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释疑篇(上集)▪P22

  ..续本文上一页细胞而没有神经,不懂得苦乐,所以也就不存在杀生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感染病毒后,要赶紧治疗才是。

  问: 既无自性,那轮回者是谁呢?

  答: 既无自性,那下面在听法者是谁呢?你们虽然没有自性,但不是说你们就不存在。佛教讲无我,因此,生命的延续像流水一样不常不断。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是由阿赖耶识在决定我们的生死流转。本来这次还要讲《佛教心理学》,是有关精神主体的状况,其中探讨到也包括这一问题。

  问: 佛教怎么看灵魂转世的说法?

  答: 佛教从缘起的角度,认为有情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主体,并因此而否认灵魂。但否认灵魂并不等于否认生命的轮回,不否认生命的相续,在我们一期的生命结束之后,还会继续随着业力流转于六道,地狱就是其中的一种生命状态。

  问: 天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 天上的人是从人道中去的,我们能够布施、持戒,就能感得升天的果报,天人也会欢喜赞叹。当然,因缘因果是多生的,畜生虽然今生不能布施持戒,但如果往昔的业缘成熟了,同样可能就生到天上。所谓六道轮回,就是有情会依据自己的业力在六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中不断地流转。

  问: 佛教不承认灵魂的存在,那么,鬼和灵魂又有什么区别?

  答: 佛教虽然不承认灵魂的存在,但也不同意”人死如灯灭“的观点。佛教认为,人在死亡后还存在着识,识像流水一样不常不断。所以佛教的生命观是不断不常,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断灭的。

   至于鬼,是六道众生之一。它和人一样,是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

  问: 六道里的畜生道如何通过修行获得解脱?

  答: 真正能够修行的主要还是人道的众生。除人道以外,畜生道、天道、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都很难修行,因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障碍。天道是因为太快乐而想不到修行;地狱道是因为太痛苦而无法修行;畜生道因为太愚痴而没有能力修行。而人道有苦有乐,就会有离苦得乐的希求,并且,人有智慧也有能力为改善自身幸福不断地探讨真理。那么,畜生道的众生又如何解脱?或者它们永远就是畜生?畜生道的众生也是果报生,果报一旦偿还,就会随着往昔的业力继续流转六道,当它们转生到人道之时,就有机会修行了。

  问: 六道中有鬼道,地狱中是不是也是鬼呢?

  答: 鬼道是鬼道,地狱道是地狱道,两者是不同的。地狱道众生因为业力牵引而处于水深火热的极度痛苦之中;但鬼道的众生则和人道同样,属于一种生命的形式,本身有苦也有乐,并不是纯粹的受苦。

  问: 阿赖耶识没有分别和执著的特性,它是怎样投胎?中阴身有阿赖耶识吗?在六道中,众生怎样相互依赖和制约?

  答: 阿赖耶识的投胎主要是靠业力推动,不是阿赖耶识自己所能决定的。中阴身当然有阿赖耶识。至于六道众生怎样相互依赖,应当说,六道众生是一种轮转关系,相互的依赖并不是特别强,其中人道和畜生道的关系比较密切一点,和天道、地狱道的关系都不是很密切。

  问: 世界初成的时候,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 佛教以为人是从外星球来的,当时光音天的人到我们地球,是以一束光来的,看到地球非常美好,就留连忘返,看到树上的果实,就摘几个来吃,吃着吃着就再也回不去了,后来我们的世界就有人了。

  问: 请法师讲一讲自己亲眼所见的六道轮回的事例。

  答: 六道轮回是人们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们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论的教育,人死如灯灭,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轮回的理论却告诉我们:生命会在死亡后继续存在并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

   常人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眼见为实:我能看见的,我能感觉的就是事实,反之,则不能作为事实来接受。现代人总是跟着感觉走,但很少会对自己的感觉做一番考察,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我们的感觉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根据佛法来看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是粗糙,我们的能感觉到事物非常有限,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感知,比如微观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无法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我们也看不到宏观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宇宙的广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的呢?

  问: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答: 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同身处天堂;也有的人贫病交加,精神崩溃,虽在人间,就如同身处地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我们学佛,要关心当下的天堂地狱。

  问: 临终的念头很重要,那与业力推动生命轮回的关系如何呢?

  答: 临终的念头就决定业力是善还是恶,临终的善念会启发善业的产生,反之,恶念就会引发恶业的产生,所以临终一念直接关系业力的成熟,也直接关系到未来生命的去处。

  问: 中阴身与神识有什么关系?

  答: 中阴身也是色身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存在也是靠识在执持,就象我们的身体和识的关系一样,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问: 《瑜伽师地论》里如何解释试管婴儿的投生?

  答: 《瑜伽师地论》里说,婴儿的投生需要交合、中阴身介入等条件。在《瑜伽师地论》的时代,还没有试管婴儿的出现,那是不是就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了呢?我想还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当中阴身去投胎时,虽然需要男女交合为主要条件,但交合只是一个缘,其中最主要的是遗传基因,是精和卵。试管婴儿也要有中阴身去投胎,中阴身投胎时,虽然看不到男女交合的情景,可精和卵结合时,在中阴身境界里就会出现男女交合的幻象,那么它自然就会去投胎了。这也是因为它的业力所造成。

  问: 人生的六道轮回是按次第的吗?

  答: 六道轮回没什么次第,是根据你的业力来决定,什么业力成熟了,就投生到哪一道里,没有一定之规。

  问: 识与名色是什么样的关系?当色身坏了之后,识又往何处去?

  答: 当这一期的色身坏了之后,识就继续下一期生命。就像这个电灯,电在源源不断地在输送,但灯泡却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个灯泡坏了,我们再换上一个,再坏就再换。生命的延续也是同样,永远都处在相似相续的状态。

  问: 天人的欲望比人间弱,那地狱众生的欲望是否比人间强呢?

  答: 地狱的众生有没有欲望呢?地狱的众生虽然有欲望存在,但因为时刻处于痛苦的煎熬之中,所以,没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欲望。堕落在八寒地狱的已经冻成冰棍雪糕,再有什么欲望也一同被冻结了。

  问: 天人的智慧应该比人高,而且他们都有神通。能够做到天人,他们的阿赖耶识中一定有很深的善根和福报,可为什么天人不能修行?到底是闻不到佛法呢?还是佛菩萨不想度他们?他们的智慧比我们高,应该是相当容易得度,为什么他们反而难度呢?

  答: 天又分为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的人沉溺在欲乐里,根本想不到去接触佛法,他们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经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个叫耆婆在家弟子,是个名医,僧团里僧人病了都找他看,他医术非常高明,药到病除。耆婆因为这样的功德,死后就升天了。一天,僧团里又有一个比丘病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想到耆婆,就上天去找他,想让耆婆再来人间帮忙治病。目见连尊者找到耆婆时,他正率领众天女去参加舞会,遇见尊者后,只看了一眼,车都没停就扬长而去。目犍莲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师傅,觉得耆婆很无礼:我到天上来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将车定住质问耆婆,结果耆婆回答说:师傅呵,享乐要紧,我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还看你一眼呢,其他的人连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呵。所以,欲界天的人福报虽大,但往往沉溺于享乐,早已将修道置之度外。

   那么,而色界天的情况又如何呢?色界天的人一味安住在定乐里中,沉浸在禅定带来的喜悦里,也不能进一步修习解脱道。

   天人的因往昔的善业带来了极大的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享乐,不像在我们的娑婆世界,到处都有天灾人祸,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所以,他们缺乏修行的动力,而智慧要通过修行和磨练才能引发出来。天人虽有善根、有福报,但对于欲乐和定乐的贪著使其自身的智慧被覆盖了,不再产生作用,并因耽于享乐而无暇开发智慧。相反,世间的人有心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脱,通过闻思修而修习解脱道,更容易得度。

  问: 鬼道比人道低下,是因为鬼道众生福报不如人道众生,但为什么鬼道里的神福报比人道众生还大呢?

  答: 说鬼道的众生福报比人道低,只是从通常的情况来说,是作整体上而不是个别的比较。鬼道里的众生虽然有共业,但也有别业,一些有地位的鬼,福报、威德都很大;就像发达国家也有很穷的人,贫困国家也有很富的人是同样的道理。

  有关在家居士如何处理僧团关系疑问

  问: 如果出家人做错事,在家人是否可以指出他的错误?

  答: 在佛陀的时代,僧团每半个月要开一次会,在会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然后进行检讨。至于在家人,因为对僧团中的很多情况都不是很了解,还是不管为好!如果是出于善意,而且觉得自己有办法帮助他,那也应当是可以的。

  问: 怎样和出家几十年的师父沟通?

  答: 怎样和出家的师父沟通?我们要以恭敬的心、求法的心去向师父请教,不管他出家的时…

《学佛释疑篇(上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