上,外皮包着肉,一个个臭秽的内脏,是地界;又见到红红的鲜血、腥臊的汗液、尿液等,是水界;不论飞到何处,都有暖…
《《正法妙音》第五册 -净心法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