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P2

  ..续本文上一页相继,得三摩地,这样你就可以进入定的里面,斯为第一,这是最为第一好的办法,对娑婆世界众生来讲,这是最快、最直接的办法。

  再来,【《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佛就对这个阿难尊者这么说,【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四重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戒,【十波罗夷。】十波罗夷就是菩萨戒,那么犯到这比丘四重戒,或是犯到菩萨十波罗夷戒。【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靡就是无,一定要通过这么多的痛苦,【能以一念将此法门、】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的这个法门,【于末劫中】末劫就是离佛很远、很久,没有善知识开示,他只要将这个念佛的法门在末劫……,我们现在就是末劫,当中【开示未学。】未学就是初学,或者是刚刚学佛的,对佛法还不是很深了解的叫做未学,【是人罪障、】这个人的罪孽,【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在座诸位!你若不会讲经,你就助印,助印这本经典,这本,你就功德无量,灭无量的重罪,你看!开示一个,将这个念佛的法门……,在末法中开示,他没讲开示多少个,只要有人就可以,不像我们三、四百个在听经,不用这么多人,你只要跟一个人讲,那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何况你印这部经典出来,比如说你印一千本,一千个人看到这本,他因为这样知道要学佛,所以印这部经典,所以师父常常告诉徒弟:印经典有无量的功德,我们不是印这经典随便丢,我们印这经典,听经闻法之后,有人听到录音带再继续用这课本,功德无量,所以我常常说要造福,要抓住机缘,要抓住这个机缘。下面说:

  【则此章经、诚为销罪之巨冶、】这个冶就是熔化金属的大熔炉,什么铁丢进去全都熔化,所以销罪之巨冶就是说无罪不销,就是你教人家念佛,你就无罪不销,巨冶就是不怕你犯到四重戒,不怕你犯到菩萨戒,你就将这个念佛……,你光是跟人家讲一声,说念南无阿弥陀佛有多大的功德,让他产生信心,叫他求生极乐世界,就是度你的太太也好,度你先生也好,度你爸爸也好,度你妈妈也好,一个也没有关系,这样你所有的罪障,销罪之巨冶,要灭你的罪,你一定要扩大(推广)净土法门,劝告一切众生念佛,我们哪一个不造这个罪业,所以【愈病之灵丹、】要治我们的病的这灵丹,【修心】直接,【之捷径、求生之要术也。】求生极乐世界,或是说求生存,求生极乐世界是最重要的。【若能常持、】我们若能常常这样念佛,【无苦不除。】所以一天念二万声佛的人,若像师妈这样七十岁人,再活也不可能超过七十年了,再七十就一百四十了,一天念二万,讲实在的太少了,太少了,若一天能念二十万,噢!那就整夜不用睡了,二万,再多一些是比较好,我看师妈整天坐在那里,像在看门般,整天老是坐在那里,不然也不知要做什么,念佛,所以我们修行念佛是一定对,无论我们有修行、没修行,我一定不会对诸位讲错法,为什么?我就叫你念佛绝对对,我叫你念佛一定对就对了,所以我不用负因果,绝对不会负因果,因为我一直劝你念佛嘛!对不对?印光大师也是这样,大势至菩萨也是这样,文殊师利菩萨也是这样,普贤菩萨也是叫你念佛,何况我这慧律呢,对不对?大菩萨都叫你念佛了,所以若能常持,无若不除,什么痛苦你都解决,【无乐不与。】没有一样快乐你得不到,你只要念佛,就是你什么统统具足,你的福报也有,消灾解难,你也是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人家常常说,说:师父!要怎样才能消灾?念南无阿弥陀佛。师父!病苦要快点好怎么办?念南无阿弥陀佛。师父!我儿子不吃饭怎么办?念南无阿弥陀佛。师父!我年纪大了,我不知要做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什么都阿弥陀佛。师父!持咒比较好还是念阿弥陀佛比较好?阿弥陀佛。这很简单开示。我若老了,气喘如牛时,请师父开示。念阿弥陀佛。还是同样讲这句,今天我跟你讲这样,我三十年后,还是跟你讲这句,一样,一样,就是大彻大悟的人,我还是叫他念阿弥陀佛,一样的道理,所以,【无愿不遂。】没有一样愿你无法达到,【无果不得。】你所有的佛果,究竟果全都得到,很简单,就念佛而已,【凡见闻者、】这句话就是说你只要听到净土念佛的法门,凡见,见到三宝,闻,闻到正法,【宜三复焉。】应该好好地冷静,三复就是说重复地思考,你要冷静地思考,那么这部经不错,它又跟我们讲一些要诀,底下这一段讲得很好。

  【日

  诵

  式

  人有三等。】哪三种人?【一者极闲人。】第一个很闲的人,就她先生坐飞机被炸死,他领八、九百万的保险费,不知道要做什么,这女人钱很多了,钱很多,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很闲,她领八、九百万,她先生一发生飞机空难,她领八、九百万,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开始坐着清闲,像这种这么闲的人,没有先生的人,像这种这么闲的人,或者是儿孙都长大成人,很闲的人,很闲的人应该怎么样呢?要拼,【应当昼夜六时、持经念佛。】的的持经持不来,念大悲咒,学到现在还学不来,不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好,所以,我们今天的老人,若去参加那个民权公园唱歌的,不如我们来念佛,唱那个歌,狗就吠,很难听,很难听,狗就吠,很可怜,很可怜!他要来念佛,这太闲了,可惜众生,老人他会懂得走入这条佛门的人很少、很少,他怕儿孙、怕媳妇不孝顺,怕身上没有钱,怕死后不知怎么办,所以他又不甘愿吃苦,不甘愿吃苦,他不愿意,所以念佛辛苦,还要吃素,他不要,所以就没有因缘,那么我们若是有因缘,很闲的人,昼夜六时,持经念佛,过去有人……,这个出家人闲嘛!出家人比较……,住茅蓬,他怎么修行呢?过去一个住茅蓬的人,他修行一天念《弥陀经》念七遍,《弥陀经》念七遍,再来就持往生咒、大悲咒,其余时间都念南无阿弥陀佛跟拜佛,所有的精神都放在这个地方,到他要往生的时候他站着往生,站着往生。有一个人是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有一次他临命终要往生,结果没有去,没有去,结果没有去的时候,他说:你识得字,你怎么不念《弥陀经》,你只念佛而已,所以说《弥陀经》也是很重要,《弥陀经》也是很重要,所以他好像要往生,又好像没有,但是听到有人跟他讲,你识字的人你应该诵这个《弥陀经》,功德才会圆满,品位才会高,因为你识字嘛!你不是不识字,你不识字就话讲,现在他一回来,回魂回来,不只是念佛,加强这个《弥陀经》,加强这个《弥陀经》,所以我们高这个晚课,每天要诵这个《弥陀经》的原因就是这样,品位更加地高,更加地圆满,当然平时是以持念佛号为主,这是最闲的人,最闲的人,我们这里有很多人很闲,很闲的人不要说闲话,因为我看我们讲堂闲的人很多,闲的人很多,有的很闲,有的不来用功这样不好,很闲的人,【二者半闲半忙人。】半闲半忙的人,比如有的要上班,上班的时间不是很长来讲,【应当每日晨昏二时、】早跟晚,一次一部经典,一般的祖师大德有这样写,一次至少不能低于半个钟头,一次早课、晚课不可以少于半小时,若少于半小时,不是叫做早课、晚课,那叫做应付一下,应付一下。佛祖!我今天有报到,我有打卡,我有打卡,我有烧香,有的人念一念一下子而已,不行,这样不行,半闲半忙的人,比如说他一半上班,早、晚二课很重要,一定很重要,【一心持念。】一心持念。【三者极忙人、】极忙的人,极忙的人就是整天都在帮人家绑粽子,忙碌,整天都是忙碌,忙碌,【应当每日】整天都在帮人家绑粽子的人,做馒头,很忙碌,他假装忙碌,没办法他就要这样子,【晨朝一时、】没办法,很忙碌,早上起来,【专心持念。诵持之式、】最简单,很忙碌,很忙碌你就念【先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三称。次举势至章一遍。往生咒三遍。】这又不用几分钟,【赞佛偈一遍。】赞佛偈就是阿弥陀佛身金色,再来【佛名百声千声万声随意。三菩萨】就是观世音、大势至、清净大海,这三菩萨【名每各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未诵】开始还没诵之【前、已诵后、俱要对圣像前、】所以我们印这个西方三圣很庄严,你们要请三尊回去裱褙起来非常庄严,【合掌三礼。】合掌三礼,【如无佛像、】如果没有佛像的人,【对经】拜也没关系,比如我们有请一本文殊讲堂的课诵本,对着课诵本拜也可以,要不然我们拿小张的,拜的时候拿出来,若不拜时放在抽屉里面,小张的也可以,不过你可要拿对,不要拿我的相片出来拜,难怪老是在腹泻,结果拿错,怎么这样,分不清楚,一直拜、一直拜,我的(相片)拿起来欣赏,看就好,不要拜,我没有修行,承受不了,对经【对空礼拜亦可。】那是没有佛像的时候。【果能如此常行无间、】就是不要间断,这句很重要,不要间断,我们拜久会懈怠,拜久会懈怠,老是欠佛祖,老是说要补,老是说要补,【佛必哀怜。】佛必哀怜,佛就会哀怜我们。【凡有求愿、无不遂者。】就会达到你的愿望。【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放光接引、】直接,【径生极乐矣。】就是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行者当生信】佛的话,【愿、】求生净土,【切勿疑忽。】忽就是把他忘记了,怀疑而且忽略掉,不注重这个信、愿,这个叫做疑跟忽,忽就是草草率率,就是草草率率,没有在这个信的地方下功夫叫做忽。【此明每日经佛】诵经、念佛【并举】的仪式,并举【式也。】并举就是把他举出这个例子。下面是单,【若单佛名。】念佛的人,下面说【极闲者、】整天不知要做什么,很闲的,很闲的,却不知要做什么,【除六时外、应当时刻念佛无间。】所以我不是告诉你,要去买一串念珠戴在手上,我常常告诉你们这样,那串念珠你不要忘记,最好学习走路念佛,右脚跨出去念:阿弥,左脚跨出去念:陀佛,所以你在走路一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过,要小心车子,要…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