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古农佛学答问卷六 (护持正法门)▪P4

  ..续本文上一页为最详。驳斥程朱之说者,以明沈士荣之续原教论为最详尽。而清彭际清之一乘决疑论,沈善登之报恩论中,亦多精辟之谈,发其阳儒阴释之隐。其余护教之论当尚多(如归元直指中亦有之),特吾人见闻有限,愧未能多举耳。

  问:释门真孝录所引之经典若干种,有无单行本。

  答:按释门真孝录所引者有九十二种,其中全部经典之关于孝亲者,有大方便佛报恩经、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孝子经、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佛说盂兰盆经,五经均有单行本。至集论则有明教大师辅教篇之孝论,莲池大师崇行录之纪孝,即此释门真孝录,可谓集大成矣。

  问:邵尧夫之先天图,是否定中得之神传。

  答:邵子先天图未见,不能臆断。但先天后天之名词,出于孔子之传易,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或云邵子之学传自穆修,穆修传自陈搏,其殆有渊源乎。

  问:佛法止观应阅之书及蒋维乔居士之著,有若干种。

  答:佛法止观即打坐法,可观禅波罗蜜次第及小止观摩诃止观等书,又有坐禅三昧经及六妙门止观教授等。蒋居士著作,有因是子静坐法及其续编二书。并中华佛教史大乘五蕴论注,其他所有待查。

  问:平时省察自以功过格为最佳,但后学所见者,仅文昌功过格及袁了凡功过格,皆惟有世间法而无出世法,似不适于学佛者,未知坊间有否专从“五戒”“十善”及“摄守六根”立法之功过格发行否。净土问辨功过格之内容如何,佛学书局有发行否。

  答:适于学佛之功过格,未有专书。但佛经中关于戒律之书,亦彷佛相似。现有五戒相经笺要补注一书可以代之。至功过格之关及佛学者,又有莲池大师之自知录。净土问辨功过格未曾寓目。

  问:言因果最详者为何经。

  答:唐世道撰有法苑珠林百卷,搜集经典谈因果事,分类详载。常州天宁寺板三十本,有正书局流通,可请阅之。

  问:轮回投生等理,未能明白,宜看何书。

  答:请看楞严经第七、八、九卷及瑜伽师地论第一、二卷。若以浅显言,则华严原人论合解下卷,及周安士全书中欲海回狂卷三,可检阅之。

  问: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活佛到粤,余购得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一本,内中咒音与铁航师授者有异。究竟此经咒音合否。

  答:咒音无不合,其有异者,原本不同耳。

  问:现在东密西密日本密宗,为大日如来说,西藏密宗,时轮金刚说。而大藏经典有顿有渐,或显或密,无不是释迦如来所说,独密宗非佛说,人言婆罗门典籍,未知实否。

  答:密宗为毗卢佛说,金刚萨埵传出。但显教经典内都有咒,可知同是佛说也。

  问:大悲心咒上佛菩萨,是否八十四尊。咒上首尾之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等四句,是一是异。答:照不空三藏所说,只有五十相,今之八十四相,是每句一相,相各不同,未明所本。

  问:弥陀经及大悲咒,有无音字之单行本。咒中之字,苦无方法检查。请示。

  答:音字经咒,即有亦不全音。咒中之字,须依能诵者受学之。不必自己检查。

  问:大悲咒集成一书之内容。

  答:大悲咒集成一书,系杭州周达权居士所辑。光绪四年刻本。今录其目次以示内容,像赞、序、凡例、持法、持咒科仪、大悲符篆、汉满蒙藏合璧咒、合音咒、离句咒、近音译注图参,(附手印真言,大悲印决广大法门。)

  问:大悲咒中之注解不同,有两句作一解者,有一句作一解者,如(甲)悉啰僧阿佉佉耶娑婆诃(药王菩萨本身行疗诸病),(乙)悉啰僧阿穆佉耶(药王菩萨本身。),娑婆诃(圆满菩萨身著朱衣母陀罗手),究属甲是还是乙是。请教。

  答:咒名陀罗尼,义本无尽。不妨两解俱是。

  问:大悲咒古本“夷醯唎摩诃”五字为一句,今僧俗均以上三字为一句,将摩诃二字属于下句读,究竟此句系三字抑系五字。

  答:查是有两读,五字为一句者,梵僧陀弗曰,“夷醯唎摩诃,是菩萨现摩醯首罗相度化众生。”三字为一句者,续法大师曰,“夷醯唎华言无心也。摩诃菩萨埵,华言大道心勇猛者。”

  问:大悲咒经中愿文“火汤自枯竭,地狱自消灭。”有作“火汤自消灭,地狱自枯竭。”消灭与枯竭,按文会义,当有区别。然则于大悲咒经中能否互用。

  答:依经作火汤消灭地狱枯竭,依行法作火汤枯竭地狱消灭,分用不妨也。

  问:大悲咒见于何经。

  答:密部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即大悲咒之出处。

  问:观世音菩萨称赞大悲咒是广大圆满善摄一切陀罗尼,显密圆通说准提经言总含诸部神咒之王,那么大悲不及准提了。

  答:大悲之善摄一切陀罗尼,与准提之总含诸部神咒两语,并无高下,何云不及。何以故,陀罗尼即是神咒之梵语,一切即是诸部。摄与含,义亦同也。

  问:但是“佛魔一如”、“诸法平等”。不分高下,怎么还有咒王。

  答:咒王之王,自在为义,从用言也。“佛魔一如”、“诸法平等”,从体言也。体无高下,用有差别。

  问:佛学半月刊观音圣诞特刊中逸厂先生的观音典要,说准提是观音所应化地,不知是依什么经籍。

  答:东密特以准提为六观音之一,属莲华部之一尊,语见日本佛教大辞典。依何经籍未详。

  问:究竟准提、大悲孰高下。请你费心直接答覆我,解释我的疑团。(那我是很感激的)

  答:准提、大悲本无高下,差别之用,在众生机。如你的机与准提应,即准提高。与大悲应,即大悲高。若问如何识得应,只要问你的发心及决心耳。如果不决,可在佛前至心拈取。

  问:寿春本金刚经之往生咒点句法,与龙舒净土文之往生咒点句不同,究以何本为正。

  答:龙舒文中之句,实与梵音不合。

  问:净土十要第八要,妙叶所述念佛直指内,有拔一切轻重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亦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未悉即往生咒之详译否,是一是二。希示。

  答:此咒为普通念往生咒之大咒,凡咒皆有大咒、小咒及心咒等,均以详略为断。

  问:往生咒或谓非佛所说,为龙树梦中所感,未知确否。若此咒果系梦得,则与高王经同一价值矣。因之信仰持诵之力,未免减弱。乞示教。

  答:此咒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是刘宋求那跋陀罗重译。龙树梦感之说,出阿弥陀佛经不思议神力传。但龙树系初地菩萨佛授记往生极乐之人,其梦感之力,当非此土梦传可比。又高王经原系高欢相府传出,原系普门品之伪,不可以彼例此也。

  问:往生咒上之迦字,大悲咒上之皤字,宜读何音。请分神示及。因此方读者各有不同,故此远烦。

  答:迦字见加切,(牙音第一纽)。皤与婆字同音,为并加切。(重唇第三纽)。按我国切韵三十六声纽,分牙、舌尖、舌上、重唇、轻唇、齿头、正齿、喉、半舌、半齿十类,亦仿梵文字母所制,故用以切音较宜。

  问:往生咒见于何经。

  答:往生咒有广略二本。广本亦名阿弥陀佛根本咒,又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出密部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略见密咒圆因往生集金陵刻本)。略本即常诵本。为宋元嘉末年求那跋陀所译。经本未来,今附在小弥陀经之后。

  问:准提陀罗尼经会释,载毗卢遮那佛大灌光真言,其真言即“唵,阿谟伽尾卢左曩,摩贺母捺啰么抳,钵纳么入缚啰,钵啰靺哆野吽。”等五句。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散亡者死骸上或冢墓上,彼所亡者,若在地狱饿鬼修罗旁生等中,以此真言加持力故,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于西方极乐国土,莲花化生,直至成佛,更不堕落云云。不知此咒出于何经,虽见禅门日诵显密圆通大藏秘要等书皆有载及,然其根源究在何处,幸指教之。

  答:此咒出不空绢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此经在清藏微字函,在频伽藏闰字函第七册。

  问:普庵咒是否普庵禅师所说。该咒出自何经。或曰,诵此咒用三回九转读法,方有灵验。若如寻常诵读,则无灵验。是耶非耶。

  答:普庵咒只见禅门日诵所载,当是禅师所说。此咒类似梵文字母切音,回转读之,较为详尽。顷多杰尊者曾将梵文字母口授,名曰舌咒,所以调舌,便利读一切咒也。

  问:秽迹咒梵本与藏本合,较之世本少十字,据云乃唐太宗所删。确否。

  答:梵本既与藏本合,宜从梵本。何人增删未晰。

  问:诸咒译音,极不一致,欲见诸咒及佛学半月刊六十四期所载持咒须知中之大轮金刚咒原文,不知应读何经。

  答:应读“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此经在续藏经第一辑第三套第一册内。

  问:佛学半月刊第六十四期载有持咒须知一节,所录大轮金刚陀罗尼与第六十六期八页张君所录者,稍有不符,“如咒名及缚几梨之与拔阇唎等。”致使学者罔所适从。乞指示以便持诵。

  答:陀罗尼是梵语名,真言是译名,非不符也。真言又译为咒,凡咒之音欲求正确,须以梵字为标准。而梵字之音,又非亲口传授不可。因为注音反切等,须识得字母。尚有梵音非他国字母所可翻者,亦非口授不可。若仅以普通字音之,则为方音所碍,决难正确也。居士是温州产,亦须居士之同乡人为之注音方可靠耳。至此大轮金刚咒六十六期中既与梵字对照,请以此为标准可也。

  问:有居士口传避兵咒,曰唵,诃达喇耶,娑诃。谓诵之能避枪弹。又传解冤咒曰:唵,三多啰,佉多娑诃,谓诵之能解前生冤仇。此咒是否真确,出自何经。如不真确,请另开示。

  答:咒语似真,然未知其出处。如有疑欲另持他咒者,可持六字大明。即“唵嘛呢叭弥吽”。

  问:经咒中字有音读特异者,当其译时,何不直取本音之字。如六字大明神咒,仅嘛呢二字音如右旁之字,唵叭弥吽四字,则谓如盎百昧哄。何不直取盎百眛哄四字译音。又每字必加口旁何故。

  答:咒音译字,在当时必音同梵音,我国古今音变南北音异,遂有现在之不准耳。加口旁者,表须照梵读也。

  问:佛经咒多奇字,即平常之字,亦…

《古农佛学答问卷六 (护持正法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