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P25

  ..续本文上一页,福建名刹莆田广化寺修复过程中,印尼佛教界慨施上千万元,其中有一段有趣的经过。起初的发心布施者,在慨施数以万计的造寺功德款后,就在其经营的事业中赚得多倍;以后,越施越多,获利也加倍的多。于是越施越富,越富越施,就这样名刹以兴,而施者的福田如山高!在南洋一带,乐善好施蔚然成风!

  1991年秋,郑老居士高兴地参加了浙东新昌大佛寺的开光盛典。在功德红榜上,“独占鳌头”的是黄根祥居士施助一百万元。知客师介绍了他的布施因缘:港商黄根祥居士是由大佛示梦给他而发心寻到大佛寺,第一次倾囊施助了一万多元,回去后,经营顺利,赚得多倍,再来布施,而获利更多,就这样,他越施越多合计已达百万元之巨。而他成为三家香港公司的总经理了。这次,他带着十多位亲友兴致勃勃地远来赴会,会后还专程到天台山国清寺进香。

  有的人说:我们的经济收入不高,很难做布施。

  这种说法没有道理。佛在《优婆塞戒经》当中说:“一切水草,谁会没有呢?即使是国王,不一定能够布施。虽然贫穷,也并非不能布施。穷人也会有饮食,吃完后的残羹剩汤可以施与需要的众生,也能得到福德。即使以微尘许的麦子布施蚂蚁,也能获得无量的福报。就算是再贫穷的人,谁会没有微尘许的麦子呢?谁会裸体没有衣服穿呢?如果有衣服,岂不能以一针一线布施人包扎疮口,用一指许的财物作油灯?况且,天下没有穷得连身体都没有的人,既然有身体,看到别人作福德的时候,主动协助去作,做一些洒扫等的服务,也都可以得到福报。”

  所以福田就是自己的心,只要自己有布施心,地球这么大,到处都可以以自己的财富、智慧、能力服务人群、利益众生,到处都有种福德的机会,有心布施的人,怎么可能无路可走呢?

  布施能获得多大福德,全凭心量的大小,发心狭小下劣,大布施也只能得小福德,而发心广大,小布施也能产生大福德。《般若经》说:“若菩萨但舍财宝七珍,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虽经恒河沙劫,得福犹少。”经中又说:“若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虽少行施,获福无量。”所以,我们能修好自己的心,以菩提心摄持,就是用一支小小的蜡烛供佛,也超过不以菩提心摄持布施亿万元的福德。

  实际上,修行善巧的人,生活当中不论碰到什么顺逆境界,都可以转为道用,就象一位大药王,在他眼里,大地的植物全都是药,根本找不到一种非药的草木。比如说,我们顺利的时候,应当想:我的家这样富裕,一定是前世布施带来的,现在更要努力救济穷人利益众生;我的身体这样健康,一定是前世慈悲众生的果报,现在更要戒杀放生。这样用心,就象在油灯明亮的时候,继续添加灯油一样。福德会越来越增上,绵绵不绝。这是真正的“保富法”。

  如果遭遇逆境,下岗失业,或者事业失败,就应当想:这些困境都是以往恶业所招来的,如果能够顺受,我的业债就可以从此还清。再进一步,如果贫穷,就常常祈愿天下人都富裕丰足;如果疾病缠身,就祈愿天下人都健康无病;如果遇到人际关系不协调或者产生纠纷时,就祈愿天下人都能和睦相处;如果自己愚笨,就祈愿天下人有智慧;如果身体有残缺,就祈愿天下人都能得到庄严相好。总的来说,就是每当遭遇一种患难,就发愿自己在未来世一定要帮助遭遇这种患难的人,这叫做“即烦恼成菩提,翻毒药成甘露”。

  况且,佛还传授我们一种不费分文就能积福的善巧法门——随喜。在别人善行没有完成的时候,能从中勉励、支持,这是以劝导修福;当他善行完成时,可以与他同喜,这是以随喜修福;处处赞扬他的美德,让听到的人都见贤思齐,这是以赞叹生福。

  推而广之,天上天下、古往今来的一切善事善行,没有一种不可以用来修积福德。所以在普贤行愿当中,上到诸佛菩萨的功德,下到六道众生相续中一毫许的善根都无不赞叹随喜,由此获得的将是充满虚空界的大福德。

  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这样赞叹:

  布施是宝藏,常在心中伴随不离;布施是解除痛苦的妙方,能给人安乐;布施是善巧的车夫,能指示天道;布施是灵符,能把善士摄集在自己身边;布施是安稳,能让人心无恐惧地面对死亡;布施是慈爱的化身,能救济一切世间;布施集聚安乐,能驱逐痛苦的盗贼;布施如大将,能降伏悭吝之敌;布施是妙果,为天人世间所喜爱;布施是清净的大道,为圣贤所游履;布施是修善积德之门,是立事聚众之缘,是能生安乐之因;布施是成就涅槃的最初因缘,是进入善人行列的要法,是美好赞誉的渊府,具有入众无难的功德,她是心不悔恨的窟宅,善法道行的根本,是种种欢乐的密林,是富贵安稳的福田,是趣向涅槃的津梁。她是圣者大士智者之所行,是少德寡识之人所效仿。

  打个比方,有一家人不慎失火,这家的主人很有智慧,他观察形势,在大火还没有烧到屋子里的时候,就及时地把家里的财物全部搬出,虽然整个房屋都被烧得只剩下灰烬,但是因为财物完好无损,他还可以重建新屋。同样的道理,喜欢布施的人知道生命十分脆弱,财物的本性也是无常的,他在有生之年就及时修福,这就象从大火中搬出财物一样,这一生结束了,来世还可以享受安乐,就象那位智者以自己的财富可以再建新房屋一样。但是那些看不清形势的愚人,只知道顾全眼前的房屋,急匆匆地营救,但是火势极其猛烈,连土块石头都被烧得焦黑,不仅整个房屋被烧得荡然无存,连所有的财物也都同归于尽。可想而知,这个愚人以后只有在饥寒交迫当中苦恼地度过一生。同样的道理,悭吝的愚人不知道身命无常、毫无保障,他们在一生当中积累、守护、爱惜财富,当死亡突然降临的时候,瞬间就断气归天,形骸与草木同腐,所有的财物都被抛在今世。

  慷慨好施的人,赢得人们的尊敬,就象月亮最初出现,让人心生喜爱,布施者的美名四海传扬,人们归心仰投,倾心信赖他。慷慨好施的人,常常为善人所忆念,贫贱的人也恭敬他。到了临终的时候,他的内心不再有恐惧,这些圆满的相就象是树木开花一样,还只是属于现世的果报;到了后世,福德会象大树结出无量的果实一样,源源不断地产生。

  一个人在生死中轮转,在六道中往来,没有其他的亲人可以依靠,只有布施可以信赖,假如转生在天上人间,布施会给予我们安乐果实。

  布施的福德是涅槃道的资粮。心中忆念起布施,自然涌现欢喜,以欢喜的缘故,一心不乱,以一心观照生灭无常,就能成就道业。就象我们为了求得凉荫去种树,或者为了求得鲜花、美果去种树一样,通过布施希求果报也是如此,今生来世的快乐如同求凉荫,声闻缘觉的圣道如花,成佛如果。

  

  九、烟酒毒品

  

  一、饮酒的危害

  酒的品种很多,有白酒、红酒、黄酒、米酒、啤酒等。酒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有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乙醇饮料。由于制作工艺和配方的不同,酒有五花八门的品牌。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人们聚会的宴席上酒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中国人宴席上没有酒,主客人互相之间不作对饮,好像就缺少了感情交流,酒成为维系感情的重要工具。如果一个成年男子,在酒席上不会饮酒,就好像不是一个男子汉,会被人视作另类,难以进入交际圈,酒成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饮酒在各地都有深厚的传统,在古代社会,饮酒被文人墨客视作高雅之举,有大量的诗词歌赋描述饮酒的状态和沉于酒中的迷醉心态,有些文人希求在酒精的摧发下,能够突发创作灵感。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许多人认为饮酒是人生的一件美事。也有人需要酒这种使人产生沉醉的饮料,以忘记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辛劳痛苦。

  酒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太深了,即使是一些信佛的人烟酒也难戒,有些人出于交际也要饮上几杯,不然的话,认为情感上过意不去。碰到这样的事情,应该事先跟他人声明自己的信仰,如果自己的态度明确诚恳,他人也不会刻意强逼。

  根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中国,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每日饮酒。

  酒的危害远远没有被人们认识。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电视中酒类的广告占有非常大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县级酒厂竟然拿出3.2亿元送到一家大型电视台去做广告,这笔钱远远高出全县财政总收入,最后这个厂负债累累,终于倒闭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酒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酒类生产企业有4万余家。

  饮酒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据英国BBC2003年9月19日相关报道,在英国,由酒引发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英国每年花掉大约300亿美元。每年因醉酒引发的暴力事件高达120万起,几乎一半的暴力事件是由醉酒引起的。100多万儿童的父母有酗酒问题,饮酒过度给普通家庭带来灾难。在英国因狂饮而导致早逝的人数每年达2.2万。

  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比非过量饮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两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70%,妇女发生乳癌的机会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病者仅占2%。

  过量饮酒容易导致肝癌,酒的主要化学成份是酒精,在人体中酒精主要依靠肝脏来代谢,其代谢产物及其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饮40克—80克酒精,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饮160克,8至10年就可以发生肝硬化。

  过量饮酒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大量饮酒的人可引起心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在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那些长期…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