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古农佛学答问卷六 (护持正法门)▪P3

  ..续本文上一页存,近今坊本漏刊云云。惟愧无阅藏机会。居士博览三藏,定知藏中有无经纂。乞查示。

  答:金刚纂大藏所无。云栖诸经日诵载有问辨。今录以告。“问:金刚经纂称功德甚大,何不录。答:以伪造故。又大为害故。彼云,诵此纂一遍胜诵金刚经三十万遍,脱使愚人信此,若擅将多卷之经置之不诵,而以一纂塞责,岂不误陷其人入地狱耶。”

  问: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未知云何是四句偈。

  答:佛经原本都以三十二字成行,八字为句,适合四句,四句即成一偈。经云四句偈者,即任何四句经也。否则金刚经只有两偈在后,何以前已云四句偈耶。

  问:净土一宗,除阿弥陀经及持佛名号外,尚有何种经典。

  答:尚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及往生论,应当持诵者也。

  问:无量寿经以何注为最佳。

  答:无量寿经注,某所见者唯隋慧远义疏一种。清彭绍升居士著有无量寿经起信论,亦可参考。

  问:观无量寿佛经,以何注为最佳。

  答:此经现见两注,一为智者大师疏四明知礼钞,一为善导大师四帖疏,并皆佳妙。然以净土专家而言,则取善导疏也。(即观经四帖疏。)

  问:无锡万氏校本地藏经末,载有佛说盂兰盆经,首句为闻如是三字,是否如是我闻之误。

  答:经首有作闻如是者,非误也。

  问:佛说般若心经,自亦为佛所说者。今据宋施护译本,似为舍利佛威力,而请问于观自在菩萨,故观自在菩萨遂说是经。然则是经究为佛说,抑为观自在菩萨说。

  答:是经为观自在菩萨说,即是佛说。何以故,佛所印可故。蒙佛许说故。查般若心经施护译本在咒后有云,“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然则虽是观自在菩萨说,已为佛所印可,故同于佛说也。又法月译本有云,“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我欲…说…般若波罗蜜多心,惟愿世尊听我所说。…尔时世尊…告观自在菩萨…云,善哉…听汝所说。”是观自在菩萨先蒙佛许而后说也。然则是经舍利弗既承佛力而问,观自在菩萨又蒙佛许而说,又何不可云即是佛说耶。故大智度论云。“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

  问:心经题有以摩诃二字起者,有不用摩诃迳以般若二字起者,究从何为准。

  答:不用为准。现诵本系玄奘法师译本,原无摩诃二字故。

  问:观世音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药师七佛本愿经三经,有无轩轾。

  答:佛菩萨宏愿度生,有何轩轾。

  问:观音诸经,有何最善之笺注本,可向何处购请。

  答:普门品有智者大师之玄义疏最佳。佛学书局可请。

  问:楞伽科解序第三篇第四行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祖师达磨以付二祖,曰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以为心法,”以此观之,楞伽当为禅宗之经。但查佛学书局之书目,禅宗部内无此经名,复于法相部中见之。究竟楞伽应列入何宗为当。

  答:楞伽之初百八非句的示禅宗离言之旨,故禅宗传之。其后大慧菩萨问义开一心为识,乃是法相之教,故列入相宗。禅宗至六祖慧能以后,皆以金刚般若印心,故楞伽但列相宗矣。禅宗至六祖慧能以后,皆以金刚般若印心,故楞伽但列相宗矣。

  问:性宗相宗之要典。

  答:性宗要典为般若经,及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相宗要典为解深密经,及杂集论,百法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

  问:据玄奘义净所记,五天竺所行大乘,只般若唯识两宗。吾地近年盛弘唯识。净土台宗间有传述。独般若一宗为此时救病良药,而问津者寥寥,经论(大智度论)既无疏抄除嘉祥三论疏外,关于入门方便,又无如欧阳大圆印光谛闲等之著作。般若纲要一书内容如何。黎端甫之法性宗纲论有发售否。以外有此宗入门书否。祈指示。

  答:有译本三论宗纲要。

  问:高王经或谓伪造,而观音灵感录又谓诵此有灵感,不知孰是。

  答:高王观音经原无是经,故曰伪造。当北齐高欢为丞相时,有梦中为老人传授,诵之得免刑戮者,因从高王府中传出,故曰高王经。但经虽伪造,而所称佛菩萨名号极多,感应功德即获于此。念诵者可当佛菩萨名号集观。

  问:大乘起信论。或谓系伪造。又楞严、华严、法华亦有以为后人伪造者。若诸经均是伪造,则一切经典皆难确信。

  答:此等谤法之言,不足为据。

  问:或谓涅槃会上拈花微笑付法迦叶,不见经文,无可根据。达磨神光太虚法师,皆以为影射(见文库禅宗),实无其人。楞严起信近亦证为伪造。夫传法何等事,祖师何等人,经论何等物,乃可任意捏造。否则又何可任意诬谤,二者必有一落无间狱。

  答:拈花传法,据宗门杂录引,谓出大梵王问决经。经云,梵王至灵山会上,以金色波罗华献佛,舍身为床坐,请为群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吩咐摩诃迦叶云云。达磨神光均见僧传,但事不甚显。楞严起信认为伪造,实出偏见,不足为训也。

  问:鄙意佛说大乘,如孔子之言大同,孔子以时机未至,故仅于颜子言其体(克己复礼章),于子游言其用(子之武城章),以致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礼记庄子犹详载,(礼运庄子言颜子心斋等。)可知当时并非罕言,不过如子贡声闻辈不得预闻,而记论语者又出于此辈之门人,后世遂以大同非孔子教。今观涅槃般若诸大乘经,身子善现迦叶阿难亲会当机,不应于结集时独遗大乘偏出小乘,是当时三藏必有大乘经在内。彼方所传仅四阿含者,乃上座部讳莫如深之私见,亦如吾地古今文家经学耳。铁围之说出于龙树,或说偏见。至菩萨处胎经迦叶命阿难结集佛说,一字勿使缺漏,中有摩诃衍方等藏,较有根据。高明以为然否。

  答:此说颇是。又当时窟外大众部结集,有类大乘经典者。

  问:成唯识论述记八种,请举其名。闻日本有将八种合刊者,请示知出售处。又日本有何种便于初学之唯识学书,及专门出版流通佛学书报之书局。均祈详示为感。

  答:关于成唯识述记之书,有(1)成唯识论别钞。(2)成唯识论枢要。(3)成唯识论了义灯。(4)成唯识论演秘。(5)成唯识论义蕴。(6)成唯识论疏义演。(7)枢要记。(8)了义灯记。(9)演秘释。所谓八种,或是除别抄而言,日本将合刊者,未见其目,亦未明其售处。日本著作关于唯识甚伙,以手头无日本书目,无可举陈。近有新登洪欣然居士所译日本良遍所撰之唯识大意,甚便初学。因举以告。至日本流通佛书书局,有东京之融光堂名古屋之其中堂为最著者。

  问:成唯识论文释并记,内容如何。

  答:此书系明人著作,陈义不及唐人古疏,唯其论文处,甚便初学也。倘能根据唐书仿其体裁,重为制作,则亦研究唯识学者之一种有价值之工作矣。

  问:梁任公谓牟子理惑论非汉牟融所撰,疑为刘宋间人伪作。其引证颇多,似非世俗妄言可比。不知为定论否。(梁氏此说见近著第一辑中卷二十一页)。

  答:评论佛教,在理论,不在考据,纵文是伪作,理则是真。

  问:图书集成中之高僧传无达磨以下六祖传。何故。

  答:查唐道宣律师所撰之高僧传(高僧传二集)卷十九,有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磨传,及邺中释僧可传。又卷二十六有蕲州双峰山释道信传。又查宋赞宁法师所撰之宋高僧传(高僧传三集)卷八,有唐蕲州东山宏忍传及唐韶州今南华寺慧能传,然则达磨以下六祖,惟二祖僧璨传不见,殆因二祖行迹甚隐,直至天宝年间建塔时始著闻于世,故道宣律师不及传之欤。查道信传云,“又有二僧(其一必是二祖),莫知何来,入舒州岏公山静修禅业,闻而往赴,便蒙授法,隋逐依学遂经十年,师(二祖)往罗浮,不许相逐,云云,与禅宗记载相同,此即二祖当时迹隐之证也。又达磨以下六祖为教外别传,与高僧传所载之习禅科稍异其趣,故其记载如正宗记传灯录等禅宗所传者,有详略之殊也。

  问:《东林传》一书,检佛学书局目录无之,不知何处有买。请示之。

  答:此书名《东林十八高贤传》,见续藏第二编乙第八套第一册,有无单刻本未悉。

  问:纪载丛林制度僧伽规则之书,有几种。名称为何。

  答:有丛林清规。

  问:禅门日诵末载某年生人欠经若干卷,欠某曹官钱若干贯。此说是否出自佛经。所云某曹官冥府,是否实有此官。彼以六十花甲生人而妄定欠负,殊不近理。疑系后人伪造。未知是否。

  答:是后人所伪造。

  问:阅二课合解,礼大忏悔文作一百八礼,惟近流通朝暮课本自南无皈依金刚上师起至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止,均皆不录。即各地丛林名刹,亦不持诵。如照合解作礼,应缺少三礼。此节经文,因何节删。请示。

  答:礼大忏悔文中南无皈依云云,系密宗修法之常规。所谓先皈依上师及三宝,次发菩提心也。本不应节删。今各地丛林不持诵者,殆系禅宗家风,不与密宗同故。因此朝暮课本上亦有改为小注及并不列入者。均非原文意也。

  问:如若作礼,照流行本不能合一百八礼,有无妨碍。请示。

  答:有妨碍。不应照流行本,应照原文完全作礼。礼一百八拜者,除百八烦恼之意,故不应缺少也。

  问:中国佛教宗派最著,只有八宗。杨仁山居士著有十宗略说,是否加显密二宗。欲购此书,以何本为最详。

  答: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中较详。十宗者小乘二宗,大乘七宗,加律宗。《八宗纲要》一书甚详,唯缺禅净二宗。

  问:驳斥韩愈辟佛之书,有湘阴郭涵斋所著佛骨表纠谬一书,指谪极详,不知此外尚有古今其他反对韩愈辟佛之文否。又朱子全书,其中辟佛之言论亦多,不知古今护法人士有驳斥其谬误之书否。

  答:驳韩愈之文,散见于古今人著述中者不少,而以明教大师镡津文集内之非韩篇…

《古农佛学答问卷六 (护持正法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