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不能生成佛果。
经文,【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祖复曰】:五祖又就说了,【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传到汉地来。【人未之信】,没有人相信,对禅宗见性大法不了解。【故传此衣以为信体】,所以传这人衣钵来征信大家。体:作为依据,你看!我有这个达摩大师传来的衣钵,要不然大家都可以这样讲,我是达摩大师传来的衣钵啊!对不对?【信】就是徵信,【体】就是依据,来作为让人家相信的依据,【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衣钵可以相传,法要自己悟。【自古佛佛惟传本体】,自古以来,诸佛传这个不生不灭的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祖师大德一代传一代就是传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衣为争端】,这个表相的衣就是争端,大家不去在心性上下功夫,要抢这个衣钵,会闹出人命的呀?【止汝勿传】,到你就不要传了。【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传这个衣钵,这个命就没有保障啊!悬丝,用一条丝吊起东西,这个丝很容易断的。【汝须速去】,赶快离开。【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就是广西的怀集,你到了广西的怀集赶快停下来。【止】就是停止。遇会则藏,【会】就是广东省四会,你要广西的怀集要赶快停止,来到广东的四会赶快就隐藏起来。
经文,【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我惠能本来就是广东岭南人,我不了解山路,哪里有办法离开这个江口呢?不知道路啊!【五祖言:汝不须忧】,不要挂碍。【吾自送汝】。我自然会送你。【祖相送直至九江,驿】就是站,九江府一个叫浔阳驿。就是交通递送之用的重要地方,叫做驿站或驿亭也可以。到九江府浔阳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橹】就是我们行舟之具,就是浆,五祖把桨拿过来)【自摇。惠能言】,就说了;【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合】就是应该。上人!请师傅您坐好,我作弟子的人,应该是我来摇这个橹。你是师傅,你请坐,我来摇。【五祖云】,五祖就这么说了:【是吾渡汝】,按照道理说是我来度你才对啊!【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迷的时候要师傅度,悟了要自己度。
【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这个度虽然是同一个度,但是看用在是自度还是师度?用处不一样。【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就是獦獠。我告诉你,今天六祖惠能大师来这里讲经,他讲话你听不懂的,还好是我来讲,真的,他生长在獦獠,他讲的腔你听不懂的。我告诉你,听不懂是很辛苦的,你要是碰到一个腔调听不懂,你就……,象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上那第一堂课,我们那个物理的教授,第一堂课来讲的那个我就完全听不懂了。今天我们来讲potential energy(就是位能),我们有动能,有位能。这个小球碰大球,这个大球不动,这小球碰大球,小球弹出去。让你一头雾水,听不懂,不晓得在讲什么东西。我坐在四号,他就用英文叫:Nunber four understund?Once more time(再来一次),听不懂,个小球碰大球,这个大球不动,这小球碰大球,小球弹出去(用国语讲)。就是这个意思,你就是完全不晓得他在讲什么?我告诉你,今天这个《六祖法宝坛经》要是惠能大师来讲,你听不懂的。
【蒙师付法。今已得悟】。现在得悟了,【只合自性自度】,得悟了,应该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离开三年,我就会离开世间。【汝今好去。努力向南】。得到法以后,跑了,【不宜速说】。赶快隐藏起来,不要急着说法,【佛法难起】佛法太难了。
经文,【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能辞违祖已】,【辞】就是告退,【违】就是离。惠能辞离了五祖。【发足南行】,就启动往南边走了。【两月中间】,需要两个多月啊!所以说:中国大陆,你看那么大还翻山越岭,以前没有什么路啊,什么飞机,什么火车,哪有这个东西?没钱,没钱就是用走路的呀!我们现在的命好多了,是不是?还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现在的人好命啊。走了两个月。【至大庾岭】,江西大庾岭南边,也可说是江西省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五祖就回来,好几天不上堂。【众疑。诣问曰】:【诣】就是往,来到五祖的前面、堂前就问了。【和尚少病少恼否】?这个就是人家问候世尊的话。在《大般若经》中就是这样问,只要是请法,就是:和尚少病少恼,否?是不是少病少恼呢?【曰:病即无】,病是没有呀!【衣法已南矣】,病是没有了,衣钵已经传到南边了。【问谁人传授】,谁得到这个衣钵呢?【曰:能者得之】。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解释说惠能,这个因为它是【能者得之】,你讲:有能力的人就可以传衣钵;也可以说惠能得到了衣钵。大家就知道有能力的当然就是这个獦獠!【众乃知焉】,大家都知道了。
经文,【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于能。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能遂出坐盘石上。】
【逐后数百人来】,哇!要追这个衣钵!逐后,就是不久,没有多久,不久之后,大家追逐在后面,你看,得了这个衣钵,命都快没了,要我的话,送给你,对不对?喜欢吗?喜欢爸爸再买一套给你(广告语)。你不要杀我,对不对?【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有一个出家众,他的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名叫惠明,这个将军共分九品,他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这个人个性很粗鲁,【极意参寻】,【极】就是尽。不过他有个优点,很想参透,【寻】就是找这个佛道,好好的不参,好好的来找佛道,叫做极意参寻。【寻】就是访道,追求佛道;【参】就是参尽。【为众人先】,他跑得最快,他是将军嘛!【趁及于能】,【趁】就是追赶,追赶上了惠能大师,惠能也怕,怕这条命都没有了,赶快!
【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表信】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你们可以用蛮力争得吗?这个衣是祖师传下来的一个信物,你可以用蛮横的力来抢这个衣钵吗?【可力争耶】?可以用蛮力抢吗?【能隐于草莽中】,惠能怕丢掉性命,赶快躲到草丛当中。草莽就是草丛。【惠明至】,这个粗鲁的将军惠明已经出家了,个性还是很粗鲁,就象我出家一样,我的个性还是草根性很重,就是喜欢这样过幽默快乐的日子,这个惠明个性也是一样粗鲁,还不改先前做将军的个性。【提掇不动】,拿不起来。【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哇!这个将军太了不起了,很懂得生存之道,很会见风转舵,看不对劲马上转。我告诉你,生存就是要靠这一套,要学惠明,真的!你想要生存在这个世间吗?要懂得见风转舵。哇!他转得多快,还不到两秒钟,赶快转,拿不动这个衣钵,就这么说了。行者,我是为法来,不为衣来,我不是为抢夺这个衣钵。【能遂出坐盘石上】,磐石就是很大石头。坐磐石上,也可以说是盘坐的意思。因为它这个没有这个解释,直译的,那么你也可这样说,惠能因此就出来,盘坐在石头上也可以这样解释。或者坐在很大的石头,你要用前叫坐盘,石上,要用后面的就是:能遂出坐,磐石上,也可以这样解释。
经文,【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帮我说个法。【能云】,惠能大师就说了:【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屏息诸缘什么意思?你既然要我给你说法,第一个步骤,万缘放下,修行还是回归老生常谈这一句话:万缘放下。【良久】,过了一阵子【谓明曰】,对惠明这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诸位!我看的那个注解,写的就是不要想善,不要想恶,这个时候就是你惠明,上座就是尊称他,你的本来面目。这个注解比较狭隘,这个不是这样的意思,要弄清楚祖师在讲法,统统要契入不二法门才叫作正法。它这个不思善不思恶应该这样解释:不要落入善的观念,也不要落入恶的观念,没有二元对立的观念,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要这样解释。如果再解释的具体一点:就是你看到众生造恶,你原谅他,你看到自己造无量的善,不执着。也可以这样解释。佛法是不二法门,善恶是对立,能所是对立,心境是对立,好坏是对立的,是非是对立的,其实都在讲同一种东西,善恶还是起心动念,落入善的观念,落入恶的观念,着…
《<六祖坛经>讲座第一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