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下来。
③认识暇满人身的难得:
佛经上盲龟值遇轭木孔洞的比喻,我们都很熟悉,佛说,好比一个汪洋大海当中,有一根带孔的轭木在海面上不断漂浮,海中还有一只双目失明的盲龟,每隔一百年,才从深海当中浮出一次,盲龟浮出海面时,正好钻入了轭木的孔洞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我们得到暇满人身的机会,就象这样难得。
这不是一种方便说法,实际就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从因来衡量,获得暇满人身至少需要积聚三个方面的因缘,就是守持清净戒律、修积布施等福德资粮和发清净愿。比如,我们现在是人,能知言解义、能思维,这是过去世守持五戒的结果;现在有闻思修的机会,一生有许多时间能用于修行,这是过去世修习福德的果报;不愿意行持无意义的世间法,很愿意行持各种圣法,这是往昔发愿常随佛学的结果。所以,要方方面面的善因缘积聚,才能成就这样一种珍宝人身。
观察当今时代人类造业的状况,有多少人在真实修集这些因缘呢?恐怕一万个当中难得有一个两个。人道以外,恶趣众生和天人,要能积聚善的因缘,更是难中之难。所以从因衡量,获得暇满人身是极困难之事。
再从果的角度来观察。我们或许觉得人的数量并不少,尤其城市里的大街上,密密麻麻地都是人,但是和夏天一小块草地上的小虫相比,就会发觉人类的数量是多么稀少。而在人身当中,暇满人身更是极其难得,我们可以统计一下:中国十几亿人,有多少人信佛;在信佛的人当中,有多少人具足正信,不是盲目的信仰;具足正信的人当中,有多少人在如理地闻思修行?这样看来我们这样的人身确实难得。
认识到人身难得之后,就不能浪费时间。这一次得到人身,就像一百年只能吃上一顿饭一样,如果在无意义当中让它空过,以后再想现前这样的良机,恐怕要到千万劫之后去了。
对于暇满的难得,也应从缘起上体会,暇满人身各方面的条件,不是无因无缘能产生的,显现其中的每一种都需要由诸多善根因缘。如果对于自己身心方面及外在助缘方面的圆满,一分一分地来体会,就连一天当中有一秒钟自在修法的机会,也是许多因缘积聚而现前的果报,一生有多少天,一天有多少秒,这样综合起来观察,才知道期暇满确实是无量善根、因缘聚合的果报。又比如说,现在在喇荣沟,要听闻一个法要,上要有法师、有传承教法,下要有僧众聚合,有安住下来的福报,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下至听一节课,也是无量因缘聚合的果报,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
所以,在一切机会当中,得到暇满人身的机会最为难得。我们常常会讲“把握机遇”、“把握商机”,这些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此生像昙花一现一样的修行机会,这是一切机会中最重要的机会。把握好了,今生就能截断轮回,把握不好,就可能万劫沉沦,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件事更要紧的了!
无量劫以来,通过精勤积资,我们才获得宝中之宝的暇满人身,如果自己把握不住,随意把它打碎,则是最愚痴之事。
古代有一位伊庵禅师,是我们珍惜暇满人身的榜样。他虽然每天精进,但每次睡前都会哭着责备自己:“今天又这么空过了,不知道来日如何。”
以前噶当派的金厄瓦格西,十分珍惜暇满人身,他从不睡眠,日日夜夜就是一心修持善法。
他的上师仲敦巴格西对他说:“你还是应当休息一下。”
他回答:“应当是要休息,但这暇满人身实在难得。”
金厄瓦格西以无比珍惜人身之心,一生精进不睡眠,他在一生当中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可以想象,这位大修行者一生中的分分秒秒,是如何在摄取生命大义之中度过的。
以上这些道理了解起来并不困难,修行的方法也不复杂,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反复缘着法义如理思维,经常告诫自己“人生实在难得,这一生一定要好好修法”,只有通过这样不断串习,珍惜人身的善念才能逐渐得以坚固。
所以,关键是自己要用心串习,不是佛法知识化,而是要佛法人格化。
(2)思维寿命无常遣除对现世的贪执:
这是按照三根本思维寿命无常的道理,通过再再串习,引生无常的真实体验。
所谓三根本,就是必定死亡,死期不定,死亡时除了圣法之外其余都无助益。从这三根本,会引出三种决断:决定此生修法;决定现在修法;决定以法作为依怙。
① 思维死亡决定:
有生必有死,这是世间的规律,有为法就是如此。不论是圣者还是六道凡夫,不论生活在虚空、海洋、山峰还是平地,一切有寿命的有情,在死主到来之时,都无法逃避,威势、财富、美色、药物无能遮止,药师佛灌顶加持也无济于事。所以,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谁都免不了的。
做为出生在五浊恶世的凡夫人,我们的寿命短暂到不足一百年,在这期间,生命在刹那刹那飞快流逝,没有一秒钟停住,也不可能时光倒流。有限的百年光阴,没有丝毫增添,不间断地又在减少,最后必定寿量消减穷尽而死亡。
每个人衡量自己,往前看,三四十年已经在毫无实义当中度过,到了晚年,精力衰竭老苦缠身,根本没有能力修行。中间大约二十年当中,一半是在睡梦的迷乱中度过,剩下的一半,要准备三顿饮食,处理各种琐事,遇到生病,在床榻上也要消磨许多时光。所以,计算下来,真正能用于修法的时间少之又少。西藏有一位大德这样说:一生真正能用于修法的时间实际不到五年。这是针对古代西藏的情况来说的。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恶浊的环境当中,工作如此繁忙,竞争这样激烈,作为一个在家居士,恐怕一生修法的时间不过两年。如果这样的两年不能分分秒秒珍惜,反而随意浪费,那“了生死”的大事怎么能成功呢?
到了临死的时候,这一生的所有圆满——财富、权力、名誉、地位、高级享受等等,都成了分别念忆念的影像,这就如一场好梦,梦中虽然贪恋追求,也曾经陶醉、欢乐,但是梦醒之后,连一个微尘那样大的法都得不到,一切已经荡然无存。有智慧的人应当尽早抉择清楚:哪些是对自己的后世真正有利益的法,哪些是欺诳性毫无实义的法。既然追求现世的圆满,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那么现在就应当学聪明一点,不必要去追求这些无意义的法。
好好抉择自己一生的道路,死亡必定要到来,而且没有任何阻挡的方法,现在贪执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现世八法有什么意义?因此一定要下决心修持正法。
② 思维死期不定:
我们所转生的地方,是娑婆世界中的南赡部洲,这里的人类有一个特点,就是寿量没有定准,随时有可能死亡,没有绝对的保障。
另一方面,从因上来考虑,如果使人存活的因素很多、致死的因素很少,那维持人生存的可能性就很多,时时处处有很多因素有益于他的生存。但事实上,对此方人而言,导致死亡的因素非常地多,而存活的因素却很少。所以,时时都没有生存的保障。佛经上把人的寿命比喻为广场中的一盏微弱油灯,只要哪个方向吹起一阵小风,油灯就会当即熄灭。而这样的风,随时都有可能吹来,支持油灯继续燃烧的,只有那么一点油,而且不会增多。使油灯熄灭的因素,则是来自广场四面八方随时刮起的任何一阵风,两方面的因素比较下来,确实油灯连一分钟不灭的保障也没有,随时风吹来,随时就息灭。
导致死亡的因缘,内在的有四大不调和所导致的疾病,地水火风四大种在人体内,如同四条毒蛇共住一笼,经常发生冲突,冲突了就会生病,严重的就导致死亡;外在的有洪水、海啸、地震、台风、车祸、瘟疫、战争等等灾难。这些为数极多的死缘当中,只要出现一种,死亡就会立即降临。所以,人命危脆,朝不保夕。
一般人每早起床,都认为今日不会死。因此心会懈怠拖延,并且以耽著现世的习气,把人生浪费在追逐世间的名利之上。但如果能想到今日会死,修法的紧迫感就会生起,会想:今天不好好把握修法的良机,为死亡作准备,死亡今天到来该如何面对,凭什么来度过这一关呢?这样能鞭策自己当下就修行。所以,汉地寺院上晚殿时,大众要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也是念死策修。
另外,《普贤上师言教》当中教我们,不论做什么,都要想这是此生的最后一次,起床时,要把无常死想提一下,心想:这是此生最后一次起床,生命只剩一天,必须用来修持正法。乘坐公共汽车,也想这是最后一次,必须抓紧时间修法。来此处听法,也想是最后一次,应当努力。照这样反复串习,最终会形成坚固的意念,一提及今日会死,心就趣入修行。关键是通过串习,在相续中引起一个“今天必死”的正念,由它的作用力,可以遮止心缘现世八法散乱。如果内在的正念引不起来,单凭口头上说“无常”,当然起不了这样强大的作用。
③ 死时除正法之外一切无益
这也要事先通过思维决定好。一个人的一生会有许多追求,所追求的不见得有真实的利益,如果一生追求的都是毫无实义的东西,那人生就白白空耗掉了,真正是枉活一世。那么,人生当中到底什么法有利益、什么法没有利益呢?这在死亡面前就会检验出来。死亡的时候,现世一切的圆满下至一根线也带不走。一生倾注了大量精力所追求的东西,比如妻子、儿女、名声、地位、财富、住宅,在死亡时,都会抛弃我们,连与生俱来须臾不离的身体,也要留在此世,无法前去,更何况其它的身外之物。真正伴随而去的,只有业力。从这里应觉悟,自己一心追求、经营的世间法,在死亡时竟然毫无利益,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方式生活下去,最后必定会落得一无所获。
但是如果能换一种方…
《《正法妙音》 正法明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