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浅说▪P5

  ..续本文上一页悠忽忽,慢慢腾腾,图著虚名,骗著自己,怎能出生死巨浪?怎能入毗卢性海?(毗卢,略称。具云毗卢遮那,法身佛也。此土译为光明遍照。)不过种些来世人天小果。若要现在证道,超出轮回,不肯精进办道的人,恐怕是没有希望的。况且无常迅速,时不待人,要修就修,耍行就行;如若因循复因循,迁延复迁延,青春易过,白发催人,未见弥陀,先逢阎老,那时欲修不得,后悔嫌迟。世人往往说道,修行念佛是老年人的事,真是一句误人不浅的说话。要知:想修行的人,说等我世缘渐了一定修行,那就没有修行的那一天。譬如想行善的人,说等我发了财,再去行善,那就没有行善的那一天,正是一样。普贤菩萨,有一个警众偈说道: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这真是大菩萨救度世人的药石良言,普愿大众信受奉行。

  何以应当戒杀?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种人,说天地间生物是应当人吃的;又说如果人不去吃,那猪、羊、鸡、鸭,世界上就要容不下了。(试问人不吃猫,何以世界上的猫,并不多呢?)种种的谬论,真是误尽世人。我今将人生应当戒杀的理由演说一番。戒杀的理由,有三不忍、三不敢。怎样是三不忍呢?同有形体,同有知觉,同有痛苦。牺牲他无限之痛苦,来饱我一时之口腹,天下忍心害理之事,莫过于此。试观异类众生,当被执之时,或惊走,或哀鸣,甚至登屋跳墙,逃死不得;与人类忽逢患难,恐怖惊惶有何分别?又观异类众生,皆临刑之际,或五脏已刳而双眸犹视,或咽喉初断而两足犹伸,鳝破肚而仍游,鱼入锅而尚跃:与人类横被刑戮,种种惨痛,有何分别?又观异类众生,杀一羊而群羊落胆,捕一鸟则群鸟惊飞;与人类当劫掠屠城之际,或见父母血肉淋漓,或见妻孥节节支解,有何分别?返身易地,触目酸心。其不忍一也。三界之中,六道轮转,多生眷属,大半堕落旁生。我今日所杀之生,所食之肉,安知非前生眷属?父母尊长,呼号鼎镬之中;兄弟妻孥,宛转刀砧之下;可怜肉眼,不见不知。一念及此,何能下箸?其不忍二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躯壳虽殊,性灵不异;待到机缘成熟,总有发心之时,总有成佛之时。所以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我今杀一生,如同杀一佛;我今食一肉,如同食佛肉。其不忍三也。怎样是三不敢呢?诸经所说:人复为羊,羊复为人,(专说羊者,包括一切畜生在内。)互相瞰食,生生世世,业报循环,无有已时。今生我幸为人,食禽兽之肉;他生我为禽兽,人亦食我之肉。因果无差,酬偿有分;屠宰烹烙,在所难逃。若欲跳出此关,惟有发誓:即今日始,世世生生,永不再食他肉。此不敢一也。世界一切杀运,皆是众生杀业造成,日积月累,杀业如山。所以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年,天地必大开杀运一次,以勾清此帐。是故惨遭锋镝,都是前生食肉之人;欲求人不杀我,必先我不杀他。古人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又说:“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此不敢二也。杀生者贪口腹之小乐,种地狱之深因,真是可怕。宋慈云忏主有偈云:

  汝听杀生者,死堕地狱处;铁城高八万,四万由旬量,长广亦复然;

  满中猛火炎,表里皆洞赤。猘狗守四门,狱卒声雷震,两眼如电光;

  驱汝杀生人,入中而受苦。力士执铁矛,矛身长一丈,利刀阔八寸,

  望胸撞罪人;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可闻;千万亿岁中,受斯极大苦。

  汝听食肉人,死堕阿鼻狱;铁屋亦高广,八万出旬量。四门猛火炎,

  南北苦交彻;铁墙铁罗网,铁枷铁杻械;一一火烧之,皆令其洞赤。

  食肉受斯苦,百千万亿岁。

  凡人当食肉时,想著以上地狱种种痛苦,竟敢再食?此不敢三也。

  有此三不忍、三不敢,世界无论何人,都应戒杀;不独是修行人,至于修行的人更应当戒杀。日日杀生,日日食肉,念什么佛,念什么经。楞严经说:“杀心不除,尘不可出。”有人说:我不特杀,我不自杀,买吃熟肉,便无罪过。不知人人如此,熟肉店必定开得愈多,杀业必定更重。譬如杀生者是强盗,食肉者是窝家,能说窝家没有罪么?况且口腹我享,杀业人当,这种居心,更不可问。现在发心修行的人,往往不能便吃长素,只吃花斋,循序渐进,原也未始不可;不过总嫌未能澈底发慈悲心。既无大菩提心,如何能得大菩提道呢?孟子上有一段故事,我说与列位听听。有一个偷鸡的,每日偷他邻人家一只鸡。有朋友告诉他说:这偷鸡不是君子做的事。偷鸡的说:我请减少一点,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再不偷,好不好?孟子说:你要不偷就赶快不偷,何可等到来年呢?正好与吃花素的做一比例。我奉劝列位,既然修行,便要澈底认真;大家勇猛精进,速发菩提大心!

  修行人忏除淫念的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欲已除,倘使意淫未尽,仍不能超出尘凡。所以楞严经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又说:“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但是欲断淫心,谈何容易?平日不见女人的时候,也知犯淫不是一件好事;一旦美貌当前,暖香触体,此心便不能自主。试问坐怀不乱,把握得定的,能有几人?目睹美色,心不起念的,更能有几人?这不是女人的魔力大,实在是自己的业力深。因为众生多世多生,沉沦在情欲海里,薰染不是一天;到今日要一刀斩断,难上加难;惟有用佛法慢慢地薰修,时常作种种对治的观想,观想日久,习与性移,自然而然,那淫念不斩自断。今将各种观想的方法,一一演说出来,愿大众洗耳谛听。

  一、秽想。毛发爪甲齿牙孔窍无一不垢,涎唾涕泪身汗尿屎,无一不臭;身外出泥,身内出虫。纵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姿,清晨睡起,口臭难当;日久不浴,身臭欲呕。芙蓉粉面,内中安著骷髅;白玉肌肤,里面全包脓血。

  二、毒想。看似娇姿,恰同蛇蝎;近著他身,要丧我命。譬如糖蜜,参著砒霜;到口虽甜,捐躯可怕。

  三、老想。女人颜色,不过三十以前;过此以往,形容渐樀,肌肤渐绉。日月如梭,催人易老;当前虽是百媚千娇,试想将来,总要变成白发老妪,有何趣味?

  四、死想。绝代佳人终有死,岂能地久与天长?面黄如纸身如石,就是当年可喜娘。

  (以下从胀想起,至白骨想止,都是女人死后逐渐变相。)

  五、胀想。死后无多日,浑身膨胀加;皮如盛水袋,腹似断藤瓜;气味生奇臭,蝇蛆聚乱沙;诸公觉悟否,当日是娇娃!

  六、青瘀想。红白分明相,青黄瘀烂身;请君开眼看,不是两般人。

  七、坏想。皮肉既脱落,五脏般般见;凭君彻底看,那样堪留恋?

  八、血涂想。一片无情血,千秋不起人;淋漓涂宿草,狼藉污埃尘。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痴肉眼,错认假为真!

  九、脓烂想。腐烂真难看,腥臊不可闻;岂知脓溃处,兰麝昔曾薰。

  十、啖想。尸骸遭啖食,方寸少完全;不饱饥鸟腹,难干馋狗涎。当年空自爱,此日有谁怜?不若猪羊肉,犹堪值几钱!

  十一、散想。形骸都分散,手足渐移置;谛观妩媚姿,毕竟归何处?

  十二、白骨想。皮肉已销尽,惟余骨何存?雨添苔藓色,水浸土沙痕。钻啮多虫蚁,收藏少子孙;风流何处去,愁煞未归魂!

  十三、缠累想。妇女者,附骨之痈疽,一著于体,无日得痊。女色者,世间之枷锁,一系于身,无力自脱。四十二章经说:“人系于妻子,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妾无远离之念。”大宝积经说:“何因缘故,名为妇人?所言妇者,名加重担,能令众生,负于重担,遍周行故。”

  十四、疾病想。女色是杀人利刀,情欲是催命灵符。图一时之快乐,成痨瘵而饮恨身亡;贪片刻之欢娱,染恶疾而呼号毕命。

  十五、果报想。果报之速,莫甚于淫。绝嗣之墓,无非好色狂徒;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

  十六、地狱想。生前好色者,死后必堕猛火地狱;系本人心中欲火所造,到处皆是猛火,焦头烂额,永无出期。

  十七、推己及人想。谁无妻女?谁无廉耻?我淫他人之妻女,则谑浪笑傲。试想:如他人淫我之妻女,我当作何感想?一转移间,能无汗下?

  十八、鬼神如在想。佛无去来,光无不照;神目如电,森列空中。世人淫欲丑态,他人不见而鬼神见之。每当淫念起时,即觉佛天在上,鬼神在旁,淫念自然冰释。

  修行人闲居静坐时,或乍见女色时,当作以上种种观想;行之日久,则淫念不忏而自忏,不除而自除矣。(身为苦本,淫为身本。无论男女,求了生死,断淫为本。)

  大乘小乘的分别

  大乘就是佛菩萨所修之法,所证之果;小乘就是声闻缘觉所修之法,所证之果;(声闻是闻佛四谛法,证阿罗汉果者;缘觉是闻佛十二因缘法,而得觉悟,证辟支佛果者;如生在无佛之世,则名为独觉。)所以又名为二乘。这二乘皆是小乘。小乘的主义,是一种自觉主义,勘破了三界火宅的烦恼惑业,只求自己觉悟,脱离生死;灰身泯智,永不再来;并无济度众生的意思,所以称为自了汉。虽则不生不死,却是有余涅槃,为尚有界外的尘沙、无明,二种惑在。佛因为他发心不大,所以名为小乘。至于佛菩萨的大乘,则自觉之外还要觉他;觉他就是救度一切众生,同登彼岸。所以诸位菩萨,证得无生法忍蒙佛授记以后,必须乘愿再来还入娑婆,以种种神通方便,度脱众生;等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则尘沙无明二惑,净尽无余,方才成佛,方为无余涅槃。列位既肯发心,不但不可修人天小果,并且不可修二乘权果,必须要行菩萨道,修行绝对的大乘普度众生,方可圆成佛果。

  但是罗汉虽是小乘,却因断尽三界内粗烦恼,超出生死流,与我们三界凡夫比较起来,已到了圣人地位,断不可因佛说他是小乘,看轻了他,起一种我慢的…

《学佛浅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