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四▪P2

  ..续本文上一页掌中出生,两掌相合时则两掌觉知有触从掌中出来,那么两掌分离时,则应可觉知此触进入掌中(回到掌里面去)。[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承上,不但如此,而且应该连手臂、手腕、骨、髓也都能觉知此触进来时的踪迹:看它进入身体哪里,都应有感觉,变成有一种东西进进出出!不会说这个触觉一进入手掌,就在手掌里消失了。一定在身中里面跑。[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若必定有如是觉知之心,知道此触之出与入,那么就一定有一样东西它有自体,且能在身中进出、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要],方才。承上,如是则此触便能离掌而存,而且于身中即有其自体,并且能于身中出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何须等待合掌然后才名之为触?应该不合掌时亦名为触!因为自己会跑出来嘛!若不合掌亦名为触(亦能有触),则知此触并非从掌中出。不必合掌就知道触,那当然这个触就不是从掌中出了。

  义贯,佛言:[阿难,是诸幻]化之[触]觉,为什么一直讲幻、幻化?幻化,一直在讲缘起,强调空无自性。幻,意思就是当体即空,不实在的意思。所以,用字很重要,讲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就是统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华、精要;可是,用[幻]一个字,就表示一切法不可得,用一个[幻]字。并[不]是[从]虚[空]中[来]的(非无因生,非自然生),亦[不]是[从掌]中[出]生的(非因缘生)。[如是,阿难,若]此幻触为从[空来者],则因虚空系围绕人体全身,[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体的其他任何一部位?[不应]说无情无知的[虚空]居然知道要[选择]何处[来触]!(由此可知,若说此触是从空来,是不能成立的。)

  [若]说此触是[从掌]中[出]的话,既然双掌能出,单掌亦应能出,而[应非]有[待]两掌相[合]时才能出。因为他是假设从掌中出触嘛!(而今见单掌时实不能出,故知双掌合时,此触亦非从其中出,故说此触从掌中出,不能成立。)[又]如果真是从[掌]中[出故],两掌相[合]时[则]两[掌知]有触从中而出,因此若两掌分[离]时[则]应可知有[触]从外进[入]掌中;此触不但从掌入,而且手[臂]、手[腕]、[骨、髓应亦]能[觉知]此触[入时]之[踪迹]!如果[必有]如是[觉]知之[心],既[知]触之[出],又[知]触之[入],则[自有一物]有其自体名为触者,常在此[身中]进出[往来],如是则此触便能离掌而有,且有自体,自能于身中进出往来,如是则[何]须更[待]两掌相[合]而后能觉[知],此时才[要名]之[为触]?(由是可知,若说此触为从掌中来者,则不能成立)。

  经文,[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句话,可以提供你生活的一切必需品,人必须拥有好好的智慧,当你觉得很好吃的东西,要告诉自己:这是妄,不需要贪。受嘛,这好吃,好吃就是受,心情快乐。当你觉得苦的时候,忍耐一下,苦也是妄、乐还是妄,当你用这个般若智慧的时候,MTV、唱歌、跳舞没什么兴趣!你如果喜欢跳舞的话,你就说:哎呀!这个受阴是虚妄嘛!虽跳舞,无有能跳、所跳,很快就死翘翘!很快就理解:喔!原来他们跳了老半天,到最后一样要躺在棺材里,真的就是这样,喔!世间原来就是这样子,[受阴虚妄]这四个字就非常好用,你在接受一切的苦境、乐境、舍境的时候,都能很清楚的知道是妄。比丘也是,当收到供养的时候,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说:我很有修行受到供养!产生快乐的心情,这个是不了解受阴是虚妄。因此,要理解佛的心性,时时刻刻都可以理解,因为这个受是绝对时时刻刻都会发生。

  当你今天两个朋友互相对骂的时候,很不愉快,记得!那个也是妄,很不愉快的感受,那个是虚妄!二个人爱得死去活来,难分难舍,在火车站、在高铁上难分难舍,告诉自己:这个也是妄,难分难舍,一定要舍啊!不然到高铁站了,你不分开又能如何?不能怎么样啊,它就是无常,一定会出现,这一定的道理啊!所以,你那个感受很强烈的执着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是妄。你拥抱能抱多久?够了吧。因为没有学佛就跟学佛会差很多啊!没有学佛,到了晚上十点的时候,二个还不想回家,说:我们去公园走一走!就绕一绕,难分难舍绕到十一点;我们再绕两圈,为什么?舍不得让她回家啊!除非碰到人家拿刀子要抽爱情税,要不然二个怎么会去睡觉?放不下。好!我用摩托车载你回去,载你回去的时候,要进门的时候,又一直坐在摩托车那边。女的也不希望放他走,男的也不想走,爸爸、妈妈两支老虎在上面看着,他又不敢上去,没有那个胆!他就在底下,又在那边厮守,凌晨二、三点。学佛不一样,学佛到公园,到十点的时候,还要绕几圈,赶快绕一绕吧!因为最后他就一定要分手的,早来回家睡觉比较实际!来!我陪你!看几圈赶紧绕,不然用跑的!好!十点多,大家就可以回家休息了,不然你到凌晨睡觉,少睡了四个钟头。一定要分手,所以,早点睡觉比较实际,因为他有智慧。

  这个学佛的人谈恋爱的时候,这一招去用到男朋友的身上,她男朋友就问:发生什么事?你最近怎么这么不正常?我师父讲的啊:看要走几圈,用跑的比较快!观念的问题!我们既然知道说:夫妻之间,到临命终一定要分开;或者是兄弟、姐妹到临命终他一定要分开,这个感受就慢慢慢慢的淡;不是叫你没有感情,你很有感情,但是,你很清楚的看待这一件事,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月有月圆月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子,很理性的看待一件事情。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如果你佛法,这一句会体会、会能用,哇!那这一辈子就用不完!

  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水溪边打赌,说猜拳,剪刀、石头、布,猜输的人要跳下去。那个不会游泳的人也跟人家猜拳,结果猜输了,要跳不会游泳;不跳没有面子,你知道吗?他就真的没办法,赶鸭子上阵,就真的跳下去了,他又不会游泳,淹死了!够惨,猜拳猜输一次,命没有了,有没有很悲哀啊!这个还不是最惨的一次,还有的人打麻将打赌,烈日当空,打输的妈妈要儿子去罚站。这个打输的人叫她儿子去外面站,她儿子是小朋友而已,四个妈妈带来赌这个麻将,结果输了烈日当空罚站,那个小孩子突然倒下去,送医急救,脱水而死!妈妈打麻将,儿子去死,这个世间就是很乌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种事?偏偏就有,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就是有!所以了解,有了佛法多好,没有必要跟人家赌这口气,是不是?

  义贯,佛言:[是故当知]:一切众生之[受阴],体本[虚]寂,循业[妄]生,[本非]能造[因缘]之所造,亦[非]属无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乃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随业缘而幻现之相;相妄性真。随业缘而幻现之相,相妄性真,你这一句体会得出来,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通!就这几个字。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它就是随业缘而幻现这相;而佛陀就不是这样子,随愿力而产生智慧之相,佛陀跟我们不一样,他是愿力而来的,是智慧力而来的,是来度众、救众生的,跟我们可不一样。

  3.想阴本如来藏性

  经文,[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思踏悬崖,与说相类。]

  注释:[酢梅]:即酸梅。[酢]读作cu(促)或zuo(作)。读作[促]时,义为大酸(就是非常酸)。[酢]是[醋]的本字,而[醋]则是俗字。若读为[作]时,义为回报、客人回敬主人之献酒,今多见于[酬酢]一词,义为应对、应酬。诸位!这个应酬还是少,希望大家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跟生命。做法师也是这样子,把生命简单化,除非有必要,要不然尽量少浪费时间跟生命在这个地方。我们修学佛道的居士也是,除非不得已的婚丧喜庆,那是不得已的,没办法,不去不行,要不然的话,尽量不要浪费时间跟生命。

  [思蹋悬崖]:心中想着踏在悬崖边上。[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如果这口水是由酸梅生出来的话,梅子应该会自己说:[好酸!]而后自流口水,何须待人来说,而让人流口水。(换句话说,若口水是梅中生的,则梅自能流口水,与你何关?且口水既是梅流的,即不是你在流口水。然而事实不然,梅子自己不会说酸,也不会自流口水,所以说口水是从梅中生出的,不能成立。)单梅不能流口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从口入],再换个角度说,如果说[梅子好酸]这句话是从口而入的话,才能说:一听到这句话以后,嘴巴觉得酸,因此才流口水。[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这个意思是说,可是如果这句话是[从口而入]的话,便是指[口自能有听闻之功];若[口能听闻],则还要耳朵作什么?[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如果说并非嘴巴听到,而是只有耳朵听到:既然是耳朵听到,便应耳朵觉得酸;若是如此,则此水为何不从耳朵中流出?

  诸位!这一段是什么?单梅不生口水;单口不生口水;单耳不生口水。注意听:梅无生、口无生、耳无生,缘起,口水就生,口水生,就是幻生,这整句。整个色、受、想、行、识,这个想阴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这个道理。单单酸梅不能生口水;只有口也不能生口水;单单耳朵也不能生口水,就是一切法无生,现在把这因缘凑合起来,耳闻梅这个名词,嘴巴出口水,单单想就出口水。这在告诉诸位说:我们的想阴是妄想,不是真正的,用心灵去推测那个意境就感觉。

  我们现在无缘无故一想起过去,就会掉眼泪,我妈妈就是这样,她没有体会到想阴本如来…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