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P7

  ..续本文上一页江湖,造成各种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昔日的清水河变成今天乌黑的臭水河,饮用水出现严重短缺,在城市中为了喝一口清洁水要花上两三元钱,这种过去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今天却成了事实。中国目前由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4%。

  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记者采访中谈到,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7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32%。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

  人们在享受物质的时候,也许想不到物品消费之后变成垃圾却难以处理。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中国平均每年产生1亿多吨垃圾,而全球每年则产生100亿吨垃圾,这给地球的土壤、空气、地下水造成极大的破坏。一些富裕的西方国家将其国内垃圾转运到发展中国家去,将危害转至他国。如果让这种奢侈铺张浪费继续下去,终有一日地球会变成巨大的垃圾场。

  2、贪欲对人的危害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弥漫着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工业废气,人感到胸闷压抑,耳朵听的是嘈杂噪音,眼睛见的是五光十色斑驳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容易心烦意乱心情压抑,尽管自身不愿意,但这些都难以躲避,这到底能给渴望现代化物质享受的人们带来多少幸福的感觉?

  在追求财富者当中,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358名亿万富翁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总计25亿人口所拥有的财富,即几乎世界一半人口的财产。世界上五分之一的最富有国家决定着全球84.7%的社会总生产,这些人消耗着全球能量的70%。

  尽管大部分人都向往财富,然而财富仅仅落入少数人的口袋之中,这个世界大部分人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物质发展的成果也仅供部分富裕者享受,对大部分人来说仍然是个梦想。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城市在不断发展,然而其中的贫民窟也在不断增大,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找生活的机会,在充满歧视的环境中过着艰难的生活。

  国家统计局2002年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最高收入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的差距是15倍,在富裕阶层追求享受追求时尚的同时,底层人民还在为维持基本生存作艰苦的努力。富人可以打高尔夫球,可以出国旅游,而许多穷人却看不起病,为养老、为子女的学费焦虑。

  再看看贪欲对人内心世界的影响,当人们追逐财物满足贪欲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冷漠,人变得自私只顾谋求自身的发展,很少去考虑是否会伤害他人的利益,社会财富的总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多了,另一部分人就少了,自然会引起矛盾冲突,有的人看见别人有而自己没有,会产生嫉妒和愤愤不平,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人心里想的多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利益,内心变得幽闭,不会去关心他人的疾苦,慢慢地内在的心灵世界也日渐沙漠化。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繁华的经济发达地区,人情普遍冷漠,人和人之间不愿意交流,没有什么真情流露,人际关系往往和利益相联系,贪欲使彼此卷入到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为了一点些微的利益,有时连亲友也翻脸不认,“唯利是图”之风如同癌细胞一样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扩散,由此带来的是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裂变。

  今天,大力谋求发展和技术进步造成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一项工作过去花费的时间现在大大缩短,这又导致职员大量裁减,即使出现新兴产业也只需要高技术人才,世界的人口在不断增长,而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数却呈下降趋势,由此致使失业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而且高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少有人能始终跟上这股趋势,结果一批又一批人被甩向社会边缘。就象社会学家所比喻的那样,现在整个社会发展如同不断加速的长跑运动,作为社会的成员,每个人都不得不加入这场长跑运动,试问在现今社会这样的形势下,有几个人不被赶得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人人内心都蒙上了一层惧怕被社会淘汰的阴影。物质再丰富,如果连生存的安全感都没有,又何来幸福可言呢?

  现代人对物质世界的寄托是更高更新更快更多,这已经成了一种共业趋势,成了难以制止的惯性运动。人们似乎步入一个怪圈,虽然相对于正常生活所需现代人已经制造了不知超过多少倍的财富,但是却不让自己停下来安静地享受,而要再去继续制造更多的财富。到底是什么驱使人们如此乐此不疲?其中的发动者就是内心的贪欲。

  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首先考虑的就是本国每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经济增长缓慢,政府的压力就会增大。国与国之间比的是国家经济总量,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成为经济强国,不愿意被淘汰出现代化进程。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也是当地的经济增长率。在世人的期待下,这些经济数字成了只能上升不能持平更不能下降,这些数据直接和官员的升迁相关。反映到家庭和个人,就是每年的年收入只能长不能退,否则就有强大的精神压力,这个压力既来自群体之间的比较,也来自自身的期望。物质财富的增长成了评价社会与个人进步的标准。

  人们为什么不能回归自心静静地思考,除了不断去刺激物欲,不断去占有外物之外,人生是否还另有别途?对于人生价值的评判,难道真的只剩下去构造一个日益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

  可怜的现代人为什么不去想想这种外强中干的发展,对人类自身有没有必要?当今世界人口众多、资源破坏日益严重,而人的欲望却在不断持续扩张,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这辆疯狂的欲望列车将会把人类带向何方?

  3、举世追逐的奢华生活毫无实义

  拼命积累财物的趋势把人搞得晕头转向,失去了冷静思考的能力,如果冷静思考一下,一个人有再多财富,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拥有再大的房屋也不过就是安放六尺身躯,实际上一个人真正为了生存需要而消耗的物质是很有限的,其余的大部分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现代人认为奢华的生活才有气派有面子,用得了一尺的非要用一丈,现在的富豪名车一辆一辆买,房产别墅到处购置,真正能使用的又有多少?都不过是摆设而已,这是摆阔炫耀的低俗心态在作怪。社会上奢华铺张的习气实际上偏离了正常生活所需,人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花费过多的精力。遗憾的是有的人为了自身赚钱,通过媒体和舆论制造出各种所谓的优质生活样式,让人们去迷恋这些奢华的物质享受。

  是什么样的身份就要按什么样的模式消费,大公司的老总就要坐宝马、奔驰,连穿的皮鞋都要从国外空运而来,一个人的办公室要上百平米,装修要豪华气派,不然就认为有失自己的身份,休闲的时候要打高尔夫球,作为海外大公司的老板就要买私人游艇、私人飞机。有什么样的身份就要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准,现今世人认为这些豪华的消费和享受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些都是压倒他人的实力,在消费享受上要分出人的等级。

  富豪们在引领着生活时尚,所谓上行下效,一般人虽然过不上超豪华的生活,但追求生活档次也不甘落后,上流阶层有上流阶层的生活方式,中产阶层有中产阶层的格调品味,这些都是以金钱财物堆积起来的。整个社会阶层是以财富量为台阶,人生的目标就是一步一步攀登财富阶梯,上升为进步,落后为失意。以前万元户被称为富裕之家,现在要有上百万元、上千万元才算富裕,人们对财富的味口越来越大了。如果没有知足常乐的心态,那么财富的追逐到什么程度才有终结呢?安贫乐道在现今这个世上是被人讥笑的傻瓜所为,仅仅财富这张网就几乎把世人一网打尽。

  如果物质发展完全超出了日常生活的正常需求,变相地转入到奢侈浪费,只是为了竞相攀比,胜过他人,变成了为满足膨胀的虚荣心而奋斗,那么这样的“物质文明”还能称得上是文明吗?

  三、追求财富的痛苦

  世间人认为物质丰裕的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这种对幸福的理解实在太一厢情愿了,仔细观察每个贪求物质享受者的内心,都会发现其中饱含的痛苦。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有一头羊就有一头羊的痛苦,甚至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这些物质世界五光十色的欲妙享受,非但不是幸福的源泉,相反正是痛苦的根源。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下面以当今社会的真实状况来分析追求财富的痛苦。

  1、最初积财不易,创业艰辛。

  作为人人羡慕的公司企业老板,在创业之初,天天要投入大量精力。俗语说“无利不起早”,为了赢利不得不早出晚归,不但白天要时刻扑在经营上,夜晚也不能停歇,要忙商务约会,处理各种场合的应酬。而且,一牵涉到利益这张网,各种势力都会涌进来捞一把,光是疏通各种人际关系,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要奉迎上层,又要处处强扮笑脸低三下四地迎合顾客的需求。在商业经营中,利润空间有限,而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市场份额能占大一点。在赢者通吃的年代,企业家不但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处,也想吞并他人。商场如战场,每个人都会使出各种策略,要在这里生存发展,容不得半点松懈,内心时时都紧张畏惧,难得有半点坦荡安逸的心情。

  过去,国人从书报杂志上看到日本人超负荷工作导致过劳死的报道,往往唏嘘不已,感到难以理解,现在这种情况也在国内频频出现,据统计,带动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北京中关村的创业者们,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在上海病逝,年仅38岁。王均瑶之死令人叹息,也引起了人们对企业家健康状况的极大关注。此后,新华网的综合报道说:“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一般…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