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水浅流则久也。若急急贪求。亦只此数。数外得之。则祸生而去。如水过满则溢也。宜随分为生。无使满溢。少损济物。以防满溢。非徒可以享现世之安。又可种后来之福。仍当念世间福亦有尽。若以回向西方则无尽。况世间富足。亦不能色色如意。唯留意西方。则自有可乐。更相印施西方文字。以广劝人。使更相劝化。此为种无穷之福。现世可以消灾禳难。鬼神亦敬而祐之。身后必上品上生。
劝贪吝者
得人三千而不以为多者贪也。自费两千而遂以为多者。吝也。贪吝之失。众人所同。而不自觉。若能去此。方为贤者。如是则善业无不可为。恶业无不可戒。何则。不财以为善。不贪财以为恶。故也。若如是以修净土。必不在下品生矣。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无贪吝之心。必加尊敬而乐从其化。所化必广。上品往生。复何疑哉。生前之福报。亦可立而见矣。此不可以言尽。行者当自知之。
劝孝子
长芦赜禅师。作劝孝文百二十篇。前百篇言奉养甘旨。为世间之孝。后二十篇言劝父母修净土。为出世间之。盖世间之孝。一世而止。犹为孝之小者出世间之孝。无时而尽。以父母生净土。福寿不止如恒河沙劫。此莫大之孝也。父母存而不能以此劝勉。他日徒伤其心。徒为厚礼。亦何益乎。若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以此功德资父母之福寿。厚父母之善报。佛不阻众生之愿。此意必可遂矣。上品上生者。先言孝养父母。吾能推是心以为孝养。其往生品第可见矣。
劝骨肉恩受者
骨肉恩爱者。当自念云。大慈菩萨有偈云。骨肉恩情相爱。难期白首团圆。几多强壮亡身。更有婴孩命尽。劝念阿弥陀佛。七宝池化生。聚会永无别离。万劫长生快乐。不能如是。徒为好衣以华其身。美食以悦其口。一旦分离。无著力处。故生前宜相劝以念佛。若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是不徒使己之骨肉有无穷之恩爱。亦使他人骨肉有无穷之恩爱。其福报岂有穷尽。必中上品生。
劝妇人
妇人当自念云。据佛所言。欲心重者。受妇女身。是已非善业。若不自省。更嫉妒贪欲。业缘转深。果报可畏若能回心忏悔。绝其非念。仁慈以待婢妾。温和以礼上下。常念阿弥陀佛。发愿云。愿我黑业日消。白业日长。现身清净。内外轻安。此世。永不复受女身。使念念不断。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一家。及婢妾。及宗族亲戚。其福报无穷。必上品生。观荆王夫人传可见矣。在第五卷。
劝仆妾
为仆妾者当自念云。我前世不曾修福。故至贫贱。人受安逸。我当勤劳。人享美味。我食粗粝。人服轻细。我著粗恶。此皆前世业缘。已往者不可悔。自此之后。当念善改过。忠直勤谨。小心奉事。以保此身。以种后福。常念阿弥陀佛。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又以化其同类。使更相劝化。则福报无穷。必中上品生。
劝农者
为农者当自念云。农业虽为务本。然耕田种地。杀害微细物命。亦不为少。此虽无可奈何。若能委曲全护。忏悔前失。常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先度耕以来一切所杀微细众生。次度一切冤亲众生。常作此念。使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劝养蚕者
养蚕者当自念云。蚕为丝以为人衣。此固世间常理。然亦是杀害物命。世人以为马鸣菩萨。考于藏经。本无此说。唯说佛训弟子不得衣绵绢。及用皮为鞋履。为杀物命而得。人既以养蚕为业。岂可不知惭愧。当常忏悔。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养蚕以来所杀一切蚕命。使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必获福报。身后亦中品生。
劝商贾
为商贾者。当自念云。平生贩卖。宁无欺伪。若是疋帛。皆由蚕命而得。不可谓全无过恶。一旦命尽。随业缘去。不如忏悔为善。随分营生。命若多财。自然渐有。命若财少。多得亦失。况人生财数有限。急求而数满。则致早终。缓求而来迟。则可延寿。宜以此存心。常念阿弥陀佛。愿见佛得道之后。先度一切与己交涉众生。次度一切冤亲。次度一切有缘无缘众生。如此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劝工匠
为工匠者。当自念云。我为人造屋宇。或为人作器用。虽为善业。然以前世不曾修种。故今生自不富足。所造之屋。乃他人居。所作之器。乃他人用。若不如是。衣食亏阙。当随分为善。为人造作之时。物不过望。事则尽心。此亦种福。常念阿弥陀佛。用斧斤时。亦一心常念。使念念不绝。念自纯孰。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劝多屯蹇者
多蹇屯者。勿怨天。勿责人。皆己之业缘所致。若见人欢喜者。得欢喜报。恼害人者。得恼害报。行方便者。得如意报。阻难人者。得龃龉报。种种皆本于前世之所为。如影随形。如响应声。是今生所以多屯蹇者。乃前世不为善事。不作福业。已往者既不可悔。自此以后。当勤忏悔。常念阿弥陀佛。非徒可消除宿障。又可增长善缘。后世生极乐世界。无复有此屯蹇矣。莫言后世远。闭眼即是。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劝骨肉怨憎者
骨肉怨憎者。当自念云。我以前世恶业。故招此报。或杀彼命。或负彼债。或恼害彼。若作善缘必不至此。若能忏悔宿业。痛自责己。不复与人为恶常念阿弥陀佛。以解怒心。以消恶缘。愿生极乐世界。与己相聚者。皆诸上善人。无复有此患矣。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获福报。身后必中上品生。
劝渔者
渔者当自念云。鱼生水中。无害于人。我乃巧计取之。图以贩卖。以养我命。以活家眷。鱼在水中。亦有眷属。腹中多子。皆是性命。我乃杀害。其罪无量。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猝改。且勿杀微细命多螺蛤鳝鳖等难死之物。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转相劝化。现世可除灾获福。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劝网飞禽者
网飞禽者当自念云。飞禽在林野与空中。无害于人。我贪其肉。多方巧取。我爱性命。他亦有命。我爱骨肉。他亦有子。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改。且勿杀物小命多生抱子者。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劝厨子者
为厨子者当自念云。我前世不修福业。今世贫困。又烹炮切割众生。虽非自己亲杀。然亦罪重。若能改业。固为上也。如不能改。慎勿亲杀。常念阿弥陀佛。忏悔为善事。发大愿云。愿我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一切所切割之众生。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劝作福者
种种作福。固为善矣。然世间之福。其报有尽。为其不出轮回之外也。若以回向西方。则直出轮回之外。其报岂有尽耶。予为此特劝者。半是不识字人。全赖作福者。以菩萨之心为心。为彼解说。如暗者得灯迷者得路。以此法门广作布施。使人人知之。人人皆脱离轮回。其福报万万劫无尽。己于极乐世界必上品生。岂世间福报所能比哉。
劝诵经人
凡诵经人。或持斋戒人。固为善业。后世必受福报。无可疑者。然此报有尽。不能脱离轮回。若更修西方。即超出轮回之外。罪恶人修者。尚得往生。况持斋诵经其生上品必矣。虽然独修者。其功小。劝人修者。其功大。若能广以劝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持斋诵经之故。必信重其言。其功尤大。现世则受恭敬归依之报。身后福德岂有尽耶。
劝贵人
贵者当自念云。虽种种如意。种种快乐。光阴迅速。幻身难保。古来极贵。谁其在者。不如忙中偷闲。每朝以顷刻之暇。修西方法门。现世可以消灾而省业。身后托生于莲华中。永无苦趣。常受快乐。岂不美哉。若宋朝文潞公。在京师与净严禅师结十万人净土缘。王敏仲。杨次公。葛仲忱。马东王。冯济川。皆以贵人而修净土者。可不念哉。若发大菩萨心。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为贵人。皆信重其言。此遂可以广行。其为福报。岂易量耶。身后必上品生。若汨没度时。不知修此。一日悔之。不可及已。
劝大聪明人
大聪明人博学强识。发言成文。下笔成章。固为世所尊仰。然于我性分之内。若不相干。庄子云,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自见而已。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自闻而已。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不自得其得。适人之适。不自适其适。一旦弃去。方知平生所以留意者。无益于我。虽聪明事业。不可以废。宜每日挪顷刻之暇。留心净土。若洞晓此理。恶缘自省。善缘自积。生前已有可乐。若转以劝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聪明过人。犹信此理。必谓此理无可疑者。其说遂可以盛传而愈久。是亦菩萨之扶持此教也。他日必上品生。其为福报。岂易量哉。
劝卖酒者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使人饮之乱性多为不善。是谁之过。宜常自忏悔。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卖酒以来。一切坏五谷之罪。悉以消灭。见佛得道之后。尽度脱所用为酒五谷种莳之时。一切所杀微细众生。及一切致力众生。及一切饮酒之人。使皆生净土。如是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则可以灭罪而长福,身后必中品生。
劝开食店者
开食店者当自念。我以众生之肉。割切烹炮。谋利养生。我有骨肉。欲安欲乐。我养生之业。乃由杀众生而得。极为恶业。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改。且省去鳝鱼螃蟹螺蛤等难死…
《龙舒净土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