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P9

  ..续本文上一页去研读,因此必须趁现在就教他背下来。背文章也是一样,选千古有名的长篇。一旦长篇大论都会背,将来看到短文,读起来简直就易如反掌。

  教孩子背书,得记住一个原则:不要跳章、不要跳节。尽管一路读下去,不要刻意去选容易或难的;也不要管文章合不合现代(王财贵说,都好几千年的文章,说合也不合,说不合却又合,因为时代不同但人性相同)。挑三捡四的,孩子起了分别心,讨价还价,就难教了。

  王财贵推动儿童读经,感动了一些文化团体,提供经费让王财贵开了三个“儿童读经班”,免费为小朋友上课。(按:至八十四年五月全省各地响应开班者已超过四、五百班)

  附录五:媒体报导选录(四)

  小小读经班让古圣先贤不寂寞

  台北画刊第三一二期 记者 陈淑贞

  九十年代,是一个回归本土文化及重新自我反省的时代,身为中国人,您可曾想过中华文化之何去何从?你对先圣先贤的心血结晶——经、史、子、集,了解多少?相信这是一个令你我都尴尬难以回答的问题。

  文言文 莫宰羊——现代中国人心中之痛

  大家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文,造型优美,声韵完备。语文既是探索文化精髓之媒介,它的演进遂攸关文化发展前途。民初推行的白话文运动在普及知识教育上,实功不可没,在历史上有其一定评价,但在独尊白话文情况下,我们珍贵的古籍及先哲的智慧“寂寞”了。

  说到古籍被束之高阁,大部份的人反应几乎都是:文言文太难了,看不懂,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这是现代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如果现在告诉你有一个既简单又方便,于己可以陶冶性情,对外可培养社会元气,进而为往圣继绝学的“读经”途径,你相信吗?别质疑,它就是由中华文化基金会及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社赞助开设的“小小读经班”。

  走访位于永和华山讲堂,一进大门,迎面可见前来上课学童鞋子一字整齐排开,讲究落实生活教育的理念由此可以佐证。推开原木大门,传来台语吟诵唐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宏亮童音,不绝于耳。乍听之下一时尚难意会,细细品味,才发觉经过还原的唐诗,声韵是如此清亮,迷人!

  静坐在以中式装潢,典雅、细致的大厅,感受到三十多位学童及其父母热烈、高昂的学习兴趣。朗诵起论语来,人人摇头晃脑,仿佛回到古代私塾念书的情景。

  循著引读声音源头,看到读经班的灵魂人物,王财贵老师,坐在高脚,雕花书桌后面,闭目晃脑,并配合诗韵的平仄,面露击节、沉醉的情形,不禁令人莞尔。

  背诵古经——是文化教育扎根不二法门

  具有师范科班教育理论与实务经验的王老师,除热爱教书外,对推广中华文化向下扎根更有一份舍我其谁的期许。谈到教导小朋友读经的缘起,王老师滔滔不绝地说我国自从民初受到美国杜威博士“生活即教育”和“理解为教育前提”的理念影响,文化教育就面临退出学习主流的命运。西方讲求科学,科学是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采取渐进、实验方式探索真理,所以强调理解是适用于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则不然,文化教育讲求的是潜移默化,文化素养应落实在生活源头,它不需要凡事事先了解,只要铭记在心,日后即能随机发挥、因应。

  亲身体验过补习之苦,再加上自己教学心得,让王老师深切领悟及时利用记忆的重要性,“小时候不停地背诵课本,总能事半功倍地将考试应付得很好;事后觉得国语课本的内容太简单,即使国、高中所学的语文常识也十分有限,程度也非与时俱进,遂兴起回复过去私塾侧重背诵古书教学的念头。”

  小小年纪 头脑好——习读经典文学乐趣多

  说起老祖宗的教学,有一套!“根据学习理论来说,人一生学习年龄以二、三岁至十三、四岁记忆力最强,理解力则是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最为突飞猛进,如果一般学童能在小学毕业以前,充分浸淫在经典文学气氛中,相信日后看到文言文保证“愈看愈有趣”。”王老师自信地说道。

  秉持实证主义的他,首先拿自己儿子当实验品。王老师以定时定量、反覆朗诵方式引领当时才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进入老子、唐诗、论语世界,不消多时,国文程度大为精进,本来是自己纯粹当实验,没想到亲朋好友得知成果后,纷纷欲将小孩送来读经,受到这样的鼓励,王老师就走上开班授徒之路。

  一向以推展中华文化为宗旨的中华文化基金会在了解王老师的苦心后,于民国八十年起以提供位于临沂街会址场地及家教方式赞助王老师开课,免费积极带动小朋友读经的风气。(中华基金会目前仍有读经班,免费教学。请洽(○二)三九二八八五一)。

  王老师的教学理念是,国学基础要扎实,就必须选择经典作品来学,可选用的哲理和文学经典,按精要度依序为:四书、老庄、唐诗、诗经、易经、词曲等,基础入门教学内容为,每次上课朗诵论语十则、唐诗(七言古诗)一首、老子一篇、古文观止选读一小段。授课前先团体复习,然后分批请三两小朋友来背书,测验回家复习程度;有人作伴互相提词,背起书来,一点儿也没压力,测验完毕,再进行当天的教学,一个半小时课程在不停的“有口无心”念书声中飞速度过,丝毫不觉沉闷无趣。

  朗读古文体会声韵之美——父母爱心陪读倍增效益

  或有人会怀疑:读经班既不诠释古书,单纯背诵,效益何在?“读经,是让子孩子在无压力状态下,以朗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并不著重提前写字,但大致来说,跟读一年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二年者,可有一般大学生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中文系学生的程度;学习后经过十年,将可全然展现教学成果——塑造文质彬彬、平衡思考的文化人。”强调百年树人理念的王财贵轻描淡写地表示。

  任职于故宫,每星期五跟著陪读的谢太太极力推崇读经教学,“现代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常让小孩游走各式才艺班,却忽视小孩本身意愿,往往对幼童身心造成伤害。读经班每次的课程只要在家复诵个二十分钟,便能不加思索,脱口背出。以就读吉林国小的老二为例,九月初才临时插班,个把月下来,却可明显感觉他的语汇增进很多,有一次听相声,竟兴奋地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有学过耶!这才体会出光念书也是有效果的。”

  另一位许太太深表赞同地点头说:我那就读五常国小的小孩,听到新鸳鸯蝴蝶梦其中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时,马上就会把整首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七言古诗一字无误地背出“秀”给全家听,可见背诵的效益是立竿见影的。

  推动读经利人利己——培养社会元气发扬中华文化

  推动读经风气不遗余力的王老师,有一个不小的心愿,即希望有志一同之士能参加师资训练,以众人之力,推广念古书。“基本上,只要认得注意符号者,都可参加。人人皆可授课,小则居家课子,不论有无教学经验,皆可集合社区学童团体上课,利人利己,何乐不为?”王老师温文儒雅的脸上写著热切盼望的表情。

  在现代人心为物役,精神生活虚空、苦闷之际,我们应该停下脚步,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其实许多问题的解答都隐涵在古籍当中,只要用心去解读并新诠,所有难题均可迎刃而解,近年来渐为台湾、大陆以及西方学术界重视的新儒家思想是明证。不是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耳边传来轻脆吟诗声,心想王老师用心散播文化扎根种籽赶快成长、茁壮,也愿尚未听到这种教育的家长,赶快有机会接触,大家带著小孩一起来读经。

  附录六:“大字注音经典诵读本系列”出版说明

  这一系列“经典诵读本”,是由于我在推广儿童读经活动中,有许多家长认为一般坊间出版的读本字体太小,不适合儿童阅读,而要求我编印的。

  本书的特色是“大字”、“白文”。“大字”,是为节省目力,不仅适合儿童读,也方便一般成人在不经意时随时随地读;“白文”而无解释,一方面是为了篇幅不致太大,一方面是“读经”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学习,“读经”,固重在了解,更重在接触、熟悉,只要多“读”,自有浸润,自有感发,自有了解。当然,必要时,找其他有注释的版本来参究研读更好,但只就儿童读经说,原不是很需要解释的。

  本系列读本,包括十种,依编者建议给儿童读诵的优先顺序是:一、大学中庸论语,二、老子、庄子选,三、唐诗三百首,四、孟子,五、诗经,六、易经,七、古文选,八、词曲选,九、三礼春秋选,十、佛经选。兹先出前三种,将来陆续出齐。所用的版本大体是通用的古本,如四书用朱熹集注本,老子用四部备要明华亭张氏本,庄子用郭庆藩集释本。注音亦尽量采用底本中所注,其中诗词注出“入声”,并偶用“古音”;群经诸子中,遇孔子之名,避讳读为“某”,是比较特别的。但举凡这些版本及注音的选择,只供教者学者参考,不必以为“定本”。因为我还是认为“读”最重要。版本的琐碎异同不必太过计较,如唐诗就无定本可寻,但不妨碍它的广为流传。

  回想“儿童读经”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感谢教育部社教司的辅导及中华文化基金会的首开“儿童读经班”之实验教学。至于“读经风气”长期而普遍的推广,更要感谢宗教哲学研究社华山讲堂及卯鲤山文教基金会的支持,正式成立了“社会读经风气推广中心”,免费训练师资并义务协助各地推广工作。我们希望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读经”,曾见古人有一联语云:“国士胸罗廿四史,村童背诵十三经”,此情此景,如再现于当今,或将有助于社会之和谐进步也。

  本系列读本的出版,要感谢鹅湖出版社愿意答应我的要求:以较好的纸张及印刷制作,而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以便普及。又感谢吾友忠诰兄为本书题字。

  民国八十三年五月四日 编者王财贵识

  ※附:鹏湖出版社:

  电话:(○二)三二二一八八四

  邮拨:一八四一七○九四 鹅湖出版社

  

  

《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人生哲学与佛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