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有多种色,声有各种声,所以叫「多欲」。

  五种境界,世尊为什么取名叫「五尘」呢?尘者染污之意,境界能染污我们的真心,你一贪图境界,就把你的真心染污了,所以境界叫做尘境。境界能转动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被境界转,就是凡夫。我们的心能转动境界,就是圣人。佛、菩萨的心能转五尘之境,他在五尘境界之中不被境界转,而能转境界。他不多欲,不造罪,能够权巧方便在五尘境界之中做佛事。

  五尘境界,都是贪欲之境,其中转人转得最厉害,最粗重的是五欲:财、色、名、食、睡,我们凡夫对五欲没有不贪的。贪了怎样呢?堕地狱。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种善根可以成佛,种恶根一定转到地狱,就是贪图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五欲很重要,下面分别解释:

  一、贪财,五欲最重的是色欲,为什么把钱财列为第一?因为凡夫的根机不一样,有少数凡夫,不贪男女之色,但是没有不贪财的。因为财是生活的要件,没有钱财不能生活,食衣住行都需要钱财,所以钱财列在第一。但是钱财够用就好,不要多贪,多贪变成苦恼法。贪财的欲望要是多了,没有餍足,没有止境。按现在说,生活要过得舒服一点,有一百万元就好了,但是有了一百万,他要贪一千万;有了一千万,他要贪一亿;有了一亿元,他还想要更多。所以贪财的欲望多,思虑复杂,影响吃饭、睡眠,就变成一种苦恼。

  二、贪色,色不是广义的色尘,专指男女之色。男女之色是生死的根本,要是男人不爱女色,女人不爱男色,就不会流转生死,所以男女的色欲,是无始劫来的习气。佛叫我们断烦恼,是把男女之色的淫欲心完全断掉。《八大人觉经》第二觉,是对四众弟子说法,尤其是对渐根人说法,叫你慢慢地断,你完全断掉男女之色最好,但不是简单的事,佛就开方便定规矩,在家弟子一夫一妻制,男居士除妻子以外,再去贪爱第二个女人,就犯邪淫戒。女居士除丈夫以外,再去贪爱第二个男人,也犯邪淫戒。我们中国过去重男轻女,女人不可以有第二个丈夫,但丈夫有优越权,可以有很多个太太。到了民国法律规定一夫一妻制,不许有第二个太太。但是法律有漏洞,丈夫有第二个女人,在法律上不许可,不能称太太,叫同居人。但是男人多享女色是福吗?多欲为苦,社会上有一句经验之谈:叫你娶两个太太,保证你一生不会痛快!你多一个女人,实际是多苦恼。

  三、贪名,就是希望有名气,和贪财、贪色比较,贪名是一种清高的贪欲,他不贪色、不贪财,要大家都知道他的名。但要是只求名,不求实际,还是生苦恼。「名是实之宾」,名是真实学问、道德的宾客,不是主人,主人是学问、道德。你有真实的学问、道德,不需贪名,自然有名。以佛弟子来说,你佛理学得好,修行修得好,有真实功夫,你不用求名,自然就有名。你了解佛理,不真实修行,要想求名,不是自生苦恼吗?

  四、贪食,吃东西是生活的要件,不吃饭人会饿死,吃饭有菜配就好,不要贪多。我在念佛会曾经跟大家讲:我们不要为吃众生肉,去杀害众生。青菜、豆腐营养很多,我们只要有青菜、豆腐配饭,不就很知足了吗?你要是贪吃众生肉,就变成苦恼。有的人绝不吃素,一定要贪吃众生肉,厨师为迎合顾客心理,变出很多花样,一桌荤菜能花新台币几万元。贪吃还是小的苦恼,最重的苦恼是把你牵引到地狱去,地狱出来还得还命债,这都是贪食遭受的苦恼。

  五、贪睡,人的果报需要睡眠,要是夜里睡不好,隔天就不舒服;要是很多夜没睡,就要生病。但是不可贪睡,因为你贪睡,就把卧室、卧具布置得很考究,越弄越好,你就多睡。社会上的人贪睡,影响社会上的事业;学佛法的人贪睡,影响学佛的事业。贪睡的心一起,睡越多,懈怠的烦恼就起来了。不能精进修行,就要放逸,你放逸了,戒律就持不清净,所以睡觉睡到地狱里去,太冤枉了!

  财、色、名、食、睡是人生的必需品,可是贪多就变成罪过。这就是第二觉知,对于五欲不可贪多;对于五尘之境,不可贪多,贪多就生起苦恼,叫「多欲为苦」。下面解释生死大苦。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疲劳」,疲乏劳累。我们每天从早上开始做事,到晚上就感觉很疲乏劳累,因为没有得到休息。人的生命,一生一死,死了再生,生了再死,不得休息,没有智慧的人,感觉不出来。佛叫我们觉悟生死是大苦恼,从无始劫来生死流转到现在,使我们不能休息,疲乏劳累。这是由佛亲证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因为我们凡夫只知道现在,死了以后的事不知道,受生以前的事也不知道,所以只讲现在,不讲过去,也不讲未来。那么有没有过去呢?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有没有未来呢?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有现在一定有未来。佛教讲生死的学问,其他的宗教讲不清楚。社会上宗教以外的学问,只讲现在生活,不讲生死。从小学至大学毕业,读了十六年,求的是生活的知识,不谈生死的学问,但是生死是件大事,没有智慧的众生,不研究不相信,就没有生死轮回吗?生死轮回是因果事实,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该生天转人,一定生天转人;该堕三恶道,一定堕三恶道。

  果报法从你造业来的,业是业因,有人学佛理问:「我们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生从业道里来,死从业道里去,业就是生死的道路。你怎么会受生呢?前生造的业。你怎么会转人呢?前生造的业。你死了以后随业受报,你活着造善业,决定生到三善道;造恶业,决定转到三恶道。生了死,死了生,都因为造业,你说死了没有来世,除非你现在不造业。身、口、意三法,是造业的工具,造身业、口业、意业。你心意没有思想,口没有说话,身体没有做事,死了没有来世。身口意三业都在造作、行动,造善业决定生三善道,造恶业决定生三恶道,如是因,得如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天天种瓜、种豆下去,不结瓜、结豆行吗?你不种瓜、不种豆,种些乱草的种子,不就生乱草?所以造了业,想不受报绝不可能。

  我们生在三善道,而且转人生天,不是很好吗?不久长。所以佛不劝我们转人生天,人乘法、天乘法是方便法,先把众生救出三恶道,实际不是究竟法。我们现在转人,是三善道之一,可是人身难得易失,人生多苦。人生虽有快乐,但不长久。人身难得,你必须守五戒才能转生为人。你转人的时候,不持五戒,犯杀、盗、淫、妄的业,结果把人身失掉,堕到三恶道去。人生不满百年就结束,堕到三恶道时间长得很,再想出来,不知哪一生、哪一劫?

  「生死疲劳」,生了死,死了生,不得休息,必须学佛,开了智慧,才能感觉到生死疲劳是个大苦。生死疲劳从哪里来的呢?「从贪欲起」,造了贪欲业,才有生死的果报,轮回不息。生死疲劳的大苦,是从贪欲之业生起的。下面就劝我们用功修行。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无为」,是指凡夫没有贪多的作为,不是无漏法的无为。这是对着渐根人说法,也是对着四众弟子说法,不说完全断绝贪欲,先要减少贪欲。你身体不贪多,心里减少思虑,就没有贪多的作为,身心没有太多作为,就得到解脱自在。

  你多欲,白天奔波劳碌,身体不自在。心里计划了再计划,考虑了再考虑,白天心里不得闲暇,夜里也睡不着觉,心里生了痛苦。身体不自在,心也不自在,所以要少欲。人要生活,衣、食、住是生活必需品,够生活就可以,所以对渐根人说法,不叫你完全断欲,先做到少欲。多欲多苦恼,少欲就得到解脱自在的快乐。

  下面第三觉知,要修「知足」的法门,是跟着第二觉知「少欲」法门来的。第二觉知「少欲」,不要贪多,是第一步功夫。接着讲第三觉知,「知足」的功夫。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心无厌足」,「心」是我们凡夫的妄心,具足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第一、贪心,贪到什么时候才知足呢?「心无厌足」,「厌」字作「满」解,没有满足的时候。前面讲过贪财,有了一百万,想要一千万;有了一千万,想要一亿元;有了一亿元,还是不满足,因为我们的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惟得多求」,「求」是欲,财、色、名、食、睡,越多越好,因为他心里只希望求得多,所以没有满足的时候。对不了解佛经、不修佛道的人来说,贪心是根本烦恼,由根本烦恼作出发点,多求不厌足,就增长罪恶。要是用正当的方法多求,罪过较少;要是用不正当的方法求,罪过就大了。

  前面讲的五种粗重的烦恼,财、色、名、食、睡,凡夫众生没有不贪的。一、贪财,因为钱财是生活必需的要件,没有钱财不能生活,足够生活就可以,但他不知足要多求,钱财多了,接着就贪色、贪名、贪食、贪睡,都是增长恶法。二、贪色,如果没有很多钱财,一个太太都养不活,还会贪色吗?因为钱财多,妄想就起来。一个太太不够,还要到家庭以外去找女色,不是增长罪恶吗?三、贪名,因为钱财多,就花钱买名,名气大了,不做好事,利用大名做恶事,不是增长罪恶吗?第四、贪食,因为钱财多,吃一桌菜可以花几万元台币,吃什么东西这么贵呢?吃众生肉,变很多花样来吃。变花样的时候,众生受苦受得很多,但是吃荤菜的人,不顾念众生苦。

  道源出家早,二十岁出家就吃素,没有到荤菜馆子吃过变花样的菜。道源还没出家未吃素以前,前生带了一点善根,观察到因为贪吃众生肉,众生受到特别的痛苦。我的俗家请客,请厨子到家里来做特别的荤菜,有一道叫清蒸螃蟹,把活的螃蟹都压到盘子上面,一次压上一、二十只,上面扣一个大盘子,再用绳子把两个盘子捆起来,放在蒸笼里,下面用火蒸,蒸笼热起来,螃蟹受不了,挣扎逃命,拼命挣扎,只能把腿从盘子缝伸出来,身子是逃不出来的。里面有一、二十只螃蟹,伸出来的腿很多!我那时才十几岁,他们怎么捆螃蟹,我都看见,心里好着…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