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 正法明灯▪P6

  ..续本文上一页的念诵和听闻,以代代相传的传承加持力,对于弟子来说,都能获得殊胜的功德,同时也能保证佛法的完整、纯正,杜绝外道伪经伪论混入佛法中,也能杜绝把佛经和菩萨论典排出佛法的邪行;口耳讲授传承,能把佛菩萨的真实密意正确地传给后代的弟子,使弟子获得对经论句义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防止不依止上师以分别念随意解释经论的做法,还能防止外道的观点渗入到佛法中;经论实修引导传承,能把经论中诠示的实修关要传给后代的弟子,使弟子不至于停留在口头空谈上,而是按照佛菩萨的言教去实修,同时也能防止仅仅把经论作为一种知识、没有实修的关要的错误认识,而造谤法重罪;以心印心的传承,是上师把自己证悟的明空无二的心性境界,以灵活、应机的方式传授给弟子,使弟子直接了悟自心的本来面目,防止弟子迷失在无念的智慧之外,落在依然以分别念修行的歧途。

   总的来说,显密佛法的任何一种传承,都具有住持、延续佛陀教证二法的作用,具有传承,教证二法的闻思修行就不会间断,没有传承,完整纯正的佛法就会衰败乃至彻底中断,所以佛法的兴盛与否,和重不重视传承有很大的关系。

   不但佛法重视传承,就连要做好世间的学问同样也需要重视传承,人们常说的“师出名门”、“名师出高徒”等等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

   对照佛教的历史,我们也能看出传承的重要性,唐朝时期正因为汉地和藏地的各个显密传承都保持并延续着,从而才保证了当时佛法的全面兴盛。后来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经历过几次大的灾难,法难之后,某些法脉变得一蹶不振,而某些法脉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尽管这里的原因很多,但传承是否延续,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根本原因。

   总之,传承是极为重要的,佛弟子应当提高对传承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这样佛法才有兴盛的基础。

   我们要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维护清净的传承、遵守清净的传承,才能使正法得以延续,才能使自利利他的事业得以兴盛。不仅在讲经、说法、实修等方面,传承的遵守非常重要,而且出家人的传戒、安居、诵戒,做各种佛事、修持五加行,汉地丛林的清规,禅堂的规矩、早晚功课,还有念佛堂的规矩,诸如此类凡是行持如法的佛教事业,都有规矩,都有法则,这些都是诸佛菩萨为了千秋万代的后代子孙,以智慧和慈悲制定下来的,能够遵照来实行,必然会在正确的轨道上,成就功德和事业。

   如果我们凡夫人,以一个随心所欲的心,随便在这些传统、规矩上增加、减少甚至废弃,这样的结果会如何呢?这会破坏传统、破坏传承,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只是以一种分别念随意来创新,结果恐怕不会带来真正真实、长远、坚固的利益。而且,这样做,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如果人人都按这样做的话,一个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有一套自己的做法,而且凡夫的分别念也是“此一时、彼一时”,最后会造成极其混乱的局面。我们的大恩上师非常尊重传承上师的规矩,不论做什么都严格按照传统来做,举一个例子,比如传法前后的念诵,上师对于维那师随意加一些内容,或者念诵的音调不准确,不按规矩做,都会严厉批评。

  

  一、弘法必须发心纯净

  

  佛法的兴盛,众生的安乐,是我们每位佛弟子所应关心的份内家事。而弘法者发心的优劣、素质的高低、方法的对错则直接决定了佛法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传播。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弘法所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作一探讨。

   一、弘法必须发心纯净

   我们发心弘扬佛法,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动机。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当中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也就是说一件事是善是恶,并不取决于其外在的形相。换句话说,即使表面是一种善的形象,但只要内心的动机不良,这件事实际上就是恶法。因此,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样的发心才是合格的弘法发心。

   (一)真情回报恩德

   作为一位三宝弟子,我们都懂得要报恩,那么对我们恩德最大的是谁呢?

   从出世间方面来讲,如果没有上师三宝的出现,我们连解脱的名词都不会听到,更不用说走上解脱之道和获得解脱的喜悦了。世间的喜悦、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如果能有人让我们脱离物质的贫乏,疾病的困扰,并赠给我们富足的生活,快乐的心情,对这样的人,我们会感恩戴德,甚至可以以死相报。这些世间的安乐,比起上师三宝所带给我们的出世安乐,却又是那么微不足道,上师三宝所赐给我们的证悟人无我、法无我等等的这些安乐,很多是我们没有听过,甚至连做梦都想像不到的快乐。这样的大恩大德,即使是肝脑涂地,也报答不尽的。

   我们要感念三宝的恩德,实际上,任何一点安乐都是三宝恩赐给我们的。为什么这样讲呢?这要从“法”上来体会。因为所有的安乐,不论是暂时的安乐,还是究竟的安乐,世间有漏的安乐或者出世间无漏的安乐,身心的安乐或者外在环境的安乐,这一切的来源确实都是从修行正道而来的。修行人天的正道,才有可能现前善趣人天的圆满;修行三乘的解脱道,才会获得三乘决定胜的解脱,在这个当中,不依靠正道而现前安乐的机会,连极微尘许都没有。那么,这五乘的正道是谁开示的呢?唯一是大恩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示的,佛为了救度我们,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宣说了浩瀚如海的圣教法,是以这些教法的光明,我们才打开自己的智慧眼,能摄取到无量安乐。

   佛在经上说:这个世间的安乐和善事,乃至夏天一丝微风吹在脸上的安乐,都是佛的悲悯和加持。同样,我们的心里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致。再从生生世世来看,我们的生命不只是这一世,今天能入佛门学习佛的教法,说明在过去无量生当中,都得到过三宝的救护。可以说,三宝在生生世世当中一直护持我们、救护我们,把我们从苦海当中拯救出来,这种护念和加被没有一个刹那间断、没有一个微尘的间隔。

   虽然我们还不能现量见到佛的三身,还不能圆满地认识三宝,但是三宝总集的大恩上师,确实是以人的形相显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我们传了从因果到无上大圆满的妙法,做了各种甚深的灌顶,成熟我们的相续,这种把我们安置在佛果安乐的大恩大德,比大海更深、比虚空更广,我们只有尽未来际弘法利生,才能报答上师的恩德。

   在世间上,大家知道,除上师三宝之外,对我们最慈悲的,就是我们的母亲了,从十月怀胎,到抚养我们长大,母亲付出了难以想像的辛劳。虽然小时候母亲的辛勤照顾我们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但从别的母亲照顾孩子的情景,就可以知道我们也曾经受到过多么大的爱。长大后,大家都感受了这个世界的人情冷暖,当这个时代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时,只有母亲对我们的爱没有任何改变,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我们处境好坏,她总是在深切地关注着我们,我们有快乐,她就由衷地随喜,绝不会嫉妒,我们遇到挫折,她就替我们着急,绝不会在一边看我们的笑话。对于母亲来说,这种爱是天性的流露,并且每个人都感受过或正在感受着这种无私的关爱。

   这种关爱我们不只是这一生才感受,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我们都曾感受过许许多多母亲的爱,换句话来说,给予我们这样感天动地的爱的母亲有无量无边,但是为了抚育我们,她们在付出辛苦的同时,也造下了很多恶业,和其他众生积下了很多冤仇。就拿现世的母亲来说,为了给我们衣食的保障,她们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造下了妄语、偷盗等很多恶业;为了给我们增加营养,她们一次又一次买来活鱼、活鸡,亲手杀死后烹饪给我们吃。正因为种种这些因为我们而造下的恶业,使得她们一次又一次地沉沦在恶道中。

   这些过去宿世的母亲现在在哪儿呢?她们就在我们的周围,比如我们身边的亲友、同事,擦肩而过的路人,包括那个自己总是看不顺眼的人,尽管变了模样,但她们对我们曾经付出的那片真诚,和现在的母亲一模一样。这些暂时还算处境不错的,而更多的母亲,则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在地狱、饿鬼和大海深处,正遭受着难以忍受的各种苦难和恐惧。

   对母亲的巨大恩德,我们要给予真心的回报,而亲爱的母亲正遭受苦难,我们更应该马上加以救护。

   这也是上师三宝最喜欢做的事业,上师三宝所致力的,完全是救度众生的事业,因此,这也是我们报答上师三宝恩德的最好途径。

   (二)最殊胜的报恩是弘法

   我们先来看已经成就了的佛陀,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救度他们过去世的母亲——我们这些众生呢?如果佛陀把自己的圆满福报布施给众生,会使所有的众生衣食丰足还绰绰有余,但众生福薄,福报到了眼前也显不出来。所以佛陀所采取的,正是给众生开示正见,传授方法,引导众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轮回的泥潭,登上极乐的涅槃城。佛经上说:“诸佛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的罪业,不是以手遣除众生的痛苦,不是把自己的证悟移到众生心中,诸佛是开示法性真谛使众生得以解脱。”所以除了为众生宣说正法,无误的让他趣向解脱之外,诸佛如来也没有其它的救度方法。

   再从历代成就了的祖师大德来看,他们帮助母亲众生的方法,也是通过弘扬佛法,来引导众生一步步获得心相续的转变。

   弘扬佛法的利益不可测度。就以因果正见为例,如果学法者在学习了有关因果的公案、道理、教言之后,心中改变了原先的错误观念,生起了坚定的因果正见,那么这种正见给他带来的利益远远不是让他得到一亿块钱可以相比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给他一亿块钱,只能利益他的今生,不可能利益他的来世;只能利益他的肉身,不可能利益他的法身。但是这样的因果正见,能让他进入…

《《正法妙音》 正法明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