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讲座第一天▪P6

  ..续本文上一页注意听,你说:啊,今天我觉悟了。记得,你那个觉悟还是迷。为什么?迷跟觉是对立的,真正彻悟,迷跟觉没有,不存在,无所谓迷,也没有所谓觉,迷是对觉讲的,觉是对迷讲的,迷觉、觉迷仍然是生灭代谢之词。大彻大悟的人,不会说:哦,我觉悟了,我觉悟了,众生都是迷。他连这个能觉悟,动一个念头,执着说:能觉悟的心,都没有,开悟,大难大难!没关系,结一个法缘也不错。所以说,我们的清净自性、菩提自性,本来就没有形状,无树无形。没有相的东西,我们能照的这清净菩提自性,也没有能跟所的关系。本来无一物,就是指五蕴跟万法,本来无一物,万法,色受想行识,当体即空,万相不可得。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本来无一物,为什么呢?《楞伽经》叫我们作如是观察:你见到任何的相,彻底的摧毁,碎为微尘,如是观照,世尊在《楞伽经》对大慧菩萨说:大慧,看到任何的相,都把它碎为微尘。诸位,你就会发现,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譬如说:这个毛巾,碎为微尘,毛巾的相没有,没有这个东西,讨论这个没有意义,世间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我们就是在本来没有,没有这种东西的假相,缘起无自性的假相,一直在分别这个是啊、非啊,众生就是这样,下决定心,取决定义,这个就是毛巾。大智慧的人看,毛巾本空,因为缘起不可得,它是条件所构成的,所以,毛巾没有毛巾的相;桌子彻底的摧毁,如是观照,没有桌子相;美女,彻底的摧毁,丑女,彻底的摧毁,没有美女之相,也没有丑女之相,没有,对不对?如果有相,统统叫作妄想,颠倒、执着,本来无一物,何入惹尘埃?哪里有能所呢?哪里可以说沾惹到烦恼呢?没有的啊,那你起心,动念即乖,起心动念才产生妄想、颠倒、执着嘛。

  经文,【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人疑息。】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大家吓一跳,【无不嗟讶】,太惊讶了!【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究竟再过多长时间,使他成为一个色身的活菩萨呀!这个【肉身菩萨】观念不能错误,这个肉身菩萨是活的,不是死了以后,把他坐缸,尸体不烂,叫作肉身菩萨。在这里就是说,这个色身就能说法,是活菩萨的意思,这个不能搞错。以前有人看到这个《六祖坛经》就说:何得多时,使他肉身不坏菩萨。我说你搞错了,这不是这个意思啊,他把这个肉身菩萨,当作是死了以后,把他腌制起来,然后尸体不坏,把它搞成这个样子。我说不是这个意思啊,这个意思就是说:肉身它就是成道的意思,现在就是佛啊,就是可以讲经说法的,是活的菩萨,不是死菩萨。看经典不能搞混。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就是究竟再过多少时间,他就成为一个活佛。【祖见众人惊怪】,大家都吓一跳。【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云】,就把这个鞋子拿起来,擦一擦,擦了这个偈颂,就这么说了:也没有见性!祖师大德啊,你在搞什么啊,没有人看得懂。神秀大师作这个偈颂,没有开悟,却叫人家烧香礼拜,传诵;这个大彻大悟的惠能作偈颂,大家吓一跳,赶快把它擦掉。这个祖师在做什么没有人能知道的。所以这个祖师内心里面想的世界不是我们凡夫能够推敲,你没有办法去了解的,他一定有他的用意啊。【亦未见性,众人疑息】,众人怀疑也平息啦。

  经文,【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即问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次日,祖潜至碓坊】,潜到这个舂米的小房子,本来就是放马的地方,现在要把它舂米的地方。【见能腰石舂米】,腰子,腰绑这个石头,舂这个米。【语曰】:就告诉他了,【求道之人,为法忘躯】,求道的人为了这个法,要忘掉这个生命。【当如是乎】。意思就是腰系这个石头,因为重量不够,腰绑这个石头比较重,绑这个石头很辛苦的。你是求道之人,为法忘掉你的生命,应当如此。【即问曰】:马上就问了,【米熟也未】?米熟了吗?意思就是你所舂的这个米熟了吗?没有开悟的人就会说:快了快了!他的回答一定说,快了!快了!您再等会儿。其实人家是问,你的清净自性显露了没有?人家内行的人,一问就知道,要我们这些外行的人,是不是啊?【能曰:米熟久矣】。我有见性,见了很久了。【犹欠筛在】。【筛】就是竹编的用具,筛一筛,不好的筛掉,好的留下来。就是差您师父来印证我。我就欠筛,欠印证,你帮我印证一下,我就差一个你帮我印证一下,我有没有见性。【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即会祖意】,惠能马上即会祖师大意,就是三更要来见我。要我们没有开悟的,回答就不一样了,五祖就这样(师父用击桌三下)喔,师父,你要吃三碗,马上来,我马上就……没开悟,马上来,你等会,舂米很快,没有开悟,不晓得人家敲三下是什么意思。

  【三鼓入室】。【三鼓】就是三更,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五祖用袈裟把周围围起来,不要让光线透过去。【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到这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万法当体即空,我们行于世间,应当无所住一切相,而生清净心。【能言下大悟】,惠能当下大悟,以前的悟就一点点,一点点,哇,现在一悟,跟五祖一样,言下大悟。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讲到这一句,同时证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切万法,不能离开我们的清净本性。【遂启祖言】:因此就禀报了五祖,就说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就是哎呀,太赞叹了,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本性,是这么清净呢?本来就清净呢?哎呀,太不可思议了,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不生灭,哎呀,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太不可思议的清净自性,本来就具足无量功德,不缺少一法,没有欠缺,但看你悟不悟。【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如如不动,从来没有动摇,我们现在动叫作妄动。【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在这个万法里面运用,没有阻碍,能影现在这个万法里面,叫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展现在万法里面,统统是清净自性。所以《楞严经》里面讲: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万法本来就是我们如来藏显现出来的,本来就是妙真如的心,真如自性的心,众生是妄见相,拼命的执着分别颠倒。佛看,万法无取舍。万法无咎,没有过错的,过错在我们的妄想、颠倒,问题在我们这一颗妄念,颠倒的东西,要悟了就这样子,万法不可得。

  经文,【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知悟本性】,五祖就知道,惠能悟到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三更把这衣钵传给惠能,记得!那个时候还是卢行者,他还是个在家居士,所以,悟到清净自性,不分在家、出家,就是佛。不过出家是现僧相,是三宝;那么,在家是大德。人尽不知,【便传顿教】,顿教就是没有渐,顿教就是跟渐教讲的。这顿、渐还有一个差别。顿跟渐还要解释一下,所谓渐教呢,就是信、住、行、向、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顿悟不一样,顿悟直接就见到最究竟的清净自性,没有阶位。渐教跟顿教要用一个比喻,譬如说电梯,顿教的人就是象坐电梯,一下子电梯一按,六楼、十楼、二十楼、三十楼,一按就到目的地,有没有经过每一层楼呢?有。这个很重要哦,顿悟的人,虽然一下子见到清净自性。但是,他对渐教这个理,这个事相,都清清楚楚。他一下子顿悟自性,不是说,他没有这些渐教的事相的基础,或者渐教的义理不懂,不是这个意思哦。所以爬楼梯就象渐教,慢慢地来,知道吗?一步一步地来,一楼爬了,再来爬二楼,再来爬三楼,再来爬四楼……,爬到二十层楼。顿教不一样,但是顿教虽然是说顿悟自性,但是也经过每一层楼。现在的人要讲经说法,变成用现在的名词,让你去体会,顿跟渐其实究竟处是一样的。在坐诸位!我们一楼、二楼、三楼……一直爬,爬到最顶楼,爬到三十楼,跟坐电梯爬到三十楼是一样的,对不对?只是时间快跟慢而已,所以顿悟不是说否定了这些渐教,不是这个意思,它还是一步一步来,只是它的速度快。顿悟就象坐电梯,嗖!三十楼。渐悟的人根器不够,就慢慢来,今天悟一点,明天悟一点,后天再悟一点,慢慢来,慢慢来,也没有几人象六祖的呀!

  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我跟你讲一个偈颂,【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有情就是有情识的众生,来播下这个佛的种子,种菩提因。【因】,善因,表示良田。善因良田下了种子,一定有一天结果。【生】就是成佛。善良的因下在这个地上,有一天一定会成佛。就象现在诸位坐在这个地方,诸位就是在下成佛的种子。无情既无种,无情就象草木,这些草啊!石头啊!这些无情物啊!无种就是不能播种,不能成佛。无性亦无生,【无性】就是没有佛性,也不能成为佛果。叫做:无情既无种,就象草木一样无情,也没有办法播下这个种子,没有佛性,…

《<六祖坛经>讲座第一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