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宗,学孔孟的,就是对儒家的思想很有研究的学士。【僧尼道俗】,【道俗】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四众弟子,我们今天都是讲四众弟子。【一千余人】,一千多人大概就像我们今天这个讲堂差不多了。【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经文,【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大师告曰:善知识】,我告诉你,这一句话很重要的,你看这个六祖,得到了五祖的传法,拥有了祖师位,他对众生是这么称呼的。称一切众生、听法的法师、居士大德为善知识,大彻大悟的人多了不起,多么尊重众生。是不是?我们今天世间人讲的,叫人家:矮子!喂!大胖子!都是这样叫的。那个有钱人:你帮我叫那个穷鬼、穷光蛋进来。穷鬼,真鬼不怕,只怕穷鬼,都是藐视人家。我告诉你这么一句话,就足以叫我们好好的效法祖师大德,他连称这个大众听法的人都这么尊重,称大家叫善知识,可见大师是多么了不起,降伏了自我,不敢轻视任何一个人。【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家要把这个心静下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经文,【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师良久】,经过了一会、一阵子,【复告众曰:】然后对大众就这么说了。【善知识】,再一次的称呼大家善知识。每一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用这个菩提清净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就可以成佛。大家当然也想成佛啦,我告诉诸位:你今天念佛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要讲什么法门呢?我告诉你,要讲见性的大法。为什么?只有见性大法,见性后面接两个字叫做【成佛】,见性就能成佛,不见性没办法成佛。所以就算你到极乐世界去,也一定要开这个课程。我们既然知道,成佛是必修的课程,我们就提前来修。所以你听多少算多少,总要学学这些祖师大德的谦虚也好,随便嘛,听个两句,回去都受用不尽。
经文,【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来听听看,我如何得到五祖的传法衣钵。【能】就是慧能;【严父】就是父亲。一般称为严父慈母。【本贯】就是籍贯,在【范阳,左降流于岭南】,这个【左】是对【右】讲的,右为尊,左为卑。所以讲【左】就是被降职的意思。左降表示说:我的父亲被降职了,跑到领南,在广东,领南这个地方。【作新州百姓】。没有官可以当了,当百姓。【此身不幸】,六祖自己说:哎呀,我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苦的人。【父又早亡】,父亲早死。【老母孤遗】,丢下我们母子。【移来南海】。【移来】就是迁来南海,这是个郡名,属于广东。【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经文,【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我们现在称饭店、旅社,以前叫做客店、客栈。【客收去】,把这个木柴收去。【能得钱】,惠能得到这个钱。【却出门外】,刚刚出这个门外,叫做动。【见一客诵经】,有人在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一听到应当无所住着而生这个清净心,心即开悟。哇!我们《金刚经》念了多少遍了?还没有消息,人家这样一句:当无所执着而生我的真如自性的清净心出来,其实拨云就是见日,见日就是拨云。应无所住自然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于相无所执着,心就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就问客人,你是诵什么经典呢?【客曰:《金刚经》。】六祖没听过。【复问从何所来】,从哪里来的,【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就是黄州府东边一百八十里,【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就是弘忍大师,【在彼主化】,在那边教化众生。【门人一千有余】,有一千多人。【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我就是到五祖那个地方,礼拜听受。这个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达摩大师传到中国来,是传《楞伽经》。这个《楞伽经》是佛陀在楞伽山讲的,没有神通没有办法到达,从达摩传到五祖都是传《楞伽经》,现在五祖传给六祖开始传,用《金刚经》。因为《楞伽经》艰涩难懂,不容易了解,五祖传给六祖,后来就叫六祖传《金刚经》,说: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经文,【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
【能闻说,宿昔有缘】,惠能听说宿世有这个因缘,好了,就去吧!希望到五祖这个地方来。【乃蒙一客】,【客】就是恩人,对这个六祖很好,就给他【取银十两】,哇!这个人了不起,这个投资投对了。这个十两帮助一个人成佛,这个可花得不得了,这投资正确。其实他也不知道他是六祖,了不起的人再来的,就给你十两嘛!就把你的母亲安顿好。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就给惠能大师。【令充老母衣粮】,【充】就是作为,让他作为老母亲的衣粮。【教便往黄梅】到黄梅来,东禅寺。【礼拜五祖】。
经文,【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把母亲安置好了,即使辞亲,就辞去母亲,就往五祖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前进。【不经三十余日】,【不经】就是差不多,差不多三十多天,【便至黄梅礼拜五祖】。这个【不经】也可以不到,不到三十多天,意思是很快。以前没有什么火车、飞机、汽车、客运的,以前统统是马。诸位听经闻法,听《六祖法宝坛经》,历史要倒退一千三百年,想像当时候惠能大师的那个时候,是什么朝代?看不到什么脚踏车、汽车,什么摩托车、还有飞机,没有这种东西的,统统是马在跑。
差不多三十多天,就来到黄梅,礼拜五祖。五祖就【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你是何方神圣?来这儿想要求什么东西呢?【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我那么老远的来,就是来顶礼弘忍大师的,顶礼您的。【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只想成佛,不想其他的,不求其他的。【祖言】: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有一点轻视,五祖是故意的,祖师大德不是说轻视人家,是用这个语调来试探试探他。这个【獦獠】是一种犬(狗),嘴巴很短,是野兽的名字。獦獠是说你们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开化,充满着野兽,你们那个地方是西南。【夷】,就是蛮邦,叫做西南夷或夷邦,叫作獦獠。不象我们现在去的广东,那还得了!这么发达,以前岭南就是很蛮荒,没有开化。五祖就试探他,【若为堪作佛】?你是来自于未开发的那个地方,蛮荒之地,你们那个地方根本就不开化,你从那个地方来,你能成佛吗?【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哇!五祖碰到敌手,这个人不得了,这一回答,哇!不得了!色身跟你不一样,佛性有什么差别呢?
经文,【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予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
【祖】就是五祖。【更欲与语】,五祖还想要更进一步的,趋前去跟慧能讲话。【且见徒众总在左右】,看着四周围的人,都在旁边。【乃令随众作务】。你就跟着大家好好的做吧。【予曰】:就是六祖大师自己形容、描述,我惠能就这样回答了,【惠能启和尚】,启禀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哇!六祖可不是普通人。【未审和尚教作何务】?我现在内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产生智慧,不能离开我的清净自性,这个就是福田了。清净自性就是最大的心田、福田,请问和尚教作何务?你叫我做什么叫做种福田啊?【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这太厉害了!【汝更勿言】,你不要说了。好,停!停!怕人家嫉妒。【着槽厂去】,【着】就是命令,【槽厂】养马的小屋叫槽。1300多年前,那个时候的唐朝满街的驿站,一站一站叫做驿站,都是马。去去去!
经文,【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经八余月。】
【能退至后院】。到后院来,【有一行者】,【行者】就是带发修行人。也有一个带发修行,六祖这个时候是在家居士,碰到了这个,也是在有居士。【差能破柴踏碓】,【差】就是推派,就派我惠能,怎么样?破柴,劈柴;踏碓,以前是用脚踏舂米,哪有我们现在用机器的,噜……,米跟糟糠就分开来了,以前不是这个样子,要舂米啊!用脚踏碓来舂米,【经八余月】。
经文,【祖一日见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知之否?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祖一日见能曰:吾思汝之见】,就是你的看法、见地,【可用】,就是知见正确。五祖就对慧能说:我想一想,你的看法、见地,还算知见正确。【恐有恶人害汝】,恐怕有坏人伤害你,【遂不与汝言】,所以我就不跟你说话了。【知之否】?知道吗?【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我就是知道师父你的意思,所以,不敢来到堂前,就到后院来。【令人不觉】。总是不要惊动大家,【觉】就是惊动,不惊动大家。
经文,【祖一日唤诸…
《<六祖坛经>讲座第一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