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 (利他功德门)▪P3

  ..续本文上一页不知孰是。

  答:大乘十法行,有书写经典一事,原为赠与供养诵读等作功德也。焚化利冥,起于乩坛鬼神之教,应非佛法。试以其他利冥事例之,如纸箔纸屋涂车刍灵之类,皆用假像而不用真物。今若以经利冥,亦但用空白纸标一经题,藉行者念诵之力,为之回向足矣。若真写经而焚毁之,不亦慎乎。今世俗所用佛码,其中亦有释迦如来无量寿佛等像,供毕送佛均焚去。无怪经典亦欲焚之矣。然此岂佛法所许哉。

  问:有一般人取朱砂书写各种经咒,焚于新灵,欲藉此荐度亡者,是否有效。

  答:违经有罪,不宜效尤。如欲度亡,但口诵心维,回向功德可也。

  问:阅第六十二期半月刊内,载毗卢遮那佛大灌光真言,其真言即“唵,阿谟伽尾卢左曩,摩贺母捺啰么坭,钵纳么入缚啰,钵啰靺哆野吽,”等五句,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零八遍,散于亡者死骸或冢墓,虽在地狱等道获受加持力,故应时光明及身,除诸罪报,往生净土云云。不知是否有人试验。

  答:此系佛语,不同凡夫外道有欺诳者。至问试验,则有四川刘泌子事,另录如次。“癸酉九月,有川西资中县老友郭季良邀说弥陀法,彼有商人乔姓颇赞喜,及至乔君已死,予悯之,为持灌顶光咒,咒于碎米今撒墓上,而闻者兴起相索,有郭君之胞侄女适姓唐,其夫早死,唐郭氏持咒米撒其夫墓,即日返,遇有人放阴问事,彼被术者云,兹过某处,见一人如唐老,但何以服僧衣戴僧帽乎,而且独作悲啼状者,术者今询之,据答云,因我半生并无特恩于妇,今乃为我作大提携,感激而悲耳,并嘱之曰,汝千万为我带个口信,修持门中,毕竟求生西方是真不误,不可他修,聊以报也。唐郭氏闻之大喜比已长素念佛矣。前日郭君来为予言者。]

  问:此咒确能拔苦,而已死之人灵识早去,久葬冢墓,怎知加持此咒代其拔苦。且使能藉此咒威德之力往生极乐世界,我等凡夫,又何从探悉。

  答:人死识神离体,犹恋遗骸及其冢墓,故能知之。我等虽无天眼,但信佛说可也。

  问:尝闻毗卢遮那佛大灌光真言能度亡生西,神咒威力不可思议。然普通人一见此咒,必疑数句咒语,何能顿今亡者离苦得乐,生庵□督缥蟀□天已不易,何况西方,果得往生西方,则念千遍万遍以至十万,亦非难事,岂非较彼一生念佛者,为更简易稳当乎。幸教解之。

  答:凡一切咒,是心愿之结晶是从三昧中说出,故咒力即是心力愿力。能顿今亡人灭罪生西,乃不空卫索毗卢遮那佛当时说咒之愿力如此,固不论句语之多少也。一切诸法从因缘生,因缘具足,事乃成办,加持之物与所散之处及遍数,并持者之人及时间,皆有一定轨则,一咒有一咒之体用,何容致疑。即以念佛而论,十念功成,岂非更为简易稳当乎。

  问:毗卢遮那大灌光真言度亡生西,与尊胜咒之度亡生天,皆为殊胜妙法。何以世人惟知拜皇忏建水陆,不知诵咒以报亲恩。

  答:咒力因缘,既如前述。我国密宗失传,故持咒但凭自力而无法力,奏效难易,非可决定。至于皇忏水陆,功德乃在斋供,超度之处,全仗回向,固非咒比,非若持咒之少也。此亦因缘之属矣。

  问:未经高僧证明皈依之念佛人,如持念光明土沙以撒先墓,是否盗法。

  答:凡念经咒,总须先皈依三宝,皈依本师,皈依毗卢遮那佛,至心念诵,不为盗法。然念者须有十万遍之经过,方有效。

  问:为亡者说毗卢遮那佛大灌光真言者,未受五戒之居士可否。

  答:平日持是咒已满十万遍者,即能说之。惟诵持期内,须斋戒也。

  问:作恶之人,死后定必随其行为轻重以为罪责,如其过失生出无心罪过,或有前生宿业,将用何法超度令得解脱。

  答:无心过失不为罪过,前生宿业与现业无异。死后超度,宜依地藏经,将其遗资作福供养三宝,最为有力。如其业轻,得速解脱也。

  问:如亡者生时未闻佛法,超度时是否先礼忏后念佛。

  答:祗用念佛超度亦可。经云,至心称名一声,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念佛即是忏悔也。

  问:平常不信佛之人,及未闻佛法之人,死后随业受报,代彼作福念佛回向,能往生净土否。

  答:死后甚难。未死时(即临终)令知佛法,劝令念佛,方可希冀。否则但能令生人天耳。

  问:欲以经咒超度亡者,以何经咒为最宜,应作回向语,如“愿以此功德,超度诸亡者,同向佛国生,早将苦海舍。”未识合否。

  答:《金刚经》《弥陀经》均可,均须带念往生咒三遍或七遍。回向语亦行。

  问:念心经与去世者受之,不知亡者在阴间能得何益。

  答:虔诚念去,能得超出鬼道之益。

  问:世间之人,往往延僧道诵经拜忏为祖先修冥福,倘祖先已投生阳世,未知亦有益否。

  答:世间之人,生时善恶杂行,死后未必即能投生,所以子孙孝顺,延僧道诵经礼忏以荐悼之。即祖先已生阳世,其功亦不唐捐。

  问:为子孙者,为其过去已久之祖先做功德,倘其祖先已经投胎,谅不得享受功德耶。欲度往生,更不可得乎。

  答:祖先已经投生,亦能令彼现在得益如幸福等。欲度往生,亦非不可得,但较难耳。

  问:家父已亡,亦可代其诵经忏罪,俾早超生否。

  答:可于诵忏后回向之。

  问:荐拔先灵,超度孤魂,能否可以完全获得。

  答:不能。据地藏本愿经说,亡者获七分之一,其六分仍归作福者得之。

  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父母亡者,子女作功德,七分得一分,本人得六分。何以功德不能均得。

  答:此指普通凡夫之愿,因非出悲愿。但是爱情所感,故力弱也。然功德系自发心作,功必有归,故已得反多也。

  问:父母寿终,或请僧诵经,或印送经书,或施贫人,何者为宜。

  答:以诵经送经为宜。

  问:如何可救过世之祖父母外祖父母升西方极乐国。

  答:恳切念阿弥陀佛名号及往生咒,发愿回向求先祖往生可也。

  问:学人不自揣度,意拟于先父母生辰忌日及中元节,默向佛前禀告,于家堂敬设香案,照本对空讲解弥陀金刚心经等,俾亡灵得闻大法,不知可行否。亡灵能得益处否。不成盗法之罪否。

  答:此法可行,当有益。

  问:七月十五盂兰会之缘起,乞指示。

  问:七月十五盂兰盆经载,目犍连尊者度母于饿鬼而不能,佛令在是日设供广施僧众其母得度,故名其供盆曰盂兰。盂兰梵语,此云解倒悬也。

  问:家严外出十年,终无音信,风闻于乱军中退却去世,寻葬无著,念何经可超度。为人子者,应如何以尽孝思。

  答:当念地藏经及供养地藏菩萨。称地藏名,可以得见,可以超度。再念弥陀佛名回向,愿父往生西方佛国,则更善矣。

  问:超度亡室,作何功德。

  答:宜请高僧为受幽冥戒。并时作放生功德念佛回向,愿嫂夫人早生安养,即是忏悔自己。

  问:先王父所遗房屋一所,大且美丽,只因当年有婢自缢之后,人皆不敢住。未知有何法可除之使安。敬求法施。

  答:请僧虔念佛七,(七日)每日放蒙山施食,最后夜放焰口施食一堂。如缢者未生他趣者,经此一番功德,定得超生矣。

  问:敝地荐亡和尚,有表文上奏。合法否。

  答:佛法度人事业,从俗不妨。但文中措词,须以合乎佛法为宜。

  问:敝处无和尚,念佛人父母殁后,请道士收敛,有碍佛教否。

  答:不宜。可以自己人或亲友照常灵前念佛数天。

  问:殁后七七日诵经念佛,助亡者往生,七七圆满,能往生否。不知诵何经功德最大,或念佛诵阿弥陀经,可否。念佛功效大,抑诵经功效大。乞指示。

  答:只要念佛兼念弥陀经可也。得生与否,全在念者之恳切与否耳。念者均须作弥陀佛放光接引亡者之想。

  问:超度亡魂是否必属之沙门,或吾辈居士亦能自为之而收善果。鄙意以为沙门僧众戒行高者固然不少,惟为人诵忏之流,每多奉行故事,反不若吾辈居士自为之之为愈也。尊意以为何如。又居士若为亲眷超度亡魂,应以持诵何经为上。

  答:超度本不论缁素,皆可为之。但能至诚礼诵,不拘何经均有功德。

  问:道长答某居士问,以居士不宜放蒙山。晚学深为迟疑。蒙山施食,原为普济孤幽,居士同属佛子,焉得非宜。乞解释。

  答:蒙山施食法,原系密宗师所辑,与焰口无异,均以沙门作主座为宜。其中有三昧耶戒真言,须受过三昧耶戒者可持。普济固宜行,但自修未成,安能利他。不宜者,就实际言之也。

  问:我乡居士多为人念经拜忏,此系僧众缺乏不敷应酬所致。然无道心者不足论。有道心者,妨碍正行否。

  答:真有道心者,并不妨碍正行。但须规定地点时间,不可计较供资,方足以表示真以佛法利人,而不蹈俗僧应赴习气耳。

  (五)护生

  问:素食固好,而儒门不戒,与释道并为三教。何故。(如会子大孝,养亲必有酒肉是。)

  答:儒门无故不杀,七十食肉,亦是戒杀之渐。但未能如释教之圆满耳。

  问:不论何种蔬菜,其中多不免有微菌,在吃素人连微菌都吃下去,是不是和杀生一样。

  答:微菌而是植物,亦无嫌于杀生。倘是动物如寄生虫之类,乃防不胜防,即或吃之,亦属误杀之类,尚不为过。盖佛教中凡有可以避免杀生者,无不努力为之。佛制比丘常备漉水囊,知水中有虫也。以之责备则可,以之讥诮则不可。

  问:予禀受五戒不杀生,但每日饮水内含细菌甚多,应念何咒可解除罪孽。

  答:细菌是植物非动物,于杀生无关。若恐含有微虫,有关杀生,则可念六字大明咒并观音名号,祝其解脱往生佛土。

  问:水中有无量细虫为人目所不能见,吾人日日烹而饮之,杀业大矣。若谓诵经咒以度脱之,便可安心,则杀生食肉者,亦将援例以自解。近来反对素食者,辄以此为诽谤资料,欲解决此种困难,宜用何法。

  答:目不能见,其细已极,滤漉等法,或穷其技。欲解困难,舍忏悔超度外,实无办法。至于心安与否,如夜中不见足下之虫,误踏致死,尚不觉知宁得谓罪。安用杞忧过虑为也。若对付反对者借口…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 (利他功德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