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P10

  ..续本文上一页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否?”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诸佛同与欲开塔。如僧中作法与欲意也。大集明若干佛与欲。大品亦明千佛同说般若。然皆不云即是释迦分身。准今经者,应是分身。彼(等经)带方便,故不显说耳。今经非但数多,亦直说是分身咸来与欲(开塔)也。

  

辛二释迦开塔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以右指开,表用权也。开塔,表开权。见佛,表显实。即是证前。又将开后,故以如却关钥,表却障。开大城门,密表开迹也。

  

辛三四众同皆见闻

  

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辛四二佛分座而坐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

  

辛五四众请加处空

  

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问,众俱在空,分身(诸佛)何故犹处于地?答,时众已闻开迹门开权,初入常寂光土,故以空居表之。分身(诸佛)示迹,各有所化之土,故居地以表之。又,释迦不久显本,亦先居空以表之。各有其致(理由),不须疑也。二明分身远集竟

  

己三明释迦唱募

  

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一募谁能广说,谓于此娑婆(宏经)。二明付嘱时至,谓当入涅槃。三明付嘱有在。此复(有)二意。一者近明有在。意指法师品初八万大士。(劝)持品之初二万菩萨,及世尊所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二者远明有在。意指地涌本弟子众。令触(在)处流通。又,为发起寿量品(作张本)也。初长文竟。

  

戊二偈颂三。初颂多宝,二颂分身,三颂付嘱。己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 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 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己二颂分身

  

又我分身, 无量诸佛, 如恒沙等, 来欲听法。及见灭度,  多宝如来, 各舍妙土, 及弟子众、 天人龙神、 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 故来至此。

  

初三偈,颂第二应集。义兼初请见多宝,及三请集。

  

为坐诸佛,以神通力、 移无量众, 令国清净。

  

次一偈,颂净国界。

  

诸佛各各, 诣宝树下, 如清净池、 莲华庄严。 其宝树下、 诸师子座,佛坐其上, 光明严饰, 如夜闇中、 燃大炬火。 身出妙香, 遍十方国, 众生蒙薰 喜不自胜,譬如大风、 吹小树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后四偈半,颂诸佛同来。

  

己三颂付嘱二。初举三佛以劝流通,二举难持之法以劝流通。庚初中三。初募觅其人,二正举三佛,以劝持经。三释劝意。辛今初

  

告诸大众, 我灭度后, 谁能护持、 读说斯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辛二正举三佛以劝持经

  

其多宝佛, 虽久灭度,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 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当知此意。 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 令得久住。

  

辛三释劝意

  

其有能护, 此经法者,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 此多宝佛, 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为是经故, 亦复供养 诸来化佛,

  

庄严光饰、 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 则为见我, 多宝如来、 及诸化佛。

  

能护持经,即为供养三佛。若说此经,即为具见三佛。所以释劝意也。初举三佛以劝流通竟。

  

庚二举难持之法以劝流通二。初正举劝,二释劝意。辛初中三。初诫劝,二正举难持以劝,三释难持意。壬今初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壬二正举难持以劝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 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 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入中不烧,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 若持此经、 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

  

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