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日期:2009.5.24-2009.5.30
片数:共4片(本片为第4片)DVD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2.受阴本如来藏
经文,[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这一段是讲受阴是虚妄,妄生涩、滑、冷、热,但是直下空,就是如来藏性,相妄性真。
注释:[手足宴安]:[宴],即是安,喻真如不动。[忽如忘生]:[忘生],如无所生,觉本不生。喻心体离念,本无受阴。[性无违顺]:[性],为其所感受之性。我们对外境都有感受,而且是非常强烈,[违],为苦受之性。什么叫苦受?什么叫违?站在凡夫的角度讲,不顺从自己的意愿。譬如说你现在睡觉睡的很好,很舒服的睡觉休息。突然有一天换了比较简单、比较硬的;我们现在好命,枕头软的,我们如果换一下古人、老一辈的,像五十年前、半世纪前的那个枕头,那你就晚上睡不着,会感觉很苦,会很辛苦,因为你睡不着。违背了我们身体上的适应性。
一个人如果平常生活简单,也能够接受这个苦,这个人临命终,他往生就比较不会有障碍。如果这个人平常享受习惯了,吃不了这个苦,临命终他的色身稍一苦,就受不了,很容易失去正念!我们还是一句很诚恳的话,吃苦对修行人来讲,它是一件好事,不是坏事;生活简单化是好事,绝对不是坏事。当你吃到苦头的时候,你一定要感恩,这是上苍给我们成长的机会,上苍要给你礼物,都是事先用苦来给你包装。你想要得到上苍最美好的礼物,就必须打开这个苦的盒子。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众生,有意义的苦是很值得的,非常值得![顺],为乐受之性。什么都顺你,这是乐受;但是记住!这个乐受,接下来就是苦,什么都顺你,有一天人家不顺着你,苦就马上出来。所以,这个苦乐,它没有确定性,也就是唯心现量。这个人很有忍辱心,这个人把一切苦、乐都化为绝对的忍受,他的乐就无穷尽的安祥。这个人的承受、忍受度很差,换句话说,他的耐性很肤浅,就是乐的,他也会觉得是苦的。所以,这个乐跟苦,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但看这个人的忍辱性够不够。一个会修行的人,会把一切的境界化作涅槃的妙乐;而不会修行的人,他的乐跟苦会订下一个标准,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苦中。
就像一支驴子不受驾驶的时候,哪一个人骑上去,这支驴子都会乱跳;一个人内心里面不受控制,没有般若的智慧,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生活,他的内心始终乱跳。牢骚、抱怨、委屈,没有一样事情是会过得顺利;还是心的问题。性无违顺,即无苦无乐;本无受阴,故其所受性即不苦不乐,有如舍受。这个[舍]就是愚痴,痴受,不是智慧的受。所以,舍受在唯识学里面有另外一个名词叫做痴受。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无故],本在一真之境界,一真就是绝对。所谓[法界无事],然而忽以无明力驱使,无端起念,念中带妄。一定要很清楚,不能彻底了悟佛的心性的人,是根本没有办法彻底了解净土法门的思想,你一定要记住师父这句话。对佛的心性不能了解、了悟,绝对对净土法门没有办法彻底的理解,因为万法一定要会归佛的心性。为什么?要不然你念念几句佛主当作是修行,不与心性相应,这个就是这样子。诸位!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什么意思?你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以音声求佛?如果会归心性,虽念无有能念所念,其实音声也不离心性,心性就是音声,那这个就不是用音声求佛,因为会归清净自性。但是,如果没有会归心性的话,拼了老命念佛,用压的、用意识心,不错,也可以种种善根,这是以音声求佛啊。
你永远没有办法见到如如不动的本性,八大宗派既然都是佛说,当然就一定有交集,这个交集就是心性,万法从佛的心性流露出来,万法都一定要回归到佛的心性,任何一个宗派如果起争执,我就问你一句话:你净土法门是不是佛的心性法门?请问是还是不是?如果说不是,不是就是外道,不是佛的心流露出来的法门,哪里是佛法呢?请问天台宗是不是佛的心性流露出来的法门?空、假、中,不是就不是佛法了。请问:华严宗是不是佛一真法界流露出来的?是!如果统统是,八大宗派那就回归佛的心性,回归佛的心性就叫做无诤。那你在诤什么?我实在看不懂!
就像我们以前江苏省来的教授在上课的时候,他每次都讲:你吵什么吵啊?骂我们在吵什么。八大宗派都是佛的心性,在吵什么?因为时空的不同,善巧方便的不同、依据的经典不同,所以,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要会归到佛的心性,如同大海一样,会归一真,这个才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他是进入无诤的状态。佛法是理性的宗教、智慧的宗教、心性的宗教、是绝对解脱的宗教,我们更应该用超越的角度,看待八大宗派,才不会自己落入争执。所以,攻击任何一个法师就是不对;攻击任何一个道场就是不对;攻击、排斥任何一个宗派,就是不对,佛弟子应当从自己做起,了解:喔!原来万法都是佛的心性,那这样诤,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这样的话你才了解,修净土法门的,原来也是会归到佛陀的心性,要不然净土在哪里?心净才国土净,心不净,哪里有国土净呢?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佛法它是非常理性的。[于空相摩],依无明所起妄念所使,而起妄为。[以二手掌],指本无外触尘介入,此尘纯系自身妄造所化,并无外实法可得。悟无所得,即入佛陀的正法。
[妄生涩、滑、冷、热诸相]:[诸相],诸触之相。有触则必有受;然此等触及受,皆非从外来,皆是此人自作而自受者也。[妄生],本是一真,一真就是绝对,而且这个绝对是绝对的绝对、不可讨论的绝对,这个绝对不是相对的绝对。譬如虚空,它是相对的绝对,因为跟相、千差万别的相比较,虚空是相对的绝对。而心性不是,无论是色法、千差万别的色法,无论是无相的虚空,它都是纯粹一个心性影现出来的,这个是绝对。不可以用语言讨论,这是绝对的绝对;不可以用文字记载,这是绝对的绝对;不可以用意识型态去理解、去推论,不是逻辑学、不是数学、不是玄学,不是理则学,统统不是。它是绝对的绝对,超越一切表相,任何的语言都不能描述,这是绝对的绝对。而世间人讲都是相对的绝对,所以,佛法它是绝对的绝对,不可讨论的绝对叫做一真。
一真就是绝对的解脱。而起念妄造,乃而生九法界境界;此诸境界,本无有生,而以无明力妄为,诸位!十方诸佛共同宣说的法,就是无生法;就是一切法无生。你下一次有因缘再碰到佛来降生人间,佛所讲的法,就是一切法无生,跟师父今天讲的一样。诸佛再来示现人间,他讲的法一样,就是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一切法无增、一切法无减。令[似]有生,非真生,故称妄生。现在我们缘生就是妄生。[涩],喻凡外三途之苦受。[滑],喻人天之乐受。[冷],喻二乘之枯受。[热],权教菩萨之荣受。
义贯,佛言:[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契合真如不动),[忽如忘]一切[生],(心体离念,本无受蕴),故其所受[性]都[无违]或[顺],无苦无乐,如得舍受。然[其人]忽以无明力而[无故]自[以二手掌于空]中互[相摩]擦,于是于其二手中[妄生涩](三途苦受)、[滑](人天乐受)、[冷](二乘枯受)、[热](权教荣受)等[诸]触之[相]。一切众生[受阴]之产生[亦复如是]:非从外来,非有外尘生触,实乃无端起妄、自造诸触,自领纳其受,自作自受,而实都无所有。
诸位,我们从小就是这样,无端起妄,任何一个人,这一辈子只要不学佛,他的命运就会叫做悲惨。从小只要一出生,他接触到外境,就一定会无端一直起妄,每天都会有理想,将来要当什么总统、当科学家、游泳健将,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想要对人类做出贡献。但是,以前三百六十五行,都没有说干和尚这一行,不知道!无端起妄,像我们生长那个环境,它就是这样,处处都是,都是比较劳工方面的。如果说我们今天不学佛,那你看看,哪一个众生他不会无端起妄?每天都有期盼、每天都有争执,你看看韩国那个多严重,总统要去拈个香都被嘘啊、都被排挤啊。今天你看,报纸上那个头条,李明博就是杀掉卢武玄,就是政治清算斗争,秋后算帐,标题写那么大!好了,这是题外话,这是告诉大家,一切都是无端起妄,争执不休,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
经文,[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注释:[不从空来]:喻非自然性,无因生。[不从掌出]:喻非因缘生。[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如果此触是从虚空中出生的,然后来触双掌;既然能触掌,为何不去触身体的任何其他一个部位?因为虚空是遍满,围绕着全身,若能触掌,则一定也能触其他部位,例如说触头、或触脸。[不应虚空选择来触]:不应说无情的虚空居然能自己选择那个部位来触,仿佛虚空是有知一样。[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合],合掌摩擦。如果说此触是从掌中生的,则不应有待两掌相合才生,应该单掌就能生。若单掌不能生,则两个不能生的单掌加起来,应还是不能生!这个在描述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生,那么,缘起是生,但是是幻,其实还是无生。不能说两个不能生的加起来就变成能生!所谓生,只是缘生,仍然是无生。否则两颗石头加起来为什么不生出鸡来呢?
[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又此触既是从…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