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祖一日唤诸门人】,把门人都叫过来。【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都这样子,你要布施金钱的大有人在;要讲自性的,悟不到。你要化缘多少,十万二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不是很困难,要找一个见性的,凤毛麟角,很难的!不求出离,【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布施这是生灭法,见性是不生不灭法,你清净自性迷了,你布施那个生灭法的金钱,施舍那么多,得到那么多幸福,能了生死吗?【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好好的看、观照,清净般若的智慧本自具足,清净自性。【各作一偈】,怎么样?【来呈吾看】。作一个偈颂交出来,让我看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如果悟到了见性大法,清净自性,我就把这个衣法交给你,【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快快,去去去!【不得迟滞】。不得延迟,赶快去做这个偈颂。【思量即不中用】,【思量】,就是用意识心。你用意识心怎么思量、思维就不是本性。意思就是:动一个念头、意识心,落入观念,用意识型态,叫做思量即不中用。动用到分别、执着、意识型态统统没有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明心见性的人,这一句话说出去,当下就见自性,言下须见。【若如此者】,如果能够见性,【轮刀上阵,亦得见之】。【轮】就是车轮。【刀】就是执着刀,【上阵】就是打仗。我告诉你:五祖说:大彻大悟的人就算坐着战车,以前就是战车,轮子会转,就是车轮。执着刀,坐着战车,不是现在的这种钢铁的战车,以前就是马在跑的。你坐着战车,持着刀上战场,照样见性。我们刚开始不是告诉诸位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的心境是什么?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经文,【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众得处分】,众人得到了吩咐、处置之后。要记得喔,赶快作这个偈颂喔!不得思量,思量即不中用,不可以动用意识心,意识心是不堪使用的,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清净自性的面目。【退而递相谓曰】:【退】,退回后院。一个是堂前一个是后院。大家退到后院来。【递相】就互相辗转,就这么说了:【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澄心用意】,我们不需要专心在这个作偈颂。【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有什么帮助呢?【神秀上座】,神秀大师,【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我辈谩作】,【谩作】就是流汗,而且是费神。我们不必流汗、费神、浪费时间作这个【偈颂】,怎么样?【枉用心力】。冤枉用这个心力,大家都认为神秀大师一定接五祖的棒子嘛!【诸人闻语】,大家听了以后,【总皆息心】。息心就是息灭了用心作偈颂的意志。这个【息心】不是歇即是菩提,不是停止烦恼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需要作了,就等神秀大师作吧,就息灭了作偈颂的意志了,没有人想要作,大家都认为:就是神秀大师。【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大家【何烦作偈】。不需要作这个偈颂。
经文,【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大家都不作偈颂,【为我与他为教授师】。【为】是因为,正因为我是作他们的教授师,他们都听我的。【我须作偈,将呈和尚】。我呈上给五祖看看。【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不呈这个偈颂,五福不知道我见地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我告诉你,神秀大师这种修养目前很难找了,是不是?佛门里面,我告诉你:你只要支持哪一个,很奇怪喔,就有另外一个、一种声音出现,就是很不可思议。incredible很不可思议,你看神秀大师这种修养。我告诉你:六祖惠能大师跟神秀大师这种修养,足以让我们一辈子敬仰。诸位不管你今天有没有大彻大悟,先摆在旁边,就用两个人的例子来修养,都不得了!再讲一遍,你看看:哎呀!若不呈偈颂,和尚如何知道我的心,我的见地是深是浅呢?我要是呈这个,写这个自性的偈颂,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跟凡夫没什么两样。我求法就是正确,如果要动一个念头,想要去继承五祖的位置,这个发心,动念就错。却同凡心,跟凡夫没什么两样,那就要夺其圣位,奚别,有什么差别呢?【若不呈偈,终不得法】,还是没有经过五祖认可,【大难大难】。因为没有见性,当然很难;要见性,那是挥洒自如。
我今天要讲《六祖法宝坛经》,我就先做一个偈颂,我也要呈给五祖,我当时要在五祖的座下,我也把这个偈颂呈上去,弘忍大师,你看我作这个偈颂,堪不堪使用啊?要不然,您就把祖师位传给我吧!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槃无距离
菩提由来无一物只在当下一念间
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成
若问祖师西来意倾听恒河无生曲
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其意如虚空
妄念虽是生死因不着一物尽菩提
若能离相无相行包你大智遍三千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四日 慧律和尚写于高雄文殊讲堂
经文,【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
【五祖堂前】,就是起居室的前面,【有步廊三间】,【步廊】就是走廊,【拟请供奉卢珍】,【供奉】,就是供奉官,就是以前我们讲的书画家,专攻有才艺的人,来画画的,这个就是供奉官,类似我们现在讲的叫做文化部,很有文化。这个供奉,就算是一种官,书啊,毛笔,画画都很行,叫做供奉官,专门画画的,专门书法的,有的人毛笔写得真好!叫做卢珍,六祖也是姓卢,我们今天来讲经说法这个地方,也是卢医师帮忙的,哎呀,这个姓卢的都不得了,我们要跟他鼓励鼓励一下,(鼓掌)感谢卢医师啊,真的感谢。出了这个六祖啊!是不是。我们这个姓林的,我俗家姓林的,还没出过一个比较行的,不过出一个还不错的,叫作妈祖,妈祖叫林默娘。是不是,文武百官统统要拜妈祖。
有一个小姐来,她这个脾气很暴躁,来讲堂的时候,说:师父,我请您开示啊,因为脾气暴躁啊,非常的不好,对人家很不友善,有理扯不清。我说:小姐,你贵性啊?她说,我姓刘。我说:你不姓刘,你姓卢,她说:师父,怎么给我改姓呢?我说:那你叫什么?她就讲:秀英。我说你不叫秀英,叫做小小。(台语谐音意指不可理喻),会听吗?三个字加起来会不会念啊?说:喔!卢小小(台语谐音)是啊,是啊,开悟了,真的,你就是这样子,老是道理讲不通。要是女孩子,有理扯不清,我们台湾话叫做“番番”,刚好有人姓黄的,番番,加起来会不会念啊?黄番番。好了开玩笑的啦!
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变相】就是指地狱可怕,种种形相的变化,还有观音三十二应身,这个变相图。画这个《楞伽经》可怕的地狱变相图,还有这个《观音经》变相图。【及五祖血脉图】,【血脉】,就是道统,就是哪一个人传什么……哪一个人传什么。【流传供养】。
经文,【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神秀作偈成已】,作好了。【数度欲呈】;好几次要呈这个偈颂,【行至堂前,心中恍惚】,因为没有开悟,同地不真。要见地真的,我告诉你,一句话,你马上就弹回去了。有一个人,跑到讲堂,年轻人,很没有礼貌,差不多,将近四十岁的一个男众。我刚好用餐完的时候,要上来电梯,上来五楼,我走到大殿的前面来,刚好在101的前面,接近这个电梯,把师父拦截下来,对师父态度很不好,没有礼貌,他第一句话就问:慧律法师!你开悟吗?这个人很狂。我马上就跟他弹回去了,我就跟他讲:我开不开悟不重要,你开不开悟才是重要。我如果开悟你不开悟,讲给你听,我怎么说,你也不了解,你如果开悟,你就自然知道,我有没有开悟。是不是?这个是一种,我认为是一种外道,或者是很狂的一个学佛的人,脸有一点黑黑的。
一般人是回答,回答是说:我有开悟或者是说没有开悟,我一下子就给他弹回去了。他就:慧律法师,你有开悟吗?我开不开悟,关你什么事情?有这么重要吗?你要问你有没有开悟才重要啊!是不是?你有开悟,你自然知道我有没有开悟,你没有开悟,讲到死,你也搞不清楚啊,是不是?这样子?他一听,我的回答跟人家不一样,他又要问的时候,我就跟他讲:嘘!开悟能问吗?傻瓜!一下子就跟他吹一下,他就吓一跳了!我说去拜佛拜佛,合掌令欢喜。如果见性大法有因缘,我们就谈,要没有因缘,我们就合掌令欢喜,碰到这个,后来怎么样子呢?后来第二次再来,讲实话了,他说,其实这一句话,不是我要问的,是我们后面有一个高人叫我来,说你第一句话,碰到法师的时候,就问他这样子,看他怎么反应?然后,我问他:然后呢?我就回去告诉他,描述说,师父的反应就是这样,他说:喔!原来是来试功夫的,哎呀,不过人总是要有一点幽默感,倒没有什么关系,我今生今世很少跟人家结恶缘的。我这个一生一世就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希望快快乐…
《<六祖坛经>讲座第一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