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什么佛都忘记了,也是跟人家对骂、对干,或者是想尽办法要伤害对方、要报仇,不要这样子,听佛的话总是有好处。
【七三、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
第七十三句: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
你有因缘,要去医院或者是哪一个人的家里,要探视病人,是不是?应当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而且探视病人,要买东西去的时候,要注意,要看他得什么病,你要买什么东西去。对不对?有的人他不了解。
有一次我生病了,要住院,肠胃炎,急性肠炎,很严重,很严重!那个信徒买了一些水果,还有大大瓶的奶粉来探视。经过一个礼拜以后,他又来看师父了,来看师父以后,一看,两瓶都喝完了,这么大瓶,哎呀!他很高兴:不过看师父您的气色怎么都没有变好啊?结果那两瓶是旁边的侍者喝光了!腹泻、肠炎,最忌讳就是喝那种牛奶,你送牛奶做什么呢?那不能喝的,乳制品的。所以,送那个东西啊……所以,那个信徒回去以前,我就告诉他:你看看能不能送那个比较小的面积的,可以千变万化的,很好起作用的?我比手画脚老半天,他还是看不懂;用智慧去启发对方!是不是啊?所以,这个探视病人,应看时间跟空间,看看对方到底是生什么病。
再来,去看病人的时候,要讲那个话,要给他充满希望、充满快乐。有的人,这个在家居士自作聪明,去看病以后,他懂得一点佛法皮毛,第一句话就告诉他:你这个病没有救了,你会死,你赶快念阿弥陀佛!没有救了,一定会死!他一听,本来还要给医生看,好吧!求生极乐世界吧!本来一支针打下去就会好的,看病不会看病!是不是?所以,要探视病人,应当使患者充满希望。所以,真正的菩萨要给人希望,同时要给人方便;但是,也不能常常讲假话。对不对?这个病明明不会好了,那你就安慰他:不会!你不会死或怎么样子。如果说很严重很严重,知道他会死了,就告诉他,那么,就是佛陀讲的:观无常,你要观无常,这个时间一定会来到的,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个世间唯一不能逃避的就是死亡,同时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它,这个就是学佛的目的,就是解决人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所以,什么是佛法?就是大悲法,“悲”就是拔苦,要拔掉众生的痛苦,就叫做佛法。所以,有的人,没学佛的人来到讲堂说:喔!为什么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呢?那么悲哀呢?我说:那个“悲”不是解读作悲哀喔,那个“悲”叫做拔苦,观世音菩萨是拔掉众生的痛苦,这个不能解释错误。“悲”不是悲哀,是拔苦,拔掉众生的痛苦,这不能解释错误。所以,如果我们是菩萨的心肠,就是要这样子: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也给人快乐,佛法也是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一个人能够进入佛门,那是很幸运的!所以,只要一跨进佛门,师父都非常地赞叹,也不管他以前造恶多端,你流氓来,我也这样对待你;哪怕你以前造了多少的恶业,搞了多少的无知的事情,师父也宽恕你,因为你至少有这个因缘跨进来,就不得了,慢慢地珍惜,珍惜这个因缘。所以,一定要多听经、多闻法,不可闭门造车。如果闭门造车,有的人告诉你就是说:念念佛,不要听经、不要闻法。这个麻烦就大了!我们自觉圣智,是觉悟的觉,不听经、不闻法,也是念自jué圣智,那个第二个jué是拒绝的绝,自绝圣智,自己绝断、阻断了那个圣人的智慧,不听经、不闻法是没有办法的,佛法,它是超越一切表相的东西。所以,佛法无人解,虽慧不能了,佛法没有人为我们解释、解读,再怎么样世间有智慧的人,还是不能明了。
【七四、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切的众生都会拥护,这是佛陀的真理,也就是正法。
人们是爱戴忠于真理,也就是这个人对真理很踏实,佛陀是实践家,不是妄想家,他是脚踏实地地走上解脱的路。所以,人们爱戴忠于真理的人,也爱戴那么态度良好的人,这一句话可是非常重要!我们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换句话说:人与人相处,我们的态度必需要和蔼、要可亲、要人人称颂。
什么是开悟?看每个人都很好叫做开悟,一个人可以做到每一个人都很好,也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可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看到自己讨厌的人:哼!一字真言就出来了:哼!就一字真言,哼一声,然后掉头就走!就是会这样子,谈都不想谈,那你心中的态度,最主要是自己内心的世界受了影响,这样不好!所以,态度要良好。
言而有信,就是讲出去的话,一定要百分之百的信用,承诺人家,就是一定要去做得到,我就是这样的个性。所以,国外来邀请,我都会衡量自己的时间、空间、背景、体力,答应,就是一定要做到;没有答应,不见得是不慈悲的行为,看个人的因缘、能力。所以,与其随便地答应人家,不如谨慎地承诺,这个是很重要的,说出去的事情就是一定要做得到。但是,有的人,在特殊的状况,变成有特殊的处理,譬如说有一个女众,有一个女众,她以前小时候,十几岁的时候不太懂事,看了出家人威仪庄严、持戒清净,她很羡慕这个比丘尼,穿了比丘尼的衣服,披上袈裟,哎呀!她很是欢喜,就在佛前发愿了,偷偷地发愿,偷偷地发愿,跪在佛前:佛祖啊!我某某姑娘,我以后不结婚,我以后绝对不结婚,我要走出家现比丘尼相!结果经过了五年、十年,她家里不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就硬逼她结婚,后来被逼得快发疯了,也没办法,很勉强地结婚,结婚以后,生儿育女,活得很痛苦,就发了一张e-mail过来,就问了:师父!我言而无信,我以前在佛前发愿,要出家当比丘尼,我现在结婚了,生了一对儿女,怎么办啊?我骗了佛祖啊!我就跟她回答了:有这样的愿力固然好;可是,时间、空间的因缘整个不具足,父母亲也不了解你的看法,违背了父母亲,又被打得半死,那现在已经成为事实了,就好好地做人家妻子,出家法师当不成,就好好地当护法居士,向佛求忏悔!所以,在座诸位!我必需劝告你:不可以随随便便,男众或者是女众,动不动就说:我要出家,我要出家!我现在讲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如果你想要出家,无论是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对不对?你记住师父的话,就永远对!你想要出家以前,记得去道场住两年至三年,不要太快地就马上剃度,你能不能容下这个团体?你能不能接受你上人的作风?因为每一个出家人,他的住持、他的作风不一样。有的人,这个比丘尼一剃度出家以后,这个师父每天都念经搞钱!这个出家以后,因为她在俗家听了这个法,一心很想修行,结果剃度以后,她上人每天都为死人念经,每天都做佛事,她说:哎呀!这个不是我要的!可是,没办法,你就剃度了!所以,无论是男众、是女众,无论是几岁的人,你想要走出家的路线,一定要听师父的话,不要急着剃度,在那边住了三个月、半年;这个还不够,还不够!对不对?有一个人,有一个比丘就是出家,因为他胃不好,胃不好,出家以后,过午不食的道场,过午不食,持戒律的。结果剃度以后,他不晓得过午不食情况是什么?晚餐都不吃的;他要吃西药啊,胃溃疡、胃胀、胃不舒服,结果要过午不食!医生讲:你晚上要吃一点啊,要不然你这个胃受不了!一个是佛的戒律,一个是医生的劝导,自己又病苦,结果就进去那个持午的道场,麻烦大了!他的心没有办法,这个结放不开就是放不开;我宁可死,也要持佛的戒律!嗯!很好;可是,痛起来呢?就胃痛!后来这个比丘就硬撑,撑到最后就胃溃疡、吐血、胃出血,没有办法控制。我去劝他,我去医院劝劝他: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法,佛法是活的啊!我跟他讲:今天如果世尊来看你这样,他也会劝你稍微开缘一下,要不然就喝一点粥嘛,我们不要说大餐大餐地吃,丰富的,至少喝个粥,或者是什么奶粉类的,或者是燕麦,你至少吃一点吧,戒应当不是这样子吧!他说:我要持戒!我说:你懂持戒是什么吗?你没有看过那个经典讲得很清楚吗?不敬持戒,不轻毁戒,是真持戒人。真正的持戒人,不会看不起你的。不区持戒,不轻毁戒,是真持戒的人,真正持戒清净的人是:不敬持戒,他对这个持戒清净的人不会特别恭敬;不轻毁戒,也绝对不会轻视那一些毁戒的人,就是戒持得不好的人,他也绝对不会去看不起他,是真持戒人,这个才是真正持戒的人,心如大地,绝对平等,修自己就好。等因缘,有因缘,这些持戒不好的人,慢慢地规劝,慢慢地,慢慢地给他机会、给他因缘、给他希望,这个才是佛法,叫做不敬持戒。不轻,轻视的轻,不轻毁戒,是真持戒人,这个才是真正持戒清净的人,不会落入二元对立的观念。他听了师父这个开示:哎呀!这以前怎么没有人告诉我这样的观念?好!吃了,他就吃了。吃了以后就吃这个胃药,胃药以后,经过几个月的调养,去看医生,医生说:这就对了嘛,这就对了!
我以前,说实在也是卡在这个观念,也是卡在这个观念,我的胃也是不好,一直呕吐……没有没办法,到晚上的时候,体力没有办法承受,因为胃不好,肠子也常常腹泻,所以,吃的东西也不多,到晚上就没办法了!后来因为体力不好,就去给医生打点滴,大陆说吊瓶儿,吊瓶儿,吊瓶的意思,大陆,台湾讲打点滴。打了点滴,这个医生跟我讲,说:慧律法师啊!那时候便当一个才三十块。他说:您打这个点滴一次四百五,一个便当才三十块,您考虑考虑,晚上要不要吃一点?后来实在要吃西药了,没办法了,也是到最后没办法,*,四声*(吞),没办法了,我有更重要的任务!所以,这个观念稍微改变一下,能持午、持戒,我们都赞叹;实在是没办法,有时候就要衡量自己的时间、空间、自己的身体,看看扛得了扛不了?一定要有这样子,自己用智慧来学佛。
七十四,再念一遍: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
《佛陀的格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